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评三野的战役兼评粟裕的战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中野也用尽了全力,如果国军援兵能够及时到达,最后结果如何还真难说。但白崇禧百般阻挠,似乎一心要“帮助”***消灭蒋介石的全部嫡系精锐。到最后也只有20军赶上一个尾巴,但根本没起作用。因此蒋介石日后恨透了白崇禧,在败退台湾前并没有立即报复。但败退台湾后,据说白死得很悲惨。

    11月4日,我军获悉蒋介石命令刘峙于11月6日将部队全线收缩的情报后,经军委批准,决定提前2天,即11月6日发起战役。

    11月4日,粟裕发布了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命令“各部统于六日黄昏由现地开进”,“定于本月八日晚统一发起战斗”。

    11月7日,毛泽东致电粟裕、陈士榘、张震、钟期光、刘瑞龙并告刘伯承、***、陈毅、华东局及王建安、谭震林,再次要求“非特别重大的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行事,不要事事请示。”

    11月9日,毛泽东致电华东、中原野战军、华东局、中原局,下达将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力歼灭于徐州附近的战役决心,正式将淮海战役演变为南线决战。

    华东野战军各部5日间正向前进位置运动,6日晚开进接敌。黄百韬兵团正好于7日凌晨起离开既设阵地,侧敌运动。由于晚了一天的行程,加上冯治安所部何基沣、张克侠率59军全部、77军大部起义,华野得以迅速通过两人的防区直接进行攻击,黄百韬兵团与驻八义集的李弥兵团,也未能靠拢以团集一起撤退。黄兵团这样的态势,正好是最容易受到攻击被割裂的态势。

    如果何、张不起义,哪怕是只坚守2天,淮海战役将是另外一种结局。毛泽东在10月15日的电报中甚至要求华野:“关于对付冯(治安)部及侧击徐州援敌之兵力,我们认为除以一个强力纵队袭占运河车站外,必须使用5个纵队攻占临、枣、峄、台及其以南地区。”而且要求其中两个纵队迂回冯到部南侧阻援,毛泽东的计划是先围歼冯治安部,再南下打黄兵团,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歼灭了冯治安部,黄兵团也将全身而退。可以说,何、张的临阵起义为华野打开了胜利之门。

    当黄兵团陷入重围时,杜聿明和邱清泉这两位少壮派都主张以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16兵团会合黄维的第12兵团共三个兵团先击破刘伯承部六个纵队,然后回师向东,同华野决战,以解黄伯韬之围。如用这个方案,国军可以马上从现有态势发起攻击,以三个兵团的绝对优势,用7至9天的时间击败中野6个纵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此,徐州会战的第一回合,就会以国军胜利而告终。但是蒋介石、刘峙和李树正对黄伯韬守碾庄的信心不足,刘峙甚至认为黄伯韬至多只能够守一周,所以又否决了杜聿明的主动进攻的方案。实际上粟裕从11月10日开始,动用了最能够攻坚的5个纵队日夜不停地轮番攻击,整整打了两个星期才解决问题。

    提到张克侠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对整个南线作战起到过重大影响的人——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郭汝瑰。他早年曾是地地道道的***员,一直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从事秘密工作,并通过任廉儒与董必武单线联系。在抗日战争时期,以他在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和鄂西战役等作战中的优异表现获得蒋介石和陈诚的赏识,平步青云,1946年以后,由于陈诚的保举,郭汝瑰官运享通,一年之内连连升迁,自总参谋部办公厅副厅长到国防部第五厅厅长再到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1948年7月第二次担任此职),后又随顾祝同到徐州担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进入了国民党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掌握了国民党军队行动的最高核心机密。蒋介石和陈诚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心脏被插上了一把尖刀。

    1947年8月,为了减轻陕北的困难和华东野战军的压力,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并突然越过陇海路,闯进黄泛区,这一着真是胆大到了极点。原来,我军通过郭汝瑰的情报将国民党军队的整个调动方案了如指掌。刚刚调任徐州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三个月的郭汝瑰,一直对蒋介石隐瞒刘邓大军要向南跃进的战略意图,导致了蒋介石判断失误,作出“集中兵力追歼”的错误决策,待他发现刘邓大军已经“窜”出黄泛区直抵沙河之后,已是追悔莫及!刘邓十万大军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大别山!11月初,郭汝瑰来到南京参加蒋介石主持召开的大别山作战会议。会议公布了他按照顾祝同意见草拟的作战计划,蒋介石思忖再三,首肯了这一计划。会后,清剿计划再次被郭汝瑰送出交给党组织。

    郭汝瑰在徐州陆总参谋长任上还做了另一件大事,就是把中共打入敌人内部、已是国民党中将的张克侠调任为徐州城防司令。张克侠本是郭汝瑰陆大十期的同学,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驻徐州,但手中没有多少实权。郭汝瑰到徐州后,两人来往甚密。有一次,张克侠来司令部汇报工作,向郭汝瑰抱怨冯治安占着司令的位置,不委他以实权,希望郭汝瑰能帮助他摆脱这种不咸不淡的状况,以便直接掌握部队。郭汝瑰听后表示将尽力而为。这时任廉儒传达了董必武的指示,要他“设法调张克侠任徐州城防司令”。于是,郭汝瑰以蒋介石“在徐州以稳第一”的旨意作为“尚方宝剑”,乘机向顾祝同举荐了张克侠担任徐州城防司令。

    正是郭汝瑰布下的这个“棋子”,在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48年11月10日,张克侠、何基沣等在万年闸率部起义成功,从而开放了台儿庄至微山湖的运河防线,使徐州的东北大门洞开,让解放军得以直捣徐州,并切断了黄百韬兵团撤守徐州的退路,为蒋介石的徐蚌战略决战率先敲响了丧钟,从而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

    从1945年开始,郭汝瑰在国民党的心脏部门为***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其中包括:重点进攻山东计划(直接导致了74师被歼)、徐州司令部兵力配置、国民党军在大别山的调度计划、解围兖州计划、解围双堆集计划、杜聿明集团撤退计划、1948年11月底国民党军江防计划、陕甘和西南等地区的兵力配备序列等,为人民解放军迅速打跨国民党军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这些蒋介石苦心制定的绝密作战计划常常是还没有付诸实施,就已到了延安总部!

    实际上,顾祝同的参谋次长刘斐也是我军地下工作者,只不过他与郭汝瑰之间没有联系,只是与各自的上级保持单线联系,以致于他们两人还装模作样地互相指责对方为共谍。从国民党“徐蚌会战”计划的酝酿制订,到杜聿明部被围陈官庄,刘斐,郭汝槐二人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决策。“徐蚌会战”的两套方案都是由郭汝槐具体拟定的。据说,1955年,毛泽东在为共军将领授勋仪式上曾说:“刘斐才是我们真正的大功臣”。

    事过多年以后,经历过淮海战役的抗日名将孙元良回忆当年的作战情况,曾说:“消灭黄伯韬兵团的是国防部,不是陈毅”。而邱清泉更早在徐州会战前就曾直言不讳的说:“国防部里有共谍,今天这个仗是亮子和瞎子打架,瞎子本领再高强,无论如何也不会打赢亮子。中原会战***是亮子,而我们是瞎子,如何能战?国防部给我的命令,副本先到那边。”

    11月1日,黄维的12兵团全军开拔去淮海战场。但这时胡琏接到特急电报:“胡老太爷昨晚在西安故世!”胡琏接电后痛哭失声并急电蒋介石,请丧假一个月回西安奔丧。临行前,胡琏向黄维建议:与共军作战,贵在灵活,绝对不能“被围”。所以要国防部调集船只,把12兵团由武汉水运至南京,再和北进兵团抱成团由津浦路北上杀入淮海战场,否则宁可不去也不冒被围之险。谁知胡琏一走,刘斐以国防部作战厅长的身份严令黄维率全军由陆路进军淮海战场。结果黄维一白面书生,不敢违抗上级命令,率兵团全部人马挤在正阳、驻马店通往往阜阳的泥土驿路上,人马车辆争道,无计可施,160公里路程竟然走了10天,随后于24日在蒙城附近双堆集陷入重围。黄维急电国防部:“请速即准许兵团突围!”但刘斐却下令:“我12兵团在双堆集,可吸引共军五十余万主力,对我精心规划决战之东战场减轻压力不少!裨益甚大,绝不准突围!”结果书呆子黄维又坚决服从了间谍刘斐的命令,白白耽误了两天宝贵的时间。26日蒋介石听说黄维兵团被围,亲自下令,要黄维兵团“不顾一切向东攻击,击破当面匪军,与李延年兵团会师。”这才开始准备突围。11月27日,胡琏由西安赶到前线,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苦心经营十年的王牌部队,才离开二十来天就被黄维弄的不可收拾。正当黄维、胡琏准备以4个主力师开路向东南突围时,不料其中的一个——第85军110师就出了乱子,11月27日晚,中共地下党员、师长廖运周率全师官兵共5000余人举行战场起义,一下子打乱了12兵团的突围部署,至此彻底陷入绝境。当初胡琏之所以没有当上12兵团司令官,原因也很蹊跷,因为论能力和战绩,从内战爆发到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前,胡琏统帅十八军几乎没有败绩,其取胜之道之一就是不听国防部的指挥,用胡琏自己的话就是“军队的任务在打胜仗,大开大阖,进退操之在我,绝不受国防部挟制!只要仗打胜了,即使违抗命令要砍头我也认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某些人一定要让黄维出任第12兵团司令官。后来在突围中,胡琏只身坐着一辆战车逃出重围,没有死守与部队共存亡的道义,“留得青山在”的他,日后终于在金门又立了一功。

    当11月24日第12兵团被围以后,主力在徐州集结进行徐州会战的计划已经落空。因此,杜聿明有意放弃徐州,但杜聿明当时已疑心郭汝瑰“通共”,因此故意避开刘斐、郭汝槐两人而与蒋介石直接达成了“撤而不打”的密议。11月30日夜,杜聿明按预定计划,率第2、第13、第16兵团等开始行动。由于放弃徐州是刘斐及郭汝瑰事先所不知道的,因此我军当然也不知道,这回“战神”也露了馅。粟裕闻悉杜聿明主动放弃徐州西撤,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粟裕晚年同他妻子楚青谈起淮海战役时,说他曾经紧张过两次,一次是打黄百韬兵团,第二次就是追击杜聿明集团。他说:“非常危险啊!尽管我们估计到他们的撤退方向,却没有想到他们撤退得这么快。我们有些纵队又突然失去了联络,怎么也找不着了,万一让他们三十万部队撤到淮南,问题就大啦!”实际上杜聿明集团总共也只有不到20万人马,所谓“30万部队”包括了随军逃难的大批难民、政府官员和学生。对此,即使是我军的一些资料如《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也承认。

    由于放弃徐州出乎共军的意外,因此在12月1日午前,三个兵团顺利全部撤出徐州,向永城方向挺进,据国民党空军的侦察报告,撤退的部队情形良好,队形整齐。杜聿明的决定打乱了间谍们的阵脚,刘斐和郭汝瑰只得打起了蒋介石的主意。当杜聿明部撤出徐州到达青龙集,瓦子口一带时,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