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得来说,海参崴各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明年春天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和小四轮拖拉机就能批量的生产下线,首批车辆将会被配属到远东公司在兴凯湖地区的几个大型农场,在那里进行。”
大家听了也都明白了公司的意思,兴凯湖地区距离海参崴比较近,首批车辆先期送到那里,一旦这些车辆和机械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马上送回海参崴进行维护和改进,经过这些国营农场几个月的实际操作,质量确实稳定了以后,再进行满负荷生产,逐步配备给远东各地的基层农村和工地现场。
目前兴凯湖周围地区,已经基本被开发成了一个个远东的国营农场。来自大明的流民。有一部分人并不愿意享受包产到户的土地政策,觉得背负一身债,对他们是一种负担。
他们都是以前被他们老家的那些土豪劣绅剥削得怕了。远东当然不会强人所难,就把这一部分流民安排到了兴凯湖周围地区的国营农场。
被分配到这里的流民。实行包干制度,每天在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以后,超出的部分再计算当天的劳动所得,反正只要踏实肯干,不但饿不死,还能过得挺好。
除了大明流民,兴凯湖周围地区都是来自朝鲜和日本的外籍劳工。他们的待遇就要差多了,每天工作量很大。而且这些外籍劳工在这里基本呆不长,随时会被不断的补充到各地的公路铁路工地、矿山和基建工地等工作条件恶劣的地区。
估计以后那几款大马力蒸汽拖拉机,以后肯定也会被先期安置在兴凯湖的农场或是海参崴附近的各个工地和矿山,主要是再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以便于以后对车辆和设备进行改进。
今天这些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参加这些新产品的验收,其实就是个象征性的仪式。验收工作主要还是得海参崴科委组织各个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这些新研制的产品,进行各方面的具体测试,只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数据才能算是验收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新研制的拖拉机和机械设备,还得经过很多严苛的检验才能定型,然后进入生产阶段。组织各个企业进行协作,最终开始进行量产。
这就不需要李明等人参与了,他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在海参崴各个企业进行视察。远东公司从现代社会带来的资源,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海参崴、北宁和库页岛等地区。
这几个地区,再加上外东北的兴凯湖周围地域,以及外东北的相当一部分矿区,目前都由海参崴开发区管委会进行管理。
剩下的企业都在辽东半岛沿海和吕宋岛,但重工业很少,绝大多数都是轻工企业。或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类型的企业居多。
这几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兴建了海参崴港、北宁港、东方港、卡坦格力港和奥哈港。每年远东各个控制区的资源,都源源不断的运到这几个港口。每天也都有大批的船只满载着离开这几个港口。
东北铁路大动脉自从通车以来就非常的忙碌。每天都有大量满载着货物的列车,日夜不停的往返于海参崴和辽东地区,运进来的都是各种原料,运出去的全是各种工业制品。
海参崴的企业门类最齐全,除了海参崴造船厂、远东机械厂、远东军工厂、海参崴火力发电厂、远东五金模具中心、远东动力研究所、远东工艺材料研究所、远东汽车制造厂和远东发动机厂等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两百余家企业。
其中轻工企业包括远东纺织厂、远东服装厂、远东鞋帽加工厂、远东皮制品加工厂、远东造纸厂、远东纸制品加工厂、远东印刷厂、远东文教用品厂、远东烟草加工厂、远东精盐厂、远东糖厂、远东罐头厂,远东海产品加工厂、远东肉食品加工厂、远东食品厂、远东调味品厂、远东乳制品厂、远东酒厂等数十家企业。
还有一些建材企业,包括十几个林场、砖厂和十几个沙场、采石场,以及远东木制品加工厂、远东水泥厂、远东家具厂、远东水泥厂、远东水泥构件厂、远东瓷砖厂、远东玻璃厂、远东油漆厂、远东石材厂等等数十家企业。
另外,还有远东化工厂、远东化肥厂、远东药厂、远东橡胶制品厂,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门类的数十家企业。
还有很多工业门类目前发展的比较慢,现在都还只是挂靠在几个大企业和科研机构,比如远东机械厂的轴承车间、弹簧车间和齿轮车间,远东材料工艺研究所的电子研究实验室、通信设备实验室等等诸如此类,足有近百个门类。
这些工业门类和研究机构,以后也会随着远东各项发展计划的逐步展开,最终会独立建厂和建立独立的研究机构。
再加上北宁市的远东钢铁联合企业、远东机车制造厂、远东铸造厂和远东冶炼厂,库页岛的石化基地的各个石化企业,远东公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在海参崴开发区管委会的这片区域。(未完待续。)
ps:感谢书烟茶香、风踪影、梁大虾、自娱自乐的月票支持。感谢人间的大炮的打赏。
第九百四十四章 刘汉成的烦恼
刘汉成拎着个皮包,急冲冲的走在海参崴的大街上,他这是准备去学院区接他儿子回家。这几年他在海参崴日子过得不错,被分配到海参崴造船厂做木工。
老刘平时踏实肯干,为人还憨厚,手艺也不错,不管分配给他什么工作,就算是熬夜加班也得把活干好了。他如此的表现,真的没指望能升官发财,只想心里由衷的感谢公司救了他们爷俩,所以干什么事情都是不余遗力。
可他在海参崴造船厂干了不到两年,就被提拔成了车间工段的小组长,手下管了十几个人,这也让他的干劲儿更足了。做什么都是以身作则,如果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任务,他就天天加班,非得把问题解决了心里才能踏实。
刘汉成也凭着着一股子劲头,连年被评为厂里的劳动模范。家里的光是奖状就贴了一墙,刘汉成长这么大,何曾有过如此的荣誉。
他一直凭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糊口,可工匠在大明属于贱役,连种地的农民都不如,更别说什么荣誉了。所以刘汉成对他获得的这些荣誉非常的珍惜,精心的用木框把这些奖状、奖章和奖杯收藏了起来,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回到家看上一眼,心里就别提多舒坦了。
儿子现在也很出息,在学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孩子一路遭了那么些的罪,连死人都吃过,照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当然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作什么都很努力。
刘汉成对现在的生活极为满意,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儿子竟然不想跟他学手艺。这也让他极为恼火。他们老刘家几辈子都靠木匠手艺养活一大家子人,到了他这一辈,儿子居然不想子承父业。
若是在大明,如果儿子想走科考这条路,他就算再不痛快,也不能拦着。毕竟这也是一条光宗耀祖的路子,要是真的考出来,孩子以后也就算是出息了。
可如今在远东,工匠在各个企业里都是香饽饽,待遇高不说,还非常的受人尊敬。他来远东这么久,还没见过一个秀才和举人老爷呢,他们造船厂的一个账房,以前倒是做过童生。现在混得还不如厂子里的大老粗。
为此爷俩没少闹矛盾,可孩子正值叛逆期,再加上进了远东的学校,见识的东西多了,早就不是那个一直牵着他衣角,连见了生人都不敢抬头的小屁孩子了。
刘汉成平时工作也忙,孩子又住在学校,爷俩沟通的少。弄得还挺僵的。两人一见面,老子就开始不停的说教。儿子也是不停的反驳,而且老子现在已经说不过儿子了,气得老刘还打了儿子几次。
这倒也没什么,两人闹归闹,彼此也都有感情,第二天就没事了。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直接让爷俩的关系形同陌路。
其实也是好事,那就是刘汉成结婚了。
为了鼓励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海参崴造船厂为厂里一些还是单身的劳模,组织了一次集体婚礼,反正就是平均分配。靠抓阄分老婆。
刘汉成渴了这么些年,终于有了雨露滋润,当然乐得跟什么似的。而且分给他的那个朝鲜女人,也非常的贤惠能干,虽说面貌一般,但胜在年轻。都是旱了几年的老枪,谁特么还在乎这些。
可自从朝鲜女人进了老刘家的门,儿子回家的次数就少了,到最后几个月也不回来了。儿子到底还小,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正是青春期的年龄,对老子娶了后妈进门,心里怎么能没有想法。再加上以前爷俩一直闹矛盾,见面的机会本来就少,而且见了面就吵,父子关系能和谐才怪呢。
刘汉成没少为这事烦恼,每个星期都是他颠颠的跑去看儿子,为儿子买一大堆的东西,可儿子对他却还一直赌气,弄得老刘热脸去贴孩子的凉屁股,心里就别提多郁闷了。
最后他也干脆不去了,可心里还想孩子,每个月还是买一大堆东西过去,把东西塞给儿子,连一句话都不说就离开。
爷俩闹了一年多,现在谁也不理谁。后来老刘家里的朝鲜女人为他生下了个儿子,本该感觉人生圆满的老刘,却始终觉得心里有根刺,一直让他烦恼不已。
老刘家里的朝鲜女人,心眼倒是挺好,家里爷们天天愁眉不展的样子,她哪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好赶上今天是周末,朝鲜女人特意弄了一大桌子的菜,让老刘去把儿子接回来,想让一家人好好的聚一聚,也缓解下他们爷俩的关系。
来到儿子的学校,正赶上放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兴冲冲的聚在这里,期盼着儿女走出校园。大家都是东一堆西一簇的聚在一起,相互夸赞着对方的孩子,时不时的说着自家孩子的不是,其实任谁都看得出来,大伙也就是客气客气,指望着对方也能多夸夸自己的孩子。
当然,自家的孩子也就自己说说,别人若是敢说一句不是,那马上就得翻脸,麻痹的,我家的孩子老子说行,你说算怎么回事。
反正这个场合,大家相互夸赞着对方的孩子,都挺欢乐的。当他们看到孩子走出校门了,就都兴奋的迎上去,别提多高兴了。
唯独老刘一个,孤孤单单的站在没人的角落里,看着别人一家子欢天喜地的样子,心里就别提多难受了。一想起当年自己拼了命的把孩子从死人堆里领出来,不知道遭了多少罪,可是到头来,儿子竟然这么对他,刘汉成就别提多伤心了。
刘汉成今天来也没指望孩子能回家,他早就认命了,就当自己养了个白眼狼。若不是家里的小婆娘磨了他一天,他才不来呢。其实他一直都在惦记着儿子,嘴上倒是说得挺硬,可人到了这里,还不是眼巴巴的希望儿子能出来。
他左盼右盼的,也没有见到儿子的影,生气的想离开,却又舍不得。他只能跺了跺脚,然后来到学校的收发室,登记了下身份,然后走进校园,向儿子的宿舍走去。(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五章 刘汉成的烦恼(二)
刘汉成来到了儿子宿舍的楼下,犹豫了半天也没有上楼。他越想越憋屈,自己一个做老子的,竟然上杆子来找儿子,这特么到哪里说理去。
这若是在大明,他一纸诉状告儿子忤逆,那这小子非得被衙门治罪不可。可是在远东没有这一条规矩,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