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发明家-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风俗的原因,此时王语凝娘家的人是不能去胡家的,只能等到第三天下葬时才能前去送行。

    是夜,王浩然的母亲在照顾着刘敏,而王府仁、王浩然等人则静静的坐在大厅中。

    “七哥。”王浩然先开口说道,“如今高昌那边基本上算是走上正轨了,你带去的那个同窗黄文舟也够机灵,干脆你把那边的事都交由他去打理,而你则在京城运筹帷幄便是。这样你也能多陪陪大娘。我和小玉都远在中城,往后还可能要搬到南方去,我娘也只能托付于你照看了。而且爹的生意遍布长安,事务繁多,要不你就去给爹当个帮手分担一些吧。”王语凝的离去让王浩然感悟良多,一直以来,他虽然有想过要多陪一下家人,然而并没有看得太紧要,等到亲人辞世时才后悔莫及。然而他同样放不下他自己的梦想,既然他穿越到了大唐,有着为炎黄子孙改命的能力,若是就这样庸庸碌碌的混日子,他可不甘心。

    “不必了,你们有这心就足够了。”王府仁倒先反对了,“八儿,你是有能耐有大志向的人,宏儿也是聪慧之人,让他跟着你闯荡出他自己的事业来,可比传承家业强得多。为父尚还身强体壮,生意上的事还应付得来,而且你那当甩手掌柜的功夫为父也算是学到了,正准备成立一个账房,所有生意的账目都交由账房统一核实,到时,就算为父老了,只要还能看得清楚账目,就还能打理生意。”

    “这哪里是学我啊?我可没这么做过!这样做虽然省事,但弊端还是很明显的,若是如此,那生意想要再做大就难了,因为单单账目上的数字并不能让你真切的体会到老百姓们的需求,更不能让你抢先一步抢占先机。”

    “无妨,当年为父为了争口气,一门心思的做生意,如今可谓是富甲一方,什么都不缺了,守着老本陪你俩的娘过快活些的日子岂不更好?”

    “得了吧!能赚大钱的事你真能视而不见?”王浩然知道,王府仁这么说也只是想让他和王启宏安心去闯荡而已,虽然没说破,但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如今新的稻种即将投入使用,再过一两年百姓富足,消费能力强,那时将会是商业的鼎盛时期,若是错过了那个时期,等各行各业的商铺达到饱和状态的话,再想赚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王府仁听完眼睛一亮,倒没有说什么,心里却评估着王浩然所说的趋势的可能性。
………………………………

第176章 王浩然为国企献策

    王府仁想通透了后,也不急着表达什么意见,反正这事还早,以后慢慢准备都还来得及,况且眼下还不适宜谈生意的事,于是他说起了王启宏的事来:“宏儿还是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吧,等你娘好些后,你还是得回高昌去。高昌的事干系甚大,将来功劳可不小,如今那边发展得不错,总不能半途而废,把天大的功劳让给他人了。家里的事你们不用操心,我们王家又不是小门小户,哪用得着你们照看。况且你们的娘做慈善机构的事简直就是着了迷,闲着时就玩玩点兵,逗逗孙子,不会无聊的。”

    王府仁所说的这一点,王浩然还是想到了的,他让王启宏留在京城掌控高昌的事,除了方便王启宏照看家人外,也不至于失去他在高昌的主导地位,只是如此一来,虽然最终的功劳能算在他头上,但总有些坐以待劳的感觉。

    “七哥你觉得如何?”王浩然问道。

    “我的想法跟爹的一样,虽然我想早点回来,但总得把高昌的事完成了才行。”

    “那好吧。”王浩然想了想继续说道,“七哥,这样吧,等你回高昌后,就给棉花加加价,每车棉花在原有的价格上多加十斗米,而且那些运往高昌售卖的大米,价格都提高一钱。如此一来,定然能在高昌掀起棉花种植热潮,那我们的计划就能早一点实现了。”

    王启宏对这些事了如指掌,王浩然一说出所加的价格,他就能很快的算出其中的利润所剩几许,担忧道:“棉制衣服的售卖价格本来就不高,利润也不算多,若是棉花价格涨这么多,怕是没多少利润了。况且高昌那边大米的需求不高,有种棉花的百姓肯定是不用再买大米的,就算大米价格提上去,也多赚不了多少钱呀!”

    “无妨,反正我没想在高昌赚多少钱,况且现在的米价都开始下跌,到了明年,更会猛跌,我们也就今年少赚一些罢了。”

    等王语凝的丧事办完之后,一个太监来到王家,说陛下有事找王浩然,但并没说具体的召见时间,只是让王浩然这几天有空的时候入宫一趟。王浩然想着左右无事,干脆就直接跟着太监入宫了。

    李世民宽慰王浩然一番后便说起了正事:“浩然,朕想从国库中拨出一些银两用来做生意,你觉得如何?”

    王浩然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事,乍然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唐朝人的思维还真不可小觑,朝廷投资的生意可是国企啊!若是照原来的历史进程,国企的出现还是几百、上千年之后的事呢!

    “不知陛下这么做是为何?”王浩然问道。

    “你觉得这么做可有什么好处?”李世民察觉到了王浩然的惊讶和兴趣,这么说来,这小子对此事肯定有所见地,于是想考考王浩然。

    “朝廷投资做生意,用处极多。首先,赚钱是很容易的事,因为朝廷财力雄厚、各项相关政策都可以对之有所优待。朝廷若是多了这么一条收入渠道,那对老百姓的各项税收便可以有所减免。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一条,最重要的是,正所谓商人逐利,商人为了最大的利益,往往会有很多商人会使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或是商家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些都是朝廷法制难以制约到的,毕竟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的。但若是有朝廷的出资的买卖在的话,朝廷就可以通过调整这些买卖来影响其它商家的决策。比如说,如果朝廷觉得目前的粮价太高或太低了,如果朝廷拥有最大的粮食产地,那就可以通过调整粮食的出售价格来影响市面上的粮价,这比起通过政令强制实行更加有效,其它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如此。还有个用处就是,随着百姓生活水品的发展,老百姓们的需求将变得多样化,而不再是以往那样只求温饱了,虽说有需求的地方就有生意可做,可是有很多方面会因为困难大、投资大而无人问津,也就只有朝廷有这实力去当这个先锋。就比如说造船技术,不但投资大、难题多,而且眼前利益并不明朗,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就算臣弟略有家财,也至今未敢涉足。但朝廷就不用太担心这些,若是朝廷研制出可以远航的大船,便可以寻找到一些航线通往它邦,可以让两国互通贸易,而朝廷亦可以先把航线垄断运营,收回成本是没多大难度的,再往后,航线所得便是单纯的朝廷收入了。”

    王浩然对朝廷经商是举双手赞同的,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是知无不言的,他见李世民津津有味的听着,便继续说道:“还有一些有利于民的项目,但其中利益微乎其微,甚至会亏本,从而没人愿意去做。比如说学堂,由于大唐地广人稀、百姓分布零散,就算以后老百姓们富裕了,有余钱供自家小孩求学了,怕是也没有合多少人愿意到穷山僻壤建造学堂给老百姓们的孩子读书。陛下向来以造福百姓为己任,将来若是国库充盈,则可多办学堂,虽然不能赚钱,但将来这些孩子学有所成后,必然不会忘记朝廷的栽培。到那时,大唐人人有书读、人才辈出,大唐还用得着愁没有治国之才吗?”

    李世民频频点头表示赞同,王浩然的最后一句话更是直戳他的心扉,现在的朝堂之上,武将居多,打江山的话,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但若要治国,这些武将哪里派得上用场!李世民手下的治国良臣屈指可数,不然的话,曾怂恿李建成刺杀自己的魏延哪还能坐在宰相的位置上?本是朝臣门客的马周又哪能短短几年就也坐上宰相的位置?这全是因为人才难得所致。李世民对人才的渴望是极其迫切的,这次听了王浩然的长篇大论,心里就有些感慨了,可惜这小子无意为官,如若不然,以这小子的治国之才,也是个当宰相的好苗子!
………………………………

第177章 徐福后裔

    听完王浩然的长篇大论,李世民拿起一封奏折让福安交给王浩然看看,笑道:“没想到你小子在治国方面也如此有见地,老百姓们都说你是个全才,现在朕是相信了。你看,这是马周马爱卿的奏折,里面的论调与你的理论如出一辙。”

    王浩然看了一遍奏折,内容确实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不过还有一点马周未曾提及,王浩然也还没说,那就是朝廷经商的弊端,于是进言道:“陛下,凡事都有利弊,朝廷经商亦是如此。”

    “哦?快说来听听!”李世民连忙问道,朝廷经商一事已经是箭在玄上了,可不能出什么差池。

    “朝廷经商在短期内肯定是能使大唐快速发展起来的,但三五年之后,如若处理不当,朝廷经商的影响力就很有可能越来越小。”

    “这又是为何?”

    “每个人都存在有潜意识中的惰性,就像大家一早醒来时,总会或多或少的想在床上多趟一会。朝廷经商也是如此,朝廷若是做什么生意,那肯定是大规模、大投入的,其它商家肯定无法与之竞争。任谁都一样,没有了竞争对手,就容易产生惰性,久而久之,朝廷投资的商业就缺乏上进的心态,如若不能妥善处理,将来反而会制约了大唐的发展。”

    “那该怎么做?”李世民松了口气,毕竟那问题还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有的是时间去寻找解决办法。

    “控制朝廷商业的影响力在一个合适水平的同时,还得给其它商家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使朝廷商业有能力的同时亦有压力。还有那些管理朝廷商业的官员,如无所作为,当及时降职、撤换。这只是简易的办法,如果惰性很严重,那就只能来个大调整了。”

    “如何大调整?”

    “改朝廷独营为国、商共营。”

    ……

    李世民与王浩然商谈许久,觉得此弊端确实也不容忽视,便把马周、魏延、虞世南都召进宫来共同商议,期间还准备了酒菜便吃边谈。

    等把解决朝廷经商弊端的方案确定下来后,李世民或是有些醉意,对王浩然笑道:“浩然,要不你就别做什么生意了,把那研究所交给你那王门二将,你来朕这,朕给你宰相之位如何?”

    “陛下,臣弟确实无意为官,现在这样不也很好吗?陛下有所召,臣弟必当会效犬马之劳,而臣弟亦能专心做研究,岂不两全其美。”

    “王驸马所言极是,若非王驸马尽心做研究,大唐怕是难以有现在这般繁荣了。”经过这次深谈,魏延算是真正被王浩然的博学所折服了,对王浩然改观甚多,但若是让王浩然这十来岁的人当宰相,而且还是个话题商户,他打心里都感觉别扭。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没再强求,对身边的福安说道:“福安,拟旨,驸马王浩然博学多才,功在社稷,特封长安开国县伯。”

    “谢陛下!”王浩然连忙行了个礼,虽然他对爵位不大感冒。

    虞世南等人亦纷纷向王浩然道贺。

    又过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