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至摩取过诗集,看着封面上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就是《一代人》。
第一百二十八章诗歌的艺术
徐至摩翻开诗集,看到第一首诗,就确认了这是林子轩的诗集无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而且在国内流传很广。
鲁讯曾经对这首诗作做过解读,这是一代人在黑暗中顽强的跋涉前行,对于国家未来命运执着的追寻。
国内不少青年都把这首诗作当成自己的追求,要打破黑暗的世界,让光明投射进来。
即便是身在英国伦敦,徐至摩也听过这首诗,更何况他对林子轩并不陌生。
不说他们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渡过的两年室友时光,就是在伦敦,每当有国内的留学生来到伦敦,大家谈论起国内文学的现状,林子轩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有关林子轩的传闻非常多。
有赞赏者认为他代表着新文学的一种方向,不同于鲁讯和胡拾,而是另辟蹊径,有自己的道路和风格,是名副其实的“新文学三杰”。
有鄙视者认为他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是混迹在新文学队伍中的蛀虫,是上海滩旧派文学的维护者,完全就是欺世盗名之辈。
无论是赞赏还是鄙视,都说明了林子轩在国内文坛的影响力。
这是徐至摩以前的观点。
今天他看到这本诗集,突然发现林子轩的影响已经突破了国内,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而且他还听说林子轩在美利坚更有影响力。
这只是两年之内发生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两年前的林子轩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比徐至摩更了解。
那时候,林子轩厌倦了学习经济学,崇尚美利坚的自由主义,整日里四处玩乐,和那些堕落的留学生一样,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乱生活。
然而,自从林子轩回国之后,一切就突然改变了。
或许,从他离开美国的时候就改变了,徐至摩还记得在伦敦和林子轩的那次见面,林子轩在剑桥大学写了一首诗歌,优美至极。
徐至摩在心里叹息一声,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接到这份邀请,是因为林子轩的缘故。
这不免让他有些失落。
当年他可是不大看得起林子轩,如今却要借助林子轩的名声才能混迹在伦敦文学界的核心圈子里,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其实,这是他妄自菲薄了。
徐至摩之所以接到邀请,还因为他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学生,而且在英国上流社会有一定的名声,否则根本不会接到邀请。
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成员大多数来自于剑桥大学的使徒社,这个社团可是举世闻名。
剑桥使徒社是1820年由莫里斯、丁尼生和哈勒姆开创的秘密社团,由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最优秀的12名成员组成,会员既有在校本科生,也有已经毕业的前剑桥学生。
使徒成员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拣选,一般是剑桥学子中最为出类拔萃的才智之士。
它的宗旨是:与一群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朋友一起,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追求真理。
这个团体每周六晚有一次正式的聚会,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皇家学会”。
“在我的剑桥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被选为使徒。”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侄儿朱利安贝尔在1930年写道:“我真正感觉到我是坐在剑桥理性主义的塔尖上。”
顺便一提,这个叫做朱利安贝尔的家伙是个极端主义者,在1935年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来到中国,应聘到武汉大学做英国文学教授。
他最终没有能改变中国,反而爱上了一名叫做凌淑华的中国女子。
凌淑华生于1900年,出身名门世家。
她的文学老师叫做辜鸿名,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师,她的绘画老师是缪嘉慧,这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画师。
所以,她在文学和绘画方面具有很高的才艺,而且相貌出众。
当朱利安贝尔遇到凌淑华的时候,她已经结婚了,她的丈夫陈愿同样是社会名人。
至于结果,还是不要说了,较为尴尬,反正就是男女之间的那些事。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的学生,就没有资格加入这个圈子。
徐至摩以前只在这个圈子的外围游荡,现在终于进入了核心。
他收拾心情,和托马斯艾略特攀谈起来,把林子轩在中国的事迹告诉了艾略特,主要是林子轩在文学上的成就。
在这种场合,同样作为中国人,徐至摩自然要为林子轩说好话,这种风度还是有的。
不过当他听到艾略特写《荒原》的灵感来自于林子轩所写的《死水》时,他不由得目瞪口呆,真想告诉这位生活在英国的美国人,这两首诗作根本没有联系好不好。
《死水》是对北洋政府时期国内政治环境进行的讽刺和控诉,有政治隐喻。
《荒原》则是表达西方文明精神上的幻灭。
如果说两者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都是象征主义的诗作。
隐约间,徐至摩似乎抓住了什么。
原来东西方世界的诗歌是可以相通的,原来诗歌还可以这么写,用东方的语言来描述西方的精神内核,或者东方的精神内核用西方的语言进行表达。
互相借用,融会贯通。
于是,一条诗歌的道路在徐至摩面前徐徐展开。
艾略特不知道这位东方人顿悟了诗歌的至理,他听到林子轩还写了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乱世佳人》,作为一位美国人颇为感兴趣。
他喜欢诗歌,对于小说的热情不大,而且《乱世佳人》在英国并不如在美国那么受热捧。
“这位林先生性格如何?”艾略特好奇的问道。
“他的思想比较自由。”徐至摩回答道。
徐至摩了解的还是两年前的林子轩,他不能说林子轩是个玩乐主义者,只能含糊其辞。
在和这些英国精英分子的交流中,他感受到这些人对于林子轩的诗集颇为推崇,这固然有艾略特的极力推荐,也是因为诗歌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林子轩的《一代人》是中国几十年内著名诗人的诗作集合,每一首都是经典。
这样的诗作自然会引起这些英国诗人的共鸣。
第一百二十九章妇女之友
徐至摩和这些英国的文化精英们相谈甚欢。
他本身有才学和风度,极为推崇国外的思想和文化,和这帮剑桥大学出来的文化精英在思想观念上没有隔阂。
他还讲起了林子轩游览剑桥大学的往事,并用英文朗诵了那首《再见,康桥》。
诗作中对于剑桥的描述和赞美无疑很符合这帮人的胃口,他们对林子轩的好感度大幅度的提升,觉得林子轩和他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艾略特请徐至摩转告林子轩,希望能把这首优美的诗歌发表出来。
事实上,他正在创办一本文学评论季刊,叫做《标准》,准备在10月份发行。
《荒原》这首诗作就会发表在《标准》的创刊号上,他希望林子轩的这首《再见,康桥》也能同时刊载在《标准》上。
徐至摩答应下来,会给林子轩发电报,获得林子轩的许可。
《标准》这本杂志从1922年一直发行到1939年,是艾略特从事文化批评的主要工具,它致力于古典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复兴。
《标准》摆出的姿态是一种平静的超然,它只恪守阿诺德式的批评才智的自由游戏,是一本相对高端和专业的文学杂志。
曾经在《标准》上发表文章的有伍尔芙、劳伦斯、叶芝、阿尔多斯赫胥黎、福斯特,以及温翰刘易斯这样的作家。
同时也给普鲁斯特、瓦雷里、克科托和其他欧洲作家第一次在英语中露面的机会。
《标准》虽然是一本发行量不超过八百份的小杂志,却对英国文学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聚会结束,徐至摩离开,他仍然沉浸在兴奋的状态之中。
刚刚,他和英国文化界最顶尖的一群人进行了交流,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并接到了下一次的邀请,这是一种荣誉。
对于这个圈子而言,他们对新人的加入极为苛刻。
在第一次邀请之后,如果他们认为这个新人才华不够,跟不上他们的思维,或者不够有趣,没有那种天才式的想法,就不会有第二次邀请了。
徐至摩知道,他成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冷静下来,想到了远在国内的林子轩,林子轩虽然没有加入这个圈子,却受到这个圈子里精英们的追捧。
而他还在为终于加入这个圈子而沾沾自喜,这就是差距啊。
或许我不应该继续留在英国,而是应该回到国内。
国内正处在新文学的爆发时期,我可以把英国的这种圈子文化带到国内,组建一个由中国顶尖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学圈子,互相交流,用文学来影响世界。
这样想着,一个念头在徐至摩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后来对新文学影响巨大的“新月社”就这样萌芽了,这个名字来自于泰戈尔的《新月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林子轩接到徐至摩的电报非常诧异,电报的内容不多,但也足够他了解事情的始末了,他的诗集在英国文学界受到了追捧。
他的第一念头是,我是不是应该找一本英国名著来剽窃呢?
好吧,这是穿越者的自然反应,他其实对英国文学了解不多,除了《哈利波特》。
林子轩发回了电报,允许艾略特刊载他的诗歌,并对艾略特表达了谢意。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的是两个多月后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件,写信人是弗吉尼亚伍尔芙。
伍尔芙出生于1882年,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而且,她还患有严重的精神病。
她自1907年开始写作,1917年伍尔芙夫妇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
这个小作坊式的出版社可大大有名,该出版社后来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在内的作家作品,并且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
伍尔芙还是个女权主义者,她为了英国妇女的投票权而努力。
她批评《简爱》中的女性“总是当家庭教师,总是堕入情网”,夏洛蒂勃朗特没有塑造人物的力度和宽阔的视野。
她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
可以说,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伍尔芙之所以给林子轩写信,是因为看了林子轩的《乱世佳人》,她认为思嘉的形象比简爱更加具有女性觉醒意识。
不过她也直率的批评《乱世佳人》讲故事的方式太过糟糕了,从通俗文学的角度看还不错,但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
这其实也是英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
英国人总觉得美国人建国时间太短,没有文学沉淀,太过粗鲁和浮躁,美国人则说英国人太过守旧和古板,没有开放精神和自由的观念。
伍尔芙对于中国很好奇,她对于能够写出《乱世佳人》的中国作家更好奇。
加上林子轩在她那个圈子里有了点声望,所以她才写信给林子轩,探讨文学写作和女性解放等诸多话题。
很多话题都非常的坦诚和尖锐,比如男人在床上对于女性的需求问题。
可以看出这个英国女人的思维不同一般,或者这就是天才的思维方式。
我这是成了妇女之友了。
林子轩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