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很不错,但是别的都不行!不会营销不会推广,甚至说不好听点的可能会埋头发展技术,但是发展的全都不是市场需要的技术!这样的企业效益能好么?
一路来到了会议室之后,刚刚坐下喝了口茶,贾鸿渐就看到这赵厂长亲自披挂上阵的开始给贾鸿渐和程昱科普他们上沪感光的历史:“本来在解放前我们上沪感光其实就是一个小手工作坊,后来在建国后,受到国家的号召建立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在当时市政府的关怀下我们感光厂的前身纸品复制厂跟几个当时生产风景纸小公司小作坊合并,然后改名成为了上沪感光胶片厂,当时我们国家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封锁,于是我们开始在中央的号召下边建厂边实验边生产。当时我们设备相当简陋,进厂的技术人员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他们都是从事复印纸、风景纸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人才,对感光材料还是很陌生,是一道新的课题,需要重新摸索,要重新学习。所有设备都要根据生产实际边摸索边制造。钢材不够用的我们就用木头代替,没有反应锅我们就用陶瓷桶外加人工搅拌代替!
到了现在我们厂的人数由建厂时的108人至1990年的2789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462人,是上海轻工系统科技人员比率最高的单位。根据建厂30年统计上缴利润累计33.06亿元,税金5亿元,相当于固定资产原值的51.5倍,曾经是我们市的100家利税大户之一。”
在介绍以前的历史的时候,这赵厂长相当的自豪。甚至那种感情看起来就像是这个中年人曾经亲自参与了的当年的建设一般!
“不过在生产技术方面,国际上的科学技术进步很快,电脑技术都用于生产设备上。产品都向涂层薄,高温快速洗印方而发展。国内的几家胶片厂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市场的改革开放,进口商品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全国的同行们纷纷采取措施,有的改进技术装备,提高产品质量,以便在市场竞争上有一席之地。国内有的工厂采取与外国公司合作,走中外合资的道路。但是我们上沪厂到现在还没有进行确实的改革,是因为我们在想着最适合我们未来的路!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出了合资引进的感光厂以外纯粹国营原生的最大的胶片场,我们感光厂就代表了上沪就代表了中国!我们厂里的领导层一致认为在上沪家化的殷鉴在前,我们不能步他们的后尘,毕竟来和我们合资的企业不一定就会有好心!所以我们厂最近正在讨论一个方案。那就是通过跟市政府申请资金,来聘请国外那些退休的老专家们来主持我们厂的技术攻关!如果这样能成功的话,那么不仅能提高我们厂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我们厂的技术员真正的吃透消化国际先进技术!”
听到了这里,贾鸿渐和程昱全都愣了。程昱愣是因为作为市委的领导之一,他以前只是知道这个效益非常不好的感光厂一直在打报告要钱,这让他很不爽,但是他从来没想到原来感光厂是这么有想法的!
而贾鸿渐也是同样震惊这方面,他从来没想到这个年代的国有企业里面居然还有这么有野心的!在这个年代的国有工厂里,大多数那都是靠着政府来引进外资,想走简简单单就能强大的路,但是这样借助外力的路放在武侠小说的体系里那就是邪门歪道!就是旁门左道!
但是这样一个效益不怎么样的上沪感光厂却非常有想法,想要通过引进人才来通过自我技术增长来达到一个更稳固更高效的改进,而且这样总的来说不用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就不用花掉国家的大量外汇,只需要相对很少的钱来外聘专家就行。如果他们真的是想这么干的话,那么这上沪感光厂搞不好还真的非常有搞头!他们所缺乏的就是一个真正的领头人——一个能帮他们做市场,帮他们宣传,帮他们进行各种交涉,帮他们争奶吃的老大!(未完待续)
第四七四章 路在何方
“喔?这个想法倒是很有趣,赵厂长详细说来听听?”贾鸿渐此时非常有兴趣的提议道,本来调研之前他还觉得这次调研是因为盛大的业绩导致中央把他贾鸿渐当成是专门给国企擦屁股的大救星大英雄了,来之前还有点小不爽,可是刚才听到了那赵厂长的一番叙述,他还真觉得这个上沪感光很有上进心啊,甚至他都有了点陪这上沪感光玩儿的想法了!
“好的,是这样的,从建厂初期开始,我们厂就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先后建立了一整套配套设施和生产车间,如建立中心试验室,不断调进各类人才,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然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我们还与有关科研研究单位协作,在厂外实行科研、教育、生产单位三结合,在厂内实行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依靠这二个三结合,我们厂之前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胶片生产企业,冀北省的那乐凯还只能算是我们的弟弟而已!”
赵厂长越说越兴奋,口干舌燥的他喝了一口水之后继续说道,“我们厂的领导层翻来覆去的考虑来考虑去,我们企业既然有这么完备的研发和实验体系,我们其实是没必要跟外国合资的,我们只是因为某些事情浪费了十年而已,只要外聘一些外国专家当顾问来指点我们的攻关项目的话,只要技术突破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近两年做出来国外80年代末科技水平的产品!这样的话哪怕是纯粹技术上面没有国外的柯达和富士好,但是胜在价格便宜更亲民!像是柯达的胶卷在美国卖3美元一卷,在国内卖2美元也就是16元人民币,但是我们上沪感光如果赶上了他们80年代末水平的话,那么我们生产出来的胶卷就可以卖8元或者10元,而且效果差距并不是很大!这样一来在国内应该还是可以受到欢迎的!关于这个项目的问题,我们已经开始写报告了,如果上交上去的话,我们应该很有希望能够进入95年的上沪市14大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呦。贾鸿渐越听越觉得这个上沪感光很有趣,好像很好玩很有潜力的样子!现在还真动了接手之心的他开始详细的了解了起来“那赵厂长能够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上沪感光的具体产品线么?”
“好的!经过建厂之后30余年的努力,我们厂现在已经形成十三大类36个品种175个规格,主要产品有胶卷、相纸、电影胶片、医用X光片、特种胶片等!以前我们厂的【上沪牌】胶卷一直都是市场上的霸主。长期占有市场50%以上的份额,甚至连首都最著名的景点门口的照相摊点上最好的胶卷就是我们的上沪牌胶卷!”想了想之后,那赵厂长继续说道,“既然两位都不是外人,那我也就透露一点其他的信息吧,两位不要外传,曾经我们国家的第一带高空特种摄影胶卷我们上沪感光就参与了。当时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甚至某位周姓的总理当时都兴奋的连夜接见了我们厂的技术工程师!”
听到了这里贾鸿渐点了点头,他算是从好的一面了解了这上沪感光了,接着需要了解的就是一些比较负面的了——“那赵厂长跟我们说一下咱们厂的盈利状况和负债状况吧?”
他这一个问题倒是把一直兴致盎然两眼发光的赵厂长弄的愣了一下,接着这赵厂长有点尴尬的介绍道,“盈利状况么……去年我们厂亏损了100万元,几年预计将要亏损200万元,负债5000余万元……”
此时贾鸿渐点了点头。他脸上没有什么高兴或者惊恐之类的表情,甚至旁边的程昱看过来都发现不了这贾鸿渐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众人经历了一段寂静之后,就听着贾鸿渐说道。“行了,带我去看看你们的生产线吧。”
跟着赵厂长在生产线里逛了一圈,贾鸿渐发现这时候的上沪感光厂里面员工倒是还有点普遍国有企业的状况——上班打牌聊天抽烟,不过这企业效益不好实在没工作干这样倒是也算勉强能理解。
逛完了一圈之后,贾鸿渐像是准备要走人的样子,赵厂长在背后拉住了程昱,问道:“程书记,这位小贾同志是什么来头?他这调研完了,是满意还是?”“这位啊,这位小贾同志那可是国之栋梁。只中央的老总直接亲自开口让他来调研的,至于具体结果么,你就不要问了,这是上面的事情。”
在程昱正跟赵厂长说话的时候,贾鸿渐回到了自己的车上,他此时算是知道了历史上中央为啥会点头答应这上沪感光收钱然后饿死了——中央基本上也看出来哪怕就是上沪感光的公关成功。但是基本产品只能有落后外国5…10年的质量水平,这在市场上跟外国产品进行竞争的话虽然还能占据一点低端市场,但是柯达可是还要在国内吞并其他企业建立国内生产基地的!到时候卖16元的柯达胶卷卖到了12、3元,这上沪牌的胶卷卖几元?基本上这些民族品牌起码在国内市场上跟柯达还有富士两个巨头进行割喉战的话,是死活都弄不过人家的。如果说是什么民族品牌什么产业命脉的话,那么国家已经挑选了一个现在活的最好的乐凯了,哪怕是一些高空飞机或者是【气象】卫星需要高空拍摄高分辨率的照片,那养活一个乐凯就已经够了,再添几张嘴就真是大家都吃不饱了!
而且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98年的时候还会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众多企业纷纷撤资,害怕中国也遭受池鱼之殃,那时候只有柯达愿意砸钱进来,所以中央也算是捏着鼻子认了。同时貌似柯达的善后处理还不错,还给了2100万美元给上沪感光,贾鸿渐当年还记得听同学说过上沪感光倒闭的时候,员工遣散费都是按照工龄算,一个人一年一两千,最高的貌似拿了7万多!在2012年的7万多不算啥,但是在1998年的7万那可是相当多的,至少在未来的中环地段买套两室一厅甚至是三室一厅都不是问题,等过了10年,这房子就价值150万了,等到2012年,就价值200万了!
柯达这个提案是在94年提出来的,而其中经过的4年70多轮谈判,相信就是关于想要保住这上沪感光之类的厂子,同时估计中央也知道上沪感光的计划,所以想拖一拖给上沪感光时间,结果到了98年,看着未来的技术发展大势是数码化,胶片市场已经基本救不了了,所以才会捏鼻子点头答应了把上沪感光关停吧……
“小贾,怎么样?”此时程昱走到了贾鸿渐的车边,站在车窗外问坐在里面的贾鸿渐道。“感觉有点复杂,这厂子要是别人来弄估计最后也撑不下去,如果我们华夏高科来弄的话,具体怎么发展我还不知道,等我回家跟我爸再合计合计吧。”
程昱点了点头,然后上了他自己的车,看着贾鸿渐好像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后,打了个招呼就先回了市政府。贾鸿渐回了家之后,一直在想这个胶卷行业的事情,如果说未来是数码时代的话,胶卷市场注定萎缩,甚至柯达都会在20年内破产的话,那么应该怎么运营上沪感光这样的国内企业呢?让他们继续在胶片行业里面发展?这有点困难,如果是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呢?把廉价的有欧美80年代中后期技术水平的胶卷便宜的卖到东南亚、非洲等经济水平发展一般的国家呢?那最多也就是能让上沪感光他们苟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