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后甚念。我们革命工作累及家属本属常事,但不知你们究受到何种程度。望你接信后,将十年情况告我是荷。理书(二哥之子)、尚书(大哥之子)、宝书(朱琦)等在何处?我两母亲(生母和养母)是否在人间?……近来国已亡三分之一,全国抗战,已打了月余。我们的队伍已到前线,我已动身到途中。对日战争我们有信心并有把握打败日本。如理书等可到前线上来看我,也可以送他们读书。我从没有过一文钱,来时需带一些钱来。”

  陈奶奶接到爷爷的信后,立即从四川给爷爷回了一封信,爷爷接信时已在华北的五台山前线。当日,爷爷给陈奶奶写了第二封信:

  玉珍:

  九月十二日的信于九月二十七号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日。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我的母亲仍在南溪或回川北去了,川北的母亲现在还在否,川北家中情况如何?望调查告知。庄弟及理书(爷爷二哥之子)、尚书(爷爷大哥之子)、宝书(我父亲)、许明扬(爷爷大姐之子)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了。……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并问亲友均好。

  朱德

  九月二十七日

  1937年11月6日,爷爷又写了一封信给陈奶奶:


  玉珍:

  由南溪来信数封均收到,悉一切情形,又家中朱礼书来信亦悉。许明扬近与我见面亦谈及家中情况。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我早已看到封建社会之破产,这是当然的结果。尚书死去,云生转姓,后事已完,我再不念及。惟两老母(爷爷的生母和养母)均80,尚在饿饭中,实不忍闻。望你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分,接济两母千元以内,至少400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望千万办到。至于你的生活,望你独立自主的过活,切不要依赖我,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10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现时虽编为国民革命军,仍是无薪水,一切工作照旧,也只有这样才能将革命做得成功。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29日行军作战,即将来亦无宁日。我这种生活非你们可能处也,我也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我虽老已52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万望你们勿以护国军时代看我,亦不应以大革命时代看我。望你独立自主,决不宜来前方,亦不应依赖我。专此布复。并望独立。

  朱德

  十一月六号

  山西昔阳县

  从这信中可以看到,爷爷一方面嘱咐陈奶奶变卖南溪家中的书籍财产以接济“尚在饿饭中”的两位老母,一方面嘱咐陈奶奶“独立自主的过活,切不要依赖我”,这种坦诚,既包含着爷爷对陈奶奶的信赖,也可以看出陈奶奶是多么明理贤惠的女人。

  陈玉珍奶奶又苦苦熬过了抗日战争的八年,解放战争的四年。在期盼中度日,终于盼来了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也不可能恢复与陈奶奶的家庭,但爷爷深知陈奶奶对他的感情,对他的贡献、为他做出的牺牲。爷爷在1950年2月给陈奶奶写了这样一封情深意笃的信,并安慰她“好自为之,自作主张”。全信如下:

  玉珍:

  自别后,你多受惊恐,无日不神飞左右,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谢谢你。

  我们分别是为了革命所需,不是其它。今日南溪已得到解放,你们是能家居做事的,当无他顾虑,努力从事生产,自能享受余年,亦应努力参加革命工作,为人民服务,更多光荣。南溪当道,今日当然是我们的同志,无论军政党都是保护你们的,多与他们见面,如果在南昌时一样态度对之,自然使你们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你们家中事亦可如此好好解决。我今年六十又四,食少事繁,身体日弱,个人私情、家事等等,不能不使我置之度外,望你好自为之,自作主张。来信云,你事繁任重,希望你努力加餐,为国珍重,将我和家乡忘掉好了,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爱我的。今后如有十分困难时,当托同志照顾一切,如能自立总以自立为是。你的侄儿女辈,如有革命志愿,家中不依靠他们为生活的,我可介绍培植为社会服务的有用人才。

  祝你的身体好,并祝你的伯母健康。

  朱德

  (50年)二月十日夜

  解放以后,我父亲一直与陈家保持着书信联系,并在五十年代受爷爷之托专门回四川去探望陈玉珍奶奶……

  想起父亲的养母,我真为爷爷曾得到过这样一位聪明贤惠的妻子感到庆幸,同时也为父亲曾有这样一位养母而感到幸福。在那样激烈变革动荡的大时代,她嫁给了像爷爷这样投身于时代大潮中的革命者,是不可能建立一个稳定温馨的小家庭的。可以说,陈奶奶一生都在期待、风险、艰难中度过,她以无限的爱心照料了爷爷的母亲,养育了爷爷的儿子,她为爷爷奉献了一生,也可以说是为中国的时代大变革奉献了一生,她值得我深深的尊敬和爱戴。



 
  

 
战火中的情缘

  

   


1939年,爷爷和奶奶康克清在山西晋东南。

  奶奶给我讲过我父亲的两位母亲和爷爷的故事,也讲过她以及她和爷爷的故事。

  奶奶康克清,原名康桂秀,她的一生也和爷爷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奶奶1911年出生于江西万安县罗塘湾的一户贫苦的渔民家庭。由于家庭清贫,生下仅一个月,就被送给别人作了“童养媳”。


  1926年,她十五岁,参加了罗塘乡妇女协会。第二年,她又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万安暴动”。暴动失败后,为躲避敌人的搜查,她被迫离家出走。1928年夏天,她又和她的叔叔一起随万安游击队上井冈山投奔红军,成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批女红军中的一员。

  奶奶上井冈山不久,就认识了时任红四军军长的爷爷和党代表毛泽东委员。那时,爷爷的妻子叫伍若兰,是在1928年初爷爷发动湘南起义时和爷爷结婚的。奶奶说伍若兰“一直同朱军长在一起,她能双手打枪,经常带着两支短枪。”

  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为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大规模“会剿”突围下山,进军赣南。在一次战斗中,伍若兰身负重伤后被敌人抓捕,她在敌人的多种酷刑下坚贞不屈,最后被绑赴赣州卫府里刑场处决。行刑后,敌人又把她的头割下,吊在一个架子上面,用大字写上“共匪首领朱德妻子伍若兰”,沿江示众。

  奶奶说:“伍若兰的牺牲给我的震动很大,因为她是我参加红军后牺牲的第一个女同志,又是我们妇女组的骨干,……有许多优秀的好品德”;“ 伍若兰给我留下至今难忘的印象。她身材稍高,显得精悍,皮肤棕色带红,齐耳短发全藏在军帽里。从远处看,人们常常误把她当作男的”;“她还写得一手好字,我们妇女组写大标语差不多都是她动手。有一次,她带着两个女同志外出写标语,十几个敌人向她们袭击,被她打死四个,其余的落荒而逃……”

  1929年3月,红四军由赣南进入闽西,占领了闽西重镇长汀。这是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占领的最大城市,部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休整。就在这休整期间,妇女组的组长曾志找我奶奶谈话,要把她介绍给我爷爷。曾志说:

  “朱军长十分喜欢你,组织上希望你能跟他结合。打从伍若兰壮烈牺牲,他精神上很痛苦。你和他结婚后,可以从生活上帮助他,给他最大的安慰。”

  奶奶一听,说:“他是个好军长,好领导,但当我的丈夫可不行。伍若兰牺牲了,你们来找我,找错了人。”奶奶说她跟爷爷差得太远,论年龄,论水平,论文化,论地位,“差距实在太大了”。

  那天下午,奶奶想不到爷爷亲自来找她,和蔼地说:

  “我们现在都是革命同志,不论军长还是战士,都是一个样。我们干革命反封建,有话就直说。我很喜欢你,觉得你好学上进,工作大胆泼辣,有许多优点,是很有前途的同志。希望你能同我结婚。虽说我们彼此有些差距,但这不会妨碍我们。结了婚,我会帮助你,你也可以给我许多帮助。我们会成为很好的革命伴侣,你能答应我吗?”

  爷爷说得那样真诚、恳切,奶奶真是难以回绝。

  爷爷看出奶奶一时拿不定主意,表示让奶奶再想一想,早点给他一个回答。

  奶奶立刻去找妇女组的姐妹商量,找到两个,都说“这可是个好事,你别再犹豫啦!”

  奶奶还是没有想好。

  第二天,曾志又来找奶奶,说:“还有什么不好想的,朱军长那么好,他亲自来求你,你答应不就完啦!”

  说着,她把奶奶拉到爷爷的那里去。进门就说:

  “我把她送到你这里来,你们接着谈吧。看来我的任务快要完成了!”

  曾志说着就走了。爷爷开始给奶奶讲他自己的家庭和参加革命的经历。

  奶奶回忆说:“起先,我不想听,但是他那缓慢沉着的话语,他那动人的经历渐渐吸引了我。我像听故事一样对他的经历感到有兴趣,不知不觉产生了想了解他的愿望。我像在无路可走的山坳里,渐渐走出了峡谷,对他产生了新的感觉,认识到他的许多长处。他虽是个军长,却又和蔼可亲;他担负革命的重任,却又像个士兵。同他在一起,自己有种平等的感觉,虽说他比自己要大二十多岁,却是个难得的好人!自从伍若兰牺牲以后,他确实需要有个人和他共同生活,互相照料。……我的思想开始松动,防线渐渐消失。但我有少女的自尊,就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爷爷说:“看来你是不好意思回答。能不能这样,只要你不表示反对,就是同意,可以吗?”

  就这样,爷爷和奶奶在长汀辛耕别墅结了婚。

  当天晚上,奶奶对爷爷说:“我有自己的工作,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很多。”

  爷爷完全同意,还说:“干革命就不能当官太太,当官太太的人就不能革命。我有警卫员照顾,许多事我自己都能干,生活上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努力工作、学习吧!”

  婚后,他们一直过着紧张忙碌的战争生活。爷爷率领部队南征北战,奶奶也一直跟随爷爷,并且总是出色地完成任务,很快就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红军指挥员。

  爷爷从不让奶奶专门为他料理生活,以便使奶奶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在瑞金时,奶奶曾多次变换工作,从总部警卫团到交通队,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