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不敢欺君。”
“好,朕姑且信你。魏卿,知道朕为何建此楼观吗?”
“臣不知。想是苑中花木池水秀丽,再造此观登高而望,将远处景色也尽收眼底,如此可以阅尽周围美色吧?”
“看来你真是昏聩了。朕建此观,可以登高望见昭陵,以此可以凭吊逝去的皇后。魏卿,你向那里看。”李世民手指昭陵方向,“可以看到九嵕山的模样,朕居宫中,到此就可以与皇后相会。魏卿,你看到了吗?”
魏征此时心中也深为李世民对长孙嘉敏的情感所感动。李世民如此难忘皇后,长孙嘉敏虽在幽冥界,也应该心满意足了。然魏征此时想的是另一件事,他不动声色,摇头探脑向西北遥望,眼睛眯缝着,好半天才答道:“臣老眼昏花,实在看不见什么。”
“怎么会看不见呢?现在阳光明媚,九山高耸在那里,皇后现在正躺在山中的昭陵之中。”
“昭陵?”
“想是魏卿已经看见了。”
“唉,原来陛下看的是昭陵,臣还以为陛下说望见献陵如昭陵一般。若说是昭陵,臣倒是能看见。”
李世民听罢此言,心中一寒,马上知道魏征是在讽刺自己:对自己的皇后如此上心,却忘了昭陵之西埋葬着高祖的献陵!
李世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魏征又问道:“陛下,夫妻之情难道胜于父子之情吗?”
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开始提倡周、孔之道,武德二年,他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武德七年,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并封孔子的后代为褒圣侯。及至李世民即位,他于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而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大力尊儒崇经。李世民这样做,是他和群臣在弘文馆里多次讨论出来的结果,即治理天下要靠儒家的“王道”,即以尊儒崇经来教化天下,达到“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的效果。
儒家学说中,有一套严格的纲常伦理道德,简言之,就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中心的等级秩序,其他关系不能撼动此柱石。李世民现在一味怀念皇后,却将埋得离皇后不远的高祖忘得一干二净,显然与这套伦理有悖。其为君王这样做,若传扬天下,人们私下会说:当今皇上口口声声让大家尊儒崇经,可他自己却不是那么回事,皇上尚且如此,又如何教化天下呢?
李世民听言品出味儿来,又潸然流下眼泪,说道:“魏卿,你不要说了。朕思昭陵而忘献陵,是朕不对。”
魏征见李世民已经认错,也就不再穷追猛打。
眼见天色将晚,君臣两人缓缓步下楼观。
李世民走到地面,扭头对侍立一旁的太监说道:“传朕的话,明日让将作监来此拆掉楼观。”
魏征忽然跪下,叩首道:“陛下,臣一再冒犯龙颜,望皇上恕罪。”
李世民搀起魏征,说道:“魏卿,你怎么了?大丈夫行事敢作敢当,你既然敢累上诤言,难道说过之后又后悔了?”
“臣不后悔。臣其实也心伤皇后,如此贤德之皇后,却寿夭早终,使陛下失一良佐,臣亦恨苍天无眼。”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朕拆掉楼观,是慑于你所言之人伦大义。朕为君王,一举一动事关天下,不得不谨慎。为了教化天下,朕尊儒崇经,将其视为治国纲脉,不能因小事毁之。”
君臣两人未上马,并排沿着池畔慢慢行走。
他们行了一段,李世民忽然侧头问道:“魏卿,你刚才心伤皇后,是发乎真情吗?”
“臣确实发乎真情。为妇人者受其眼光所限,往往富贵之时会变了性子,古来为皇后者弄权者有之,营私者有之,施暴者有之,而长孙皇后深敛私情,大公无私,实为罕见。这让臣又想起贞观六年时,当时长乐公主出降,陛下认为她是长孙皇后所生,欲厚送其妆,被臣谏止。谁想皇后却因此赏钱四百缗,赐绢四百匹,并说:‘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臣以直谏闻名,若无陛下、皇后呵护有加,臣难有今天。”
“魏卿说起这件事,又让朕想起皇后对朕说的话。她说:‘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何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也。’朕此生有幸,得遇皇后,她深敛其行为,不敢参与朝政。然朕今天想来,朕理政之时,受其良行益言颇深,让朕避免了许多错处。”
君臣两人在这里缅怀长孙皇后,皆发乎真情。
李世民又问道:“魏卿,我们现在抛开礼义大道,平心而论,你说,到底父子之情与夫妇之情,哪个更亲近一些?”
魏征脱开答道:“若夫妇两情相悦,且肌肤之亲日久,较之父子之情,毕竟要更近一些。”
“嗯,你接着说。”
“然则夫妇两情不悦,甚至同床异梦,就无亲近可言。相比之下,父子之情由血脉相连,亲情恒久,又远胜于此时的夫妇之情了。”
“难得你能说真话。”
“臣一直说真话,臣若说一句假话,恐怕陛下早将臣拿下问罪,现在也不能与陛下说话了。”
李世民此时的情绪好了起来,又问道:“朕与皇后两情相悦吗?”
“陛下与皇后相互敬重,犹胜凡人的恩爱夫妇。”
“那么,朕建此楼观来缅怀皇后,这有错吗?”
“没错。陛下重情明义,饱有爱心。若推而广之,陛下善待臣下,爱护百姓,恒由此起。然陛下为国君,与皇后之情为小爱,与天下之情为大爱,当大爱与小爱冲突之时,只好弃小爱而顾大义了。”
“哈哈,魏卿,朕实在服了你了。来,我们上马回宫,今晚你同朕一起进膳。”
长孙皇后逝去,其三名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一样悲戚。然李泰缅怀母后的法子很特别,事成之后赚取美名一片,李承乾闻知李泰之举,心中泛出了淡淡酸味。
当长孙皇后逝去不久,魏王李泰即带领府属,身穿素服来到洛阳。是时,洛阳都督仍是张亮,闻听魏王到此,急忙出衙来迎。
李泰拱手道:“张都督,我来洛阳为的是私事,本来不想叨扰,又想毕竟是洛阳地面,还是要来打个招呼才好,不能失了礼数。”张亮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李世民未取得皇位之时,洛阳由张亮镇守,为其坚固的后方根据地。其即位之后,觉得东都洛阳位置重要,还让张亮在此镇守,由此可见张亮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李泰明白张亮的分量,其言语之间透出谦逊,以前辈之礼待之。
张亮道:“殿下何出此言?皇子来到洛阳,对张亮来说皆是公事。万一有什么闪失,让我如何向皇上交代,事情闹大了,这颗脑袋也许就交待了。”
李泰笑道:“谁不知道张都督是父皇的股肱之臣?你治理洛阳多年,将这里整治得花团锦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能有什么闪失?”张亮躬身请李泰入衙。
李泰摇手道:“不用了。我来拜见你之后,就要直奔龙门。办完了这些事,我还要回京为母后守丧。唉,我来这里,事先连父皇都没有禀报。”
“啊,殿下何至如此匆忙?”
李泰低头不语,其身后的苏勖代答道:“张都督,殿下此来,要亲往龙门选一地址。他要用自己的年俸,为皇后做功德造石像。皇后居丧之日,皇子不能轻易外出,殿下为表孝心,也只好破例了。”
这使张亮肃然起敬,说道:“原来殿下要行此大孝啊,这是善事,就是皇上知道了殿下来办此事,肯定不会怪罪。好吧,事不宜迟,殿下欲往龙门,我来带路。”
李泰不许,奈何张亮坚持要去,他只好作罢。
张亮就引着一行人到了龙门,张亮平素信佛,多次来到龙门,对各个石窟及石像甚是熟悉。他向李泰建议道:“山上石室多是人们崇佛而建,只有宾阳洞有些特别。”
“有何特别?”李泰问道。
“北魏宣武帝元格即位后,为彰其父孝文帝及其母文昭皇太后之德,下令开凿宾阳洞。据传用工八十万零二千三百六十六个,开凿二十四年乃成。殿下欲彰皇后之德,可在宾阳洞旁边开凿,这样能使众人更加明白殿下之孝。”
李泰来了兴趣:“是吗?这样最好。张都督,你速速领我前去观瞻。”
宾阳洞位于龙门山北首,李泰现在所处的位置离洞不远,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洞前。张亮以手指道:“殿下请看,这里即是宾阳洞。”
李泰进入洞内抬目观看,只见此洞高有三丈,进深和宽各有三丈六尺,迎面雕有以释迦牟尼像为中心的五尊雕像。
李泰又向前行了几步,发现在诸像的后壁上,雕饰有众菩萨,弟子闻法浮雕像。再仰观窟顶,见其为穹隆形,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莲花宝善,莲花周转是八个会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正是《法华经·譬喻品》中所描绘的“诸大会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
李泰感叹道:“张都督,北魏宣武帝以皇帝之身,可以取天下财力,累年建造。我呢,只能靠本身的俸禄来造,像这样的规模,我是万万造不起的。”
“不妨。若殿下钱财不够,我多年的宦中所积,可以捐出一些来。”
“不行。我为母后发愿造像,是为表自己的心意,岂能敛外人之钱?”
张亮点头道:“不错。殿下为表心意,不在于铺张宏侈。”
苏勖这时插言道:“殿下,下官观此洞,最难处在于开凿石洞,再其次就是雕刻石像。若能去其一,就可省下一半钱,且能缩短建造时间。殿下说得对,殿下来此发愿造像,主旨在于表达孝心。皇后在日,以俭朴为务,若殿下宏侈建造,亦非皇后本意。”苏勖是李泰的心腹,此人智计百出,像此次来洛阳造像,就是他极力让李泰这样做的。
张亮说道:“如此,就请殿下移步出洞。我记得此山上有许多开凿一半的石洞,若借此修像,就可省下一半力气。”
一行人走出洞外,开始找寻已成洞窟。事情也巧,他们出洞向南行了几步,又见一石洞。走入洞内,只见石壁开凿粗糙,高约三丈,宽约二丈六尺,进深亦为三丈,四周石壁上有一些小佛龛。李泰看罢很满意,说道:“就是这里了。此洞想是有人依宾阳洞那样的规模建造,惜中途而废,后来又有些人依势造一些小佛龛。”
“殿下推测甚是。”苏勖接口道。
张亮绕室转悠了一圈,点头道:“许是菩萨显灵,让殿下得遂心愿。若依势开凿,不费太多力气就能建造得如宾阳洞一样。”
李泰摇头道:“不用再扩大,如此规模建造下来,亦足以表达我的心愿了。”
张亮殷勤说道:“殿下不愿意接受外人的捐助,然殿下居京城,毕竟离龙门太远。这精选良匠及工役之事,我可以代劳,也算是为皇后尽一分心意。”
“如此,就有劳张都督了。”
张亮从此帮助李泰建造佛像,他比照宾阳洞的格式,穷三年之力,将此洞建造得非常精美。此洞建成,外人称之为宾阳南洞。人若居于室中,眼望洞顶,就见天衣当空,可以感受到“宝良降祥,敞五云之色,天乐振响,夺万籁之音”的典雅飘逸的意境。
宾阳南洞建成之后,来此观摩礼拜者络绎不绝。他们在惊叹佛像精美绝伦的同时,又得知此洞的建造来历,不由得遥追长孙皇后之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