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少数民族五十年经典文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在传递的时候给羊犄角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有一回,正传递的时候,一只羊从人缝儿里窜下水去了。这时候,跟工人一道站在水里的兽医辛仲直就不顾一切地蹚到激流里去,一把抓住那只羊的犄角。山洪太猛了,眼看辛仲直也要给冲走,另外的同志又蹚过来抓他的手,后边的人又赶忙抓那个人的手……这样,大家就连成一道锁链,山洪才没得逞。事后,有人对辛仲直说:“真险哪!”可是,这个素寡言笑的青年兽医只说了声:“够本啦,羊总算没给它冲走。”
  狼真是很凶恶的动物。七月十二日那天,走过通格力戈达板的时候,离他们宿营的地方不远有个哈萨克牧人,头天他还是一百多只羊的主人,可是过了一夜,那一百多只羊却变成了一堆烂骨头,狼只给他剩下一只山羊。 

走过牙克伯地区一道森林的时候,他们远远瞅见一群狼在追两只羚羊。不一会儿,它们都消失到森林里去了。从那以后,他们对狼更加注意提防了。每天到宿营地头一件事就是数羊。一千四百只羊,真够数的,而且随数随提心吊担。数完了,就交给夜里打更的同志。打更是很吃力的活儿,可也是件非常重要的活儿。他通宵冒着高原的风雪守在羊群旁边,扯开了嗓门吆喝——吓唬狼。
  天山里头常起风暴。天上一出梯云,就要来风暴。狼这时候趁火打劫,在风暴里猛扑过来。羊这当儿也最容易羼群。每天选择宿营地,总要看暴风雨来了有法儿掩蔽没有,周围狼多不多;还有,人如果从山上掉下去,有法儿救没有。
  真是磨难重重呀,眼看就到乌鲁木齐啦,还过了两天毒草滩。这种草牲口一吃就没命。怎么办呢?只好连夜赶,一口气走了一百多里。也只有体格这么结实的新疆细毛羊受得了!
  宿营总是三座帐篷布成三角形,把羊圈在中间。马夜里不睡觉,它们在周围守卫着。有个蒙古族工人叫吐克吐,他平常不许别人放枪,可是有一天看见狼,他放了一枪,把马惊了,还跑掉一匹。吐克吐这下可急了。他摸着黑儿连夜满山找呀找呀,什么也顾不得怕了。到天亮,居然把马找回来啦。
  单靠内蒙古干部的工作热情还克服不了这么多困难。在这首《天山赶羊》的光辉诗篇里,比什么都动人的是各兄弟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一路上只要听说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了改进畜牧业派来买种羊的,这个说明本身就是最吃得开的“护照”。什么样的要求对于哈萨克人都不是太大的,他们什么都肯命出来。
  六月二十七日那天,他们走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拉图地区。那一段路乌木耳不大熟,需要一位临时的向导;区政府替他们找了半天没找到。这时候恰巧山里头来了个哈萨克小伙子,头上扎着块布,样子看来挺壮实,名字叫阿克巴尔。他们把原由告诉了他。这小伙子大概十分孝顺,他说:“成,等我回去跟我爸爸说说去。”大家也跟着他去了。小伙子的帐篷就扎在巩乃斯河的岸上,那里的树大得两个人也抱不地。老汉瞧见来了稀客,立刻端出马奶子来请大家喝。听到要叫他儿子去领路,老汉沉吟了一下,满脸慈祥地说:“我这小子新近抢羊(哈萨克人中间的一种游戏)的时候,马鞍子坏了,从马上摔了下来,脑袋受了震动,在家里我一直不大让他干什么吃力的活儿。可是你们各位做的是咱们政府的工作,随他怎么病也不能推辞,一定要送一送。”
  走的时候,老汉看到驮运组的牲口身上压得太重了,还拉出自己的两匹马来说:“你们拿去用吧!”然后又提了两皮口袋的奶子,每个总有四五十斤。他说:“我没什么好东西,这个你们带去路上喝吧!”
  这小伙子送了多少路程呢?送了整整八天的咱。临分手塞给他点钱,瞧他这个着急劲儿!他涨红着脸说:“不,不,爸爸走的时候嘱咐了,绝不能收你们一个钱!”
  一路上替他们画路线图的,带路的,送胡桃、马奶子、牛奶酒的,数起来太多了。兽医文清有一回过河的时候,河边上刚好有个八九岁的孩子,一只手还领着个四五岁的。睢见他们,两个小家伙立刻跑掉了。文清还以为是吓跑了呢,谁知道过不大一会儿,那个大的一手提了桶马奶子,一手拿着个茶杯,羞答答地走过来了。文清一口气喝了好几杯。孩子还用小手指了指前边,意思是要他把同行的伙伴也叫来喝。
  大队走到扎根朱娄地方,随身带的肉羊(他们当然不能吃种羊)吃光了。这时候,远远望见个帐篷,就走进去。主人名叫耿珂。这是新疆境里的蒙古族地区了,所以他们彼此可以通话。这位老汉听说他们需要两只羊,就说:“可我圈里的羊,随你们挑吧。”他们就挑了两只顶肥的,准备第二天牵上路。
  第二天大清早,老汉请他们喝酒。这个时辰请喝酒,必然有个原由。老汉拱手很抱歉地说:“诸位,很对不起呀,我老汉先向你们赔礼。昨天晚上我答应羊随你们挑,我没料到政府收畜牧税的人会来。我老汉从来没失过信,可是现在政府收税的人来了,得尽肥的先给毛主席,然后才能给客人。我要求你们把挑好的搁在圈里,等我纳完了税,剩下的羊随你们挑。”
  老汉为了表示衷心的歉意,还提了一筲子马奶子、一筲子牛奶酒和一筲子牛奶,他一定要大队二十几个人每个人都喝足。老汉一边儿望着大家喝,一边儿充满了幸福地自言自语着:“没别的好东西,就是这么点心意!”
  然后,他很认真地向哈迪打听内蒙古牧业合作化的情况,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社,互助组是怎么转社的,牧口怎么入社等等。走的时候老汉站在帐篷门口,拱着手,再三托付说,回去不论怎么样也别忘记给他寄一份章程来。
  这种深厚的民族友谊并不是单方面的。
  从羊场出发的第二天,过的正是毒蛇区,一路上提心吊胆地走过没腰的草,没有水喝,可还得大声吆喝着,不然羊就可能走失。到了宿营地已经晚上九点了,人累得骨架都快散啦。
  这当儿,一个哈萨克老汉跑来,说他家儿媳妇难产, 娃娃生下来,胎盘还在产妇肚子里头。其实,队里只有兽医,并没有大夫。但是老汉这么远跑来,能叫人家失望着回去吗?不能。已经歪下了身子的辛仲直二话没说,站起来,背上腰包就走。走多远呢?来回足有三十里山路,到半夜一点多才回来。可是三点钟就又得出发。
  从那以后,大概乌木耳见人就宣传他们队里有“名医”,一路上不少人要求治病。他们给许多哈萨克老乡打了盘尼西林,留下了消炎片。不论人多么累,路多么不好走,他们从来没拒绝过一次。
  有这样一场出生入死的战斗友谊,分手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他们已经平安到达了乌鲁木齐,非分手不可了。那个老工人乌木耳在乌鲁木齐有家。分手的时候,他留下了地址,约大家到他家去吃吃东西。可是在地球的屋脊上奔波了将近五十天,每个人躺下都懒得再爬起来了。晚上十一点,乌木耳两眼通红地跑来,很恼火地说:“我宰了只大肥羊,专诚等着你们,一直到这个时辰,你们怎么还不来?如果你们还把我乌木耳当作人看的话,那么就来吧。”
  这么一说,怎么累也只好去喽。
  原来乌木耳和他的老爹把他们哈萨克亲友全邀到帐篷里来了,直直等了一个晚上,他要他们也见见他这些亲密的内蒙古弟兄。帐篷中央咕嘟咕嘟地烧着只大铁锅,老远就闻到香喷喷的肉味,那只羊早已煮得烂熟,就等着下刀了。
  那么,来吧!于是,猜拳呀,干杯呀,两个民族的弟兄足足狂欢了两夜。
  大队快到乌鲁木齐的时候,先从伊犁搭汽车到达的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处处长走到城外头十七八里来迎接他们。处长提议大家轮流进城休息休息。其实,一路上这么辛苦,这是很应该的。可是大家谁也不肯走开,说:一路上羊幸好没出点乱子,还是求个万全吧。
  后来有些人怎么进的城呢?为了装羊,卡车上头得钉些木架子,免得羊半道上窜下去。找木工一核计,一辆车得花二十五元,不又是一千多元吗?处长抄起斧子来说:“好,咱们买点木料,自己来钉。”
  处长干得非常起劲。他身体胖,汽车站上的人因为不晓得他是处长,大家都叫他“胖师傅”。一天站上有个好打听事情的人小声问哈迪说:“嗨,你们这位胖师傅是哪儿找来的呀,这么不要命地干?他一个月挣多少钱呀?”哈迪就把处长的薪金数目告诉了他。他说:“怎么,内蒙古的木匠工资有这么高?”哈迪这当儿才说,咱们这位木匠是处长。
  五十辆卡车,每辆车都配备好了负责人,就浩浩荡荡从乌鲁木齐向火车的起点酒泉出发了。
  上了汽车,磨难是不是就都过去了呢?才不是呢。
  羊不像货物,捆到车上就没事啦。汽车走七天,羊就得装卸七次。车走的时候,管羊的人就像个顽童学校的教员,时刻得照看着,生怕调皮的羊起哄,一乱就会发生弱羊被压死的事。有些羊中了暑,喝不下去水。怎么办呢?管羊的就把水装在自己的帽子里,喂它们喝。车停的时候就更忙了,先得找地方牧放。这么搞,人在路上是睡不到觉的。
  为了怕羊吃老百姓的庄稼,凡是有店、有人家的地方,反而不好停,一定要停在野外。可是到了酒泉,灰天灰地,举目都是戈壁滩,骑马走出二十多里也找不到一点草影儿。羊饿得咩咩叫,啃着管羊人的衣服,有的甚至叫不出声来啦。工人搂着咩咩叫的羊说:“可怜呀,我有啥办法呢!”
  傍晚时分,有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背着手,站在汽车队旁边观望。这位老汉一看就是个行家,他大概很喜欢这种细毛羊。望着望着,他赞叹说:“这么标致的羊,哪儿找去呀!”听说是从天山上赶下来的,老汉更惊讶了。可是他说:“你们要是再不喂,羊就要死啦。”
  领队哈迪赶紧上前行了个礼说:“我们正在为这件事着急哪!您有什么办法吗?”老汉说,他叫马洛桑,藏族人,是这里自治县的副县长。哈迪就把他请到帐篷里去。老汉说:“文殊庙那边有块牧场,来,我给你们写封信,你们到区上一说就行啦。”老汉还很关切地问了问内蒙古的情形,说他虽然没去过那里,可是听到过参观访问团的传达报告。
  哈迪掖好介绍信,跨上马,赶紧跟赶羊组的组长照直奔文殊庙去了。一路上真个开心呀!区政府是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区长姓刘,看见他们高兴极了,就招呼人帮助他们搬到山上一座大庙里去住。
  刘区长说:“今年雨水稀,草干了。这边也有些牧户找不到草。我们这山沟儿里倒是有些好草,本来想调剂调剂这里的牧户。你们既是远客,就尽你们先用吧,我通知牧户们晚几天来就是。”
  这样,饥饿的羊群赶到文殊庙的草场上来了,它们足足吃了三天三夜,掉的膘总算又长上啦。
  在酒泉,铁路上给他们调来二十二个车皮,七上八下地足足装了三十六个钟头。买的是联运票,要经过兰新、陇海、京汉、京包、集二等五条干线,完全不需要换车。这下可舒服些了吧?谁知不然。
  今年夏天不是特别热吗?他们坐的是闷子车,人热得浑身没劲儿,羊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