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黑压压一片,全是依照破旧的村民。也不是全部,人群前头还是有几个衣着光鲜的。领头的是一个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的土豪,估计这位就是那两个村民所说石门村最大的地主石守仁了。
“这就是我们长官!”有战士手指任来风向村民们介绍,随机,几百只眼睛一起看了过来。
任来风对成为万众的焦点早就习惯了,眼见如此场面他倒也并不奇怪。任来风一露脸立刻成为了现场的中心,那头戴瓜皮帽的土豪赶紧率领众乡亲快步走到近前,对着任来风作了个揖,“石门村石守仁见过长官。”
任来风还了个军礼,客气了几句他就问石守仁的来意。你带着这么多人跑这儿来干什么呢?
原来,那两个村民回去之后越想这事越觉得蹊跷,哪有长官反给老百姓钱的?他们俩担心这里头有别的原因,但又想不明白可能有什么不利的事情,于是,俩人就拉上了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去找本村地主兼村长石守仁问计。
石守仁听说了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但这位毕竟要比一辈子扑在庄稼地里的穷苦农民有点儿见识。书读的也多、县城、省城也都去过。知道日本关东军、也知道国军游击队。听村民议论的,估计就是国军游击队来了吧?
他没和游击队打过交道,但前几年的时候却有义勇军来过他们村子。反正就是征粮、征钱、带征兵。人家手里有枪,谁也不敢不给,这次估计也是跑不了这一遭。
既然早晚有这一回,石守仁就琢磨着,与其让人家找上门还不如自己送上门。那样的话还能换个态度好,说不定人家能少要点儿钱粮。就是存了这个心思他才发动全村的百姓带上各家的土特产来给大军上供。
石守仁肯定不会这么说,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他仰慕国军的威名,早盼着国军来了。今天好不容易把国家的军队盼来了,他怎么也得率领全村父老来聊表寸心的。
老百姓执意要送给养,任来风当然也没有不收的道理,那样会不利于军民团结鱼水情的嘛。收就收了,但看有的村民穿的衣服实在太不像样子了,任来风收了人家的东西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干脆就给钱吧。
反正尽量多给,照着多一倍的给!咱东北抗日游击队不差这点儿钱!一只老母鸡市场价是两块钱,游击队就给四块!有多没少吧,让本村的穷苦百姓们也得一次好处。
倒是村长石守仁送的两只羊,任来风没给钱。他送给了石守仁一把军用匕首当做了友谊的象征。匕首上虽然没刻他的名字。但也是任总指挥当场从腰带上解下来的,意义非同寻常。
石守仁从任来风手里接过匕首喜出望外。他当然在乎钱,但人家不给,他就算在乎也没用,他还敢跟任来风要吗?正经是得到任来风这把匕首,那荣幸可是大了。将来和别村的村长乡绅们在一起喝酒唱歌,他把这匕首一亮,说是游击队的长官亲手送的,那多有面子!
总之,这次是双方各得其所,军民共建鱼水情。村民们得了钱,有回家数钱的、有留下来和游击队战士们攀谈的。有的人看游击队待遇不错,就想让自家子弟参军当兵。
这会儿任来风肯定是不回招收新兵的,他还有重要任务呢。想来游击队当兵,可以,到青冈去,到了那儿一报名,随时都可以参加游击队当兵。我们现在不收新兵。
是青冈吗?好吧,回去收拾收拾,召集一帮同村青年一起去青冈参军去!有些年轻人暗下了决心,一心要去当兵不提。任来风和他的游击队官兵们原本准备休息半天就走的,可是有这些热情的村民围着,战士们也休息不成,那就在石门村这儿停一天算了。
任来风想起某些经典画面,干脆让战士们收起帐篷,他率领部队直接住进了老百姓家里。村民穷,那只是穷在家里没闲钱、没有大量的存粮,至于说房屋还是满充裕的。堂屋、储物间几乎每家都有,战士们晚上也不用睡帐篷了,直接睡进了带房顶的民房。
第三十六章 深夜访客(求推荐)
闹哄哄的一天结束了,任来风带着冯文英住到了村长石守仁家里。石村长唯恐伺候不好国军长官,他带着老婆孩子搬到后院去住,把自己住的主卧让给了任来风。
晚饭也是在石守仁家吃的,这次跟任来风一起北上的游击队高级军官全参加了。伙食还不错,游击队的长官们吃的都挺满意。由于第二天还要赶路,吃完饭以后简单商量了一下明天的行程,将领们就早早的散了,各自到联系好的村民家里休息。
任来风和冯文英也简单的洗洗,回房间准备睡觉。两人将躺下还没躺下的时候,听见门口的警卫员喊了一声:“谁?”接着就是一个男人的回话声:“是我,是我呀。”听声音像是本宅的主人石守仁。
“你想干什么?”任来风的警卫员可不管什么村长地主的,未经允许擅自接近总指挥住处的人就是可疑分子!警卫员不仅质问的声音严厉,并且任来风还听见了拉枪栓的声音。
当然,这种时候拉枪栓警告的意义居多。不过,对方真要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警卫员开枪的时候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但石守仁不知道呀。看见警卫拉枪栓,吓得他说话的声音都变了,“别,别开枪!我找总指挥是有重要事情报告的!”
“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总指挥已经休息了,不接见外人!”你一个土老财能有什么重要情报?警卫根本就不给他留一点儿通融的余地。
两个人对这几句话的功夫,任来风已经披上棉袄下了地了。“鞑子,放石村长进来吧。”
任来风管警卫叫鞑子?没错,外面那位不通人情的警卫员正是阿日斯兰。阿日斯兰不是任来风的警卫员,他是冯文英的家奴、保镖、兼打手。本来站岗值夜班没他的事,但人家却主动要求夜里也保护主子的安全。于是,这才有了今天晚上这一出。
任来风发了话,阿日斯兰当然不敢违抗。也没听见俩人再说话,外面就响起了开门声,紧跟着就是石守仁的声音:“总指挥休息了吗?守仁打扰,请总指挥莫要见怪。”
任来风小声吩咐冯文英:“你别处去,我去看看。”然后放大了声音:“是石村长吗?连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说着话,推开里屋门,施施然走进了客厅。
“总指挥,守仁打扰了,请千万原谅。”石守仁一看见任来风赶紧抱拳作揖,态度甚是谦恭。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分宾主落座,石守仁这才说出了他连夜来拜见的缘由。据石守仁说,石门村别看村子不大、人也不多,却是这百十里方圆一个相当有名气的村子。不是村里出过什么名人,也不是因为村里有什么特产,石门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村里的村民。
石门村的村民别看人不多,却和眼下东北的大形势一样,分成了三派:一派亲苏、一派亲日、第三派什么也不亲。而村长石守仁就属于第三派,他比较倾向于自己的国家。和石守仁一样属于第三派的人在全体村民当中占了几乎一半,属于多数派。
这个多数派人虽然最多,却并不能一家独大。村东头有个田中一是亲日派,村西头有个瓦西里是亲苏派的代表。亲日和亲苏两派长期争斗不休。以石守仁为代表的中间派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没办法,人家两家都有强大的后台。只有他这中间派看起来人数最多,却由于并没有什么强力后台的支持,在另外两派面前时不时的还得受点儿气。石守仁这个村长当的并不顺心。
今天听说国军游击队来了,石守仁本来是想带中间派去迎接的,没想到另外两派得了消息之后竟然也跟过去凑热闹了。这才有了任来风白天看见的村民夹道欢迎的场面。其实人家不是欢迎,而是来看热闹的。
任来风率部队住进了石门村,而村子里的中间派人数虽多,却住不下游击队的几百人马。再接下来,亲日和亲苏派的村民家里也都住了进游击队的战士。
那两派村民表面上不敢说什么,背地里有什么想法谁也不知道。石守仁害怕出事,派人悄悄地摸底。都是一个村的邻居嘛,不少还都沾亲带故的,彼此见了面,不管派系关系怎么样,村民们凑到一起拉家常、聊天也都是平常的事儿。
结果,这一聊天一打听,还真让石守仁听到了一个惊人的传闻。据说,亲日派有人已经去报告日军了!更有消息透漏,日本关东军将会在明天天亮之前杀到石门村,消灭游击队!
知道这个消息石守仁哪儿还坐得住?他早就想找任来风汇报了。不过,今天晚上任来风先是和游击队众将一起饮酒吃饭,吃完了饭又谈论了军事,石守仁就一直也没找到单独和任来风说话的机会。
现在眼看着天色已晚,任来风已经进房睡觉了。石守仁觉得要是再不报告,万一天亮之前日军真的打过来了,游击队吃了亏,自己怎么对得起良心?最后,一咬牙发了狠心,石守仁这才冒死过来找任来风报告情况。
任来风听石守仁介绍石门村的情况都听傻了。他可真没想到,这个两百来口人的小村庄情况居然会这么复杂。杀汉奸?好像没必要。他们就是穷苦的村民,能识字的估计都不多,不管是亲日还是亲苏听上去更像是一场玩笑。
这么说吧,任来风根本就没在乎有村民可能会把关东军带过来的传闻。村民真要有这么大的能力还得了吗?最起码,石守仁这个村长恐怕早让关东军抓去喂狼狗了!
“嗯,你说的这个消息很重要,我会做出安排的。天晚了,回去睡吧。”
任来风打发走了石守仁,想了想,他终究有点儿不放心。干脆还是把警卫排长叫了过来,告诉他,去通知各部队今天晚上加强戒备,尤其是天亮前后更是不得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第三十七章 江岸交易
有了任来风的命令,游击队在石门村休息的这一晚上始终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保持了一级战备。但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没见到一个日本兵在观察哨的视野里出现。甚至就连任来风本人也觉得石守仁是在捕风捉影了。
吃过了早饭,游击队军容整齐地在村口集合,准备踏上未完的征程。以石守仁为首的村民们再次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热烈欢送东北抗日游击队离开。
冯文英坐着飞雪已经等着了。任来风翻身跳上马背,坐到冯文英身背后,对石门村的村民们挥挥手。一手抱住了女人的腰,两个人的上半身紧紧地贴到了一起。
任来风刚闻了一口女人发间的清香,冯文英已经抖动缰绳喊了一声“驾!”飞雪身子猛地往前一蹿,任来风身子一晃,赶紧用两只手抱紧了冯文英的***,一马双骑跟着队伍向北而去。
等到下午的时候,任来风已经进入了奇克县境内。奇克县再往北就是黑龙江、过了江就是苏俄境内了。双方商定的交易地点并不是在县城以内。奇克县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之后,县城里有了日本驻军,苏俄人也不敢公然在县城里搞三搞四。双方交易的地点在县城以西北的一片荒原之中。
出县城往西北,一路看着黑龙江奔腾流淌,极目眺望江北岸,任来风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儿。
前面是一片树林,密密麻麻的针叶松也不知道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最粗的树有超过三人合抱的,树高超过了十米。
部队小心地绕过松树林,任来风的眼睛顿时瞪大了!前面的河岸上,就这么露天停放着一支现代化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