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评三野的战役兼评粟裕的战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发起总攻,激战至7月4日9时,终于歼灭了这股敌人。6纵17师何旗屯战斗伤亡378人。(7月5日)

    实际上此时整75师仍有一部未被解决,6纵16师及17师49团共4个团,自6月28日起围歼整75师16旅47团二个营的杨拐村战斗,一直持续到撤退之前的7月6日,打成了胜仗中的败仗,伤亡超过了2000人。

    在消灭整75师残部的同时,1、4、6、两广纵队向黄兵团全线出击,至3日晨,达成了对黄兵团的大包围,至5日,将其压缩在帝丘店地区。如果此时粟裕见好就收,不仅完成了老毛的任务,而且已经对黄兵团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邱兵团也没有突破,可以较为从容地撤出战斗。但是他却误认为有了乘胜歼灭黄兵团的良机,要给毛泽东来一个更大的惊喜,于量又调刚刚结束战斗的8纵参加到围歼黄兵团的战斗中来。对此,败军之将区寿年都指出其“违反了兵家之道,接下来要失败”,粟却不以为然,对毛泽东6月3日的忠告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就在不久前的6月22日,毛泽东在给中野、华野的电报中也要求部队“你们两大集团或者分开行动,一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或者集中行动,一次以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目前必须打确实有把握的仗,哪怕歼敌一个旅也是好的,例如宛西那样的仗。”但是也没有引起粟裕的重视。果然,华野的疲惫之师与黄兵团在帝丘店陷入僵持局面,欲进不能,欲退不得,伤亡惨重。皮定钧在7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昨晚我们攻赵庄、王庄都失利,全部被敌人反击了,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分疲劳。……兵团指示:要我们立即抢运伤兵向后退,不要停留。”

    这时,“豫东战场形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阻击力量的削弱,邱兵团绕过3纵、10纵的防御正面,从右侧杞县以北谢砦、柿园地区向尹店方向华野突击集团侧后发起猛攻。由阜阳北调的整74师一部也由商丘到达宁陵以西地区,华野部队陷入被合围的被动局面。而胡琏兵团也摆脱中野的纠缠,正兼程北上,向太康急进。此时粟裕已感到大事不好,命令华野全线撤出战斗,分别向鲁西南、豫皖苏和黄河以北转移,但两军对垒,谈何容易?粟裕在回忆录中说“我军在多路援敌逼近的情况下,一下子跳了出来,进入预定地区休整。当敌人查明我军位置时,我军已休整一周了。”7、8个纵队一下子跳出去,这可能吗?并说黄百韬“动也不敢动”,“邱、孙两兵团遭我回击后,也未敢再进。”真是大言不惭!他难道忘了自己的部队是怎么被邱清泉一直追到黄河边上的?皮定钧日记的7、8两日又是空白,要么是匆忙之中没有时间写,要么是牢骚满腹没有收录。

    而在7月10日的日记中他写道:“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各部都要设法拖住敌军,我们能得到弹药补充,才能连续作战,这是我们的要求。方才了解到情况:敌在继续向我后侧攻击荷泽,并有配合行动。个人的主见:我们应当向东北转移。目前我们的疲劳现象的确严重,要另行整理,不然我们没办法搞好。干部伤亡数目的确很大,要是如此的话,不能完成我们的战斗任务。……敌人到韩集子附近,敌在我后跟进中。今天我们发现敌人25师、72师、快速纵队、交警2总队都在向我们靠拢……”皮定钧说国军在“跟进”、“靠拢”只是为了好听一些罢了,但已经充分证明了粟裕在回忆录中撒了一个大谎,为了证明自已得胜而归,撤得从容不迫,说什么休整了一星期。实际上“遭到重创”“动也不敢动”的整25师、72师、快速纵队甚至交警2总队都在追击华野。

    就连大话连篇的战史还要加上这么一段:“在撤离战场时,由于通讯联络困难,少数部队显得行动仓促,特别是战勤、卫生部门准备不及,使少数伤员和一部分缴获的物资未能随军运走。野战军指挥部二梯队从龙王店东南一小村庄撤出时,在前面带路的参谋陈连庆、周志清被潜伏在青纱帐里的土顽抓去杀害。这个意外事故,教训是沉痛的。”遗弃伤员,是最可耻的逃跑行为。

    战后粟裕向中央军委报告,被俘仅几百人,但据实际统计,仅伤员就被俘3598人(《全国解放战争史卷3》409页)。与粟裕的报告相比,国民党方面称邱兵团俘虏华野几千伤员的说法反而较为可信。(《中央日报》1948年7月9日中原会战检讨,国防部发)“迄七日匪全面败退为止,匪伤亡、逃散总数连同民兵共已逾八万以上。目下睢、杞通许一带,死尸遍野,匪军军用品与尸体纷杂遗弃,纵横五十华里”。战役结束后,蒋介石亲自为黄百韬佩带最高级别勋章——青天白日勋章。

    在谈到豫东战役时,皮定钧在7月11日(定陶东北30里四大王庙村镇)的日记中写道:“此次战役,我们杀伤敌军很大,要谈起来,我们就是杀伤敌军一个整师(75师),但是我们“叁弟兄”(华野1、4、6纵)都残废了。敌军有进步,我们的进步的确不大,而且我们不了解缺点在哪里。指挥上落后,不善于研究敌军,我们都要发现我们的缺点,在火力组织上,我们是常失去我们的火力时机。缺点表现在我们只有一线的火力,我们向敌实行纵深的摧毁射击,敌人全部都在荫蔽中。我攻击时敌展开了他全部的各种火器,结果我们的火力时机只有一个先发制人,而没有最后坚决的手段,此问题要能使我们的干部领会很重要,我们要研究。……经过此次恶战锻炼,提高了一些人,也可能吓坏了少数人。”

    7月13日(钜野翟楼村):“当前的情况,都不准许我们在某地多休整,我们在思想上要作准备。此次的伤兵都搞得很成问题,主要是情况的限制。

    甲:组织整编:

    一、要很快地组织力量,缩编组织,整理组织,如保留营时,营编连。(团)要有600战斗兵时,编三营制,四至三百时可编两营制;

    二、机关要缩小,要把机关干部拿到后方去动员伤兵,并要把教导团学员拿一部分回来补充到部队中去;

    三、要注意发展党员,此次我们党员的伤亡数目很大。

    ……一般地都了解我们是败仗,只是看到我们的减员,是否要过黄河去。全都在布置补充,补充后才能作战。部队的疲劳现象很严重,机关部队都是如此。群众对我们目前的胜利是很怀疑的,特别是看到我们部队的问题。……要教导团到各渡口去接新兵,凡是要向北去的都要接回来。”

    7月16日(郓城东南60里前集前集北后孔庄村):“敌分3个兵团由南、西南向北推进,迫我北渡,在行进中想歼我军。三个兵团的排列为:右为孙元良,中为邱清泉,左为黄百韬。我们的情况很紧张,自我收兵以来,确未得到休息。弹药得不到补充,现在运输工具是很困难的,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补充的时间很困难。……目前要立即查运河两岸各方面的情况,若有应急时,我们可以东渡。”

    7月17日,6纵转移到钜野,18日到嘉祥,19日渡过运河,到达济宁以北戴家庄村,才有了喘息之机,开始休整,直到济南战役。对战役的总结,持续进行了十几天,尤其是杨拐村的战斗总结,成为重点,皮定钧在日记中指出了15个问题,有些错误十分低级,例如“一、不了解情况,也不研究情况,打了三天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二、不看地形,不研究攻击点和突破口,打了两天的糊涂仗。……”而有些则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例如“战场纪律不严格,有很多干部不应当带队伍到后面去睡觉。”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粟裕不顾自然规律,对部队的过分使用,如果不是极度疲劳,不应该在战场上出现这样的问题。王必成和江渭清也指出了一大堆问题,“46团没起到作用,……上去不到一点半一个团被敌人打得不能动了。”亏了整75师16旅47团是重建的部队。

    8月6日(戴家庄)“我们的后勤工作的做法是糟糕的,特别是各部自动丢伤兵。”

    实际上华野岂止“叁弟兄”残废,整个外线兵团都伤亡惨重。以6纵为例,许多团只剩下“三、四百战斗兵”至“六百战斗兵”,即使干部与战士的比例为1:1,也就剩下千把号人。

    直到两个月后的济南战役,华野1、4、6纵仍没有完全恢复,名曰打援,实为休整,几乎是一枪未放。到了4个月后的淮海战役围歼黄兵团时,作为头号主力、本来善于野战的华野一纵却被摆到南线打阻击和牵制。在徐东阻击战潘塘镇一役,华野1纵,苏北兵团2纵、12纵,鲁中南纵队以及中野11纵等共5个纵队11月16日与重建的74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双方激战一昼夜,结果却是华野5个纵队败下阵来。74军军长邱维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第74军第一线部队进行战场追击时,略有俘获。”要知道,他写这篇文章可是在七、八十年代的大陆,尽管日后国军据此夸大为徐东大捷成为笑柄,但此战的确给华野不小的打击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增援74军的第70军96师师长邓军林的回忆录中也提到自己的部队有所俘获,此战也成为国军在淮海战役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也是我军战史中不愿提及的战例之一,最多又以“我军撤出战斗”结束。苏北兵团中的12纵在解放战争中一直坚持敌后作战,和鲁中南纵队一样,野战能力并不强,但华野1纵、2纵却是主力部队,而对手74军又是孟良崮被歼后重建的部队,华野在潘塘镇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打成这个样子,其结果着实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如果华野1纵已经从豫东战役的创伤中完全恢复过来,战力至少应该在当时的74军之上,到了淮海战役应该不会和苏北兵团一样是配角,潘塘镇之战也不会打成这个结果。粟裕对1纵自己老部队的情况非常清楚,在窑湾硬是让9纵去追黄兵团而把到嘴的肥肉——63军让给了1纵。63军虽说与62、64军同属粤军系统,但是垃圾多了。然而其1万多人(9纵已经吃掉四个营)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在1纵面前居然也撑了几天。豫东战役到底是“完胜”还是先胜后败,最后大败而逃,由此也可见一斑。国军虽然也爱吹牛,但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的检讨(57年)中,也不认为中原会战自己失败,既然是检讨,已经没有必要再吹牛了。

    华野众将在回忆豫东战役时,都遵循“最终胜利原则”,只是“过程原因各表”。对于打开封和区兵团的决策,陈士榘的回忆录中提到了他和唐亮的作用,但对继续打黄兵团的决策,则含糊其词,用“野指当即决定”带过,并在《外线出击一年小结》中写道:“我们的行动是坚决的,收获是巨大的,但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令兵员损失,装备消耗较大。消灭区寿年兵团后,再要消灭黄百韬兵团困难就较大了,消灭邱清泉兵团更是准备不足。”委婉地承认了打黄兵团的失策。

    此役是粟裕独立指挥的一役,尽管他自己并不情愿这样。只是事实真相并不是什么空前大捷,全部歼灭的正规军只有整66师师部及13旅,整68师119旅355团,整75师师部、6旅、16旅和整88师新21旅,几乎都是重建的部队,其余均为勤杂单位,加起来不会超过4万人。所谓区寿年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