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南宫浩的视线扫了一圈,最后在楚雁回的身上停了下来,审视了一会儿便长臂一挥,“众卿平身,入座。”
“谢皇上。”众人谢恩落座。
这样的宴会,自然少不得四皇子南宫琦。待众人落座后,看见正对面贺连决身边的楚雁回,先是惊艳再是恍然最后则感到了讶异,似乎是认出了她来,短短时间神色数变,不过瞬息便掩饰了过去。
楚雁回轻轻对南宫琦点了点头,不等他的回应便看向上方的几位BOSS级的人物。
太后算起来是个六十来岁的女人,看着也就五十来岁的样子,面目和蔼慈祥,但是能踩着无数尸骨走上那个位置的人,真的慈祥吗?
她不置可否。
身着明黄凤袍的皇后则比较威仪,比起空有其表的太子南宫廷,她倒是很有一国之母的风范。但是容貌上比起明艳动人的萧贵妃,逊色了不是一点半点。
至于皇上南宫浩嘛,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温和中不失帝王威仪,和蔼中少不得掌权者的严厉,也许是常年早起晚睡的关系,眼睛下方的淤青很是明显。
到底是一国大人物,楚雁回没敢明目张胆的看,稍作打量便收回了视线,聆听着南宫浩就此次宜城郡的水灾一事做了汇报,表彰了贺连决,批评了吴文泰,最后唤道:“新河镇以自己的钱粮救济百姓的楚雁回可有到来?”
“啊!”楚雁回正准备站起来,只闻一声惊诧之声后,有人兀地站起。
…本章完结…
☆、174。争议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那人不是楚荆南又是谁呢?只见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南宫浩,嚅着嘴想问什么,想想不可能,赶忙走了几步跨到过道上,对南宫浩跪了下去,五体投地的拜道:“微臣御前失仪,请皇上降罪。”
楚雁回微微一笑,再看向大小温氏,二人的脸色发白,比楚荆南的反应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她觉得听到这个名字,他们的心里的感觉应该是不同的。
她看得出,楚荆南是因为激动,大小温氏则是因为担心。
南宫浩若有深意的看了眼楚荆南,并未多说什么,对他一挥手道:“楚爱卿不必拘礼,回座位吧。”
“谢皇上不责之恩。”楚荆南缓缓站起来,睇了楚雁回一眼才回到座位。
温宜兰附耳问道:“侯爷,你这是怎么了?”
楚荆南态度冷冷的,看也不曾看她,“没什么。”
温宜兰嚅了嚅嘴还想说什么,老温氏一个眼神丢过去,心有不甘却还是乖乖的闭了嘴。
南宫浩看向贺连决问道:“阿决,那楚雁回楚姑娘可有来?你身旁的姑娘又是谁?”
楚雁回私下里扯了扯贺连决的衣袖,自己站了起来,走到过道,对南宫浩拜道:“民女楚雁回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礼仪周到,态度不卑不亢,语气不骄不躁也不谄媚,清清凌凌的煞是好听。
众人之前还在疑惑她是什么身份,居然能参加宫宴,但是碍于贺连决的关系以及他对她的态度,也没人敢多问什么。此时得知她便是楚雁回,才知道她竟然就是皇上这次宴请的贵宾。
原本他们应该能猜到她的,只是她一身妆扮虽然简单,但是品味却是不俗,比许多的高门贵女还要气质高雅,即便是面对满殿的权贵依旧落落大方,毫不忸怩,所以他们才没有将她和乡下丫头挂钩。
如今看来,这乡下丫头可谓是不一般啦!
而大小温氏吓得不轻,刚刚她们看见楚雁回就觉得有那么一丝丝的眼熟,这会儿听了她的名字,怎能不让她们想起当初的那个孩子?
会是她吗?如果她还活着,那么阮氏呢?
楚荆南的视线一瞬不瞬的落在楚雁回的身上,大小温氏相视一眼,飞快的交换了眼色。如果这小践人是当初那个孩子,那么她必须得死!
“嗯!”南宫浩捋了捋颔下黑须,满意的点了点头,“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瞧瞧。”
楚雁回依言抬起来,嘴角挂着淡淡浅笑。
“这孩子,见了皇上你居然一点也不发怵,是个好样的。”太后笑着赞道:“楚姑娘,哀家听闻当初是你观察动物的举止,提前让新河镇的百姓做了防护,后来发了大水之后又以自家的粮食来保他们的命,可有此事?”
“回太后娘娘,确有此事。”她又不是活雷锋,没必要做了好事还不留名了。虽然那些粮食都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可是让她舍了近一半的粮食去救人还是有些肉疼的,这次如果可以,她还是希望能拿回些本钱来的。
太后新奇的道:“楚姑娘,你告诉哀家,动物何以能预测灾难呢?哀家活了六十二年,从来不曾听说过这样稀奇的事,你可要好好的给哀家说道说道。”
“回太后娘娘,动物实际上比咱们人类更加的敏感,它们感知天灾的能力也更强。羊马牛骡不进厩,鸡飞上树高声叫,鸭不下水岸上闹,猪不吃食狗乱咬,蛇鼠出洞到处跑等等,都是灾难来临前的征兆。就像民女家里,在水灾发生的前两天,老鼠和蛇都钻了出来,要往高处爬,结合村子里有一条河,民女便想到定是水灾来临的征兆。当然,如果某个地方发生这样的异常现象,附近却没有江河,有可能是地龙翻身。”
“今儿听雁回丫头这样一说,哀家还真是长见识了。”
太后对楚雁回的称呼从“楚姑娘”变成了“雁回丫头”,这其中的认可是不言而喻的,让秦香菱、楚襄儿之流嫉妒不已。
“皇上,你可要将这个现象宣扬下去,百姓做好防范,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太后转向南宫浩道。
民为国之根本,自古君王对于国民的伤亡对于还是比较注重的。
“母后说得极是,朕明儿便让人宣扬下去,以新河镇的事例为典范。”南宫浩当即应承下来,看向楚雁回,“雁回丫头,朕相信,当时若是没有你的粮食,定会饿殍满地,死亡人数将会大幅增加。你说你一个小姑娘家,怎么有这样的觉悟,能做到将自己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灾民?”
“呵,父皇,你何不想想她一个小小的村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粮食呢?”楚雁回正在酝酿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太子南宫廷却是赶前,不屑的耻笑道。
南宫廷的话一落,立即引得许多人窃窃私语。左相秦匡抓住这个话题,立即站起来,对南宫浩拱手道:“皇上,微臣也有这样的疑虑。”
贺连决不爽的瞪向南宫廷,后者感觉到他的视线,竟是挑衅的对他扬了扬下巴。
皇后看见自家儿子的小动作,不悦的蹙了蹙眉,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睃了眼自己的儿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贺连决对这小村姑不一样,这傻儿子居然还去惹他,当真是不知深浅!
南宫廷感觉到自家老娘的视线,当即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得瑟。
楚雁回身姿笔直的跪在下方,虽然很是恼恨这动不动就下跪的举动,却也是莫可奈何。
她在太子和秦匡问出那话后,便静静的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南宫浩,只见他神色微微变了变,也不知道是因为南宫廷的插话让他不悦了,还是对她有那许多粮食存了什么心思。不过不管是什么,帝王心思最是难测,她觉得和盘托出才是正理!
“呵。”楚雁回斜了太子一眼,轻轻笑道:“回皇上,民女在新河村早便听说太子和新科状元吴文泰的关系极好,想来是真的。民女的粮食如何得来,想必太子也是知道的。今儿太子殿下既然提出来,民女又怎敢欺瞒皇上?”
说着,楚雁回不理会气得冒烟的南宫廷,将当初如何从盛老板那里讹得的粮食,吴文泰家怎么设计她,吴启寿为了不让他家儿子的官路受阻,恳求他们不将吴文泰的丑事公布于众,她应了下来,便将粮食和土地铺子等作为谢礼给了她和贺连决。
这话真真假假,她隐瞒了她和贺连决中药的事,刻意将吴启寿一家人的丑陋行径给夸大了几分,末了还道:“民女还得知,吴文泰的父亲吴启寿为了逼县令大人朱南生家的公子娶他那个被毁的女儿,特意打了太子殿下的名号,说是县令公子不娶他家女儿,便让他做不得县令。皇上,这次朱县令为了百姓,可谓是劳苦功高,许多事情都是由他去实施的呢。”
南宫廷被小小一激,脾气便起来了,趁着楚雁回喘气的空档插进话道:“楚雁回你胡说八道,本宫一向严于律己,治下严明,如果真有那样的事,怎么会让你一个村姑知道?”
楚雁回看着南宫廷表情无辜极了,“太子殿下,自然是吴启寿到处宣扬的,你与新科状元吴文泰的事,咱们村里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否则你以为民女一个小小村姑,怎么能知道你们关系极好?”
南宫廷偷偷看了眼自己的父皇,发现他神色难看,顿时有种想要撕碎楚雁回的冲动,“本宫什么时候和吴文泰的关系极好了?”
“太子殿下这话好矛盾,你若是与吴文泰的关系不好,又怎么会知道民女的粮食乃是吴家的呢?你若是与吴文泰的关系不好,他一个新科状元何以会一上任就继任了宜城知府?”楚雁回装着一副怯懦的样子,好似很怕南宫廷似的,说话的声音也轻了几分,却是足以让前面一些有头有脸的人都听到,“民女一介小小村姑,无心得罪太子殿下,若非太子殿下你问起,这些话民女可是不敢说的。”
“你……”
“够了!”皇后看出南宫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赶忙阻在南宫廷再次开口前,对南宫浩道:“皇上息怒,廷儿一向心思单纯,想必是有心人利用廷儿的名头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罢了。”
“皇上,微臣亦是这样认为……”
秦匡也在这个时候附议皇后的意思,让南宫浩不由得对他多看了两眼,前者似是感觉到他的视线,连忙改口道:“皇上,楚雁回虽然救灾有功,但是平白讹诈别人的粮食之举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还望皇上定她的罪!”
“左相这话好没道理。”
一道苍老却不失威严的声音在后方响起,楚雁回虽然没有听过这道声音,心知这个时候能站出来给她说话的,必定是她的外公无疑。
“楚姑娘刚刚已经说了事情的由来,一个因为儿子的前途自愿奉献粮食;一个乃是那盛老板的夫人为了讨好吴夫人取笑她娘特意打赌所致,楚姑娘大度的没有要对方提出的银子数额,只是取了价值少了一多半的粮食,这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微臣也认为楚姑娘做得极好。”
又一道声音插了进来,楚雁回听出来,那是楚荆南的声音。
“就算是楚姑娘这粮食得来不正当,放眼在座,谁又能在得到一笔意外之财后,能够无私的将之拿出来?”楚荆南道:“至少微臣是做不到这点的,不知道左相能不能做到?”
“……”秦匡不明白今儿是怎么了,平日里都不爱和他计较的人,偏偏都站出来冲了他一顿。
“父皇,儿臣觉得定北侯说得极有道理。儿臣听闻京中的绣衣坊和绝色坊都是左相家的产业,两间店子每日盈利少说在三千两以上,这次赈灾,左相府只捐赠了三百两银子,相比起来,儿臣认为左相做得比楚姑娘还是差了许多。”
这是南宫琦的声音,楚雁回不明白他何以会帮她说话,也有可能是党派之争。不过想到昨天的事,她便将他归咎为爱管闲事这一类了。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