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也没有办法长。这是宇宙变化的道理。因此,阴、阳、和三气,“三”才产生了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等于阴阳两种条件都具备了,再“冲气以为和”,把阴阳二气调和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宇宙万物只要存在,一定是某种阴阳力量处于和谐的状态;否则立刻毁灭,不能存在。举例来说,一株小草,生长时是和谐体,枯萎时也是和谐体。龚自珍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朵花枯萎之后化作春泥,保护下一朵花,当它化成春泥的时候,也是一个和谐体。
这几句话向来被视为老子的万物生成论,也就是从“道”这个源头讨论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这种说明在古代西方也尝试过,但是从来没有说清楚的。为什么?因为人类活在世界上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存在不知道几十亿年了。你怎么去说清楚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呢?所谓“井蛙不知天大,夏虫难与言冰”,人类要说明“宇宙生成”或“万物生成”,只能靠推理,靠一种合理的想象。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道”,然而“道”本身又是不能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本身如何我们不清楚,却勉强说“道”,一说“道”就与“道”不一样了。
《老子·五十一章》也提到“道生之”的问题: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
由“道”来产生,由德来充实,由物质来赋形,由具象来完成。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重视德。“道”受到尊崇,德受到重视,这是没有任何命令而向来自己如此的。
“道生之”,也就是宇宙万物由“道”生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德畜之”的“德”与一般所谓的“仁义道德”无关。道家的“德”是获得的“得”。也就是说,任何东西只要存在,就是获得了“道”的支持,“道”赋予它一种力量,使它可以成为这样东西,而这样东西本身具有某种本性或禀赋,譬如它作为树就是树,作为草就是草,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本性或禀赋是“道”赋予它的,亦即其“德”。
“物形之”,是指由形以见物,有物才有形;有一物之形,则不能有他物之形。“器成之”的“器”指具体的万物,也是我们感觉及思考的对象,亦即万物最后由具象来完成,因为任何一样东西呈现出来时,都是具象。“道”受到尊,“德”受到贵,正好反映了万物接受存在与肯定存在的客观事实,“自然”是指自己如此,非由外力。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只要存在,就是在“尊道而贵德”,无法选择要还是不要;只要存在,就表示道的力量在支持;只要存在,就表示万物的禀赋(德)在运作,这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亦即没有任何命令,而是向来自己如此。
6。悟道之法
学习道家,一定要掌握方法。我记得我第一次到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做演讲,讲完有位穿了道士袍的先生问我,研究道家的方法是什么?我说《老子·十六章》就有标准答案。事实上,许多道教人士今天还从这一章里寻找他们修行的一些引导。
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
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万物蓬勃生长,我因此看出回归之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各自返回其根源。返回根源叫做寂静,寂静叫做回归本来状态。回归本来状态叫做常理,了解常理叫做启明。
这段话开头的两个字就是标准答案:第一是虚,第二是静。虚之后,能空能明;静之后,能安能观。虚有什么好处呢?譬如一只杯子,空的时候代表虚,这时它可以装进任何东西;相反,如果杯子里装满了水,别的东西比如咖啡、酒啊,就装不进去了。所以追求“虚”,等于要把一个人内心里的各种杂念、欲望、幻想化解掉,化解之后,让心空了,才能得到一种新的启发。《庄子·人间世》说得好:“虚室生白。”空的房间就显得亮;相反,如果房间里塞满了东西,再亮的灯光也没有用,因为到处都有阴影,光亮根本显示不出来。人也是一样。如果你想得到智慧,就要慢慢去掉内心的各种欲望,去掉之后,心中空了,空才能灵。所谓“虚灵不昧”,一个人的内心虚了就空,空了就明,“明”就是什么都能照见,像镜子一样,不被遮蔽。相反,如果内心充斥着各种世俗的念头,怎么可能觉悟呢?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这里的“天机”不是“天机不可泄露”的天机,而是一种自然的领悟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嗜好和欲望太多,他再怎么聪明,也很难觉悟;而有些人悟性很高,是因为他没什么欲望,心中像镜子一样,看到什么立刻觉悟。
其次,要“静”。一个人要思考,首先要安静下来;不能静下来,再好的道理讲了也听不进去。庄子讲过一个有趣的比喻,说有一个人很害怕自己的足迹和影子,怎么办呢?就拚命地跑,想避开足迹,逃开影子,跑到最后累死了。为什么?因为你跑得愈快,足迹愈多,影子愈跟得紧;但是如果你走到树阴之下,安静下来,足迹就不见了,影子也没有了。所以,一个人的心能静下来,才能安定,安定之后才能“观”,“观”就是看得清楚。由此可以看出万物的回归路线,“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是回归的路线:“观”是观察,道士修行的地方叫“道观”,道观的“观”就来自这里。也就是说,智慧的觉悟要透过观察,观察之后才能觉悟。所以“观”是道家的特色,儒家的特色是修德行善。
到底觉悟了什么呢?他看出了回归之理,也即一切事物不论如何纷纭变化,最后都要各自返回它的根源。这是很重要的观念,所有变化都要回到根源。譬如我们的生命慢慢成长,老了之后,“返老还童”,等于又回到当初童年的状态。草木也是一样,花草树木一直往上长,长到最后,花落归土,叶落归根,都回到根源——泥土里面。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循环的圆是最完美的运动,它的终点和起点合而为一。”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是回归本来状态。“命”对人而言,是指既定的条件、无可奈何的发展以及最后的结局。譬如生下来是男还是女,这对人来说是既定的条件,是“命”。对“物”(一切事物)而言,“命”是指本来状态和最后归宿。老子认为,本来状态无异于最后归宿,也就是“静”。一切都归于寂静,回归本来状态,这是恒常的道理。也就是说,宇宙万物不要有人为刻意的造作,让它回归本来状态。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呢?人活在世界上,怎么可能没有一种构想或意图,去达成某些事情或计划呢?你可以有,但不能要求非达成不可。老子的观念叫做“无心而为”,我做我该做的事,但不要有刻意的目的,一切顺其自然。因为所有事情都是因缘和合,条件、时机到了,自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条件、时机不到,就不要去勉强。
最后,了解了常理,就是“明”(启明)了。“明”代表光明,内在产生觉悟,获得解脱和超越的智慧。也即从“道”来看这个世界,看到的一切将不再是以前所见的狭隘范围,心胸自然立刻开阔起来,人生的境界从此不同。“明”(启明)是老子对人的最高期许,并由此建立了道家的修行目标。
7。自足于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老子的名言。意思是如果你追求学问,每天要增加一点,譬如每天到图书馆去看书,要不然每天看二十分钟书也是可以的,只要每天坚持,每天增加,学问一定愈来愈好。但是你如果想要觉悟什么是“道”,就要每天减少一点,减少什么呢?减少可多可少的相对知识、积非成是的世俗偏见,以及个人特有的各种欲望,最后达到无知、无欲、无求的地步。因为这些东西,包括名声、地位、权力、财富,往往只是增加了你的外在,减少和去除它们,才能帮你回归到自己本来的状态。
《老子》里还有一段话也提到类似的想法: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二十章》)
去除知识就没有了烦恼。奉承与斥责,相差有多少?美丽与丑陋,差别有又多远?众人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害怕。遥远啊,差距像是没有尽头……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顽固又闭塞。我所要的,就是与别人都不同,重视那养育万物的母体。
“绝学无忧”意即去除知识就没有了烦恼。这句话不适合给一般学生看。学生一看,这太好了,只要不上学,就没有烦恼了嘛。但这里的“学”指的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有心学习的各种知识。因为有知就有欲,世人的“知”用在区分各种价值,但这种区分往往带来烦恼。而且学无止境,《庄子·养生主》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累的,即使你再怎么辛苦,也无法达到目的。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即“是的”,听长辈说话的时候,年轻人要“唯”,我们现在还说“唯唯诺诺”:“阿”是长辈对晚辈,老对下属说话的口气。皇帝就很少说“唯”,都是别人说“唯”,皇帝就“阿”,喉咙里发出一点声音。所以“唯”代表尊敬,“阿”代表傲慢。“唯”和“阿”在此处做“奉承”与“斥责”解。被别人称赞、奉承,以及被别人批评、斥责,这两者差别有多少呢?哪一个人不是承上启下,对于底下的人“阿”,对上面的人“唯”?所以不要太计较。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恶”在古代多指“丑陋”,尤其是跟美放在一起。美和丑是相对的,要看谁在欣赏,谁来判断。譬如我们觉得某某小姐很美,要是到了非洲长颈族,他们一定认为她很丑,为什么?脖子太短了。所以美和丑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也不要太计较。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别人畏惧的,我也要畏惧。换句话说,你最好不要跟人说,你们怕的我不怕。这种标新立异的话只能给你带来困扰。
“荒兮,其未央哉!”“荒兮”是指遥远、没有尽头:“未央”是指还没有结束,无尽的意思。老子感叹说,我跟别人的差距像是没有尽头啊。因为一般人在世界上都接受相对的价值观,追求名利、权位,看见谁风光就很羡慕、崇拜。这是一般人的标准。但是我不同。老子把悟“道”者称为“我”。我因为领悟“道”,珍惜“道”,懂得以“道”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所以我与一般人的差距很远。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以”就是“用”,别人都有用,很有本事,可以发挥才干,只有我顽固又闭塞。接下来这句话很重要,“我欲独异于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有“欲”,因为没有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