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届时县府再排人全面清剿青阳山。
领了悬赏令牌和地图之后,大家就着山外的溪水吃了些干粮,便到了划分给三余书屋的帐篷之中早早入睡,为了明天进山养精蓄锐。
这一晚,浔阳县县学,还有其他几个圣道私塾陆陆续续有除妖队伍到达,帐篷之外时不时会响起人员来往走动的脚步声,但除了李纲先生自去与其他几位圣道私塾的先生见面和交涉,其他的大家也都没有在意。
第二天一早,李纲殷殷切切的将注意事项又交代了一遍,就先行返回了明溪山,只说等除妖结束,队伍出山之后,他再前来接迎接。
李纲走后,众人纷纷整理行装,准备进山,简青书却在众多除妖队伍里看到了意料之中有想象之外的人:顾玉清。
“呦,这不是简青书简世兄么?你居然也来参加悬赏除妖了?”顾玉清一副老友相逢、春风满面的样子,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恨简青书其实恨得牙痒痒。
如果说顾玉清想娶简红鲤为妾的如意算盘没有成功,只是让他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那在琵琶亭文会上,众目睽睽之下受辱而归,才让他真正成为了简青书的死敌。
琵琶亭文会之后,他本想设计再找简青书算账,但简青书收到李纲的邀请,居然搬去了明溪山,这让他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没想到居然在青阳山外碰见了简青书,这让他有一种天助我也的感觉。
第63章 兵家,杀破拳
“是啊,我以为顾公子这样的大才高士是不会来的,所以才敢来青阳山玩玩,没想到顾公子也来了!”简青书道。
“本来我也不愿想来,不过谁叫这次县府开出来的悬赏还不错,尤其是那紫猿毫,顾家虽然富有,紫猿毫却是有价无市,没处买去,而我正好又缺少一支这样的笔。”顾玉清道:“县府又没有规定我不能参加,怎么,简世兄难道不欢迎我来?”
“欢迎欢迎!只是没想到顾公子如此大气,竟然不担心和我们这些无名之辈混在一起,会很丢脸!”简青书哈哈笑道,小小的讥刺了他一下。
“简世兄果然一如既往的牙尖嘴利,只是这青阳山中的三眼狈,只怕光靠牙尖嘴利,是对付不了的。”顾玉清脸色不变,微笑道:“我看要不这样,为了保证世兄的安全,不如我们结伴同行,你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可好?”
说着,还一拉身边两个队友:“对了,忘记给你介绍了,这是我的书童,孙不一和孙不二兄弟,虽然是我顾家的下人,但也是养气境士子,只怕比起世兄来,战斗力都要高出不少,正好可以帮世兄杀杀妖!”
简青书脸色一变,顾玉清这是打定主意要跟着自己了。
要知道,根据县府推测,这青阳山中的三眼狈,只有上百只,但前来除妖的士子队伍起码也有几十支,粗略一估算,平均下来一支队伍能杀个两三头三眼狈就不错了,而且县衙发放的悬赏令牌,是能够记录妖魂杀灭数量的,他们杀掉三眼狈,难道会让自己去记录?
顾玉清嘴里说得好听,帮自己杀妖,实际上却是和自己抢怪!
顾家本是浔阳县大族,周边的除妖队伍中,其实有不少士子认识顾玉清,一开始见顾玉清和简青书打招呼,宛如朋友相逢,还在羡慕简青书呢,这下子却都看出两个人关系不善来了,纷纷离简青书远远地。
倒是长得如蛮牛一般的吕一吼有些看不下去,越众而出,拱手道:“顾公子,这青阳山除妖,原本是靠实力说话,若是实力低下,无妖可除,原本也怪不得别人,只是顾公子素有名气,在这么多除妖士子中,想来也是战力最强之人,如此作为难道是欺我三余书屋无人?”
吕一吼这一出头,赵长栋马上就跑出来拉住他:“吕兄,这是简青书自己惹的麻烦,咱们还是少管闲事吧。”
“是啊是啊,吕大哥,咱们还是赶紧进山除妖为妙,何必在这里耽误时间!”腰佩挂剑的武子真也随后赶到。
“三余书屋士子被欺负,怎么和我无关?”吕一吼道:“顾公子,不知道你如何说法?”
“我知道你!”顾玉清眯了眯眼睛,神色不变:“茅塞顿开吕一吼,听说你从儒家学问中悟出的茅塞顿开吼,练到高深境界可开山裂石,要不我让不一不二陪你切磋切磋?”
“你……顾玉清,有本事你就出来和我较量,看看你磊落青衫的名头是不是浪得虚名!”吕一吼怒道。
士可杀不可辱,历来便是圣道训言,无论孙不一孙不二战力多高,都是顾家的下人,若是生死相博、或者战场敌对,顾玉清的做法自无不可,但他又明言了是切磋较量,让下人和吕一吼较量,确实是有羞辱吕一吼的意思。
眼看争斗一触即发,简青书眼珠一转,道:“吕大哥,这是我的私事,和三余书屋无关,你们还是赶紧进山吧,你看,许多队伍都已经进山了,落后一步步步落后,再不进就迟了!”
之所以这么说,倒也不是简青书大公无私。
要是吕一吼足够与顾玉清叫板,他巴不得两人立马就打起来,但是按照之前李纲的提示,这次参加除妖的士子,绝大部分应该都只是养气境界,顾玉清却是养心境界,很明显吕一吼不可能是顾玉清的对手,他能出头就算不错,没必要把他扯进这个泥潭。
加上顾家与内相顾潜山有同宗之谊,内相势力之大,绝对不是小小三余书屋能够承受的,李纲对自己无话可说,从简青书内心来讲,也不愿意三余书屋被牵连进来!
简青书这么一说,吕一吼抬眼一看,确实有许多除妖队伍并没有看热闹的心思,纷纷进了青阳山,这一来倒是有些为难。
“是啊,吕兄,我们还是赶紧进山吧!”见此机会,赵长栋和武子真一边一个,连拉带扯的就把心不甘情不愿的吕一吼带走了。
“既然顾公子愿意陪我,那不如干脆就别进山了,咱们就在这里看风景可好?”简青书对着顾玉清哈哈一笑:“青阳山中到处都是三眼狈,我又没有什么战斗力,本来就不是非要进山不可!”
简青书说完,也不管顾玉清,四下张望,装模作样的看起风景来,但这个时候还是早春,又哪里有什么风景?
“我也不想去了。一大早的就听了半天狗叫,听得心烦,照我的意思,打断狗腿、斩了狗头、再不行屠了狗窝,一了百了!”
段小虫冷冷地道,索性找了块石头,一屁股坐下,倒是跟在两人身边的刘俊达有些不明所以、不知所措。
“这位又是哪里冒出来的?”顾玉清道。
他早就看到了段小虫,但段小虫毕竟没有吕一吼有名,虽然他也对段小虫身边跟着的智慧兽镰刀有些惊异,不过并没有真正看在眼里,所以装作刚刚看到段小虫的模样。
“不用装模作样的了,再怎么装小爷也没有兴趣告诉你!”段小虫也斜着眼睛道,跟着简青书混了一段时间,一些简青书的口头禅他倒是信手拈来,比如小爷这个词。
“侮辱公子,孙不二要你死!”顾玉清身边,两个书童中的一个怒喝一声,挥舞双拳,一下子朝段小虫扑过来!
“兵家杀破拳,皮开肉绽!”
孙不二一声大叫,双拳之上雾气缭绕,带着一溜尖锐的破风啸声,如一枚电钻一般,直奔坐在大石头上的段小虫。
“小心,这是源力武技!”简青书惊呼道。
第64章 开山腿,秋风扫
通过研习百家学问,增长智慧,士子可以吸收、聚集天地源力和浩然之气,并由此获得种种战斗技能。
由于诸子百家学问所蕴含的智慧不一样,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践、修炼所得到的浩然之气也各不相同,因此战斗技能也是种类繁多。
不过,这段时间简青书也弄清楚了,不管百家士子的战斗技能有什么不同,在圣道五品的每一个阶段,其大致的特征是有脉络可循的。
以天地源力和浩然之气的运用为例,士子阶段讲究化气为武,君子阶段讲究化气为用,贤人阶段讲究化气为势,圣人阶段讲究化气为念,修炼到极致,天地源力及浩然之气可随心而动、随念而转,一动念之间,可杀人、可翻山倒海、可毁天灭地。
而士子阶段的化气为武,顾名思义,就是将天地源力与浩然之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武力,帮助战斗。
化气为武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激发”为特点的战斗诗文,又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召唤诗文,可以通过书写前人的诗词文章,激活其留在世间的浩然之气,引动天地源力凝聚出战“士”,帮助战斗。《易水歌》、《大风歌》、《垓下歌》就属于此类,这三篇诗文是召唤诗文中的名篇与代表,同时也是流传最广的三篇战斗诗文。
第二类是兵器诗文,也就是常说的杀人诗文。这一类是以诗词文章描写、歌颂各种神兵利器,与千万年来,散落或消失于天地之间的兵器之魂产生共鸣,激发天地源力形成源力刀剑等形形色色的武器用于战斗。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宝剑诗”、“兵器诗”就属于此类。
第三类是战阵诗文,也称强兵诗文。与前面两种不同的是,这是真正运用于两军对垒的战阵诗文,其作用大多是用于群体性、大范围的防御、加持、鼓舞等,《诗经》之中,别名“与子同袍歌”的《秦风。无衣》就是最典型的战阵诗文。
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乃是诸子百家共有之学问,并非儒家独有,因此百家士子均可使用。比如三国时期的圣人诸葛亮、圣人曹操都不属于儒家,但在琴棋书画及诗词歌赋之道上,却是造诣精深,诸葛亮更是在某次战争中,面对司马懿数十万大军,一琴退敌。
化气为武的第二种方式,便是以“融合”为特点的源力武技。
源力武技是根据医家人体经络之学,结合荒古远古人与自然作斗争的种种原理,将浩然之气及天地源力融入士子的身体,创造出来的类似于搏斗格杀之术的方式,当圣道境界从士子阶段的化气为武到达君子阶段的化气为用,源力武技就可以进化为“宗门神通”。
武子真的知礼剑、吕一吼的茅塞顿开吼,以及段小虫现在遇到的兵家杀破拳,都属于这一类,不过因诸子百家主修的浩然之气不同,源力武技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其实之前李纲教给简青书的,由医圣华佗创立的《五禽戏》,也是源力武技的一种,只不过医家重生气活气灵气,《五禽戏》的主要作用是强身健体,改造肌肉筋骨,而不是战斗搏杀。
化气为武的第三种方式,是以“转嫁”为特点的机关、傀儡、或者是牵引之术,段小虫的智慧兽便属于这一种。
在运用天地源力与浩然之气方面,这种方式更加复杂,学习门槛也更高,特点是既不直接使用,又不融入自身,而是转嫁到各种奇奇怪怪的事物之上,甚至能够让这些事物产生思想与智慧,听从自己的指挥。在这个领域内,墨家将机关、傀儡之术运用到了极致,而道家的御剑则属于牵引之术。
战斗诗文,还是源力武技,又或者是机关牵引之术,这三种化气为武的方式,除了需要知道天地源力和浩然之气的使用之法,还必须领悟相应的学问意境,才能习得,有间书楼其实也有一些儒家源力武技的典籍,但简青书还没有来得及细细研习,更不用说领悟了。
至于君子阶段的化气为用、贤人阶段的化气为势、圣人阶段的化气为念,那就是更加高深的手段了!
三千浩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