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石老太爷活了八十岁,没见过如此肥大饱满的桃子,看起来不似人间之物,莫非这世上真有仙桃不成?道人说:“如今这时节,人间哪有桃子?这是王母娘娘御花园中的仙桃,凡人吃上一口,百病全消,至少能延寿一纪,小徒冒死上天盗得此桃。”
*7*满座宾客齐声道贺,都说这是石大帅好事办多了,又兼为人至孝,积下大德,感天动地,在老太爷八十整寿之际,吃了这颗仙桃,定能长生不老,这段佳话今后如能流传开来,美名必然播于四方,世上就再也没那白猿偷桃什么事了。
*z*石老太爷闻言哈哈大笑,抱着桃子就啃,奈何嘴里没牙,怎么啃也啃不动,石国宝同样是得意至极,觉得有了面子,便顺台阶就坡下驴,不再与那道士斗气,并传令手下取来重金奖赏。
*小*可那天上忽然又掉下圆溜溜一件东西,众人以为又是一枚蟠桃,谁知凑近一看,都吓了一跳:“娘的娘啊,是颗血淋淋的人头!”
*说*这时空中又接二连三掉下胳膊大腿,一件件落在地上,那道人捶胸顿足,大放悲声:“我这徒儿为了给石老太爷盗仙桃,竟失手被天兵天将拿住,惨遭乱刃分尸了,可怜你这自幼没爹没娘的苦命孩子……”
*网*道士号啕大哭,自责不该把话放满了,害死了自己的徒弟。
帅府里喜庆热闹的气氛,顿时都被他这一场大哭给哭得烟消云散了,众人见这小孩不过七八岁年纪,竟遭惨死,都觉心下不忍,没心情再继续饮酒取乐了。
石国宝也觉有些变扭,就加倍多给财帛,打发这道人赶紧离开,别在这哭丧冲了寿宴。
那道人在众人注视之下,一边抹泪,一边收了赏钱,将道童的胳膊大腿一一捡入箱中,扣了盖子,忽然猛地一掌击在箱盖上,叫道:“徒弟,还不出来谢赏!”
那箱盖呼地一声,被从里边猛撞开来,只见那个先前被大卸八块的道童,周身血迹未干,但肢体不知何时已都复原如初,只是还不能弯曲,面目也扭曲僵硬,他僵尸般蹿出箱子,直接跳到桌上,脸对脸冲着石老太爷,哑子开口称谢:“谢老太爷打赏!”
石老太爷正装了假牙在啃蟠桃,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出,还以为是死人诈尸或是府里闹妖怪了,顿时惊得翻了白眼,从太师椅上溜到了桌子底下,张着大嘴直挺挺躺倒在地,未知性命如何,先见四肢不举。
石国宝在旁边也自吓得不轻,骂声见鬼了,掏出枪来就要射那道童,可蓦地里冷风袭人,灯烛皆暗,整个石府内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能见掌,黑暗中老婆哭孩子叫,上上下下乱作一团,也不知撞翻挤坏了多少人。
等石国宝的部队举着灯笼火把赶进来,早已不见了那伙变戏法的踪影,石老太爷受惊过度,就此一命呜呼了,府中财物也被偷了一空。
原来这伙变戏法的艺人,全是劫富济贫的侠盗,其首领曾在唐代古墓壁画中,窥得失传千年的古老幻术,尽得其妙,听闻石国宝残暴不仁,就带手下扮过来搅乱寿宴,趁机将帅府金银盗取一空,用以赈济黄河灾民。
第十九章 太平间异闻录
【上】
以前听过这么个故事,说村中老刘家突然来了个老太太,这老太太身体不好,咳嗽很厉害,说几句话就要咳嗽一阵,她很喜欢哄小孩,常给村子里的小孩们讲故事。最常讲的一个故事,是说某个卖糖稀的货郎赶路回家,他在途中走得疲乏,恰好经过一片林子,便停下脚步倚着大树歇息。这时出来位青衣客人要买糖稀。糖稀就是以前说的拔糖,货郎白天做完了买卖,担子里还剩下一点糖稀,都给那青衣人舀了出来,这买卖本小利薄,不能白给,但把剩下的糖底子都给了那位客人,分量可比平时多得多,价钱也要得少。那青衣人接了糖稀,一边迫不及待用舌头舔,一边告诉货郎,自己听见吆喝就急着出来买糖稀,身上没带钱,现在回屋取一趟给送出来。此时暮色低沉,林中模模糊糊像有房屋,货郎就点头应允了。那青衣客人转身走了,货郎左等右等,等到天黑了也不见那人出来送钱,最后实在等得不耐烦了,索性找上门去,径直走到近前,这才发现哪有什么村舍人家,只有一座荒芜的阎王庙,殿宇森严,蓬蒿丛生,野草间狐兔出没,并不见半个人影,殿前一个青泥小鬼,神态形貌跟先前那客人别无二致,嘴角上还有没抹干净的糖稀。
除了这则“小鬼买糖”的故事,老太太还讲过一个与此类似的事情,也是一个套路。她说有个卖花的小贩到外方做生意,走来走去走到一处乡村,打一户人家里,出来个很瘦的大姑娘,看样子十八九岁,那姑娘挑了朵花戴在头上,告诉小贩进屋拿钱,然后就再也不出来了。小贩不干了,进去找人要钱,然而那户人家里,却只有孤儿寡母,三十多岁一个寡妇带着小孩,母子两个相依为命,根本没有什么大姑娘。小贩不信,认定那个姑娘藏在屋里,犄角旮旯都找遍了,终于在门后找到一把扫帚,扫帚上插着一朵花。
老太太经常讲“扫帚精买花,小鬼买糖”之类的故事,小孩们也都喜欢听,听着听着就听上瘾了,有一天老太太没出门,村里的小孩们等了半天,以为老太太得病了,大伙都不放心,就到那户姓刘的村民家里去探望,可那家人却说从来没有这么个老太太,孩子们不信,那个老太太分明每天从刘家出来讲故事,怎么可能没有此人?
这件事惊动了四邻八乡的村民,人们聚集到刘家,从里到外只不过那几间房舍,的确没有那个老太太,这光天化日的不是见鬼了吗?众人正诧异间,忽听床底下有咳嗽声传出,但那床架子很矮,底下根本藏不住人。村民们无不大奇,揭开床板往下一看,只见有个老刺猬蜷缩在床下。刺猬咳嗽起来和人的声音一模一样,它被村民惊动,趁众人目瞪口呆之际,匆匆钻到墙后的洞穴里,从地下溜走了,打这以后再也没人见过它。
以上这个段子,是听邻居老刘头讲的,他就是《我的邻居是妖怪》里提到那位刘奶奶的老伴,老家是农村的,据他说真有这种老刺猬成精的事,反正我是没见过,他这么一说我这么一听,不过老刘头的亲身经历,可比这些乡下田间地头的传闻更离奇,因为老刘头的工作很特殊,他是在同和医院停尸房看更的。
首先得说明一下,确实有这家医院,但同和医院这名字是编的,涉及真实地址也不太合适,您知道是离老城里比较近的一家大医院就行了。这医院至少有上百年历史,自从天津卫有八国租借地的时候,德国人就在城西开了一家医院,那既是同和医院的前身,也一度作为驻扎美国大兵的营盘,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北京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这件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前期,那时为了避免战火损伤国宝,想暂时把头骨运到美国保存,正是在同和医院装箱运往美国本土。北京人头盖骨是考古界最重大的发现,无价之宝,它的下落扑朔迷离,至今没有任何线索或证据能指出它究竟落在了谁的手中,但头盖骨最后出现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这座“同和医院”。
北京人头盖骨不止一个,总共有五个,都是1929年~1936年期间,在周口店龙骨坡出土的化石,这几块距今60万年的直立猿人遗骸化石,一出土就震惊了海内外,当时正在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头盖骨又在战乱中神秘失踪,成了一桩无法破解的悬案。
当然也有说美军是从秦皇岛带走北京人头盖骨的,这事还没有最终的定论,结果就是日军已经袭击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全面开战,带走头盖骨的这些美国人被日军俘虏,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日军侵华后,把这里改建成了大型医院,前中后四座宫殿式的大楼,两边各有一座规模较小的两层配楼,主楼楼高四重,上铺绿色的琉璃瓦,从顶子看像唐时宫殿,楼体灰砖大窗,又有些欧洲的西洋格调,这类中不中洋不洋的建筑,是日本人所谓的“和风”。
同和医院经过日军的扩建,主要用来收治华北战场上的伤兵,到了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医院被国民党控制,平津战役之后解放军占领天津,同和医院见证过这一幕幕的历史风云,直到现在还是数一数二的大医院,那些近百年的建筑大部分保留至今,不仅是那几座大楼,周围的树木也很古老,这样的地方如果发生什么怪事,可是一点都不出奇。
不过咱这回讲的并不是“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头盖骨的事我不知道,老刘头也不知道,只是说到同和医院过往的历史,顺便提几句,主要还是说老刘头看更值夜那几年,在停尸房里的一连串怪事,拿老刘头的话来说:“当年让死人吓了那么一次,现在这三魂七魄还没完全归位呢,这把老骨头得少活十年。”
【中】
老刘头生在东北的一个偏远农村,有过参军当兵的经历,复员后在城里当了工人,也成了家生了孩子,七十年代退休,托人在医院里找了份工作,就是在后楼看更值夜。这工作还算不错,后楼晚上根本没人去,夜里一关灯四下里全黑,老头一个人坐在门房里喝着茶,听听话匣子里的评书,高兴了来包花生米整上两盅老酒,跟着话匣子里播的京戏,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这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唯一让人感到心里不安稳的,便是医院后楼侧面的太平间,因为那是死人睡觉的地方。
同和医院的布局很规矩,面南背北三座大殿般的楼房,主楼正门朝南开,从高处看是个“三”字,配楼分布在左右两侧,好像这“三”字两边各有一个竖道,晚上一过八点,主楼门诊停了,东面的配楼还设有急诊,夜里过来看病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急诊通宵达旦,到天亮才停,西侧的配楼则是库房和锅炉房。
当中头一座主楼叫1号楼,里面主要是门诊,在一楼进门的大厅里挂号划价抓药,二楼三楼是各个诊室,顶层是机关,2号楼是做手术的所在,3号楼为住院楼,再往后还有座4号楼,也就是后楼,4号楼和3号楼住院部相距较远,中间隔着一片池塘,那是让住院病人出来透风放松身心的所在,包括池塘和4号楼在内,统称为后楼,这一带最僻静,一过下班的时间,除了看更值夜的老刘头,后楼就没别人了,但这里还有一些人类之外的东西。
老刘头每天晚上都在同和医院后楼,对这一带了如指掌,月黑的夜晚,不用手电筒照亮也走不错路,4号楼尽头设有太平间,太平间的名称可多了去了,比如“殓房、陈尸房、往生室”等等,归根结底是停放死尸的地方。
近代中国才管停尸房叫“太平间”,要说这名称也有讲究儿,有人说这个词是打西方引进的,还有人说是取“太平无事”之意,八九十年代电影院的安全出口,都用红灯显示“太平门”三字,和“太平间”半字之差,很容易联想到停尸房,大概后来有人注意到这件事了,最近这些年电影院里的侧门,终于都改成“安全出口”了。
4号楼有太平间和解剖室,那些抢救不回来的患者死了,尸体登记注册之后,一律先存到4号楼里,太平间中有八个冷藏柜,可以存放八具尸体,再多就没地方放了,平时也用不到那么多,一般都是两三具尸体,放几天便有家属请来灵车,运到火葬场烧化。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