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0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给出的结果,或许才能找到相应突破这个局面的机会可能性。

    至少,从对方能够娴熟的使用火铳火雷弹等军器这一点上,让我感到了某种深深的恶意和目的性啊。而找到我那位阿姐陈夫人,就是其中掌握主动和名义的重要一步。

    “不用担心什么……”

    然后回头的安室殿里,我对着依旧有些担心和微微憾色的小晋君道。

    “我去去就回……”

    “能否,让余一同前去探望……”

    她欲言又止的像是鼓足了勇气轻声道。

    “既是夫妇一体,陈夫人自当也是余的阿姐”

    “姐家有事,余当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我不由的惊讶和犹豫看了这位,突然让人有些意外刮目相看的小公女,片刻利害得失的思虑之后,还是开口应承道。

    “好吧,就让我们一起去面对好了……”……

    蒙蒙的夜幕笼罩之下,相对于江宁城中因为这个滔天意外,而隐隐再次酝酿成型的风潮和政治漩涡,

    尚且一无所知的江宁城外,则是还是一片方才入夜的祥和安宁的情景,相对于实行了宵禁的城内而言,城郊这些管理有些混乱松散的附郭坊区里的夜生活,显然才有刚刚开始的兆头而已。

    一身简单清爽璞头夹衣的谷老四,也带着几名便装提着礼盒的护兵和小厮,行走在一条灯火暗淡的街道上。

    这次回到江宁府的机会,对谷老四而言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虽然他的血亲家人大都已经不在了,但是不并不妨碍他在那些同乡故里面前,稍作炫耀和得色之态。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还是区区一介负伤待死的军俘身份,现在却已经是淮军当中提携一营的副将了;因此,在家乡地方上不免有人动了给他说亲的心思。

    其中一个对方是个富绅之家出身的良家女,并且还有房屋和田亩作为陪嫁呢。而另一只则是地方致仕官宦的寡居女儿,但是号称是知书达礼而容貌俱佳;而这两家惟一提出的条件,就是成婚后能够把全家都擎带到淮地去居住。

    当然了,这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通过那些北上投奔的乡党之流,他也有所听闻,近年江宁到润州一代,乃至整个江东道的情形都很有些不好。大江北岸的淮南道除了沿岸地方意外,大部地区依旧是放任自流的混沌无序;南边为大云贼所据的两浙地方,或又是西边江西道的教贼作乱,甚至都已经波及和影响到了江东道的境内。

    所谓昔日富甲一时的财赋重地——东南三道,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战乱民变不止的大泥淖了。

    就算是作为陪都的江宁府,或是军事重地的润州境内,也依旧有流民横行而落草盗匪不绝,大多数人家出城之后都要成群结队的搭伴而行,不然就很容易就此失踪或是变成远离道路的弃尸。

    就算是这些养有护院的普通富户商人,或是退休在乡的官宦之家也不能有所例外。因为只要周边地方的大小天灾人祸不断,这些外来的因素就始终剿之不绝,清之不尽。

    也只有这些因为靠近城墙的城下坊,还能让人依旧维持上某种醉生梦死的虚假浮华而已。不过,这些东西和他这个官秩正七品下,勉强算得上淮军中层边缘的将官,又有什么直接的干系呢。

    他只要能够顾上自己所在的身边人就好了,比如这次受同乡之邀前往家宅中赴宴,也是和对方的再次见面和确认这桩事情。

    虽然他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日夜暖床的新罗小娘,但是作为可以支撑门面的妻子,还是希望能够取上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中上人家女儿。

    因此这些天交接下来,相比一方陪嫁的那些家产财货,他更在意的是致仕官宦人家的门第熏陶,所带来补益和好处;至少在日后生了儿女之后的教养问题,就不要他这个依靠加入淮军之后,突击学了几年的文书和军略的老大粗,在过于劳心费时了。

    今天是和对方家里的新寡娘子,以亲戚为名在同乡家里第一次见面认脸的日子,所以他特地舍了血本,拿出几样就算在北地也是稀罕物的特产来,作为见面的礼物。

    比如,在那些貌不惊人的寻常漆木礼盒里,装着几只长白北麓的山参,一小罐雪蛤油,一块品相完好的黑油水貂皮子,还有一对雪花玛瑙镯子;都是他在东征新罗北战安东时,所偶得好东西和私人收藏品。

    不知不觉间,同乡的家宅已经了然在望了,而对方提着灯笼也早早等在了街口,而远远望见就迫不及待的招呼着将谷老四,给殷情的接引进去。

    虽然只是私下里的家宴,却郑重其事的摆开在正厅里一大张席面,上面各色精致的碗盏筷著酒具看起来足足也有数十件之多。

    随着主人的一声令下,围绕着主人和来客谷老四的十几名奴仆们,顿然如流水一般的潺动起来,而将一样样的水陆佳肴传递上来,将所有的碗盏都盛的满满当当的。

    而在喝过主人及其作陪的亲朋,相互介绍和劝饮的几杯开杯酒后,谷老四才有些闲暇和意外的注意到,厅旁的雕花窗格里,有些隐隐绰约的身形在窥看着;而随着夜风送来偶偶的细语声和淡淡的脂粉想起,这让他不由的愈发手足无措和紧张拘束起来。

    然后,又变成了某种隐隐的期待和渴望。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江宁变

    天亮之后,江宁城外

    满身伤痕累累的谷老四躺在一处泥淖当中,这里原本是一处干枯的鱼塘,而他就像是一条干渴待毙的死鱼一般,浑身淹没在翻出的泥浆里,而只剩下两个泛白的眼珠

    子保持着最后一点生气。

    原本是同乡会友的一场赴宴,怎么就会变成这种结果呢。

    前半夜的气氛极是热烈,他也喝了不少酒之后,才得以见到了那位致仕官宦的女娘,

    从容貌和气态上的初见面,他是极为满意和颇有意外之喜,

    然后就煳里煳涂的和藕臂陈横而仅剩小衣的对方躺在一处了,然后在愧疚和震惊之下,忙不迭的许下终身之约。

    然后发生的事情,就彻底将他从欢喜若狂的天堂,彻底打落到了某种晦暗无比的沉渊之中。

    他这位同乡其实是朝廷武德司的人,但这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名声很有些不好,但好歹也是为朝廷效力的官人。

    而刚刚与他同床共枕的这位,也并不是什么真正的致仕官宦之女,而是专门从官教坊里请出来的女伎,因为是出身犯官的罪眷,所以扮演起来也是没有什么破绽,而

    让他轻易就入了局。

    这并不是什么好心给他说亲的美事,而是针对他这位江宁本地出身的淮军将官,的一个杀局和陷阱,天亮之时就是他们图穷匕见之刻了。。

    如果不是他夜里憋得急却抹黑走错了方位,无意间听见了下人们的一场对白,也许还被完全蒙在鼓里呢。

    最后,也只有他仗着水性甚好而赤膊短胯只身逃了出来,其他没来得及防备和反应过来的护兵和小厮,都已经陷了进去。

    他的防身短铳、匕刃和一应的身凭铭牌,还有一堆数量不菲的银宝和淮式钱票,也都一并落到了对方的手中了。

    更让他心惊和寒战的是,对方居然可以动用事先准备好公人和本地乡勇,来搜捕他这个已经失掉身份的“残害主人,杀人越货,淫暴贵眷”的贼人。

    这样也证明了他的一个可怕的猜测,那位设局诓他来他的“同乡”连同那位冒牌的官宦之女,只怕是早已经都被人灭口而栽在了他的头上了。而看对方的后手和布置

    ,显然不会只是专门针对他这么一个区区小军官尔;只怕是他已经卷入了一场看起来有些不得了的是非当中了。

    。。。。。。。。。

    夜幕降临的马车之中,我看着江宁城七门被封闭之前,最后一批送进来的消息文书,算是某种打发心情和转移一下有些不安的注意力。

    主要是关于最后一片地区完成夏收情况的通报,相关人员自称是差点儿就再现了,当年天宝年间谷物丰产的盛况了。

    “斗米五钱,青齐谷、栗三文”,这是天宝年间的盛世粮价最低时期的记录,为此官府的常平仓里粮食多的几乎放不下,而自此以后就在没有比这更低的记录了;不

    过随着今年夏收的统计上来,淮北道及其延边各州的平均谷物价格,也由此出现了较大幅的下降;

    其中按照徐州和青州境内的多点分别采样数据,当地粮食价格已经低到了一斗糙米才卖到十五文钱,如果是未脱壳的谷子,则只要十一二钱,如果是再粗劣一点的薯

    干、地瓜米什么的,甚至只要七八文就可以买到一斗了;而淮北度量衡用的大斗,(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也就是将近三十斤的粮食了;放在平常的年景

    里,足够社会最底层的一家五口人,搭配自种的瓜菜酱盐果腹而吃上十天半个月了。

    比起全国其他对方动辄数十到上百文之间,乃至遇到灾害和动乱时动不动保障十几倍几十倍的波幅,简直是低廉实惠到不可与日而语了。不过,淮地的粮食价格低归

    低,却是基本不对外流通的,也没有多少太平年景里关于谷贱伤农的说法;

    因为通过规模化的集体生产和编管组织制度,大部分的粮食产出直接被以交公粮,和定向采购的方式在内部给消化了,而相应生产劳动人员的日常所需,则是通过内

    部折算的工分积累和凭票的配给制来满足;因此,除了少部分高端享受、奢侈品和娱乐所需之外,并不直接和外界的市场物价波动产生什么联系,也就自然没有什么

    跌涨的的是概念了。

    最后,仅有小部分掌握在屯民庄户手中的剩余出产,会流入地方自发形成的各种市场当中;虽然总体看起来盘子依旧挺大的,但在官府的调控手段下,却是已经不能

    形成什么气候了,也没法掀起什么囤积居奇的炒作风浪来;因为地方市场虽然允许散售散卖的米粮,但是整体超过一百石以上的谷物经销,就需要向当地的市所报备

    和申明用途。

    毕竟,自古以来的乱世当中,能够让更多人有机会活下来,或是提供军队相应作战周期所需的粮食,始终是被重点管控的军事物资和战略资源之一,就算在淮镇也没

    有例外。因此,所有民间自发形成的粮食买卖和流动,都被要求确保只能发生和消费在淮镇境内,而不许又丝毫颗粒通过非官方的途径外流。

    不过在巨大的利益和差价面前,总会有愿意铤而走险的人冒出来,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其实是个严重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为,超过这个限额的粮食,无论是在体积还是重量上,都是不可忽略的存在。想要从众多的散户和小经营者手中收集和积累到足够的数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淮镇本地根本没有大地主和大粮裳的存在,私底下想要收聚粮食就得冒着被人告举和揭发的风险,在市面上一家一户的去收拢和谈价;

    而后想要路途遥远的贩运出境,需要的车马牛畜等载重交通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由此想要避过众目睽睽之下,或是偷偷掩人耳目得进行成规模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