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粮食吗,肯定是不够吃,陕北这几年的就没好过,连年大旱闹得已经没什么人了,连个肥点的围子都难找。每次我们带着这队和流民青壮去外面打野食,都要走很远的路,还破了几个镇子,倒是抢回来不少的粮食,每人每天一碗稀粥勉强应付着呗,这个年月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李明听了点了点头,心里也感慨了起来,这里都是在山西、陕西一带收拢的流民,能熬过去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活下来的人,生命力都是极其强悍的,不光要有个好身体,还得有点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行。
想到这里,他心情沉重的摇了摇头,然后对周比利说道:“老周,我听说你们情报部在宁夏镇已经布置了几年的时间,现在那里的情报员在宁夏镇发展的怎么样了?”
周比利笑着道:“情报部对宁夏镇的渗透以及持续几年了,还发展了相当数量的外围情报员。所以目前情报部对于宁夏镇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自从河套根据地准备对宁西镇发动进攻,宁夏情报站就以及行动了起来,几乎天天都能传回来有价值的情报。我还是先向你们介绍一下宁夏镇的情况吧。”(未完待续。)
PS:感谢千年游侠、小洪028、远晰的月票支持。
第八百五十六章 宁夏镇(二)
周比利拿出了一张宁夏镇的地图,然后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方,抬起头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沉声说道:“宁夏镇以巡抚和总兵官为首的文武两套职官系统管理,另外还设有宁夏镇守太监。下设七卫,分别是宁夏卫、宁夏前屯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中屯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其辖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路,分为东路后卫、西路中卫、南路邵岗堡、北路平虏城、中路灵州。
宁夏地势险要,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惟河东横城堡至花马池一带,地势平漫,无险可守。宁夏镇的防御重点就在河东三百里一段。先后修建了“沿河边墙”、淘乐长堤、镇远关边墙、北关门长城,城西南墙、西关门墙,从河东花马池,到西北中卫,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
因为我们远东的到来,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并没有因辽东局势的恶化,调任蓟辽总督,而是随着大明北方数省的大旱,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成为了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去年,洪承畴率陕西的精锐主力出潼关,正在河南、胡广一带与各路流贼激战,目前陕西的明军兵力相对空虚,也给我们省却了很多的麻烦。
明末时期,大明各地实行的卫所制逐渐弛废,募兵制代之而起,军队中私养家丁的现象日趋严重,并很快盛行,直至明后期发展成为与募兵制度并行的家丁制度。宁夏镇当然也不能免俗,明初仅宁夏一镇,原额马步守城及东操夏种舍余并备余官军,总数应为七万一千六百九十三人,可是现在宁夏镇实额只有两万多人。
据宁夏情报站传来的消息。目前宁夏镇可堪一战的精锐边军不足五千,这还包括各级官员、军头的家丁。而且洪承畴南下进剿流贼,还从宁夏镇调走一部分精锐可战之兵。可以这么说,目前宁夏镇。包括陕西三边从上到下都已经烂透了。宁夏、甘肃本为土地肥沃之地,至万历年间在册耕地一万八千多顷。但皆被文武官员、镇守官和各卫的豪强霸占,屯田兵卒只能耕种一些贫瘠之地,以致屯田亏欠,军士饥困。”
大家听了他的话。全都有些不可思议。宋涛摇头苦笑道:“怪不得大明军队碰上后金总是屡战屡败,连大明最强的边军都变成了这个熊样,那还谈什么战斗力啊。”
李明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大明王朝在九边军镇的防务体制中奉行一套分权制衡、以文制武的思想,在这套思想指导下,武臣的权力被瓜分,“统军不专一人,练军不专一人,行军不专一人。”
以文制武,虽然解决了武臣拥兵自重的问题。却产生了严重的弊端。“以将用兵,而以文臣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挥,以武备边,而日增文官于幕,以边任经一府,而日问战于朝。”文臣往往缺乏应有的军事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纸上谈兵者多,卓有成效者少。以文统武是明军战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周比利又接着说道:“除了宁夏镇各级官员、军头贪墨成风。还有宁夏镇城内庆王府的存在,也是宁夏镇逐年衰败的主要原因。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梅首封庆王,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末代庆王朱倬纮被李自成农民军俘虏。共享封250多年。
庆王一脉生齿繁衍,盘根错节,在宁夏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室统治集团。这个集团每年享受大量爵米,以致本地产粮根本不足以支付,只能从中原和江南数省大量调入,给宁夏军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宁夏镇军屯的良田。有相当一部分被庆王府极其身后的宗室集团所霸占。”
宋涛听了周比利的话,突然急道:“老周,照你这么说,如今的宁夏镇已经穷得叮当响了,那我们还打个屁啊。别打下了宁夏镇,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
周比利摇了摇头,嘿嘿一笑道:“宁夏镇的情况和你想的正好相反,据宁夏站情报站传回来的情报,虽然宁夏镇的军备弛废,各级官员、军头贪墨成风,使得宁夏镇连年入不敷出,连官军的饷银都发不出来,兵器、城防更是破烂不堪。
可是宁夏镇的那些官员、军头各个捞得脑满肠肥,一个个都是家资巨万。他们除了霸占宁夏镇各地最肥沃的军屯良田,边军皆沦为他们的农奴佃户。但最大的财源却是走私,以铁器盐茶等物与草原各部交易,赚取其中的滚滚暴利。甚至还为草原各部的蒙古鞑子提供大明的制式兵器和铠甲以资敌寇。”
大家听到这里都是义愤填膺,这个时代的大明九边,说白了都特么是走私犯。八大汉奸晋商若是没有各地军镇的文官军头们配合,怎么可能把战备物资运到辽东。甚至很多朝中的重臣、阁老的家族,都会参上一腿,只因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丰厚了。
就像大明的江南地区,王公贵族、士绅高官、豪商大户、地主豪强,哪一家不是靠海吃饭。大明连年禁海,可是越禁走私就越猖獗。哪一个豪强海商身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支持,这股势力其实就是那些王侯贵胄和士绅大户,甚至是朝中的那些高官阁老。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一旦要解除海禁,必遭来满朝文武的群情激昂,声色俱厉者有之,引经论典者有之,嚎啕大哭、满地打滚、以头撞墙的更是比比皆是。还不是因为解除了海禁,走私的利润会大幅缩水,他们的利益势必会受到侵害。
大明北方没有靠海之利,只能打边关的主意。大明九边边墙延绵万余里,屯堡林立,密密麻麻的遍布于大明的北方边境,可是早就像个筛子似的四处漏风了,北方边关私通草原的走私生意已经做了二百余年。(未完待续。)
PS:感谢rainbowyking的打赏。
第八百五十七章 宁夏镇(三)
虽然大家知道明末的九边军镇已经荒废多年,可是听了周比利的介绍,还是有些吃惊。@頂@点@小@说,原本在他们眼里的宁夏镇,怎么也应该是地势险要,雄关林立的军事重镇,可是谁曾想却是一个纸糊的样子货。
周比利抬头看了一眼大家的表情,知道大家可能还是无法相信,宁夏镇会是这样不堪。他就笑着道:“我们情报部的一个情报员,在宁夏镇已经呆了几年。现在他在那里混得风生水起,与庆王府的一个说得上话的管事,以及宁夏镇的一帮官员、军头,可以说是相交莫逆。宁夏镇的军备情况他基本都已经摸得门清了。”
宋涛突然疑惑的问道:“老周,你刚才说宁夏镇用大明的制式兵甲与草原的蒙古诸部交易,这么大的事情,难道陕西三边能毫不知情吗?铁器、盐茶等物资还好说,从哪里都能淘弄来,可是那些大明的制式兵甲,他们从哪里弄来的呢。”
周比利笑了下道:“宁夏镇各地设有大批的手工作坊,大多为官府所有,主要从事军事器械的生产和庆王府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宁夏总镇设“杂造局”,是宁夏镇重要的手工业工厂,专门从事军事装备生产,诸如弓、盔、刀、枪等冷兵器,工役由各所派遣,匠户二百四十人。
每岁陕西布政使司关军器铁一万七千六百斤、钢铁一百四十斤、水牛角六百七十片、心红一十二斤、水胶一百八十斤、甲面清白布九百四十丈、漆一百七十二斤、生丝并线三十三斤、麻布一百五十丈、桐油一百三十斤、翎毛一万八千八百批……宁夏总镇杂造局岁造盔、披甲、撒袋、腰刀、弓、长枪、圈排各六百四十付、箭支一万九千二百枚、弓弦一千二百八十条。
其他七卫也各有杂造所,岁造盔、披甲、撒袋、腰刀、弓、长枪、圈排各一百六十付,匠户各六十名。宁夏城内设有建造各种车辆的兵车厂,有工匠若干,以及储藏枪炮的神机库,存储火炮、铁铳、铜铁和火药等物。这些原本是大明每年耗资巨大。修整边关兵备之用,可是宁夏镇的边军一个个衣甲破旧,兵器残破,就像个要饭花子似的。宁夏镇杂造所每年所造的军器甲兵,都被运到草原与蒙古各部交易了。”
宋涛一听眼睛都红了,他哈哈大笑道:“我们河套根据地现在穷得叮当烂响。这次一定要把宁夏搬空了。还有那些工匠,一个都不能少。”
周比利笑了下道:“要说工匠,宁夏可不止这么点儿,庆王府内设有管理建筑工程的机构工正所,工匠三百六十名,其中包括画工、刻字工、金箔匠、金钱匠、银匠、表背匠、笺纸匠、织机匠、绣匠等六十余个工种。远在灵武磁窑寨,是庆王府制陶烧砖之场所,也有庆府窑匠军四十余名。
这些庆王府的工匠都是世代依附与王府的匠户,手艺极为精湛。和那些军镇的军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些匠户都是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虽然登记的匠户只有一人,但是匠户的子弟亲朋其实都是匠户家里长大的,也都有些一技之长。据我们情报员传回来的情报,宁夏镇的匠户少说也得有各一两千人,而且普遍生活极度困苦。”
李明听了周比利的介绍,也是非常的振奋。现在河套根据地的条件太艰苦了,物资和人才都极为匮乏,有了这些工匠。对河套根据地的建设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老周,你们情报部一定要把宁夏镇的防御情况和重要目标探察清楚。省得我们破了宁夏镇,再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
周比利点了点头道:“司令员,你就放心吧。这几天宁夏镇情报站,就能将一份详细的地图送回来。宁夏镇的各个城防屯堡、边墙的防御情况,以及各个重要目标的具体位置,都会在这份实时地图上标记出来。甚至还能将那些官员、军头和宗室所住之处。也会打探清楚。
据他们传回来的情报,宁夏镇的这些文官、军头和庆王府,以及一些镇城的豪门大户,哪一家的粮仓里,都装满了粮食。这些年他们霸占军屯的肥沃良田,驱使手下的军户做为他们的农奴,为他们日夜耕种,囤积的粮食可以说是堆积如山。
现在宁夏镇的军粮始终不足,而且还都是掺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