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经过左贵整治之后,并没有好转,心急如焚,便想转药铺医治,左贵自然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走,那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声誉可就毁了,便陪着笑耐心劝他们等自己儿子左少阳回来,声称左少阳能治此病。其实左贵也没见过左少阳治这种怪病的,只是心中凭着一股信任而已。
这些人也听说过贵芝堂小郎中治好了很多别的医馆治不好的绝症,包括县太老爷都到贵芝堂来求医(其实是查案,百姓不知道,当时纯属误传),也就耐心等着。
终于等到左少阳回来了,病患家属全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焦急地让他给瞧病。
左少阳请大家稍安勿躁,先扫了一眼所有病患,发现都是类似病症,不禁头也大了,而且病患大部分都是衣着褴褛的百姓,小部分是衣着华丽,显然不是普通人家。这些人不应该上山接触漆树吧?
左少阳问了那三四个几个衣着华丽的富家病患,得知饥荒的两个月曾上山采挖野菜或者跟人买野菜吃,但是,自从朝廷售粮之后,能买到粮食了,就再也没上过山。
而漆树过敏,不可能潜伏几天之后才发作的,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这些人是碰到漆树过敏了,至少可以排除这几个富家病患是漆树过敏。
他又问了其他贫穷的病患,得知这些天都上山采挖野菜来着。毕竟租佃田地之后,赊粮数量有限,一家人要想坚持到秋后,必须混杂着野菜一起吃。
但是,这些病患中,至少一半人肯定地说,他们没有碰到过漆树甚至没有遇到过漆树。
漆树早在春秋就为人们所熟悉,一般百姓也都认识。这些人一半都说没有碰到过漆树,便又排除这些人是漆树过敏了。
那到底是什么过敏,又或者是什么病,让如此多的饥民同时发病,症状相同呢?
左少阳先给几个高热神昏谵语的病患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清热解痉药配合针灸治疗,很快控制了体温,并使病患神志恢复清醒。
病患家属顿时信心大增,一个劲感谢。
左少阳治疗的同时,反复问了发病经过,却还是没能找到原因。只能全部先决定先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他让病患家属们将病患们送到隔壁留诊病房里病床上躺下。叮嘱病患限制给病患喝水,饮食清淡,尽可能少放盐。同时注意观察病患的尿量和小便次数。
他用牛蒡子、荆芥、白鲜皮等治疗瘙痒的常用药,配伍麻黄、杏仁、紫苏叶等治疗颜面浮肿的药,水煎之后给病患们服下。又用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冰片、麝香等配成止痒消炎药水,外擦患处止痒。
这些对症下药措施,倒也起到了一些效果,到的晚上,浮肿已经开始消退,瘙痒也减轻了,至少能控制住不去挠了。病患和家属都很高兴,交口称赞左少阳医术高明。
左少阳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这种对症下药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治,必须要找到真正的过敏原。
诊治过程中,他知道还有一些相同病症的病患,去了其他药铺,便托人去各药铺看了看。发现这些药铺收治的病患,也都找不到合适的药方,只能对症下药,效果相差无几。
傍晚,左少阳又给病患们复诊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无所获,病患的病情基本上都停止发展,也不好转也不恶化。左少阳知道,这是因为没有找到病原的原因,到第二天,病情可以会重新恶化,不由心情很是沉重。
病患和家属们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眼见病情比刚来的时候有明显好转,已经很满意了。到了傍晚,都拿出吃的来吃,病患浮肿已经消减了一些,也能吃一些东西了,歪躺在床上吃着饼子。
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孩,将一块饼子递给了左少阳:“给你吃”
左少阳微笑摇摇头:“叔叔不饿,你自己吃吧。”
那孩子的感激他给母亲治病,减轻了母亲的痛苦,也不管手里的东西是不是好东西,反正在他看来是好的就行,所以将手里那块饼子硬塞到了左少阳的手里:“吃啊”
左少阳拿起来看了看,是一块用野菜粉碎之后,再加糠壳,少许黑面合在一起捏成的饼子。便掰下来一小半,正要往嘴里送,突然咦了一声,仔细看了看野菜饼,急声问道:“这饼子是用什么野菜做的?是不是灰菜?”
孩子的父亲陪着笑道:“是啊。”
左少阳立刻又把其他病患手里的吃食做了检查,一大半吃的都是灰菜
左少阳又检查了病患浮肿和瘙痒的部位,几乎都是在暴露的脸部、脖颈和手臂,躯干等处却没有出现浮肿瘙痒。
左少阳一拍脑门,暗骂自己观察不仔细,喜道:“我知道什么原因发病了”
灰菜是一种典型的感光性蔬菜,过敏性体质的人吃了,在太阳底下一晒,就会影响肌体的正常代谢,由此引起浮肿、水疱等皮肤损害。这种病学名叫做“蔬菜日光性皮炎”。除了灰菜之外,荠菜、苋菜、油菜等都容易引起。
这种病并不是每个人吃了都得,只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吃了,又在太阳底下暴晒,才会诱发皮炎。虽然两个月里很多人都吃过灰菜,但是绝大部分人吃了灰菜不会发病,少数有过敏体质的人虽然有发病的可能,但是由于这两个月艳阳天很少,而且冬春的太阳本来就不如何火辣,所以,诱发日光性皮炎的人非常少,即使有,程度也不重,慢慢也可以自愈。
而这一天是两个月来太阳第一次这么大这么火辣辣的,而很多人赊粮之后吃了有了力气,都山上采挖灰菜等野菜拌着粮食一起吃,在太阳底下一暴晒,结果,其中过敏性体质的人就发病了。经太阳暴晒的地方,就会出现肿胀、瘙痒的皮炎症状。而没有太阳暴晒的地方,则不会出现。
病患们望着他,比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也能把病治得好个六七分?
左少阳必须把致病源告诉他们,否则,这种病还会反复发作。便大声道:“诸位相亲,你们这浮肿瘙痒病,是食用灰菜之后,在太阳底下暴晒引起的”
此言一出,病房数十人一片哗然,先前在田地里遇到的那老妇陪笑道:“左楷模,我们都吃了好多年的灰菜了,也晒了太阳,但从来没有这样过啊。”
“我这些天都一直在吃呢,我会不会也肿得跟猪头一样啊?”一个男人忧心忡忡道。
“是啊是啊,左楷模,我们会不会有事啊?
……
病房里立即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第312章 难得的新药
过敏性体质就是这样,也许你以前从来不对灰菜过敏,体质发生变化之后,某一天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却会过敏,左少阳没办法用现代医学知识跟他们解释,只能胡诌道:“灰菜,还有荠菜、苋菜、油菜,都有一种暑邪,这种暑邪感受阳光才会发作,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灰菜都有这种暑邪,有时出现,有的没有。没有的时候占大多数,所以很多人吃了都没事,是因为吃的灰菜没有暑邪。但是如果有人吃了带有暑邪的灰菜,如果不暴晒,也不会发病,但是,如果在太阳底下暴晒时间长了,就会引发暑邪而发病,病症就是灼热、浮肿、头大如斗、瘙痒、起水泡胸口憋闷等等。”
他用暑邪来解释,这些人也就能听得懂了,立即并相信了,嗡嗡地议论起来。
一个老头道:“左楷模,那这灰菜还能不能吃啊?”
“可以吃,”左少阳道,“我教你们一个方法,可以消除灰菜里的暑邪,再吃就不会生病了。”
灰菜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野菜,不管是饥荒时期,还是平常,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是挖这种野菜加在粮食里吃,才能维持生活,而这种浮肿病以前也曾经出现过,只是那时候没有这么集中的时间集中的人群出现饥荒,一般都是加在粮食里吃,所以发病比较轻,症状不太明显。也比较分散,不容易引起人注意,而这一次,很多人长时间食用灰菜,灰菜是有小毒的,积累中毒之后,便在第一个艳阳天里集体爆发了,而且来势凶猛,这才引起大家的注意。
现在听说左少阳有办法吃灰菜而不生病,都围拢过来听。
左少阳道:“其实很简单,——先采灰菜嫩叶晒干,然后再用滚开水煮,再用生凉水反复漂洗浸泡去毒三天以上,要频繁换水,然后再挤干,便可以食用了。希望你们回去之后,把这个方法告诉左邻右舍,让大人不至于食用灰菜生病。”
众人都用心记住了,连连点头答应。
植物日光性皮炎分两种类型,一类叫风毒型,这类浮肿瘙痒程度相对较轻,用散风清热理湿解毒的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而另一类叫毒热型,是程度很重的一种皮炎,病起急暴,高度浮肿,面如满月,日晒处起红斑水疱,甚至糜烂坏死,指甲青紫脱落,并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烧,头晕头痛等,可能由此引发其他并发症而导致生命危险。治疗方剂是清瘟败毒饮。外擦用药可以使用左少阳先前配置的止痒消肿药。
当左少阳提笔写方的时候,又写不下去了。
治疗日光性皮炎的常用方普济消毒饮是出自清朝,清瘟败毒饮出自金朝,都是唐朝以后才新出的方剂,使用的药中,有几味药是后世才新出的。
其中,普济消毒饮中的板蓝根和薄荷,最早作为药物使用是出现在唐朝前期的《新修本草》(也叫《唐本草》),但是,还并未广泛使用,左少阳他们药铺就没有,他以前在药材批发商处也没有看见过这两种药。不过,既然唐朝已经作为药材写入官修本草里,肯定已经使用了,或许能在别的药铺找到。这两种药中薄荷是方剂中的臣药,配伍牛蒡子、连翘等药辛凉疏散头面风热,没有这玩意,头面部的消肿不容易退。
板蓝根在这个方中用处倒不是非常重要,只是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佐药,但是,板蓝根这味药太有名了,特别是在非典时期,全国简直卖断了货。所以左少阳印象很深,而实际使用中,板蓝根也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之一,用量非常大。当时唐朝由于刚刚开始发现这种药的药用价值,所以很多药铺都还没有这种药上架。
清瘟败毒饮中的赤芍则比较麻烦,这种药最早作为药材使用,是在宋朝,所以唐朝药铺里找不到这种药的。好在赤芍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出产,合州附近的山上应该有。
现在叛军已经被招安,战乱已经结束,对外交通也恢复了,必须尽快把唐朝还没有的药采购回来,或者移栽到自己的药圃里。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用得着,这一次就算能对付过去,下一次如果不能或缺的药,如果不早作准备,只怕到时候只能干瞪眼了。
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合州最大的恒昌药行不能胜任。左少阳决定去找祝药柜。
叛军被招安的第一天,祝药柜就立即通过衙门的驿站给距离石镜县最近的县城自己家的药行分号发了急令,调集粮食和常用药材到合州总号。祝药柜还急令药行所有分号全部暂时改做粮食生意,从各地组织粮食运往合州。
当天晚上,距离最近的双槐县和太和县的恒昌药行分号的粮食运输队就把粮食运到了药行。
在唐朝,粮食不是专营,民间可以自由买卖,官府并不禁止,当然,类似这场战乱中粮食特别紧张时除外。官府也鼓励民间长途贩运粮食进行调剂。但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像粮食这样大宗物品的运输成本很高,所以,一般都是在几百里范围内的运输贩卖,超过千里以上的长途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