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太宗谋害,就不可思议了”。“赵匡胤的死因是遗传性家族病,即是由于躁狂忧郁病愈后,又患了脑动脉破裂(脑溢血)症。”所以他的死亡实是病殁,不足为怪。因此,太祖之死并非太宗所杀,而“烛影斧声”之谜及历史传说,乃是后人捕风捉影的虚妄猜测。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太祖是太宗所杀。太祖之死极有可能是赵匡义在酒中下毒所致。酒中下毒是宋太宗的惯用手法,赵匡义早在开宝初年就结交豪俊,图谋不轨。到开宝九年(976年),他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进宫饮酒之机,在酒中下毒,杀了宋太祖。也有人从宋太宗好色这一事实出发,指出,宋太宗因调戏太祖宠妃费氏,被太祖发现,遭到斥责,太宗乃起而杀兄,篡夺了皇位。
如果说宋太宗未杀其兄,那他是怎样登上皇位的呢?学者侯扬方认为,太宗即位并无太祖顾命,实属自立,他之所以顺利而毫无阻碍地登上皇位宝座,其原因就在于太祖统治时他有着显赫的地位。太宗年轻时曾参与策划陈桥兵变,有开国之功,后又为开封尹,封晋王,位尊权重,恩宠无比。而唐末到宋初,太子制度废置近百年,朝廷多以亲王兼京尹为储君。随着反对太宗即位的赵普罢相,太宗为亲王京尹俨然居储君之位。其时太祖诸子已成年出阁,但均未封王,更无太子之位,太宗故得以于太祖猝后无顾命而顺利入继。
如果说宋太宗弑兄篡位,那原因何在?皇权再分配不均,是赵匡义弑君杀兄、篡位夺权的一个原因。赵匡胤统治十七年,极力强化中央集权,但对其弟赵匡义发展私人势力缺乏应有的警惕。宰相赵普虽曾劝他除去匡义,但未被采纳,致使最后赵匡义起而杀掉其兄,登上皇位。在对待北汉、契丹的政策上,二人存在着严重分歧,这是另一个原因。另外,围绕着是否迁都洛阳的问题,也加深了赵氏兄弟之间的矛盾,而“烛影斧声”事件的出现,则是这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太宗篡权成功的原因:太宗蓄谋已久,太祖毫无思想准备;太宗选择了最好时机;太宗在宫中收买、安插了内线。太宗弑君杀兄,篡位夺权,在封建社会实属大逆不道,他自知难以服众,因此,除笼络收买当时的文人学士外,还想法为自己的即位制造合法的根据:所谓“金匮之盟”、“手足之情”、“天命所归”、“真命天子”。
关于“金匮之盟”,据文献记载,是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前要赵匡胤按立长的原则,在死后把皇位传给其弟匡义,再由匡义传给廷美,并要宰相赵普写成盟书,藏之金匮,交宫人密藏,所以又叫“昭宪顾命”。研究者们大都认为“金匮之盟”是伪造的,也有人认为所谓“金匮之盟”,实际是宋太宗的杜撰和虚构。
侯扬方认为,应考虑到宋初方承五代之乱,当时不仅北方的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威胁中原,而且中央集权局面尚未形成,四方割据,强藩军权未削。在此形势下,需要一位有丰富阅历及威望的君主,来承担君临天下、统一四方的重任。而继太祖后君位非太宗莫属,德昭难以胜任。太祖实际上是出于现实的需要,才以太宗为亲王京尹居储君之位,何况太宗又有开国之功。而昭宪太后临终前有此顾命,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真是假,却都体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宫廷暗斗,其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却是深远的。
我们探讨一下“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两件政治疑案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太宗处心积虑,夺得帝位,而皇位继承之谜,又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宋太宗心理压力极重,急于建威树望,关注于防范内患,结果威望未建,而内患频作,导致无暇顾及政治大计,仅能循太祖之政而行,是以太宗时期,尽管经济文化均有发展,但积贫积弱之势已现,给大宋后世带来了莫大危害。
………………………………
3、政治名医王安石的寂寞
………………………………
历史上著名的变法:
战国初期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汉代王莽变法
唐代杨炎改制,推行两税法
宋代范仲淹“庆历新政”
明代张居正改革
清代百日“维新变法”
改革家在中国一直是悲剧性的、千古以来大多屡遭非议、谤声不断,更不幸的是身首异处者有如商鞅。不过,追论成功与失败,它们曾经存在于历史就不会了然无痕,至少为今天的改革者们提供了经验与教训,让这些不畏艰难的后来人,沿着漫漫的变革路,继续走下去。
北宋帝国、星汉灿烂,气象万千,已然处身于中国文化的高峰处,然而,繁华背后,内忧外患,积重难迈。于是,一场希求破旧立新的变革就应运而生了,只是它一路走来步履蹒跚。而就在变法几十年后北宋王朝还是承受不了千疮百孔的命运,终于掩埋在了历史的废墟中,却将这段道不清功过是非的往事,永远地留给后人去评说。
公元1068年,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正月,36岁的宋英宗病逝,年轻的皇太子赵项继承大统登上皇位,是为宋神宗。史书记载说,这位皇太子是个志向非凡的人,自幼便痛心于对辽国和西夏的屈辱退让,焦心于国家的财政紧张和朝廷的萎靡不振,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让它振作强大起来。他多次对臣僚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又说“国之要者,理财为先,人才为本。”只是,这样敢作敢当的人才又该向何处求呢?
正是这样的历史潮流把王安石推向了政治的前台:他进取的姿态与改革的主张与神宗无疑一拍即合。于是,从熙宁二年(1069年)到九年,他陆续施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一系列新法,涉及面广泛,几乎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史称“熙宁变法”。
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一个意气风发的臣子,抱着相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共同构筑着富国强兵的理想。若说是时代的要求促成了变革的诞生,那么也正是这场变革才成就了他们这种非凡的气度。列宁很赞誉王安石,称之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然而从变法开始,王安石就遭遇到了同僚的反对。这其中既有不满王安石为人而反对变法的,如在苏洵眼里,王安石日常一些怪异的行为就是一种奸诈的伪装,甚至写了一篇被认为是针对他的文章,题目就叫《辨奸论》;也有对变法应该如何“变”这一问题持不同看法的人,像苏轼便希望渐改渐进,而不是“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更有力主“祖宗之法”不能变的保守派,比如司马光。此外,新法也触犯到了宗室、外戚的利益,因而招致他们强烈的不满,并抓住一切机会毁新法。自从新法颁行之后,各地就不断有异常的自然现象出现,如京东、河北突然刮起大风,陕西华山崩裂,一时间人心惶徨。于是有人把这些说成是上天对人间的盛告。同时在历史上也就留下了一幅图打倒了一位当朝宰相的故事。据《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北方大旱,民不聊生。神宗为此忧心忡忡。正在此时,一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了一幅《流民图》,图中描绘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的惨境,并上言:“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神宗深受震动,遂罢王安石为观文殿大学士。
苏轼曾言:“法相因而事有成,事有渐而民不惊。”可惜的是,什么是“民不惊”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加上人类天性中本就无法肃清的因循守旧的基因,都使得改革者们在尝试变革的道路上始料未及地发现,他们满腔的热忱从新法开始那天起,就已经与背叛、流离彼此相系了。
熙宁八年,神宗又复用王安石。但这时,变法派阵营早已分裂,昔日的战友曾布和吕惠卿或离去或反目。而神宗这位少年天子经过近10年的磨炼也日趋成熟,不再事事依靠王安石,君臣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加上自己的爱子在这期间病逝,心力交瘁的王安石终于在熙宁九年再度辞相,挥泪离开了他主持的变法事业,也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应该说,变法曾一度使国力得到提高。但长远来看,其弊端也日益浮出水面。比如,均输法与市易法原本是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却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此外,王安石冒失地启用了一大批急功近利的新人,也导致了变法声名狼藉。
1085年,宋神宗病逝,“熙宁变法”因政局为之一变,而以失败告终。元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成疾,突然离世。
理想终归是虚幻的,即使生着双翼也并不能轻而易举地飞越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不过,历史始终是公正的:即使新法当时存在不少失误,但我们仍能在后世许多当权者推行的政策里隐约看到它们的身影,至少从某些方面说明了王安石也是有远见的。王安石主持的“熙宁改制”本来已经初步改变了宋初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却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变法最终还是流产了。
………………………………
4、欲罢还休的积贫积弱
………………………………
自从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最近有不少大陆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并不符合事实。比如,陕西师范大学的李裕民教授就曾经多次撰写文章,探讨过这一问题。他认为,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
“积贫”顾名思义就是长期的贫困。从整个国民经济看,宋朝并不“贫”。首先看一下农业状况。唐代耕地为620万顷,宋代524万顷,宋代疆域虽然比唐朝小得多,耕地却比唐还多。在土地开发的程度上,宋已超越了唐,最能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是宋代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宋代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宋代的铁的产量之多超过了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总和。商业的繁荣更是有目共睹,城市坊区被打破,商店再不受城坊的限制,大量市镇兴起,开封、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海外贸易大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宋钱成了许多国家的通用货币,至今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经常出土宋钱,即是明证。宋代经济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少人将“积贫”解释成政府贫,即指财政长期出现赤字。事实上,宋代政府财政收支的具体状况并非长期赤字。北宋太祖、太宗、真宗时期,一直是收入超过支出,仁宗初期和中期仍然如此。清代王夫之就在《宋论》卷6中说:“仁宗在位四十一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国既以是弱矣。”“仁宗之过于弛而积弱也,实不在贫也。”“神宗之误,在急以贫为虑,而不知患不在贫。”
从表面现象看,宋朝疆域远不及汉唐,先后受辽、西夏、金、蒙古欺负,直至亡国。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辽国确实很强大,宋方几次出兵,想收复幽云等地,均以失败告终。但随后辽兵屡屡南下,在河东(今山西)没有任何进展,在河北,也只夺走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