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官-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周义怀疑去自己的为人,安大少爷不乐意了,蓦地站了起来,冷冷地说道:“周市长,如果你对我的为人有所怀疑的话,大可向你们省委王书记求证。我之所以来临水,是给我兄弟面子。真要是想赚多少多少钱,那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

省委王书记和赵正东一样,同属安家一系,都是前总理重用过的封疆大吏。这一点,田文建早就心知肚明。要不社保并轨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王书记更不会说什么有时间带他去见见那位只担任过一届总理的老人了。

既然安子已经把话挑明,田文建干脆开门见山地说道:“老周,安先生是中顾委安老的孙子,如假包换的红三代,由他牵头搞农民资金互助社,咱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感情是太子党啊周义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忙伸出双手,一脸受宠若惊的表情,急切地说道:“失敬,失敬,周义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安先生别往心里去。”

安大少爷做人还是可圈可点的,使劲的握了握周义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周市长,文建跟你说这些话,证明他没把你当外人。既然都不是外人,那就用不着这么客套。跟他一样,叫我安子就行,安先生、安先生的听着别扭。”

不得不承认,安晓彬来得正是时候,抛去规范民间金融借贷这一块,光他的身份就是对田文建有力的支持。要知道周义的压力一直很大,生怕一个不慎身败名裂。而安晓彬的到来,则给了他田文建给不了的信心。

醉仙楼的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周义,一个劲表示坚决支持田大书记的改革事业,搞得田文建有点下不了台。

晚饭过后,醉意浓浓的安晓彬,婉拒了去市委招待所下榻的好意,愣是跟田文建一起回到青年小区,跟阔别大半年的铁哥们挑灯夜谈。

“……社保并轨没出什么岔子,上面似乎很满意,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们还担心你走西川试点的老路,推行村民自治,搞人大代表工作室什么的。”

虽然乔伟是田大书记的总后台,但关注远多过于交流。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作为东海省的省委副书记,不好过多干涉临海省的内部事务。而且省情不同,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也给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此时此刻的安晓彬,成了田文建了解上层动向的唯一渠道。见安晓彬说着说着停住了,田文建沉思了片刻,淡淡地说道:“不是我不想搞,而是没有搞的基础。农村十室九空,绝大部分劳力都出去经商和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留守,推行下去只会适得其反,真要是选出一批村霸出来,那可得不偿失了。”

安晓彬微微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地说道:“是啊,没有群众基础什么事都干不成,看来你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不下点功夫不行啊”

田文建轻叹了一口气,指着茶几上的一叠资料,凝重地说道:“事实上在我看来,三位老教授四年前那次改革的思路,还是很理性、很务实、很温和的。之所以寸步难行,搞了两个月就受到强力狙击,只是因为他们太过急躁了。”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修修补补,还能有什么其他打算?”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是不会危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个底线注定了改革只能是对现行体制修修补补。而修修补补的改革是注定是要失败的。这就是二十几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只革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根源所在。

安晓彬哪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禁不住笑问道:“这算不算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那也比进一步退三步强。”

田文建可不会上他的当,立即岔开了话题,一脸凝重地说道:“那些国家大事咱不管,想管也管不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现在的我而言,要做的和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如果能在十年里把吃财政饭人数的压缩到现在的一半,并完成医改、教改、以及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那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安晓彬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道:“从现在的情况上来看,精兵简政、医改、教改似乎没有那么难,但那个社会保障体系好像没那么容易。分税制不改革,财政转移支付不到位,就算你砸锅卖铁,也覆盖不了那么多农民。”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田文建抬起头来,一脸坚定无比的表情,斩钉截铁地说道:“临水不同于虎林,民营经济尤为发达,只要能一如既往的扶持实体经济,把农民尽可能转移到工业上来,那十年后农业人口将会降到1015左右,同时再逐步加大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民生支出,此消彼长,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十年磨一剑,也就你才有这样的耐心。”

安晓彬重重的点了下头,不无感慨地说道:“吴老板没看错你,事实上那3亿美元私募基金就她帮着拉来的。基金回报率要求不高,应该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兄弟姐妹们还是没有坐视不理呀,田文建感动不已,想了好一会后,才低声说道:“中小企业融资这一块理顺了,对临水的经济发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社保基金的保值也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看看有没有什么风险小,回报率高的保值渠道。”

“有多少?”

“四个多亿吧,几万临水工人的棺材本啊。”

又想保值,又不想冒风险,哪有这样的好事?安晓彬想了想之后,摇头苦笑道:“除了分散注入到即将组建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拿利息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田文建失望到了极点,一脸沮丧地说道:“那跟放在银行里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区别大了”

安晓彬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说道:“民间资本想跟银行竞争,只能缩小利差。这就意味着贷款利率相差无几,存款利率却要高出近一倍。存进民间金融机构当储备金,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获得银行两倍以上的回报,存一年就相当于两年,你还想怎么样?”

“这倒是个思路,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看着他那副谨小慎微的样子,安晓彬乐了,顿时哈哈大笑道:“其实风险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大,村一级是‘熟人社会’,金融风险相对较小,乡镇一级则需要完善机制,适当加强监管。政府扶持一把,拓宽合作社的融资来源。另外再完善一下举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别胜新婚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别胜新婚

养尊处优的安大少爷绝不会亲力亲为,招来一大帮“出口转内销”的“假洋鬼子”和高鼻子蓝眼睛的真洋鬼子,与临水市政研室的秀才们以及田大书记的智囊团制定民间金融监督与管理细则后,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返回了京城。

眼看就要过年了,肖凌和乐乐也都要回来春节,想让他老老实实的呆着临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他们家老爷子的身体似乎出了点问题,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前程,他肯定不能置身事外。

制定所谓的监管体系,说白了也就是拿来主义。无非是把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控制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临水的实际有选择的复制过来。

为了给“地下钱庄”留出足够的转型时间,市委市政府先是下发了一个名为“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文件,紧接着又制定了一个“整顿民间金融借贷市场,严厉打击信用卡套现、高利贷、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治理行动”时间表,尽可能地不影响实体经济。

市政府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周市长刚从香港出差回来,就兼任“临水市民间金融试点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不断约见全市中小型企业的厂长经理,以及游走在违法犯罪边缘的“民间金融家”们。

配合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挂牌营业,抵制则要受到由政法委书记葛向南亲自挂帅的“专项治理小组”严厉打击。给足出路的整顿方式,的确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手硬一手软的民间金融借贷市场整治行动,居然获得了工商界人士们的一致支持。

无论之前的社保并轨改革,还是现在的民间金融试点,哪怕是即将推行的公车改革,都是由周义领导的政府来唱主角。

一时间,周大市长风光无限,在老百姓们心中的威信如日中天,尤其是那些退休待遇得到大幅提高的老工人们,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成了临水市人民心中能干事、干实事的好干部。

当然,这与他这半年来频频出镜有着很大关系。而田大书记则一如既往的保持低调,不但很少出现在电视里,甚至连花州师范大学的课也不去讲了。尽管干了那么多事情,但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却很一般,在公务员、教师和事业单位职工们中的官声更是毁誉参半。

他坐得住,不等于别人也坐得住。

工作是大家干的,到头了风头却让你一个人出了看着周义那副如鱼得水的样子,市委副书记陈东就是一肚子的气。

班子里细微的变换,自然逃不过田文建的双眼,三师兄付建国刚把老婆和女儿送来,田文建便一反常态的大摆起接风宴,邀请副书记陈东、组织部长楚天浩、纪委书记郭登明、统战部长吴澄松、市委办主任王之浩等市委班子成员参加。

用田文建的话说这是家宴,领导夫人们自然不能缺席。粉嘟嘟的文文和她那漂亮的妈妈,顿时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陈东更是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硬塞进孩子的小口袋,说是初次见面的见面礼。

这样的钱,小娜自然不敢轻易收,连忙向正跟吴部长谈笑风生的老公求助。之所以摆这个家宴,图的就是个气氛。田文建可不想因此而让众人感觉自己不通人情世故,干脆微微的点了下头,示意小娜先收下来。反正来日方长,有的是还回去的机会。

“小娜同志可是美国麻省大学毕业的硕士,田书记,不是我老吴倚老卖老,在家属这个问题上,你绝不能犯大男子主义呀。”吴澄松看着身材高挑,言行举止得体大方,刚生完孩子,还像大姑娘一般清纯可人的小娜,一脸假作严肃地表情。

不等田文建开口,组织部长楚天浩重重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女同志也能顶半边天嘛田书记,弟妹工作的事你就别管了,调动手续让我们来办,像她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定一个正科级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小娜和孩子过来,不仅仅是陪田文建过年这么简单。而是准备在此安家落户,直到田文建的任期结束。毕竟人言可畏,如果她们再不来,有关于田大书记的流言蜚语就会更离奇了。

妻子的工作,一直是田文建的心病。作为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很正常的男人,长期两地分居是不现实的,更何况现在已经有很多关于他生活作风不检点的谣言。

安排进政府部门,同样也不合适。这并不是说小娜无法胜任,而是临水的公务员队伍已经够臃肿了,超编人数高达四千多。要不他也不会下那么大决心,准备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来精兵简政。

同时,在外自谋职业,又有以权谋私之嫌。

万般无奈之下,田文建只能搁置这个问题,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