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崔毒,朴永训这些中韩新锐棋手身上,很少有人寄希望一位日本棋手能够终结李小强的连胜。
不过在今天的比赛中,张栩的表现却异常出色,至少当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让所有人看到他击败李小强的希望。
张大记者也混迹在一大堆记者当中,他虽然不像日本记者那样喜形于色,但也看不到他有多少失望之情。没有任何职业棋手能避免输棋,更何况李小强长达1年半时间的连胜,就连张大记者这种铁杆“小强粉”都难免产生一点审美疲劳。
“林小强,您认为小强今天是在什么对方出了问题呢?”
林海峰先生笑道:“小强的高棋,我哪里敢轻言评判啊。不过我认为,问题很可能是出在开局不久时候那个新变化上。。。”
张栩也是一位擅长创新的棋手,著名的“张栩定式”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定式在后世非常流行,甚至一度成为“小目一间低夹”的正变。
不仅如此,在真实历史中,也就是在这段期间,世界棋坛流行“变相中国流”的时候,张栩创新的几种下法甚至受到韩国棋手的赞赏,刘昌赫还专门在杂志上介绍过张栩的思路,这对目空一切的韩国人来说也不多见。
在今天和李小强的比赛中,张栩又祭出一个新手,对于这个不常见的手段,张大记者还是注意到的,不过对于其中的得失,张大记者就不甚了了。
“小强是在这个变化中吃亏了吗?”
“年轻人的一些新思路,我也判断不清其中的得失。对了立诚也许对这个变化有所了解,还是让立诚来回答你吧。”
接下来王立诚详细给张大记者讲解今天比赛中出现的新变化。摆了几个参考图后,王立诚先生笑着说道:
“要说小强还是很了不起啊,我相信这个变化他肯定也是第一次在实战中碰到,但他几乎下出我们研究过的最佳应对。只不过呢,小强可能在判断上出现偏差,他后面的下法稍微有点冒进,这就是他目前形势落后的原因了。”
“哦?”
对于王立诚这种说法,张大记者还是能够理解的。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围棋中最难的就是判断呢?今天这盘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碰到一个自己从没见过的变化。以李小强现在的水平,以他目前的职业素养,他下出最佳应对的概率还是很大。只不过呢,下出最佳应对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你还需要拥有与之对应的判断。
比如像今天,李小强明明已经下出了最佳应对,不过根据王立诚的分析:李小强可能在判断上出现偏差,他很可能是判断自己在这个新变化中吃亏了。
这种判断上的偏差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最正常的后果,当然是觉得自己吃亏的李小强开始冒进,他要想办法把前面的“损失”补回来。
“这应该不是形势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吧。。。”张大记者理解归理解,不过他还是有点迷惑:“。。。我们大家都知道,小强行棋,从来就喜欢游走在积极和过分之间,像这种冒进的下法,对他来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就是我们对张栩今天的表现感到满意的地方了。。。”
一直在旁听的林海峰先生这个时候终于接口道:“那个新变化只是起因,更重要是张栩在后面的行棋中能够不畏强敌,即便是面对小强这样的大高手,他今天也能够做到针锋相对。。。”
这个时候的张大记者总算是全明白了“李小强的落后不是那个新变化造成,而是后面的冒进造成。
虽然这种“冒进”的下法是李小强的特点之一,他凭借这种下法赢过无数盘棋,但冒进终归是冒进,当里面哪怕是一点点漏洞被人家抓住,形势的落后就在所难免。
“那么现在小强落后多少呢?”
“不多,一点点而已,客观来说现在只是张栩形势稍好的细棋,所以我就说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啊。”
棋盘上的差距的确不是很大,下午4点半之后,研究室的气氛陡然紧张,意识到形势落后的李小强极尽翻江倒海之能事。李小强那是什么人?虽然近些年来他已经很少需要施展“搅功”了,但今天这盘棋让所有人意识到:他的“搅局”功夫可是一点没有拉下。
只是很可惜的是,他碰到了今天的张栩,一个正在迅速成熟,状态好到爆棚,并且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张栩。
林先生依然是满脸红光,不过他的神态不再轻松,在研究室内,他和王立诚等人一遍又一遍的研究后面官子变化,一次又一次的清点双方目数。
终于到了下午5点多一点的时候,林海峰先生的神态重新变得轻松,他和王立诚先生对视一眼:
“是黑棋盘面5目吧?”
“是的。。。”王立诚先生很肯定的说道:“。。。即使在所有地方都做退让,黑棋最多也就盘面6目。”
听到他们这样的对话,这个时候的张大记者终于确定:这盘棋执黑的李小强败局已成定局。在一年半时间在国际赛场保持不败后,李小强国际赛场的连胜纪录定格在29场。
终局的时候,所有记者蜂拥而至,获胜的张栩强行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但他白皙的脸庞现在已经变得潮红。
落败的李小强倒是显得比较平静,他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而且输给表现如此出色的一位年青人,李小强心里也称不上有多大遗憾。
“祝贺你。。。”
李小强微笑着对张栩伸出了手。
“那一边是什么情况啊?”
当所有记者围住张栩的时候,李小强悄悄问张大记者,他问的是另一场半决赛的结果。
“孔二杰输了,如果说你这盘还没什么,他那盘是真可惜啊,领先了大半盘的棋,最后一个“瞎将”被小李翻盘。。。”
“哦?”
在另一场半决赛中,对阵双方是韩国李石头VS中国孔二杰,现在是李石头和张栩会师最后决赛。
话筒终于举到了李小强面前:
“。。。再次恭喜我今天的对手张栩,同时恭喜日本棋坛拥有如此出色的一位年轻人,希望在张栩等人的带领下,日本围棋能够重振雄风。。。”
李小强娴熟的说着各种客套话。
“对于后面的决赛,您认为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听到这个问题李小强笑了,他本来不假思索就想说是小李的,因为在真实历史中,小李对日本棋手的胜率比现在的自己还要恐怖。而且在真实历史中,李石头和张栩是有一次在世界大赛决赛中交手,那是最后一届“丰田杯”,由于张栩的输棋,直接让这个比赛成为短命赛事。
不过考虑到现在问问题的是一位日本记者,李小强决定给日本围棋留点面子。
“张栩既然能够赢我,那没有理由不能赢李石头啊。。。“李小强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说道:
“。。。不过这里面的前提是:张栩必须向今天这样去战斗。。。”
“谢谢您李桑,您今天可以说给了日本围棋一个惊喜,那么您是否认为:今天击败您的张栩君,今后可以制霸日本棋坛?”
李小强哈哈大笑:“
张栩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年青人,但是他想制霸日本棋坛嘛,我想恐怕未必。。。”
李小强看着刚才提问的这位日本记者:
“如果您认为刚才这盘比赛是我给日本围棋一个惊喜的话,那么我给日本围棋更大的惊喜,很可能很快就要到来。”
773。第772章 真假国际主义战士
“你的意思是说,这篇棋评让我自己来写?”
“那是当然。。。”张大记者笑道:“现在我们杂志,几乎每个月都有你的对局,每次都是你的胜局,现在由你自战解说自己的一盘败局,我相信读者一定爱看。”
李小强哭笑不得,不过站在杂志的角度来说,张大记者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李小强沉吟一会后:
“好,这篇棋评,我自己来写。”
李小强在国际赛场的连胜被张栩终结,这盘比赛不仅引来众多媒体大量报道,世界上所有专业围棋杂志无不对这盘棋进行了细解。
中国是李小强的自战解说,韩国是李石佛撰写棋评,在以往的时候,李石佛是从不点评其他人的比赛的,这次难得破一次例。而日本采取的是“群评”模式,他们邀请了各个年龄段具有代表性的棋手,例如老一辈的大竹英雄和林海峰,中生代的王立诚和小林觉,年轻一代的高尾绅路和山下敬吾等人,以对话的方式对这盘棋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
当然,虽然解说的是同一盘比赛,但各家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展示李小强特点或者弱点的一盘棋!”
这是韩国“围棋”杂志为李石佛的棋评所取的标题。
而李小强的自战解说呢,他主要是介绍自己在比赛时候的所思所想。不过在棋评的最后,李小强也给予自己这次的对手张栩比较高的评价:
“。。。胜局分很多种,依靠自己出色发挥赢下比赛是一种,依赖对手的不发挥获得胜利又是另外一种。在这盘比赛中,虽然我的很多下法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总体上来说,我认为我这在这盘比赛中还是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我这盘棋的失败,不是自己不发挥,而是因为对手下得太好,因此在这里,我要再次对张栩表示祝贺。。。”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棋道”杂志,当一篇洋洋洒洒的“群评”文章完成后。
“山田总编,这是中国“围棋”杂志这个月的样稿,里面有李小强的自战解说。”
已经升为总编的山田记者看过李小强的自战解说后,果断的大手一挥:
“转发,和中国的张君联系,我们要转发李小强这篇棋评。。。”
因此这一期的“棋道”杂志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厚厚的一本杂志只有两篇棋评,而且评的是同一盘对局。
“我这算不算是也充当了一次国际主义战士?”
在知道日本人转载自己的文章后,李小强和张大记者开玩笑道。
“哈哈哈哈。。。”张大记者被李小强的话逗乐了,随后张大记者脑洞大开:
“有那么一些比赛,确实具有非凡意义的,例如老聂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老曹在首届“应氏杯”的胜利,现在就是不知道,你输掉的这盘棋,将来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李小强微微一笑:“要检阅这盘棋的意义不用多长时间,在接下来这个月,我们就能看看张栩到底是什么成色了。”
在“富士通杯”出局后,李小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赛程比较轻松。7月份和8月份,世界棋坛的焦点变成中日韩三国几位年青人的角逐。而这其中的关键人物是韩国的李石头。
他和古大力在“世界棋圣战”的4强战,以及随后和张栩的“富士通杯”决赛,是当下世界棋坛的重头戏。
这3个人,可以说是中日韩三国年青一辈中最杰出代表,。他们的较量会出现什么结果?这引起大家极大兴趣。李小强自然也和所有人一样,兴致勃勃的关注着这几场比赛。
7月底,第3届“世界棋圣战”4强战在中国棋院打响,闲来无事的李小强早早来到观战室,观看几位年轻人的较量。
比赛进行到这个阶段,中国只剩下古大力一个人了,作为围棋界又一对“一生的情敌”,他和李石头的比赛无疑是本轮比赛的重中之中,虽然另一边崔毒VS张栩的比赛也颇具分量,但还是比不上“古李对决”。包括李小强在内的所有中国棋手都把注意力放在这盘比赛上面。
不过虽然号称“一生之情敌”,在这之前古李二人的交手并不多,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