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难得的杰作。

是巧合么?

季鸿明翻阅了纽约大学图书馆里的文学类期刊杂志,最终确信,被美国人赞誉的那本《老人与海》正是一年前他翻译出来的那本小说。

经过一年的发酵后,世界级的名著终于露出了它应有的锋芒。

季鸿明非常不解,那本言语直白,内容简单的小说怎么就一下子出名了。

他看了美国人的评论才知道,美国人崇尚那种坚持不懈,永不屈服的精神。

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小说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赞扬了具有顽强意志力,不屈服于失败的人类,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

体现了人类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总之,似乎要把所有的溢美之词都强加在这部小说之上。

季鸿明这才发现他虽然在美国生活了三年时间,却根本不了解美国人的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提倡君子之风,和美国这种鼓吹竞争意识和永不屈服精神的国度截然不同。

在他看来没什么意义的小说,却被美国人赞誉有加。

这是两个国家民众观念的不同,那么为什么林子轩能够写出这样的小说呢?

在季鸿明眼中,林子轩就是一个喜好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是他最看不起的那类人。

他最近没有关注国内的文坛,也不知道林子轩写了新诗的事情,就算是知道,他也会认为那是个和林子轩同名同姓的家伙。

然而,正是这个他看不起的林子轩,却写出了一部令美国人称赞的小说。

这让季鸿明觉得沮丧不已。

在冷静下来之后,他发现美国人正在寻找《老人与海》的作者,似乎这个作者在发表了作品后就消失不见了。

最先刊登《老人与海》的是位于波士顿的《大西洋月刊》,不过这家杂志也不知道作者的下落。

他们给作者的稿费被退了回来,后来《大西洋月刊》的编辑还按照地址到纽约找了一趟,发现地址那里早已住上了其他人,没有人知道作者是谁。

作者的名字也很怪异,是个很难拼写的单词,甚至有人认为是作者胡乱编造出来的。

一场寻找《老人与海》作者的活动被发起。

有不少出版社想要找到作者,来出版这部《老人与海》。

在纽约,有些出版社的职员还隐约记得曾经有个年轻的黄种人来到出版社,想要出版他的小说,那本书似乎就是《老人与海》。

于是,《老人与海》的作者可能是亚洲人的传言出现了。

是日本人,中国人,还是其他亚洲国家的人?

按理说,报纸杂志上这么长篇累牍的报道,《老人与海》的作者应该能够看到,可至今还没有人声称自己就是作者。

季鸿明看着报道,眼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林子轩。

他想着自己的处境,心中挣扎不已。

第四十八章侥幸之心

季鸿明回到宿舍,翻找起来。

最后,他从堆在墙角的一摞废文稿中翻出了去年翻译《老人与海》时的草稿。

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一边翻译,一边嘲笑林子轩的文笔之差,完全不是写小说的材料,真是浪费他的时间。

草稿上写着不少外国的地名和鱼的种类,有中文也有英文。

那是他查找资料留下的痕迹。

虽然看不起林子轩,但季鸿明是骄傲的,他要让林子轩看到自己的能力。

如今季鸿明没有证明他的能力,反而是林子轩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

我不甘心!

季鸿明面部有些扭曲,心里发出不甘的怒吼。

《老人与海》是我翻译的作品,也就是我的作品,这些草稿恰好能够作为证明。

如果我来冒充林子轩的话……

这个念头在他知道美国人一直寻找林子轩的时候就隐约的冒了出来,如今找到了草稿,有了证据,冒充林子轩的想法更加的迫切。

想想看,他会成为著名的小说家,会受到美国人的赞誉,会名利双收。

到时候衣锦还乡,光耀门庭,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其实,以他在纽约大学获得的文凭,回国之后在学校里教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季鸿明觉得国内军阀混战,生活水平低下,不如美国文明安全。

他就是那种一边鄙视美国,还不愿意放弃在美国生活的人。

至于林子轩那个纨绔子弟,还不知道在上海的那个角落里花天酒地呢,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音信,或许已经死掉了也不一定。

那么他冒充林子轩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即便林子轩还活着,知道了这件事,他还能跑到美国来揭穿自己不成。

到时候,整个美国的人都相信了自己才是《老人与海》的作者,自己有草稿为证,林子轩有什么?

下定了决心,季鸿明冷静下来。

他需要把这个谎言变成事实,要杜绝一切破绽。

他翻阅着杂志上的报道,不断的在心里模拟记者对他的质疑。

“既然你一直在纽约,为什么没有出来承认自己是《老人与海》的作者?”

“我一直在潜心研究西方文学,没有注意到外界的评论,最近才偶然看到这个消息。”

“《大西洋月刊》的编辑说寄给你的稿费被退回,也找不到你的人?”

“当时我住在朋友那里,也是在那间公寓里把稿件寄给了《大西洋月刊》,后来我搬出去了,朋友也已经回国,就这么错过了,所以我一直不知道《老人与海》在杂志上发表了。”

“你的笔名是什么意思?”

“哦,那是我随手写的,没什么特殊含义。”

为了掩饰稿件寄出的地址,季鸿明把林子轩说成是自己的朋友。

当然这个朋友是没有名字的,如果林子轩真的来美国揭发他,他也有了应对措施。

在做好一切准备后,季鸿明带着草稿,从纽约来到波士顿,《大西洋月刊》的总部。

《大西洋月刊》随后宣布《老人与海》的作者找到了,是来自中国的季。

这个消息在美国文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各大报纸的文学板块都进行了报道,《老人与海》的影响力和作者的神秘都具有讨论的话题性。

季鸿明是纽约大学研究西方文学的硕士生,正在攻读博士,这样的教育背景写出一篇西方式的小说并不让人意外。

反而林子轩这种学习经济学的家伙写出《老人与海》才会让人吃惊。

一时间,季鸿明成为了媒体的宠儿,被各家媒体争相采访,纽约的出版社也向他发出橄榄枝,想要出版《老人与海》。

真的是名利双收。

以前他写的文学评论被翻找出来,得到了赞誉,认为这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文学。

还有他被退稿的文学评论,也被刊登在文学杂志上。

从一名落魄的中国留学生变成著名文学家,季鸿明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一切都恍然如梦。

他有时候也担心被揭穿了会怎么样,但这种荣耀光环下的生活他绝不想放弃。

随着记者一遍遍的采访,季鸿明一遍遍的回答,连他自己都相信《老人与海》就是他的作品,林子轩不过是一个写了一篇烂小说的人而已。

如果没有他的翻译,《老人与海》怎么可能被刊登在杂志上,获得美国人的赞誉。

他的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把林子轩的烂小说升华了。

所以说,《老人与海》就是他写的,他完全担当的起这种赞美。

于是,季鸿明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著名文学家带来的荣耀和金钱,过着舒服的生活。

在美国,中国的留学生不少,也有来自中国的记者。

美国文学界发生的事情原本和中国人无关,可这次因为季鸿明,获得了中国人的关注。

一个中国人写的小说竟然被美国人推崇,这是为国争光的好事啊!

中国留学生和记者纷纷向季鸿明道贺,甚至惊动了当时中国驻美国大使施肇吉。

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怎么不传回国内呢,记者们纷纷发电报给自家的报馆,把在纽约的消息发送回去。

关于季鸿明在美国的传奇经历就这样返回了国内。

包括《申报》、《新闻报》和《大公报》这样的主流报纸都刊载了季鸿明和《老人与海》的故事,在国内文坛引起震动。

当我们在翻译外国小说的时候,有个同胞在美国写外国小说成名了。

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文学并不比世界文学差,这给中国小说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条新路子。

不少文人纷纷发文给季鸿明点赞,称他是国人的骄傲,文坛的大师。

这么热闹的事情,林子轩作为在文坛混的诗人,自然也看到了。

看到季鸿明和《老人与海》的字样,他被气笑了。

我以为自己剽窃海明威的名著够无耻了,没想到还有人比我更无耻啊!

这真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世界。

对于这件事绝对不能忍,事情拖得越久越难办,要迅速反击,否则等时间长了大家形成了固有意识,都会认为《老人与海》是季鸿明所写。

林子轩迅速进入了战斗模式,准备和季鸿明来一场跨国大战。

第四十九章林氏汉语拼音方案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林子轩首先要做的是收集消息,不过从目前国内的报纸上得到的消息有限,大多只是宽泛的介绍,没有提及更深层次的东西。

只是说《老人与海》在美利坚有多受欢迎,季鸿明有多受美国报纸追捧。

电报表达不了太多东西,仅仅是传递一个消息而已。

林子轩不死心,《老人与海》不可能一下子就红了,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上海,有不少洋行和学校都订阅国外的报纸杂志期刊,虽然邮寄到国内没有了时效性,却也是了解自己国家的一种渠道。

上海沪江大学是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必定会有类似的文学杂志。

林子轩让冯程程在沪江大学图书馆寻找外文的报纸杂志,以文学类为主,重点是有关《老人与海》的报道。

他还让平禁亚在各个洋行和公共租界的外国人聚居地收集类似的报纸期刊。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两天后,还真找到了几篇《老人与海》的报道。

虽然都是一个多月之前的消息,但也让林子轩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他离开美国后,《大西洋月刊》就刊载了《老人与海》和《小王子》,而直到过了大半年,《老人与海》才引起了美国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恐怕季鸿明看到了消息,觉得有利可图,就冒名顶替,成为了《老人与海》的作者。

知道大概的情况后,林子轩开始权衡利弊。

季鸿明翻译了《老人与海》,对这部小说肯定很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