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阴笑了两声,话虽然没有说下去,但是大家都懂得。

征服了印度,搬掉了亚洲本土最大的一个障碍,远征军的时空征服计划又往前行进了一个大步!

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湾

1917年的一月份,长达三个月的印度各方谈判终于在南京结束,在帝国官方的协调下,印度各方势力之间达成了妥协,从此之后,将在同一片天空下生存了。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个结果,对国大党这种党派来说就绝不是什么好事。没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动力。消除了头上压着的西方殖民势力之后,印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没有外忧,自然会重新陷入本就激烈的民族的内部矛盾之中,这意味着从此之后,这个政治党派的执政根基——民族主义大旗将不再可能打起,单单是各方民间势力的暗中掣肘就将使它在印度人的政治生活中无疾而终。

而中国,要的只是对印度的军事外交方面的控制,以及印度作为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市场对帝国工业体系的辅助作用而已,这些通过正常的贸易优惠待遇和平等的公民权利就可以实现,根本无需向英国那样对印度无限的压榨以及各方面的特权。

对帝国这样一个新崛起的国家而言,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周边区域进行疯狂性的资源掠夺,单单是本身充沛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就已经足够开发。而且现在,正是帝国本土各项工业大幅度跃进,各方面建设蒸蒸日上的时候。

对帝国而言,本土的开发和建设才是主流,本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除了一些战略性的开发,如越南的煤矿、马六甲的航运。以及南洋岛上的石油工业建设之外,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和资本去大幅度投资海外。

所以。帝国的藩属国政策,则是更多的需求其军事和外交上的协同。帝国对这些周边国家的小伙伴们的侵袭将是长期的,潜伏性的,靠的是强大的工业力和科技力对原始社会的自然渗透,以及中央王朝强大的文化上的影响力。

而越是在现在这样的乱世,这个才越是显得弥足珍贵,才越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常规。最终在经济上将这些小伙伴们绑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华文化圈的社会氛围,完成最终的控制。

其实,战争从刚开始打到现在,远征军的各项战略实行的很顺利。

一系列的战争看似规模宏大,其实并不耗损国力,不管是俄国。英国,法国,在亚洲的实力都是瘸腿。打起来并不算吃力。

中华帝国和同盟国之间虽然不是盟友,但是实际的过程中,却是配合的极其紧密。如果不是他们出于自己利益不遗余力的打击协约国诸国,帝国在亚洲即使是战力再强劲。也不可能将征服战打得这么酣畅淋漓。

在欧洲同盟国的强大压力下,可以说在亚洲的协约国诸国势力,都是英法等国军队中的边角料的边角料,在这个时候,就是英法再托大。也不可能将真正的力量放在亚洲,这是世界战略形势决定了的。也是类似于英法的这种殖民地国家的悲哀。

看似遍及世界的殖民地,看似庞大的工业经济和人口,却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在一起,反而不如德国这种国家,在短时间内能够集中起来的力量强大。一旦被德国这样的强大敌人突破了势力的包围圈,能够四面出击,其国家本身,便处处都是破绽。

在亚洲,更是在帝国的本就强大的军事能力之下,一个个的被逐一清除,过程也基本上摧枯拉朽。

只不过现在,在帝国完成了统一亚洲的步骤之后,在同盟国在欧洲的战局陷入僵持之时,同盟国眼看着自己在这里死啃着协约国的主力,却得不到收获,而亚洲中国很轻松的获取了大量的利益,各种潜在的矛盾就慢慢的升级,变得有些不可避免了。

1916年,同盟国在陆地上的战争全面顺利,同盟国,尤其是德国的军事工业在得到了被占领国的大量资源之下迅速扩大规模,德国陆军机械化部队的扩张速度也令人咋舌。

海量的飞机、坦克和汽车,像潮水一样淹没了协约国的抵抗。在北非同盟国击败了协约国的联军,占领了摩洛哥、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大军兵锋指向埃及。而第比利斯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是在英国海上的支援下勉力的支撑,眼看着就要被赶下海。

但是海上,同盟国海军却是处于全面的劣势,德国和意大利联合舰队几次出击跨过英吉利海峡,试图攻击英伦三岛,都被严阵以待的英国大舰队击退。进攻不进去英伦三岛,德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从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汇聚到这个区区的小岛,最终变成协约国的军事实力。

小小的英格兰,成为协约国战力的发动机,在曼彻斯特、利物浦等老牌工业区,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持续不断的努力之下,源源不断的战舰坦克飞机,从这里出来,开到西班牙,俄罗斯和广阔的非洲,成为反抗同盟国的中坚力量。

为了打击协约国特别是英国的续航力。德国不得不启动了备用战略——无限制潜艇战,潜艇,作为新的常规武器,在大西洋,太平洋,甚至是印度洋大放异彩,对协约国的商船实施大面积打击。

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帝国的海上商船,也遭致了许多的无妄之灾。

不过这个都还算是小事,短时间不可能影响中华联邦和同盟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双方此时都处在最关紧的时期,虽然都有着隐藏的敌意,却绝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大动干戈。

但是,1917年年初在波斯湾爆出来的一个消息,却让双方之间的情绪陡然间紧张起来,同盟国各国迅速动员,几个星期之内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陈兵百万,德意志大使则直入帝国外交部提交文书,要求帝国尊重同盟国对叙利亚、伊拉克和科威特等波斯湾沿岸地区乃至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管辖权,

“该地在历史上无可争议的应当属于同时也只能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任何国家对这片土地的侵占都是对同盟国全体成员国的主权的侵害,有鉴于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双方传统的美好友谊,希望土耳其和中华帝国及波斯王国有关方尽快妥善商讨并解决掉相关主权问题,同时也希望中华帝国慎重考虑这个代表了同盟国全体成员国的共同意见。”

一百八十章 石油

德国大使的照会隐隐然含着威胁,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对正在巅峰时期的中华帝国说出这种措辞说明德国人——已经是彻底有些急了。

是什么让同盟国放下了对中国的忌惮,即使是冒着和中华联邦开战的危险也要誓死一搏?是什么让其一边正和协约国联盟交战的同时,还要摆出这种架势前来招惹亚洲联邦?不管是什么东西,毫无疑问,这种诱惑,都必定是有着极大的战略价值,其影响足以抵挡亚欧两个超级庞然大物之间开战带来的损失!

是石油——波斯湾石油带终于被爆了出来!

1916年末,一封关于波斯湾周围可能潜藏着世界最大的石油带的一份地质勘探报告发布在中华帝国工程院下属的一份权威杂志《中华地理》上,而很快的,出于其文章内容的学术价值,和其背后所代表的战略价值的高度敏感性的原因,这份论文被多家其它学术杂志转载,迅速的引起了帝国石化巨头们的重视。

不过,最后的结果不是什么喜事!这个报告的撰写者——工程院下属的一个地质学博士的私人地质勘探团还没有来得及为自己获得的这个巨大成果而欢呼,就被帝国国家安全局特工秘密逮捕,协助调查,其发表的论文被封锁,其一切的以往的生活轨迹都被帝国情报部门拿着放大镜拼命的搜查,这架势,完全是将其当做一个间谍来看。

但是这一切却已经是无法挽回了。这个敌人勘探团的地质报告学术水平确实是经得起检验,在经过一阵子圈内人的研究之后。其对波斯湾附近可能存在的超级石油带的地质构造分析得到了国内和国际上同行们的一致公认,很快的传开。

短短的一个月内,全世界的行内人都已经知道,波斯湾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石油储藏带这个事实了。

说起波斯湾的石油,其实从1908年起,就已经开始开采。英国驻波斯的英波石油公司在不久后就成立。不过彼时,内燃机工业还没有兴起,石油在社会上的用处并不是很大。而且波斯石油开采规模也很有限,难以和当时世界上已经是出名的几个石油产地:俄罗斯的巴库和秋明、墨西哥湾以及亚洲南洋地带的石油开采规模相提并论,自然也就引起不了太大的重视。

但是到了十年后的今天,内燃机的兴起,汽车、飞机、坦克甚至是轮船等一系列内燃机机械掀起了新的一轮工业革命的今天!石油已经成为国家工业的食粮,在军事上,内燃机的效率更显出了对蒸汽机的全面优势。石油已经逐渐凸显出了即将代替燃煤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能源的趋势。

可以说,当今时代,石油就是国家工业和军事的发动机!抢夺石油资源,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一个优先战略。石油的竞争,关乎未来的国家工业,更关乎国家间军事竞争的未来潜力。

也就是到了这一刻。德国也才慢慢的意识到,当初中国为何不顾国力损耗,在刚刚独立的时间就抢在欧洲大战之前开启了中俄战争的另一层更深的用意。

在这件事上,最开始时德国人想得很简单,认为中国是为了巴结上德国。想加入同盟国世界争霸队列的末班车。从而为了显示实力和自己的价值,尽自己身为德国潜在的盟国的责任。帮助德国人在开战之前在远东耗损俄国人的实力。

当初德国的上层在中俄之战时期,同声欢呼,甚至深为中国人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精神所打动,认为中国是德国人最好的盟友,甚至德皇威廉二世这个自大狂也曾为此对中国充满赞誉。

可是随着中国国防军的迅速推进,很快的吞掉了远东、中亚和西伯利亚,甚至将边界线推到了欧洲,在高加索欧洲人的家门口修建了堡垒的时候,德国人就开始不爽了。认为中国人这是在抢夺本属于欧洲人的利益,俄国是欧洲的,俄国在亚洲的地盘自然也是欧洲的,中国人抢了这么多,毫无疑问是在德国人的嘴下夺食。

不过此时,看在这些大片的土地都是苦寒荒无人烟的地带,没有多少人口,而俄国真正的精华地带,乌克兰大平原落入了自己手中,而中国在高加索又严阵以待,数十万精锐国防军枕戈待旦的情况下,也就不为己甚了,看在中华帝国当时表现出来的实力,德国人真心不愿意和中国之间有什么龌龊,所以严格约束土耳其,令其和中国之间不得冲突,即使是中国在西亚地区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军事态势的时候,同盟国也是保持尽量的息事宁人的态度。

但是到了后来,德国机械化大军的规模加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德国人才终于意识到了中国人抢到的俄罗斯的地盘都意味着什么。

秋明,巴库油田,虽然是处在贫瘠寒冷的地带,但却是这个时代欧洲地区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对于欧洲这一片贫油地带而言,可以说战略意义极为巨大的存在。中国人大败俄罗斯,将这一大片地区锁在手中,不仅仅是在地理位置上控制住了欧洲向亚洲的扩张,更在石油供应上隐隐的卡住了同盟国诸国的咽喉,更限制住了未来同盟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