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会头疼吗,不不不。欢迎的很呢,军队中缺读书人缺的杨潮都要发疯了。

黄凤府清丈土地几乎带走了所有的文书。招募难民中的读书人加上自己培养,杨潮手下的识字士兵加官兵,现在仍然不超过三千人,豪族一下子给杨潮送来了一万有功名的秀才,他如何不欢迎!

麻烦的是这些秀才太乖了,竟然学会了和平抗议,不打不闹,就坐在孔庙前,太学前,甚至在各个菜市口,水桥边,凡是热闹的地方他们就在,席地而坐,口诵圣贤之书,尤其是其中那些渲染桀纣残暴的篇幅。

弄得杨潮想下手反倒找不到机会,恨不能教他们怎样打砸抢了。

说起来这还是杨潮出的馊主意,当年他教给二立社你帮书生的方法,当时一群群书生坐在太学、夫子庙甚至太庙门口口诵圣贤书的场景实在是让人印象太深刻了,连皇帝都迫于压力惩处了皇亲田畹。

可是现在轮到杨潮了,杨潮却觉得他们不够激烈。

“得想个办法让这些书生闹起来!”

杨潮心中不无恶意的想着。

可是这谈何容易。

破题还得从黄凤府身上着手,黄凤府也是二立社出身,而且当年还是四公子身边的智囊,让书生默念圣贤书就是杨潮通过他教给四公子的主意。

这次组织上万秀才,这可不是普通读书人啊,是真真正正的秀才,读书人里的尖子生,如果单凭豪族怕是组织不起来的,没有二立社这个有组织的年轻书生团体,土豪们玩不转,所以不用想幕后组织的肯定是二立社。

这是一次豪族出钱,出人,二立社负责运作的,反抗杨潮暴政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而以黄凤府的出身,二立社不找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也希望能够策反了黄凤府。

“凤府啊。吾等皆知,汝为杨贼幕僚,实乃迫不得已。如今圣上在福州受难,杨贼却在江南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吾辈身为读书种子,心中当有担当。汝该今早认清是非,弃暗投明才对!”

冒辟疆出面,几次游说黄凤府。

黄凤府叹道:“吾亦深知杨都督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奈何都督一向独断专行,吾实非得以啊!”

书生们已经在南京静坐了三个月了,眼看都快到年底了,可是杨潮老神在在,该干嘛干嘛,清丈土地,剿匪练兵,好像根本不搭理书生。

当年用来给崇祯皇帝施压的办法用在杨潮身上,好像完全没有用处,尽管书生们的运动已经发动到了整个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和浙江都在声援他们,可是对杨潮没有用。

崇祯当年出于皇帝脸面,还在乎这些书生在孔夫子面前告状,在太庙里给朱家祖先告状,可是这个杨潮根本就不是要脸皮的家伙,书生们爱闹腾闹腾,只要不犯法,他就不管。

就是骂他,他也从来不搭理,听说还得意洋洋的告诉朋友说,这叫什么开明**,就是“你说你的,我不反对,我做我的,你也别反对。”

简直就是一个不要脸的无赖,四公子实在是没招了,所以才打算策反杨潮身边的第一幕僚,他们过去的智囊黄凤府。

时至今日四公子都不认为杨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心里把杨潮战场上那些奇迹归功于黄凤府,认为是黄凤府出谋划策,杨潮才能打那么多胜仗,否则一个武将懂得屁的水淹七军,懂得屁的夜袭暗战啊。

这全都是文人才喜欢玩弄的计策吗,多么高大上,武将如何玩的来,所以一切都是黄凤府的主意,这就能解释过去了,君不见黄凤府没在杨潮身边的时候,杨潮就是一个小把总,黄凤府去给他当幕僚,这才几年啊,就成了权倾天下的南直隶大都督。

如果能策反了黄凤府,四公子认为那杨潮屁都不是,以后还得被打回原形。

但是目前最紧要的,是如何让他们把杨潮搬到,他们实在是太想亲手把杨潮打倒了,至于以后杨潮失去黄凤府会如何,他们已经等不及了。

四公子有恨杨潮入骨的理由,要不是杨潮让葛嫩娘那个臭biao子,当中撕烂了他们的衣服,把他们赶到接上去,然后从大街这头追着他们往头上倒屎尿,一直追到街那头,让他们实在是名胜臭到了极点,现在四公子应该还是在秦淮河风流呢,享受着风流才子的美誉,而现在就跟个过街老鼠一样,哪里都没有容身之处,安心在家里读书这种事,他们又实在是没有兴趣。

可是他们想进了办法,侯方域连说动左良玉清君侧都不好使,左良玉二十多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结果十天就被杨潮吃的连渣滓都不剩了,十多万人被杨潮弄去做苦工,现在都没有个人形,看着伤心见者落泪。

这次要不是杨潮太着急搜刮民脂民膏,把江南整个缙绅阶层得罪了个精光,四公子还真找不到机会给杨潮制造点麻烦。

可是气势张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搞了三个月没有半点效果,倒是福州的皇帝发言说同情书生,可是皇帝也制不住杨潮这个大军阀啊。

“凤府,吾不问其他,汝只管说,那杨贼的死穴在哪里?”

冒辟疆发现自己是策反不了黄凤府了,退而求其次,从黄凤府这里能得到杨潮的弱点,那也不算坏。

南京。

江西的情况让身处福建的小朝廷心惊胆战,金声桓和王体中拥兵十万众,一开始他们的进攻方向主要是浙江,显然富庶的浙江更吸引他们,可是八旗兵到来后,攻击方向立刻就调整了,金声桓和王体中两人的兵力在大范围朝着福建边境调动。

于是,无论多么讨厌杨潮,福建朝廷还是派出了使者,来跟杨潮商讨浙江、福建和南畿三路联合攻击江西的计划。

来的人中,包括了福建兵部一个侍郎,包括了郑氏代表郑鸿逵,还有皇帝代表皇帝的一个太监,浙江派出了一个兵备道。

如果不是这些人到来,杨潮真的不知道怎么对付秀才,这些人来了,杨潮立刻就有了主意。

不过还是得先满足他们的要求,杨潮专门把这些人请到皇宫中商议,理由是南京皇宫中有唯一一副大明皇舆全图。(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节秀才谋反

福建小朝廷成立后,很快就发展成了杨潮当年在南京时候的趋势,甚至比那时候更糟。

小皇帝跟郑氏的矛盾十分激烈,比杨潮在南京时候,朱慈烺跟杨潮的矛盾更尖锐突出。

小皇帝和郑氏各自都有责任,朱慈焕的性格比他哥哥朱慈烺还要独断一些,更受不得被人控制,而郑氏的出身是海贼,指望这些人能够像杨潮一样好说话,或者指望他们玩弄文官那种权衡把戏是不可能的,因此双方诉求都很直接的情况下,矛盾不尖锐才怪。

或许是出自明朝特有的政治背景,明朝皇帝向来不习惯被武将挟制,他们可以让文官操纵,但是对武将却十分不信任,而文官对武将那更是长达数百年有计划的压制,所以福建小朝廷中就形成了文官集团和皇帝联合起来针对郑氏集团的现象。

皇帝和文官希望控制郑氏手里的兵,而郑氏则希望接管文官手里的财,一个希望兵权,一个则讨要财权,但是郑氏是不可能将手里的兵权相让的,而一直以来都掌握在福建文官手里的财政大权也不肯交给郑氏,郑氏强行在一些关卡收厘金,并且努力扩大海贸,文官和皇帝则自己招募军队,同时试图将浙江和福建的明军调到福建。

但是皇帝和文官却又离不开郑氏的支持,郑氏更不敢把皇帝这个旗帜丢掉,因此双方又不得不在一起凑合过着。

在杨潮看来,郑氏和皇帝都有点想不开。

郑家想要钱还不容易,福建敞开了做贸易就是了,何苦盯着朝廷手里那么点可怜兮兮的粮赋,要知道福建可是一个贫瘠的地区,人多地少的。但是却不缺乏贸易品,福建龙泉窑敞开了烧瓷器卖给西方人,还有福建的铁拉到南京卖给杨潮都是大价钱。

而朝廷也太想不开。郑芝龙玩命招收的那二十万亡命之徒只是看起来唬人罢了,还不如找一个勇将。安安心心的把浙江的军队练好,浙兵在戚继光手里那可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当然这两方绝没有杨潮想象的那么简单,兵权和财权,不仅仅是兵和钱,其中还包含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政治意义在里面,朝廷不能控制郑家的兵,就意味着受到郑家的挟制,而郑家不能把文官和皇帝手里的钱拿过来。就控制不住朝廷。

所以说郑家其实不缺钱,朝廷也不缺兵,郑家要的是朝廷没钱,朝廷要的是郑家没兵,就是这样!

浙江的情况还算好,自从支持许都造反的浙江豪族被杨潮狠狠收拾过一次之后,这两年都很老实,因此浙江算的上天下少有的安乐之地。

小朝廷建立后,浙江的文官体系还非常完整,也都算支持朝廷。第一时间就表示支持,每年浙江的财税除了截留一部分养兵之外,其他都交给小朝廷。浙江的财富是小朝廷现在最大的财源。

可是浙江也有浙江的问题,跟福建一样,还是内斗,福建是朝廷跟郑氏不能和睦,而浙江则是文官之间的内斗。

阮大铖一直在浙江做按察使,算的上是大员了,但是他跟浙江巡抚却不和,浙江巡抚是东林党,阮大铖是阉党。不过现在的天下手里有兵,说话才硬。

以前浙江巡抚手里有兵备道的兵力支持。阮大铖一直处于劣势,可是马士英带兵逃走后。最后就逃到了浙江投靠阮大铖,阮大铖手里现在也有了兵,于是跟巡抚开始分庭抗礼,谁都不服谁。

还有广东也不太平,农民起义跟地主武装,就足够广东头痛的了,广西则是人少民贫,帮不上朝廷什么忙。

所以小朝廷看起来控制的地盘不小,但是各路势力热衷于内斗,始终无法拧成一股绳,始终形不成合力。

因此在军事上不得不依靠杨潮支持,清军没有进入江西之前还好说,清军已进入江西,尤其是八旗兵到了江西之后,无论是浙江还是福建都有些慌乱了,压力之下竟然内斗暂停,所以这次皇帝、文官和郑氏能同时派出代表来南京,不知道等几路大军将江西的清军击败,然后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合作。

“我南畿重兵出徽州府,攻敌饶州八旗,接着向南昌进逼,我军将歼灭三万八旗!”

杨潮在地图上指着跟南直隶徽州相邻的江西饶州府说道。

“浙江兵出仙霞关攻打鞑子广信府(上饶)。”

浙江兵备道王雄说道。

“福建兵分三路,北路出分水关进兵贵溪;中路出杉关攻打抚州;南路出汀州与广东兵合攻赣州!”

郑鸿逵大声说道。

郑氏胃口很大啊,杨潮不由想着,他们大概以为十拿九稳了,这是急着抢地盘的说。

不过他们有理由乐观,清军精锐三万八旗兵基本上都部署在靠近南直隶的地方防备杨潮,而杨潮答应出兵将这股八旗势力消灭,对于郑氏和浙江来说,没有八旗兵撑腰,金声桓和王体中那些兵,他们还真看不上眼。

郑氏本来就是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可是朱慈焕这个天子太不好挟制了,根本不听话,而天下更不好挟制,无论是浙江还是广东都不听他们的,到头来迎立了一个天子,就只有在福建的权利稍大点,其他地方郑氏根本就插不上手,他们这算是看明白了,挟天子的前提还得是你的势力够大,天子不过是给了你一个可以名正言顺讨伐别人的旗帜罢了。

所以还是抓在自己手里的地盘才是实实在在的,想着打着天子的旗帜,就能捞取天下那真是太天真了,不得不说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