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她不会说中原话,一直用软绵绵的吴越语言和言偃交流,言偃再转译给工匠们,让他们做这做那。

工匠们原本的技艺是“块炼法”,制出后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

但那女子却让工匠们将得到的快炼铁和上好的木炭再度回炉重新冶炼,而且她还带头将已经只能及肩的头发剪下,放到了炉中!

“金铁乃濡,发,剪下,放入……”她说着语序混乱的中原话,解释这么做的原因。

“简直是胡闹!”晋鲁的工匠们气得发抖。

这个女子看上去的确有点本事是真的,唯独这点,却是蓄发的工匠们接受不了的,最后只能寻了一些清洗干净的猪毛,以及氓隶囚徒的头发来用。

生铁和炭等在加宽加大,足足有一丈高,一丈五尺宽的四座高炉内继续密封加热,数十个铁工、隶臣,分别守在各自负责的炼炉周围。有推着风囊,满头大汗地往炉中鼓风的;有赤着膀子站在垒起的高台上,往炉里下料的;有紧张地观察着火候,掌握开炉时间的。

冶坊里烟熏火燎,粉尘四飞,但那吴女只是蒙着口鼻,仔细观察火候,对工匠们的操作指指点点。

等半日之后,高炉开启,又经过数个日月的退火处理,捧着产出的熟铁,晋鲁工匠们都有些不可思议。

两座炉冶炼失败,剩下两座里,一座出产了白心的熟铁,另一个则是黑心的熟铁,这些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锋利的兵刃,也不容易在使用中折断!

“为何会如此?”工匠们百思不得其解。

那吴女叽叽咕咕说了一通,言偃翻译道:“想用铁矿一次性炼制成熟铁是不容易的,但是以这种吴越之地秘不示人的焖铁之法来炼制,就更容易得到,那些头发,骨骼,都是她家的冶铁秘方,可以让金铁更容易熔化。这次是初次尝试,只有一半成功,也没有炼制出更好的钢,熟铁还需要不断渗碳锻打,才能让性质更佳,可以锻造兵刃!”

众人皆表示佩服,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整个桃丘都响着叮叮当当的锻打声,那吴女在传授众人冶炼技艺之余,也渐渐学会了中夏的语言。在她的指点下,仅仅一个春天,桃丘的冶铁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熔化铁液,制备泥范,浇注成形,到高温退火和出炉冷却,各个工艺环节最初常出破绽,甚至会发生意外死人,后来却能够稳定进行。工匠们的操作技术也慢慢变得熟练而精细,因为工匠的羞耻心作祟,他们竟纷纷要拜那女子为师,却没得到任何答复。

那女子只是披着皮围裙,在烟火四溢的工坊里亲手锻打兵刃,熟铁还是不多,好铁要用到刀刃上。

而她的幼子,则背着一把比他身高还高的长剑,静静地蹲在旁边观望,眉心里的那赤点丝毫未消,反而愈来愈红,像要滴出血似的。

到了三月份,春雨稀疏落下,桃丘的工坊多半在露天,将会停产一段时间。而那女锻师便和言偃一起,带着新做出来十把铁剑,一百把铁戈去了曲阜。

……

“好兵器!和这些精良的铜兵比起来毫不逊色!”

一声金铁相交的碰撞后,赵无恤望着地上缺了个大口的侍卫铜剑,再看看只是破了一个豌豆大一个小口的黑色铁剑,不由出言称赞。

他之所以对铁兵器孜孜不倦,宁可花费巨资也要支持桃丘铁工坊继续研究下去,倒不是指望铁兵器性能全面超越青铜兵刃。毕竟直到三百年后秦灭六合时,秦人主要还是扛着做工精良的青铜兵器吊打用铁兵的赵、楚、韩三国。

赵无恤只希望铁兵器的出产,能解决鲁国缺少铜锡的燃眉之急。

鲁国虽然没铜锡,铁山却很多,在这数百里山河间,后世的汉朝设置了三处铁官,分别是东平国、鲁国、泰山郡,如今分别就是济西县的桃丘,齐国所辖的泰山北麓,以及曲阜东郊的丘陵处。

所以赵无恤至少能设置两三处大铁官工坊,日产到达三四百斤。如今经过近两年的积累,铁制农具在西鲁已经开始与青铜、石头、骨器等并列使用了,传遍鲁国只是时间问题。但府库里有限的青铜依然主要用来制作兵刃,以至于铸造孔方钱的铜都不够。

所以他迫切需要铁工坊那边有所突破。

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技术上的超越更是如此,人类历史上花了几百年上千年才解决的难题,可不是一个连打铁全过程都没见过的外行动动嘴皮子能解决的,至多能让人少走一些弯路。想达到突破,就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工匠团队不断尝试,不断失败。

或者,机缘巧合下,得到眼前这个女子这样卓尔不群的铁工。

想到这里,赵无恤又意味深长地看了这位女铸师一眼。

她四肢矫健,古铜色的皮肤上绣着墨青色的纹身,从手背一直延伸到面庞,原本还算清秀亮丽的脸顿时就不能看了。她的目光满是冷漠和仇恨,嘴唇紧紧抿在一起,仿佛是两块坚硬的条石,让人生不出亲近之意。

标准的断发文身,吴越女子,强悍而凶猛,眼睛一边看着赵无恤,一边不安地朝后瞥去——她那个眉宇间有赤点,背着一把长剑的儿子被侍卫们拦在后方。

赵无恤高坐案后问道:“可否再说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子用口齿不清的中夏语言道:“我来自越国,我家世代攻金铸剑,我父名为欧冶子,我夫名为干将,我子名为眉间赤,至于我……”

她抬头看了赵无恤一眼,充满自豪地说道:“莫邪,我乃剑师莫邪!”

第581章 干将莫邪

“我父欧冶子乃越国铸剑大家,最初只铸青铜剑,他开赤堇之山,破而出锡;又竭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铸造了大剑三把、小剑二把: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赵无恤望着厅堂内那个三十余岁的纹面吴女,她果然是大名鼎鼎的莫邪!

在这个时代,此女的名头远不及她的父亲欧冶子,以及丈夫干将,但后世干将莫邪的故事成了传奇,流传甚广,所以赵无恤才有耳闻。

他一边听莫邪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边问道:“汝等既是越人,又为何带着宝剑到了吴国?”

莫邪用生硬的中原话说道:“吴越鏖战,吴军征服了五湖一带,大肆掳掠工匠,我一家不得已随他们北上,除了纯钧、巨阙留在越国外,其余三把都被我父带到了吴国。他因为名声在外,被吴王僚尊以上宾之礼,成了王室的铸剑师,正是此时,他才收我夫干将为徒。”

谈及夫君,她本来冰冷僵硬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却又转瞬即逝。

无恤问道:“专诸用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这与你们有何关联否?”

莫邪摇了摇头,否认了:“鱼肠剑被相剑人薛烛说成是不祥之剑,说它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于是越王不敢用,转而赠送给吴王僚,吴王僚又赐给公子光,最终竟应验了预言……不过我家去吴入楚,倒是和王僚之死有关。”

“噢?且说来听听。”

“吴国太子光无道,杀王僚自立,其后又坑杀千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我父我夫受王僚之恩甚重,也大为不喜。于是便在楚国相剑师风胡子引荐下,携带湛卢宝剑入楚……楚国令尹还为此编造了湛卢入楚,楚国必兴,吴国必亡的传言,楚人信以为真。”

无恤一笑,楚国令尹子常不想着如何巩固防御,却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下功夫,活该被吴军打得差点亡国。他摸着莫邪过去几月锻造的铁刃,问道:“冶铁锻剑的技艺便是欧冶子在楚国首创的罢?”

莫邪道:“然,入楚后,我父亲和夫君见楚国多铁山,便开始试着冶铁锻剑。他们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都是当时名动吴楚的宝剑,其性能已比铜剑要好。”

“既然如此,汝等在楚国应该备受尊崇才对,为何会……”他目光在莫邪身上一扫,又投向她背后十多步跪坐的那个少年身上。他年纪只有六七岁,应该就是干将和莫邪的儿子,取名眉间赤,的确是楚越之人古怪的叫法。

“汝等为何会落得这孤儿寡母再度流亡的下场?”

“大将军有所不知……”莫邪的眉宇间闪过一丝愤怒。

“我父死后,楚国朝堂昏暗,政令无常,有功不赏。令尹子常贪得无厌,不但觊觎唐国的宝马,蔡国的美璧,更以楚王的名义,要我夫妇继续为楚国锻铁剑。”

“然而此技艺只有我父才能掌握,我夫尚未钻研透彻,于是乎三月不成,出炉的剑均不如那三把好。在子常的谗言下,年轻气盛的楚王大怒,再度勒令我夫重铸,以一年为期,若再不能得,则死!”

莫邪想起了那段充斥着烟火和汗味的艰苦日子:“我夫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多次冶炼都以失败告终。时间接近楚王给的限期,还是一剑未成,我突然想起父亲之前说过的‘烁身以成物’,于是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让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熔,得到了上好的钢铁。于是便用它们锻造成剑,阳剑曰干将,阴剑曰莫邪……”

“原来这便是干将莫邪剑的来历,曾有耳闻,这之后呢?”

莫邪眼中闪过一丝悲愤:“当干将莫邪两剑锻成时,刚好超过了期限。我想让夫君带着两剑献上,请求赦免,但我夫却不答应。”

“为何?”

“当时吴国攻楚,楚王猜疑所有吴人,包括吾等一家。我夫也说他多次忤逆子常,这个奸相是不会放过吾等的,入宫献剑恐怕无法归来,献一把是死,献两把也是死,不如藏匿阳剑,只献阴剑,宁死不让奸相的欲望得逞!”

“我当时已有数月身孕,我夫入宫献剑,吸引外人注意,我则乘机逃出工坊,藏匿在郢都里。我事后才得知,楚王得到莫邪剑倒是十分欢喜,但子常未能得到渴求的那把剑,羞怒交加,便进谗言让楚王杀了我夫,楚王允之,我夫便被甲士直接扔进滚烫的剑炉,肉烂骨销……”

……

厅堂里一阵寂静。

莫邪讲到这里已经咬牙切齿,赵无恤唏嘘不已,连厅内看着那少年的穆夏也为之动容。俗话说有才干的人容易遭到上天嫉妒,欧冶子、干将、莫邪的技艺冠绝天下,他们的锻铁术领先整个时代百年之久,人生经历却如此的曲折。

干将死后,楚王和子常大索郢都,试图将莫邪和干将剑找出来,她只能在各个阴暗的角落东躲西藏。也亏了天无绝人之路,当时恰逢吴师入郢,子常在汉水边大败,在溃逃中被乱兵所杀,楚王也急匆匆逃离国都。吴军破城,大肆奸淫掳掠,莫邪才得以溜出郢都,她跟随逃难的楚人出楚国东境,在淮夷、群舒间隐姓埋名。

他们一家当初为了逃避吴王阖闾才入楚,所以也遭吴国嫉恨,吴楚两边都不能投奔,她就在偏僻的乡野间开了一家修补铜铁的小店肆,将儿子生下,抚养长大,一呆便是六年。

这之后的事情赵无恤都知道,莫邪母子被在群舒游走,寻找锻铁师的邢敖发现。或许是莫邪感觉自己处于被逮捕的危险边缘,或许是机灵的邢敖用了什么法子,竟劝得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北方投赵无恤。

吴国的治理本来极为松散,但在大行人伍子胥掌权后,开始对铸师,锻师严格管理,轻易不许出国。但邢敖自有办法,他不是要带着屈氏私兵随夫差去宋国么?私兵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