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他对经过身边的乘务员说,“我要找一位乘客,他的座位就在那里。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她回答说:“那个座位没有人。”
“我知道!”他吼叫起来,但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所以我才问你。”
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飞机上的空姐都经过了良好的培训,显得彬彬有礼。这位小姐也不例外。“我很抱歉,先生,我是说飞机起飞的时候,这个座位就是空着的。”
“这根本不可能。”康托气急败坏地说,“从纽约起飞的时候那里一直坐着一位乘客,一位年轻人,胡子刮得很干净,棕色的头发,你肯定看见过他。”
“抱歉,先生,”她耐心地解释说,“我是在哥本哈根上来的乘务员。”
“他应该就在那里。”他坚持说,因为绝望声音也响了起来。“他会去哪儿呢?”
“没准他在哥本哈根,”那位空姐提出,“我去找机长来好吗?”
机长知道康托尊贵的身份,可他也无能为力。“教授,请不要着急。飞机再过二十分钟就到斯德哥尔摩了。我肯定地面的机务人员会有你同事的消息。”他满怀敬意地朝康托眨了眨眼,“我们SAS从来没有落下过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康托满脸愠怒地望着窗外。这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十二月里的一个短暂的冬日。太阳还没有下山,就已经接近地平线了。从飞机上往下看,大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斯德哥尔摩群岛就在前面。这时,一个欢快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教授,您别担心,机长刚才与哥本哈根通过话了。斯塔福博士将搭乘下一班飞机抵达斯德哥尔摩。他肯定是没赶上这班飞机。”
“怎么会呢?”康托喃喃自语。
乘客们排成一条长队,焦急地等待着下飞机。康托被邀请第一个走下飞机,他们都很羡慕地望着他。当他从狭窄的舷侧门出来的时候,明亮的灯光直射在眼睛上,有片刻时间他连眼睛都睁不开。肖斯特兰德这位《瑞典日报》的摄影师(一部分正对着康托的灯光是他打的)正在等着他。肖斯特兰德自诩是摄影图片记者,而不是那种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狗仔队。他认为新闻摄影师的作用是揭示拍摄对象表面之下隐藏的东西。这正是他为什么是唯一一名在这种场合不采用哈苏镜头的《瑞典日报》摄影记者。他带了一架马达驱动的尼康600厘米可变聚焦镜头的照相机,机架是专门设计的,就用他强壮的左臂代替三脚架。他习惯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的鼻子:如果他能够计算出鼻孔里露出来的鼻毛的根数,那就可以抓拍到他的“受害者”表情中的任何细微变化,包括一般照相机拍摄不出来的每一滴汗珠。他的火箭筒(长聚焦镜头)正对着机舱出口的门框,这是飞机上的乘客下飞机时的必由之路。《瑞典日报》记者伦德霍尔姆就站在他身边。“记住,”伦德霍尔姆提醒他的同事,“拍一张他嘴巴张开的镜头。这个人太狂妄了。我要让他看上去很蠢。”
第二天照片刊登出来时,康托张着嘴巴,看上去真的很傻。在肖斯特兰德的火箭筒似的照相机拍摄的过程中,他正好看见葆拉…柯里:高挑的身材,金发碧眼,穿着毛皮大衣,脚蹬一双皮靴,眼睛里流露出一丝调皮捣蛋的光芒。在接下来拍的照片里,康托张开的嘴巴流露出的是难以掩饰的愉悦。伦德霍尔姆拒绝采用这些照片。抓拍到的葆拉…柯里与教授拥抱的照片最后也被扔在剪接室的地板上。它们与斯塔福亲吻塞莱斯蒂娜的那些略为有些混乱的照片过于相像,不宜放在一起。
伦德霍尔姆庆幸自己的敏锐,抢拍到斯塔福这张照片。各个通讯社和本地的竞争对手——《每日新闻》、瑞典晚报和《快报》全都只派了一个小组的人去机场迎接康托和斯塔福乘坐的班机。官方的欢迎人员,包括瑞典外交部的代表,美国文化参赞,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校长和两名瑞典教授,一群人簇拥着康托朝SAS航空公司提供的特殊接待区走去。所有的记者都跟了过去,唯独伦德霍尔姆没有去,他和他的摄影师同时一起退了出来。伦德霍尔姆怀疑(事实证明十分英明)康托的见面会不会有什么特别惊人的消息。他已经收集了许多关于康托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曾经刊登在美国《谁是谁》杂志和其他权威的参考文献上面。伦德霍尔姆甚至还让报社驻华盛顿的记者替他挖掘了一些极好的材料,倒是康托那位年轻的共同获奖人斯塔福激起了他的兴趣。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关于斯塔福的信息过于粗略,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只有斯塔福的出生日期和地点,学历,他写的四篇科学论文的标题,除了其中一篇,其余三篇全都署有康托的名字。伦德霍尔姆了解瑞典的读者。一个有趣的人生故事,历史上第二位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切在他看来更加具有吸引力。
第57节 一丝狡诘的神情
五十分钟以后,下一班来自哥本哈根的飞机抵达了。机场上除了伦德霍尔姆和肖斯特兰德之外,只有一名瑞典外交部的官员和一位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子在那里迎接斯塔福。那位官员正在与那位女子练习口语。只见她穿着一件柔软的黑色毛皮大衣,脚上穿着一双类似于滑雪后参加社交活动时穿的靴子,没有戴帽子,一头浅棕色的头发,剪得很短。她看上去很兴奋。
肖斯特兰德看见过一张斯塔福配在诺贝尔基金会散发的新闻简报上的人头照。他举起“火箭筒”拍下了斯塔福走出机舱时的姿态。与康托精心策划的很张扬的抵达相反,斯塔福的到来很随意。他坐在客满的飞机的最后一排,是慢吞吞地走出机舱的最后一批人。他一只手上拿着带风帽的夹克,拎着一只航空公司发的提包,另外一只手上拿着一本很小的书。突然间,他停下了脚步,那么突然,以至于紧跟在他后面的乘客都撞在了他身上。肖斯特兰德拍的前面两张照片都因此报废了。尽管如此,最终刊登在《瑞典日报》头版上的第三张照片仍十分抢眼。照片上,斯塔福在亲吻塞莱斯蒂娜,他那航空公司发的提包和那本小书都掉在地上。他双手搂着塞莱斯蒂娜的腰。塞莱斯蒂娜的手围着他的脖子。伦德霍尔姆弯下腰去把书捡了起来。他惊讶地发现竟然是一本《艾略特诗选,1909…1961》。
“塞莉,亲爱的,”在两个人暂时停止亲吻,互相哈哈傻笑的时候,伦德霍尔姆听见斯塔福说道,“我真不敢相信,你怎么会在这里?你居然完全瞒过了我——什么你的重要实验!”他正要再次亲吻她,忽听见一阵轻轻的咳嗽。那是外交部官员发出来的声音,伦德霍尔姆不失时机地插了进来。
“斯塔福博士,欢迎你到斯德哥尔摩来。”他以最讨好人的方式说道,“我是《瑞典日报》的记者。请允许我替你拿着这个。”他举起斯塔福的提包,这是他和那本艾略特诗集一起从地上捡起来的。“在这位先生带你到接待区之前,我是否能够提几个问题?”他朝外交部官员做了一个手势,那位官员始终没能接近斯塔福。
“当然可以,”斯塔福脾气很好地说,他的左手仍在搂着塞莱斯蒂娜的腰,“问吧。”
“这是你第一次到我们这座城市来吗?”
“绝对是第一次。这是我第一次到欧洲来。塞莉,你呢?”他用鼻子爱抚地碰了碰他的女伴。
“我第一次来斯堪的纳维亚。”她回答说,“我曾经与家人一起到欧洲来过几次。”
“你准备参加所有的活动吗?准备好觐见我们国王了吗?”伦德霍尔姆直截了当地提问,不自觉地提及了国王陛下。
“我不能肯定说我已经准备妥当了,但是我盼望能够见到国王陛下。”
“你知道他的名字吗?”记者问道,眼睛里流露出一丝狡诘的神情。
“我不知道,”斯塔福承认,“我不一定非得知道,是吗?”他问道,“对国王或者王后,称'陛下'不就行了吗?”
“杰里,王后叫西尔维亚…雷内特。”塞莱斯蒂娜打断他说,希望能帮助他摆脱窘况。
斯塔福叫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的?”
“我在这里呆了整整一天。你猜我和谁在一起?”
他问道:“莉亚?”
她回答道:“不对,莉亚在的话,一定会很有趣。你想像一下:一个持巴赫汀观点的人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会有什么看法。不对,再猜猜看。”
“我猜不着。到底是谁呀?”
“葆拉…柯里姨妈。”
“别开玩笑了。怎么会是她?”
“等着瞧。你会见到她的。”她走到一边把位置让给伦德霍尔姆。“我想这位先生还想问你一些问题。”
“说得很对,”伦德霍尔姆说,“比如说,这位小姐是谁?”
“她是我的——”斯塔福刚开口,塞莱斯蒂娜就抢先说,“我叫塞莱斯蒂娜…普赖斯。我们是朋友,同在一所大学里。”她断断续续地补充道。
“哦,”伦德霍尔姆说着,在笔记本上草草地记录着。“普赖斯的英文怎么写?就像诺贝尔奖的'Prize'?”
“不,”塞莱斯蒂娜笑着说,“不是大奖的'prize',应该是'c'而不是'z',拼写与英文里的price(价格)一样。”
斯塔福补充道:“或者说是无价之宝。她真的是无价之宝。”
“哦。”伦德霍尔姆说着,又迅速地记录下来。
“这本书呢?你来的时候掉在地上了。”他把那本薄薄的书递给斯塔福。“你这是准备在盛宴时用的?”
“谁知道呢?”斯塔福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可他的脸红了,这出卖了他。
“杰里,你在看什么书?”塞莱斯蒂娜问道,伸手去接那本书。“艾略特?哎呀,真太让我吃惊了。”
伦德霍尔姆草草记下了作者的名字,认为这个话题该结束了。“斯塔福博士,”他重又把斯塔福的注意力从塞莱斯蒂娜那里吸引过来,“你觉得你与康托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奖是否当之无愧?”
塞莱斯蒂娜再次出来挡驾。“杰里,不要回答他的问题。”她对记者说,“知道吗,这个问题不公正。”
“我只对斯塔福博士的意见感兴趣。”
“好,你并不想让杰里事后对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工作加以评说,对吗?那是很不礼貌的事情。”
伦德霍尔姆略为低了一下头。“普赖斯小姐,我现在明白为什么他说你是无价之宝了。最后一个问题,斯塔福博士,可以吗?你决定了怎样使用你那部分诺贝尔奖奖金了吗?那可是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奖金,特别是对像你这样年轻的科学家来说。”
第58节 是我给了她生命
“我也很想知道,”塞莱斯蒂娜笑着说,“你准备怎么处置这一堆钱?”
“别急,我已经考虑好了。”他淡淡地对她说。“在离开斯德哥尔摩之前,我会告诉你的。”他转过身对记者说:“尽管我的无价之宝朋友刚才说了,我还是愿意回答你前面那个问题。说完以后我必须走了,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先生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对外交部派来的官员微微一笑,那人正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谈话。“你问我分享诺贝尔奖是否受之无愧。不用说,塞莱斯蒂娜说得很对,你应该去问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显然,他们认为肿瘤形成理论研究应该获得这份大奖。最初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