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是觉得背后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事情。
摊开书信,李威的脸色由白转红,书信上的内容让他极度愤怒。
“常洋,我和你势不两立。”愤怒之下,李威竟是将书信给撕成粉碎。
并没有想过将书信留作证据,在李威看来,他还要什么证据?
这几个月发生的一切,都如书信上所说。
要说常洋和城外的敌军没有勾结,李威绝不相信。
之前是没有想过,现在得到书信,他回想起这段时间所经历的,可不就是常洋和凌云联合起来坑他的,谋夺他的玄菟。
书信内容的真伪,愤怒的李威已经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在夜晚溜进太守府来送书信,明显是不想让他发现。
“哼,也是我运气好,这封书信落到我的手中,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常洋啊常洋,往我以前一直把你当做兄弟,没想到你竟然如此待我,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其实凌云和徐福这次的计划并不是没有漏洞。
漏洞还很明显,凌云和徐福都考虑过。
那就是作为信使怎么可能不认得常洋。
怎么会派出一个不认识常洋的人作为信使?
如果李威能想到这一点,稍微冷静一点,凌云这次的离间可能就要失败了。
虽然有这个漏洞,但凌云也不可能因为这一个漏洞就放弃。
既然是漏洞,就是可能被发现,也有可能不会被发现。
在凌云和徐福的设想中,不会被发现的可能性还是更大的。
毕竟看到书信内容之后,李威肯定会愤怒,愤怒会影响人的思考。
而李威又不是那种智珠在握的人,也不是那种冷静的人。
世上就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的计划,这次的计划虽然有明显的漏洞,但该实施的时候就应该实施。
即使失败了,对凌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第424章 反目下
愤怒的李威并没有马上去找常洋。
这里是太守府,守卫什么的全是常洋的人。
李威还是明白,现在如果去找常洋,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他自己。
虽然李威此刻愤怒失去了冷静,但毕竟是个太守,是带过军,打过战的。
在他的意识中就没有单打独斗的概念,有什么事情,首先想的都是全军出击。
在撕碎书信后,李威马上离开太守,到了自己五万兵马安营的地方。
他的五万兵马也是驻扎在城内的。
如果是平时的话,常洋是不可能让李威的兵马进城的。
但现在城外有凌云的兵马虎视,自然不可能在让李威的兵马留在城外。
上一次是请李威过来帮助,不可能将李威的兵马拒在城外。
这一次虽然是李威主动过来的,但却是因为他常洋的缘故,使得李威无家可归。
心中有些愧疚的常洋,更加不可能让李威的人马留在城外。
进入大营之后,李威二话不说,马上集合所有的士兵,杀向太守府。
深夜中,五万兵马的动静可不小。
还没靠近太守府,常洋就已经听到了动静,第一反应是城外的凌云偷袭。
常洋火急火燎的披上衣服,还没走出太守府,就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
大惊道:“怎么?城门已经失守了?”
这个时候,太守府门前的守卫有人冲进来,报道:“大人不好了,李太守带着大军杀过来了。”
常洋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没能站稳,抓住守卫的衣襟道:“什么,你说是李太守带人打过来的?”
常洋怎么都不能相信,他好心好意的收留李威,结果李威反过来要对付他。
如果常洋知道东郭先生的故事的话,他就是东郭先生,而李威就是被他救的那只狼。
而有可能扮演猎人就是凌云了,只不过相比扮演猎人,凌云更加愿意当渔翁。
徐福在离开太守府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出城,而是留在城内观察。
直到看到李威带着人马杀向太守府的时候,在城中大乱的时候,才悄悄混出城外,向凌云汇报城内的事情。
常洋初听到的时候,还不相信。
这会才反应过来,外面这么大的动静,李威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却没有见到李威出来。
一面让人在府中寻找李威,常洋一面朝外走去,同时让人从后门出去,拿着他的手令,去调集兵马。
单凭太守府现在这点守卫,根本守不住。
常洋来到门口的时候,李威的大军已经将太守府团团围住。
虽然是黑夜,但李威身边有人拿着火把,常洋一眼就看到了。
心中的一点幻想彻底破碎,厉声道:“李威,你这是什么意思,现在你让大军退走,我们还是兄弟。”
李威冷笑道:“你也配和我称兄弟,如果不是你,我怎么会丢了玄菟。”
“枉我一直把你当做兄弟,没想到你竟然联合公孙瓒夺的基业。”
“想让我退军可以,你把辽东郡让给我。”
常洋怒道:“李威,你个狼子野心之人,原来是看上了我这辽东郡。”
“想夺我辽东郡就直接说,找那么多借口干嘛,我什么时候联合公孙瓒了。”
李威道:“到现在你还不想承认吗,要不是你和他们联手,我怎么会来这里,又怎么会失去玄菟。”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拖时间。”李威长枪一挥,“杀!”
常洋确实是想和李威多扯皮几句,多拖点时间。
能说清楚自然是好,说不清楚,等拖到他的人来,也就不用在怕李威。
说到底,现在这城池还是属于他常洋的。城内的大军是李威的数倍。
等到的大军到来,李威这五万人马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但显然李威也是明白,并没有和常洋太过扯皮,只是骂了几句,发泄下心中的愤怒,就指挥人马攻打太守府。
他也知道要赶在常洋的大军到来前,控制住太守府,抓住或者杀了常洋。
如果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还是有可能明白是中了别人的计谋。
但是显然这个时候李威已经不可能坐下来和常洋好好交流了。
太守府大门紧闭,但是很快就被撞开。
而府中只有数百的守卫的,在平时这数百的守卫完全足够应付很多事情。
但是现在面对的是五万士兵,这数百守卫心里素质差的已经是两股战战。
这太守府的守卫,有的是常洋精挑细选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下面的人给自家亲戚谋的。
这部分人以前根本没有直接面对过这样的场面,很多人都吓傻了,站在那里不动。
即使常洋精挑细选出来的守卫,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失去了战心。
即使有反抗的念头,但是心中已经生起了战死的心,觉得这次铁定是活不了了。
在李威喊出杀字的时候,常洋就第一时间退回太守府内。
跑到后门,但是后门同样被李威的大军守住。
刚刚派出调集大军的手下可以出去,但是此刻常洋想在从这里出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李威在和常洋扯皮的时候,常洋想多拖的时间,李威同样也是。
趁着那几句话的功夫,李威的大军将整个太守府围住。
在想出去,就只能杀出一条血路。
常洋并没有万夫不当之勇,想杀出一条血路基本是不现实的。
常洋的实力和李威差不多,都只是三星而已。
要是他们晚生几年,以他们三星的实力,还没什么大的背景,根本坐不上太守这个位置。
太平盛世的时候很容易埋没人才。
因为朝廷根本就不需要你,有你和没你都一样。
但是在乱世,人才就是第一争夺的资源,只要是人才,就很难被埋没。
但是能做上太守这个位置,李威和常洋也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至少在他们的管理下,玄菟和辽东两郡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
在城内传来喊杀声的时候,徐福也已经回到大营中。
凌云虽然选择做渔翁,但也要做些准备。
要是没准备好,戏是看到了,但是能不能收获到鹬蚌还未可说。
第425章 两颗头颅
城内,太守府中,常洋带着十几个亲卫打开后门杀了出去。
虽然面前是如潮水一样的敌人,但也只能拼了一次,不可能坐以待毙。
只要多坚持一会,他的大军就会到来,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可惜,他并没能坚持到大军过来,就已经在乱军中被杀了。
区区十几个人,实力最高的还只是三星,在数万大军的包围下,根本没有活路。
几乎从后门刚冲出去,常洋身边的十几个亲卫就全灭了。
三星实力的常洋也只是拉上三十多个垫背的,就被乱刀砍死。
这也是因为李威并没有让人手下留情,围攻常洋的士兵在被杀了几十个后,一个一个都变得眼红。
再上的士兵武器挥向常洋的时候,都变得更加狠辣。
在常洋被杀之后,之前拿着常洋手令的小将领终于带着大军姗姗来迟。
因为并不知道常洋已经被杀的消息,这名小将带着调集过来的大军直接杀了起来。
常洋能让他拿着手令去调集兵马,显然对他很看重,是常洋的左右手。
人数上的差距,让李威难以抵挡辽东郡这些士兵的攻击。
而作为常洋左右手的张瑞也是一名能力不错的将领。
在他的指挥下,李威的大军只能龟缩在一起。
而且辽东郡这边的士兵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那些把守城池的,在城墙上站岗的士兵,在听到城内的消息后,也是不断敢过来。
这可是救驾之功,把守城墙上的辽东将领都不想错过。
别人去了,你没去,要是事后常洋责问,不是没处说理。
这些把守城墙城门的士兵更加不知道常洋被杀的消息。
一个个脑中想的都是要去城内替自家太守解围。
殊不知在他们离开城墙的时候,凌云已经悄悄带着大军出现在城门下方。
虽然城门还留有一些士兵看守,但这些士兵又怎么能挡得住凌云的大军。
凌云亲率十万大军,轻松杀进城内。
而城中围绕着太守府大战的梁军都没有察觉到凌云的到来。
李威站在大军中,用枪挑着常洋的头颅,高声喊道:“常洋已死,你们速速放下武器,反抗者格杀勿论。”
不过李威的声音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常洋的心腹张瑞也听到了李威的声音,也看到了那个挂在枪头上的人头。
人头披头散发,大半个脸都被遮住,又是黑夜。张瑞也不知道那人头到底是不是常洋的。
但这现在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或许常洋已死,或许还没死,躲在太守府内。
而不管常洋有没有死,他现在将李威杀死,对他来说都没有坏处。
常洋如果死了,他又杀了李威,正好替常洋报仇。
最后两个太守都死了,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拥有辽东。
如果常洋没死,那他就更应该要杀了李威,将躲在太守府内的常洋救出来。
凌云的大军进入城内的时候,张瑞已经将李威的兵马杀得差不多了。
此时李威被迫退进太守府内,但即使依仗太守府的高墙,也挡不住张瑞。
何况太守府的几扇大门之前都已经被他给撞毁了。
李威虽然在张瑞调集兵马来临前杀了常洋。
如果没有张瑞,李威确实可以凭借几句话,让这些辽东军放下武器。
但是张瑞在这些士兵的心中,也是很有威信的。
张瑞不说投降的话,这些士兵又是占尽了上风,怎么可能会主动扔掉武器。
李威被困在太守府内,常洋的被斩下阿里的头颅也已经到了张瑞手中。
张瑞双手捧着常洋的脑袋,站在太守府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