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泛的信仰。而现代妈祖信仰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港埠。
第一回 挂香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映晴空。
平生不厭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
这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一首《题顺济庙》七律诗。北宋宣和癸卯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在途中遇到风暴,得到妈祖保佑,回来后,为妈祖请封,于是,宋徽宗下诏敕封林默为“湄洲
神女”,并题庙额“顺济”,派宦官送于湄洲岛“妈祖庙”。由此,黄公度做其诗,盛赞林默(妈祖)……生前为乡间女巫,死后受到老百姓的祭祀,在莆田湄洲岛为其修建了寺庙,然后又显灵于宁
海圣墩,圣墩人见一枯木漂来,认为是妈祖的“分灵”,便为妈祖建庙供奉。妈祖因为为国立功,受到朝廷的封赐,其后成为中国女海神。
公元987年,这一年正是北宋宋太宗雍熙丁亥年九九重阳日,也就是这一年这一天的午时,林默仙化了,她带着侍女兰兰、亲随四大金刚千里眼、顺风耳和嘉应、嘉佑兄弟从福建莆田湄洲岛渡海来到了台湾北港镇,成为台湾岛渔民新的海上保护神。
从此之后,妈祖的足迹遍布整个台湾岛,先后在全岛修建妈祖庙阁达1000余座,对妈祖的崇拜成为台湾人民新的精神寄托。从此,台湾岛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台湾的妈祖是分灵,所以,在正月,北港镇的居民们聚集在朝天宫前,欢送“妈祖”
回“娘家”。一乘八人大轿由身着红衣的青年男子抬着“妈祖像”渡海回到福建莆田湄洲岛的“妈祖”古庙挂香。
台湾妈祖挂香船经过主航道灯塔山前,船头对着灯塔山山岩……隐约可见的“妈祖之墓”,船员们齐向“妈祖”跪拜。
阳光照在海浪上,翻起白浪。那灯塔山下五尊巨大的石像,经过千年风雨仍然如故。过往的商船慢慢地行驶着,鸣着长笛。
大海突然从海底掀起了狂浪,就连船上的妈祖像也摇晃了起来。那些祈祷的人们大惊失色,不断地磕头,口中念念有辞。此时那灯塔山尖,突然,红光闪烁。大海立即安静了下来,就连那嘶鸣的海鸥也停止了飞翔;鱼儿停止了游动。
湄洲林氏后裔出动所有的船只在港口外的大海上排成队,见台湾挂香船徐徐开来,便齐声鸣笛。
岛上居民倾家出动,扶老携幼,许多妇女怀里抱着孩子,手里还拉着一个。如同过年一样,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湄洲岛码头上,就在那海滨上等待迎接从台湾西归的“妈祖”圣像。
披红挂彩的妈祖圣像从海船上由八人大轿抬了下来。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唢呐声声。渔女们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欢迎的人们闪开一条道,前面是四位男子各自装扮成四大金刚:右前一位是金将军……千里眼,他神情专注,身披衣袍,右手持金钗;左前一位是柳将军……顺风耳,面目狰狞,敞胸露肚,右手持方天画戟,裸露的左臂上画有一条大红蛇缠绕。在他俩身后是嘉应、嘉佑兄弟,嘉应面黑露齿,样子凶恶,身披盔甲,手持大板斧;嘉佑面白而善,手持长矛。紧接着是身穿红衣服的的八个大汉,抬着披红挂彩的妈祖圣像走了过来。轿帘在下海船时,已经被拉开了,这样好让那些林氏后裔亲睹妈祖分灵的风采。彩轿的右侧是妈祖的侍女“兰兰”双手举着华盖,紧紧随着轿子移动。轿子后面是从台湾来的仪仗队,他们击着鼓,吹着唢呐,壮大着声势。
妈祖的圣像抬进了妈祖庙的明堂里放在了早已铺好的红毯上,从台湾来的妈祖像与湄洲妈祖庙的金像面对着面。
妈祖庙后的大钟被敲响。挂香仪式由妈祖庙庙祝主持的。主持宣布“挂香”仪式开始后,那些分坐两边的和尚便开始念经,一边手敲木鱼。这时,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人把台湾来的妈祖头上的红布揭下来,双手捧到妈祖庙里,登上圣梯把这块异乡的红布,覆盖在妈祖金像头上,然后,换回了妈祖身上的早已准备的另一块,老僧人就在妈祖金像前的香炉里抓一大把香灰,用这块红布包起来,然后,仍然由这位僧人送回妈祖的轿子里,放在妈祖圣像的手中。接着那些和尚停止了念经和敲木鱼。主持宣布“挂香”结束。钟声重新响彻环宇。
台湾来的妈祖就放在明堂里,苍天突然下起雨来,大点大点的雨就飘洒在妈祖的大红轿子上。妈祖像立即由那八人抬进庙宇的过道里,由那“四大金刚”守护,避过暂时的风雨。
阵雨过后,太阳重新照耀在妈祖庙上空。娱神表演。湄洲岛居民组成的戏团,唱神功戏,在妈祖庙前广场对面搭台上演。神功戏的内容:演的是妈祖在大海上救苦救难的事迹,妈祖在大海上如何同千里眼、顺风耳斗智斗勇,最后收服了他们,成为她的助手,最后由于救旱,而得罪了东海龙王的小公主,妈祖便被龙王的小公主害死而仙化了。
看神功戏的人不仅是湄洲岛的居民,甚至还有县城莆田、宁海圣墩来的许多妈祖崇拜者和香客,他们往往是提前就到了湄洲岛,在妈祖庙里敬香,然后再来观看台湾妈祖的挂香仪式。
湄洲岛港口的各种各样的船只排成行,对着妈祖庙齐声鸣号,以表示对妈祖的崇敬,并祈求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妈祖的护佑。
太阳刚从大海升起来的时候,湄洲港的居民又是人山人海来欢送妈祖分灵重新回到台湾去,保佑台湾岛的子民。鞭炮与锣鼓声响了,那数十名和尚就跟随在妈祖的轿子后面,一边念经,一边手敲着木鱼。
林氏后裔齐集在码头上,如同大家都来欢送自己的女儿出嫁似的,既高兴又有一种舍不得的心情。鞭炮声中,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眼看着披红挂彩的妈祖圣像慢慢地抬上了大海船上,竟流出了眼泪。
台湾北港镇朝天宫。迎接妈祖挂香重返台湾岛的欢乐人群。罗鼓宣天,鞭炮齐鸣。
妈祖像重新安放在朝天宫的莲台上。钟鼓齐鸣,余音绕梁。
信徒们向妈祖敬香,向“功德”箱中投入钱币,尼姑敲响铜罄。
大海微波慢慢地推向那遥远的天际。港口各类船只排队齐鸣笛,船员们跪在甲板上,向妈祖祈祷。
妈祖……渔民们的海上保护神,一位身着红裙子的年轻母亲,驾着一叶小舟飘在那风浪上……
天道运行,大海时而平静,时而扬波。各种船只航行在大海中,那成群的海龟昂起头;鲨鱼就追随着大船;鲸从海水中伸出高高的鳍,向空中射出水柱;信天翁就在桅杆上盘旋;海鸥一边鸣叫,一边拍浪而飞。
第二回 妈祖家世
大唐宪宗时代,福建省蒲田县湄洲岛,那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渔港,它的海潮落差竟高达7米左右,这对远古人类的航海工具……帆船的行驶最有利,他们往往是乘潮进港,退潮出海作业,进行早期的商业贸易。在那里居住着叫林牧的大户人家,他共养有九个儿子,个个都做了刺吏(州牧),在当时就有人称其为“九牧林氏”。
从盛世到唐末,经过战乱的五代时期,中国历史便进入了积贫积弱的北宋。大宋的北方,屡遭外族侵扰,战火连绵,而南方的沿海一带,虽有海盗出没,但海盗毕竟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所以,东南沿海一带比起战乱的北方,还相对安定而繁荣。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较早的海上贸易,西洋胡商开始云集于泉州、福州等沿海港口。
湄洲林牧第九代世孙林愿,曾做过宋朝的兵马使(亦说做闽王都巡检),他青年时期,由父亲把他送到当时福建路福州的府学……书院,读“四书五经”,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福建路的乡试。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往来于泉州、福州与湄洲岛之间,见多识广,希望儿子一考中举,然后,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金榜题名,光耀林氏家族。林愿的父亲早年从政,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便弃官经商,开始了与大海搏斗的生涯,因而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当时林愿正在准备第二年的乡试,父亲虽然知道自己在人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为了不耽误儿子的考试,毅然不准把他的病情告诉给儿子,以免影响了儿子的学业。妻子见丈夫病情加重,不得不私下派人到省城把林愿叫了回来。
父亲在弥留之际,也没有责备儿子,最后谆谆告诫:“祖训‘积善积德’!”
父亲去世了,林愿不能再回省城去读书了,因为按照当时的惯例,儿子必须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这三年中不能离开一步,离开了就视为不孝。林愿是个孝子,他当然不能做一个不孝之子,这样他就不得不放弃了乡试。守孝三年满后,可他自己也增加了三岁,早已超过了成亲的年头了,因此,他母亲给他准备了彩礼到省城去,把父亲在世时为他定的亲……当时福建盐政史的女儿娶回来。
林愿乘船回到了福州,他首先参观了他曾经就读的福建最高学府……书院,他感慨万端,有的同窗已经去了京城国子监就读,有的人已经中举做了官,可他自己还是一个布衣,功不成名不就。更使他绝望的是:那盐政史早已悔了婚。他的父亲去世了,等于林氏家族就失去了支柱。而林愿又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一个盐政史大官的小姐,怎么能够下嫁给一个布衣白丁呢?
林愿决心离开这使他伤心的福州,回到家乡湄洲去重振林氏家族的雄风。
林家本来就是乐善好施的,在家中收养了一个父母在海上遇难的孤女小华,这孤女仅仅小林愿三岁,身材并不比那些大家闺秀差,而且非常的勤劳而善良,她虽然与林家少爷门不当户不对,却在心里偷偷地爱上了林愿,虽然不能作正妻,作一个偏房,她也心甘情愿!
林愿从省城回来,没有接回那盐政史家的小姐,小华她既为林愿惋惜而又高兴,但她作为一个养女,既没有亲友,也没有谁来为她说这门亲事。在林家还有一位她的对手,就是林愿的父亲从外地卖回来的丫环小刘(被下人们戏称为刘氏),这个女子人材娇好,就是有一张使人无法接受的嘴,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个长舌妇。她不仅到处弦耀自己还在老夫人那里去贬低别人,当然,她贬低的主要对象便是有能力与她竞争的对手养女小华。
儿子从省城回来了,母亲知道儿子心情很不好,于是对儿子说:“凭你的聪明才智,将来考取一个进士,不说一个盐政史的女儿,就是巡抚的小姐也一样娶得到的!”母亲的安慰确实激起了儿子的欲望,他真的跃跃欲试,苦读几年,那进士不也是人考的?在母亲面前他仍然默不作声,母亲不得不接着说道:“养女小华,人长得也不错,心地又善良,也勤快,我看对你还有意,就把他收为偏房,将来遇到大家闺秀再娶正房罢!”母亲一边说一边观察儿子的面部表情。林愿虽然20出头了,谈到娶妻之事,也不觉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心想:小华我与她接触不多,确实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儿子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的表示,那就意味着他答应了!
母子俩的谈话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