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粟裕-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粟裕给安徽省军区的负责同志打了电话,钟家两兄弟都加入了人民海军的行列。

  1972年1月10日。北京,八宝山。

  京城,寒凝大地,泪洒黄土。

  一排排小轿车有序地停着,黑压压的人群佩带着白花和黑纱,人们除了泪水便是抽泣。这天,中央在八宝山为戎马半生的陈毅元帅举行追悼会。

  粟裕更是悲痛不已。“陈粟”这个在战争年代连在一起的称呼,即使进入了和平年代,人们也还是不愿将他们分开。今天陈老总走了,粟裕顿觉独木难支。

  八宝山公墓礼堂,人们默默地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毛泽东、周恩来走来了。

  毛泽东苍白的面容,无力的步伐,迟缓的语调,顿时使礼堂的气氛更加悲凄。人们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看着毛泽东的神态,霎时间,己泣不成声。

  粟裕赶到毛泽东面前,和毛泽东紧紧握手。这是“文革”以来,他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见面。

  毛泽东握着粟裕的手,凝视着将军的苍苍白发,不无感触他说:“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不多了!”

  “主席也要多加保重!”粟裕向毛泽东祝愿道。

  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由衷地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同时,粟裕心里在说:“陈军长,您安息吧!毛主席来了,周总理来了,人民没有忘记您!”

  陈毅夫人张茜满脸泪痕,走进毛泽东就坐的大厅。粟裕站了起来,毛泽东也想起身,张茜快步上前,拦住毛泽东,哽咽着说:“主席,您怎么来了?”

  毛泽东凄然泪下,慢慢地一字一字他说道:“陈毅同志是个好同志!”

  接着,毛泽东如数家珍般地诉说了陈毅的革命功勋。

  追悼会上,周恩来缓慢、悲痛地念着悼词。毛泽东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听着悼词,勾起了一幕幕往事,悲痛万分。毛泽东身后的粟裕,早已以泪洗面了。空气凝固了,呜咽之声在八宝山上空回荡。

  毛泽东、周恩来要离开会场了,粟裕走上前去再次与他们握手道别。

  毛泽东上车几次都没上去,警卫人员扶了他一下,才上了车。他坐在车里隔着玻璃向送行的人们挥手。

  这一瞬间,粟裕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仿佛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但他心里还是在祝愿主席身体健康,多活几年。

  1972年春节前。天津港。

  春节前的数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天津港发生了压船压货的严重问题。粟裕受周恩来指派,立即赶到天津,冒着严寒,视察码头,看望船员。之后,他马上组织召开了干部、工人座谈会,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代表总理看望大家来了。快过年了,我们这里出现了压船压货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商讨一个解决的办法,尽快加以解决。抓革命,也要促生产嘛!”

  天津港干部、工人在粟裕的引导和鼓舞下,不几天,解决了天津港的压船压货问题。后来当周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时,粟裕深有感触他说:“我国除了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之外,还有五千多条自然河流,总长度达四十三万公里,以及九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江、河、湖、泊过去是打击敌人的有利战场,今天则是发展水运事业的有利条件。”

  粟裕指出:“空运、陆运、水运要全盘规划,统筹安排,互相补充;要战时与平时相结合,近期打算和远景规划相结合。”并从战略高度提出修建通辽铁路、南疆铁路、黄河大桥的许多重要建议。

  粟裕还勇敢地指出了交通战线上存在的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一乱、二差。乱就是:规章制度乱,生产秩序乱,思想上也乱,不知该把生产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为好;差就是港口设备陈旧,建设落后。因此必须立即抓好调度指挥,健全岗位责任制,搞好安全生产;同时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港口建设。”

  粟裕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得到了交通战线上新老同志的钦佩。

  1973年夏,粟裕冒着酷署,又一次深入沿海各主要港口,作全面的实地调查,系统地反复研究,最后写成报告:《关于加强港口航道建设和疏运问题的建议》。

  粟裕连夜将此报告当面呈送周恩来:“总理,这是关于改变我国港口落后面貌的报告,请审阅!”

  “好,我看看,有问题再叫你来讨论。”周恩来显然很高兴粟裕如此雷厉风行地抓工作。

  周恩来找粟裕谈话了:“报告我看了,基本可行,你们抓紧落实就是了。

  决定由你担任建港领导小组组长。你还有什要求?“

  “没有要求,一定完成任务!”粟裕不辜负周恩来的期望,坚定地回答道。

  为研究码头选地和建设规划,粟裕又一次从南到北,跑遍了沿海主要港口:湛江、黄埔、镇海、上海、江阴、连云港、烟台、大连、天津。由此进入了轰轰烈烈的三年大建港时期。

  到年底,港口规划共完成五十二个深水泊位扩充设计。这些港口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交通部的水运工作,反复摇摆于修船还是造船之间,方针不定,以致发展缓慢。

  针对问题和矛盾,粟裕指出:“我们修、造船能力只能达到需要的百分之六十,远洋船百分之八十要到香港或国外去维修,而水运工业是发展水路运输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修造并举,以修为主;造船则大中小结合,以中为主,同时狠抓配套件生产”的方针。

  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对这一方针十分重视和赞赏。

  由于方针正确,领导得力,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十亿多元,新建了十个三千吨级以上的船坞,扩建,新建了修造船厂、船舶配套厂十四个。水运部门的同志称此时期为:“黄金时代!”

  当时,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大部分被下放到湖北阳新干校劳动改造。粟裕得知情况后,想方设法,分期分批把他们调回北京。

  粟裕对他们说:“知识是没有罪的,干革命没有知识不行。我是个士兵出身的人,尽管几十年来,学习还算努力,但仍常常感到知识不足,跟不上工作的需要,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相信,你们回到北京后,是能够把你们所掌握的知识,献给国家,献给革命的!”

  工程技术人员们,纷纷表示对粟裕的感谢,表示一定要为国家、为革命做贡献。

  1975年4月。粟裕肩负特殊使命南下。

  粟裕受邓小平之命,南下部队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这是粟裕将军的一次特别行动,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向军队打招呼,警惕“四人邦”搞乱军队。

  19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政治年份。毛泽东虽病体难支,但仍主政;周恩来病魔缠身,仍忧国忧民,却力不从心;邓小平受命于危难时刻,却又奈何不了“四人帮”的淫威,不久,又被“反击”下去。中国,将怎么办?国人在焦虑,世界在关注。

  粟裕决定要到华东去,这倒不是因为他曾在华东战斗过,要回大本营,而是别有一番心事在心头:眼下,王洪文、张春桥之流已分别窃取了军内要职,正在插手军队,上海又是他们的巢穴。此番必须先到华东,给一些老同志打打招呼。

  4月,粟裕在合肥召开军队座谈会。

  座谈会上,有的军队同志向粟裕发问。“粟司令,‘城市民兵指挥部’是怎么回事?和我们解放军是什么关系?”

  “五十年代我当总长时,亲耳听到毛主席说:”鉴于苏联贝利亚事件的教训,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军队系统。‘现在,既有人民武装,又搞民兵指挥部,值得研究。“粟裕说这番话,一方面是向出席会议的一些同志打了招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四人帮“妄图篡夺军权的阴谋。

  5月,粟裕赶到江苏和军政负责同志座谈。

  粟裕先听取一些地、市委书记对国家目前形势的看法以及地方突出矛盾的汇报。会后,粟裕根据大家意见,遣词造句,把小平的意图,把“四人帮”

  的问题,都暗示给这些地方官,好让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迷失方向。

  粟裕还特别就“民兵指挥部”问题,借毛泽东评贝利亚事件之谈话,讲了自己的观点,好让地方干部澄清是非,把握好工作方向。

  在一次军分区的讨论会上,发生了争议。大部分同志对“民兵指挥部”

  非常反感,指出今后的民兵建设究竟是一个指挥系统,还是两个指挥系统,实质上已接触到“四人帮”阴谋搞第二武装的严重问题。但是,有一位老同志却在会上批评了这些正确意见,说这是“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态度问题”。

  粟裕因身体欠佳未参加会,当他听了讨论情况后,笑笑说:“找这个老干部来,我和他谈一谈。”

  粟裕恳切地和这位老干部谈了很久,使这位老同志明辨了是非,端正了认识。

  粟裕每走一处,都特别提醒各部队负责同志:“要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保证部队百分之百地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粟裕还特别叮嘱一些久经考验的部队老同志:“要十分警惕‘四人帮’插手部队,要及时发现部队的动向,谨防‘四人帮’瓜牙在部队的活动,有情况随时向军委反映。”

  6月,粟裕返回北京,适值军委扩大会议前夕。

  粟裕将南行考察情况从两个渠道进行了报告。

  明的渠道。粟裕字斟句酌地写成书面材料向军委报告,因为当时王洪文、张春桥已居军队要职。

  暗的渠道。粟裕将涉及“四人帮”的重大问题,只拟了个提纲,向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军委副主席进行了口头汇报。汇报的主要问题和内容是:

  一、“四人帮”插手部队,搞“第二武装”,在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搞“飞地”,要警惕他们搞“东南武装割据”。

  二、“四人帮”虽然力图插手部队,但团以下的战斗部队是稳定的,他们手插不进去。但,部队也有少数投机分子跟“四人帮”很紧,还有一些糊涂人,以为“四人帮”代表正确路线,盲目信从。

  三、有些领导干部,脑子不清醒,热衷拉山头,搞派性,压一派,亲一派,这样搞得不好会把一些人压到“四人帮”方面去,不自觉地成为他们的“间接同盟军”。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四人帮”及其亲信的篡党夺权的阴谋。

  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粟裕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舒畅起来。

  1978年1月。广西南宁疗养地。

  粟裕在疗养之余,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军事战略战术,他说:“毛主席曾讲过:”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的确是这样。集中兵力的目的,是要改变敌我的形势,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争取主动。“

  粟裕边讲边用白色围棋子摆了一圈,作为敌方,中间放了几个黑子,作为我方。他接着说:“敌人分成一个团一个团地向我们围攻,这个仗怎打呢?从总体上讲,敌强我弱,我们就要下决心,集中兵力造成局部优势,先对付他其中的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