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上海滩大部分人的看法,觉得林子轩年少成名,年轻气盛,太好斗气了。
这边刚和苏联人闹翻,转头又和日本人干上了。
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特别是商人,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林子轩的做法就是不成熟的表现,至少也要为家里人想想。
祥叔是冯敬尧的身边人。他说的话显然是冯敬尧的意思。
冯敬尧可能不在乎林子轩,但他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守寡不是。如今林子轩的名气大了,有些话不好当面说。便让祥叔传话。
林子轩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时候也想随波逐流,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
他知道历史大势,可以早做准备,躲过灾劫,可保这辈子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但有些事情总是忍不住去做,他不想日后后悔。
不过以后还是要小心一些,毕竟他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若是连累到家里人就不好了。
林子轩应付了祥叔,回到电影公司。
郑证秋这边没问题,按照正常情况拍摄就行了,关键是洪慎这边,不能在上海拍摄旅顺大屠杀的场景,很容易暴露。
洪慎现在还在搞话剧,在复旦大学外文系教书,还是复旦剧社的负责人。
他打算好了,准备带着剧团到外地演出,以这个名义前往广州,广州也有拍摄场地,只要带着拍摄器材就行了。
他甚至想到旅顺实地拍摄一些镜头。
这个想法被林子轩劝阻了,这个时期旅顺还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到旅顺太冒险了,他可不想为了拍摄一部电影弄出人命来。
说到底,还是安全最重要。
林子轩和洪慎谈了一个设想。
《甲午风云》是一部黑白电影,他想加入一组彩色镜头,那就是在旅顺大屠杀中出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形象。
让这个鲜红的身影成为电影中唯一的色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他从后世那部《辛德勒名单》里看到的。
在德军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时候,犹太人里有个红衣小女孩,和周围的黑白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刺痛观众的内心。
林子轩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让观众看完电影后记住这个镜头,记住日本人的暴行。
洪慎觉得不错,这可能是整部电影中最为经典的镜头,他一定要拍摄好。
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虽然还没有拍摄过彩色电影,但并不困难,只要购买彩色胶片就行了。
此时发电报订购,一个多月也就到了,不耽误拍摄进度。
两人商议已定,洪慎启程前往广州。
至于日本人的纠缠,林子轩会让人故意泄露一份剧本出去,让日本人暂时安心。
到了此时,他才松了口气,不过他并不想回家,因为家里正闹得不可开交。
妹妹林晓玲回来之后,便进入了相亲程序。
她今年二十岁了,上海滩豪门望族的小姐在这个年纪要么结婚了,要么订婚了。
像是宋家三小姐那样将近三十还没有成家的剩女并不多见。
家里并没有催促林晓玲结婚,先订婚也行,在此之前,可以和上海滩的青年才俊们见见面,互相认识一番。
这和当初林子轩和冯程程第一次见面一样,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林晓玲倒也去见了几次,只是经过国外的熏陶后,她的眼光变高了,上海滩的这些少爷们很难让她满意,全部给否决掉了。
按照冯程程的话说,这位小姑子比她当年要挑剔十倍。
想到此处,林子轩不由得摇了摇头,无论在任何时代,婚姻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三百三十九章名人的花边新闻
1926年8月26日,鲁讯和许广评离开北平,乘火车沿京浦线南下。
8月29日清晨,列车抵达上海
鲁讯住在旅社里,许广评则于当晚住到了她的叔父家中,两人并未在公开场合一起露面。
鲁讯这次南下有着诸多原因。
其一是北平的政治环境恶劣,而且生活上颇为艰难。
没错,就算是鲁讯也会有生计问题。
鲁讯原本是教育部职员,月薪300块银元,还在大学兼职授课,写文章出版小说赚钱,应该说并不缺钱,进馆子毫无压力。
但因为北洋政府教育部欠薪严重,让公务员也承受不起。
鲁讯在杂文《记发薪》中记述了领薪水的经历,从中看出北洋政府打白条是正常现象。
按照文中所写,1926年1月到7月,他只领了四次薪水,共计190块大洋,而教育部历年所欠他的薪水高达9240块大洋。
相当于欠了他两到三年的薪水。
为了向教育部讨薪,鲁讯在讨薪的过程中还被警察打掉了一颗门牙。
想想这个时代的公务员真是伤不起,鲁讯还有兼职,其他公务员只能苦熬了。
就算是这样,鲁讯还差一点失去这份公务员的差事。
由于他支持女师大风潮,在1925年8月被教育部免职,为了保住公务员的职位,鲁讯一怒之下把教育部告上法庭。
案件以鲁讯的胜诉而告终,这是一起“民告官”的案例,但不具有代表性。
如果不是因为鲁讯的名气大,有足够的影响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胜诉极为困难。
教育部不光是欠公务员的薪水,还欠教师的薪水,所以北平的大学普遍存在欠薪现象。
也就是说,鲁讯只有依靠写文章拿稿费维持生计了。
这时候。他收到厦门大学寄来的薪水和车旅费共500大洋,开出的月薪是400大洋。
这种高薪是北平的学者无法抵抗的诱惑。
高薪聘请只是他南下的原因之一,还有个原因是许广评在女师大毕业了。
作为广东人,她准备返回老家。经一位熟人推荐,到位于广州的广东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这一年多来,两人的关系愈发的亲密,在北平熟识的人太多,容易暴露。
鲁讯毕竟是社会名流。家中还有明媒正娶的妻子,若是被曝出和女学生同居的话影响不好,社会舆论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他们一起南下,也有换个环境的意思。
8月30日晚间,郑震铎在清闲别墅宴请鲁讯,这次宴会大多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包括沈燕冰、叶盛陶和朱自青等人,自然少不掉在上海工作的周建仁。
出于好意,郑震铎邀请了林子轩,他的本意是想化解林子轩和周建仁之间的恩怨。
去年因为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出专辑新性道德号,引起社会大批判。林子轩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终导致《妇女杂志》的主编章西琛离职,周建仁也遭受牵连。
正是从那时候起,林子轩和周氏兄弟的关系转冷,也就和周作仁还有些联系。
在此时的上海文化界,林子轩和周建仁的地位悬殊,完全可以不必理会,只是看在鲁讯的面子上,他还是接受了邀请。
说起来,他和在座的不少人都有矛盾。
在泰戈尔的事情上,他和沈燕冰闹过不愉快。在儿童文学上,他批评过叶盛陶的儿童故事,在新文学的发展方向上,他和文学研究会发生过争论。
这就是中国文坛。只是观点不同,谈不上个人恩怨。
林子轩大部分时间都是对事不对人,既然郑震铎有这个意思,他也不是小气的人,一笑泯恩仇罢了,都是中国人。哪里有这么多的恩怨。
但显然有些人不这么想,周建仁在席间就说了一件事。
从商务印书馆辞职的章西琛于8月1日在宝山路宝山里60号开办了一家开明书店,上海文化界的朋友前去捧场,场面热闹。
这件事林子轩知道。
开业的时候章西琛给上海的各家出版社送了请帖,不管别人来不来,礼数要周到。
不过却没有给万象书局和商务印书馆送请帖,很明显,他仍然心存芥蒂。
想想也是,换位思考一下,作为胜利者的林子轩可以大度的一笑泯恩仇,可作为失败者,一定会记在心里,准备翻盘。
这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说实话,林子轩不怎么在意,只是一家小书局罢了。
万象书局的目标是商务印书馆,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型出版社,其他小书局他还不放在眼里。
林子轩发现在座的大多是浙江籍学者,朱自青和周氏兄弟还是绍兴同乡。
在文坛以籍贯划分派别的并不少见,比如大名鼎鼎的桐城派。
更有意思的是,周建仁在上海和女学生同居,鲁讯同样如此,为了许广评前往厦门。
这顿饭吃的没什么意思,林子轩早早离开了。
9月1日深夜,鲁讯登上了“新宁”号轮船,次日晨7时向厦门进发。
许广评也于同日早晨8时,乘“广大”号前往广州。
他们相约好好地为社会服务两年,一方面为事业,一方面也为自己生活积聚点必需的钱。
然而,许广评还在船上就给鲁讯写信:“临行之预约时间,我或者不能守住,要反抗的。”
而鲁讯刚到厦门,行李刚刚卸下来,马上就“觉得太闲,有些无聊,倒望从速开学,而且合同的年限早满”。
可见两人相互之间流露出多么炽热的恋情与难耐的情怀。
最搞笑的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位第三者,此人叫做高长宏。
高长宏出身山西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家里有一位缠脚的妻子,还有了孩子。
他来到北平,,创办了《狂飙》杂志,是一位文学激进分子。
鲁讯与高长宏交往甚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两人会面不下一百次,就在这段时间,高长宏暗暗地爱上了许广评。
只是,鲁讯和许广评在一起的残酷事实让高长宏痛苦不堪。
他在《狂飙》上写了一首诗,在诗里他以太阳自居,以月亮比喻许广评,而咒骂鲁讯是黑夜,黑夜强行占有了月亮。
鲁讯是个小气的人,号称一个都不放过。
他在《故事新编》的《奔月》中,写了善射的后羿打猎回来后,遭到了徒弟逢蒙暗算的故事,显然是在影射高长宏对他的攻击。
这就是文人,情敌之间的战斗都是用诗歌和小说这种高大上的方式。
第三百四十章一场电影行业的战争
日本人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终于得到了《甲午风云》的剧本。
他们认真的研究了剧本,发现其中的确有丑化日本人的剧情,但程度控制的很恰当。
只是日本人在作战时胆怯慌乱,或者凶狠残暴的段落,这在战争电影中很常见,没办法根据这一点来阻止电影的拍摄。
何况,这场战争日本最终取得了胜利,剧本中不乏有展现日本官兵勇往直前的片段。
作为一部中国人拍摄的电影,能做到这种程度真没什么可挑剔的。
这么说来,林子轩这次并不是和日本作对,是他们太多疑了。
但有了《津门大侠霍元甲》的前车之鉴,日本人对林子轩的狡猾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继续研究剧本。
他们察觉到这部电影和《津门大侠霍元甲》一样,都是爱国主义影片。
整部电影把邓世昌塑造成为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观众想到邓世昌这个人就会联想到爱国,和霍元甲一样。
一旦这部电影放映,邓世昌就会成为一个爱国符号,一种爱国精神。
若是这类的电影再多一些,唤起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对日本将极为不利。
在上海虹口区,东方通讯社的总部,一群日本情报人员针对这件事出谋划策。
有人提议咱们可以丑化邓世昌,中国人说他是民族英雄,咱们就找历史资料来证明邓世昌不是英雄,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总会有缺点。
就算真的没有缺点,咱们也能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