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的最后15年-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有派别,有机会主义。”瞿秋白列举了自1923年至1927年党内领导层右倾错误共17例,并且说:“将这些事实一一罗列起来,自己看一看,真正要出一身冷汗!”本来,瞿秋白是把小册子提交给了大会主席团,但在陈独秀那里被扣住,不准散发给与会代表。瞿秋白迫不得已,只好将小册子提交给参加小组讨论的各位代表。

  面对瞿秋白的尖锐指责和批评,陈独秀有点坐不住了,不停地吸烟。中共四届常委、宣传部长彭述之早已躁动不安,嘴里叽里咕噜地重复着“见了鬼了”的口头语。

  瞿秋白的小册子在代表中赢得了广泛支持。代表们低头仔细阅读着小册子,脸上不时露出一阵阵会心的微笑。淋漓酣畅的文字,精辟深刻的分析,使得连日来与会代表们郁闷的心情暂时舒缓了些许。坐在瞿秋白夫人杨之华身旁的恽代英一边翻小册子,一边笑着对她说:“这个标题写得好,写得尖锐。”他是指扉页上的副标题“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

  中国革命中之孟塞维克主义”。恽代英接着说:“目录上的五大问题也提得鲜明,问得实在好!”他指的是瞿秋白在书中所提的“中国革命么?谁革谁的命?谁能领导革命?如何去争取领导?领导的人怎样?”5个问题。

  此时,仍在上海坚持地下革命斗争的周恩来,在上海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正隐蔽在上海。因此,他不能亲自来参加大会,但十分关注五大的召开。他特地委托上海区委的罗亦农带来了两点意见,一是中央要承认错误,二是彭述之不能进中央委员会。看了这两点意见,陈独秀甚至有点不相信,这些意见竟来自平时看上去那样宽容的周恩来。

  在湖南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卓有成效的毛泽东,也向大会提交了立即普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这是毛泽东和在广东、江西等地领导农民运动的彭湃、方志敏在会前联合制定的。但陈独秀等人对此不屑一顾,没有将毛、彭、方等人的提案列入大会议程。

  5月4日,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出席了大会,并代表国民党中央致辞。随后,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作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性质》的报告,主要是传达此前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

  但在报告中,罗易掺进了自1927年2月份到达中国后对中国革命的许多个人意见,其中有很多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5月9日,中共五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第七次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等一系列决议案;选举产生了第五届中央委员会,陈独秀、李维汉、瞿秋白、蔡和森、周恩来、张国焘、任弼时、陈延年、陈乔年等31人当选为中央委员,毛泽东、郭亮等14人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这一届中央委员会的31人中,陈独秀一家就有3人,即陈独秀和他的两个儿子延年、乔年,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第二天,大会闭幕。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上,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山4人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周恩来、张太雷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陈独秀、李维汉、张国焘为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

  会后,陈独秀虽然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但他清楚地意识到他在党内至高无上的权威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是朦胧地感觉到了一种潜在的压力。

  还在当年的3月中旬,苏联驻华代表那桑诺夫、福金等人在给苏共中央的去信中,仍乐观地相信陈独秀在中共党内享有巨大的威望,能够继续成为党的领袖之一。他们根本没料到,中国的形势会变化得如此之快,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他们的预言仅在一个多月后,就遇到了挑战。

  5月的武汉上空,乌云密布,阴霾笼罩。处在反革命势力包围中的武汉国民政府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17日,驻守宜昌的独立14师师长夏斗寅,趁武汉主力军队第二次北伐之际叛变,进攻武汉,抵达距武昌仅20公里的纸坊,被第4军的叶挺部队粉碎。21日,驻长沙的第35军33团团长许克祥叛变,一夜之间,搜捕共产党和工农群众3000余人,杀100余人。中共湖南省委决定20日发动长沙附近10万农民自卫队,围攻许克祥,由于组织协调不当,最终失败。此时的武汉政权,经济萧条,人心惶惶,到处是地主豪绅、资本家咒骂工农运动的喧嚣声音。

  5月底,共产国际的两个紧急指示传到中国,史称“五月指示”。指示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即实行土地革命,动员千百万农民自动没收土地,组建一支5个师或10个师的可靠军队,组织革命法庭惩办反动军官。

  共产国际代表罗易接到指示后,通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罗易、鲍罗廷、维金斯基参加了会议。

  陈独秀在会上默默地听着罗易一字一句地念着电报,半天没说一句话。他陷入了沉思,这份仿佛天外来音的共产国际指示一旦拿出来在党内公布,必然将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于是,他理了理头绪,缓慢地说道:“我主张先不忙着把这个电报内容公布出去,以免引起思想上的波动。”

  他停了停,继续说道:“国际主张维护与国民党左派的统一战线,如果执行国际指示,势必导致联合战线破裂

  经陈独秀这么一说,鲍罗廷、维金斯基转而一想,也觉得莫斯科太不了解武汉的形势,目前无法执行这个指示。罗易则认为,只要汪精卫同意了就可以执行。于是,在给共产国际的回电中,他字斟句酌地写道:“命令收到,一旦可行,立即执行。”

  6月1日,罗易邀请汪精卫到他寓所。寒暄之后,罗易问汪精卫是否看到过最近共产国际的电报。汪不知所云,于是连忙问是什么电报。罗易竹筒倒豆子般地将国际指示的内容全盘说给汪听。汪精卫听后,既惊又喜。他惊的是,共产国际竟然指示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组织军队,这不明明是威胁武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吗?喜的是,这样一份高度机密的共产党文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竟如此全不费功夫。

  汪精卫不愧是政坛老手,表面上丝毫不动声色,临分手才对罗易说:“是否可以给我一份译文?”

  罗易犹豫了片刻,随后点头答应了。

  翌日,天真的罗易亲自将电报的抄本送交给汪精卫。汪精卫大喜过望,连忙说:“谢谢,谢谢”,便把罗易打发走了。此后,汪精卫便以此为借口,大肆进行“分共”的准备活动。

  进入6月份以后,武汉的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闷热的夏天就要来到了。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共的对立之势,也如同夏日的骄阳一样,日趋紧张。汪精卫进一步加快了“分共”的步伐,而陈独秀等人却一再错误地估计了日益严峻的形势,导致革命的大好局面顷刻间消失殆尽,再也无法逆转。

  6月10日,冯玉祥邀请汪精卫、孙科、徐谦、邓演达、唐生智、张发奎、于右任、鲍罗廷等人,在郑州的陇海花园召开会议,史称“郑州会议”。为了弄清会议情况,了解冯玉祥的政治态度,张国焘也在会议前一天赶到了郑州。汪精卫在会上大发反共议论,指责共产党借口国共合作,搞阶级斗争,弄得人心惶惶,秩序大乱,是破坏国民革命,应予严厉制止。孙科、徐谦也大谈武汉的困难以及他们最不满意的几方面情况。

  33军军长何键,则攻击湖南农民运动“糟成一团”。汪、孙、何等人一唱一和,再加上冯玉祥的默认,郑州会议实际上成为汪精卫等人密谋分共的一次预备会议。

  虽然张国焘对郑州会议上汪精卫等人的基本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并及时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但陈独秀仍然对汪精卫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甚至对郑州会议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蒋介石反动与中国革命》的文章,坚持认为郑州会议是一次公开的讨蒋会议。这一次,陈独秀又错了。他要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付出沉重的代价。

  6月13日,汪精卫、唐生智回到武汉,准备分共。形势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已经根本无法逆转。

  7月的江城武汉,天气更加的闷热难耐,革命形势也如同这闷热的天气一样密不透风,紧张得令人窒息。

  4日,中共中央在武汉举行常委扩大会议,讨论保存农村革命力量的问题。陈独秀、李维汉、蔡和森、周恩来、邓中夏、张国焘、任弼时、毛泽东等5人出席了会议。在武汉的中央委员、党的活动分子、共产国际代表、少共国际代表都参加了。此时的陈独秀胡子拉碴,脸色疲惫。作为中央总书记,他不得不首先发言。在谈到将来时,陈独秀提出了三种方法,一是脱离国民党并执行独立的政策;二是实行退却,以便留在国民党内;三是执行自己的政策,但留在国民党内。

  任弼时首先提出赞成第一种方法,并要求宣读共青团的《政治意见书》。

  陈独秀当即打断了任的讲话,说:“第一种方法是不正确的。青年团没有权利提出政治决议案。”

  任弼时争辩道:“青年团国际的这位代表可以说一说,青年团是否有这种权利?”

  陈独秀听后勃然大怒,厉声说:“这个不包括在议事日程之内。”并用力将意见书撕碎,扔到了地上。

  与会代表见此情状,目瞪口呆。陈独秀在党内一贯的家长制领导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在讨论工农武装的出路时,陈独秀主张,国民革命军招兵时,农民协会会员和自卫武装可应征加入。蔡和森则主张上山。毛泽东也点头表示同意,认为如果不保存实力,将来一旦发生事变,我党就会束手就擒,无力反击,而上山则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陈独秀见此情状,只好回答说:“同意上山。”①

  12日,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训令,改组中共中央,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5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这是陈独秀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首次被排除在最高决策层之外。其实,共产国际的训令早在6月底就到了鲍罗廷手中,他没有马上执行,希望局面能够有所挽回,甚至出现柳暗花明的奇迹。但奇迹没有出现。拖了半个月后,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已公开准备叛变革命,并通知谭平山、苏兆征退出国民政府。此时,苏俄政府派出接替鲍罗廷的国际代表已在前来武汉的途中。于是,鲍罗廷赶在离开中国之前,执行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太上党”……共产国际的训令,改组中共最高领导层。

  当天,鲍罗廷约陈独秀等人谈话。张太雷传达了国际训令后,陈独秀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共产国际总要找一个人为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决策失误做替罪羊,不是我陈独秀,就是别的人,与其让别的人背黑锅,不如自己来背黑锅,我陈独秀素来敢作敢为。想到这里,陈独秀又觉得有些心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