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这纷乱世道中,经营一个寺院,不会比管领一家封土之臣,更加容易的多。。”

  “兄台的见第,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那个年轻人再次露出白牙齿。

  “不过相见既是有缘,更论拜听大论。。”

  “鄙姓蔡,字元长。”

  他对我郑重施了一礼,自我介绍到

  “还未请教兄台尊讳。。”

  “感觉有点耳熟啊。。”

  我嘀咕道,总觉得在哪里听过一般,回个辑。

  “好吧你可以叫我夏亚。。”

  他开始一一为我介绍,这群人都是他的好友旧识什么,

  “这位是王甫。。泗县人士”

  “这位是宽夫,”

  “这位是及甫,”

  “这位是简夷,”

  “这位是升卿。。”

  “小僧佛印。。暂且挂单寺中”

  最后是那个年轻光头对我合十道。

  “多蒙指教了。。”

  “我辈皆有复兴社稷之愿,因此人称复社群友。。暂推我为领头”

  然后这位蔡元长总结道。

  “今蒙见夏兄,闻道宏论,颇有高屋建瓴之解,倒也不失此行了。。”

  复社,好吧,我可以吐糟东林党也穿越了么。

  然后我忽然想起来什么,蔡元长,这这。。这不是我原本历史那个坑爹的人物么。

  好吧,看样子,无论他叫什么名字,显然与历史上那个恶名昭著,号称亡国六贼之首的太师大人,在人生轨迹和世界观上,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

  “那你认识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人么”

  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余皆不识,不过这位童贯,似有耳闻。。”

  他疑惑了一下,还是回答到。

  “应该是西门头号称一刀称的那个童屠子吧。。”

  另一个叫王甫的人,有些不确定的道

  好吧,这个时空,某论坛阉党们吹捧上天的童贯大王,目前只是个屠夫而已。

  “可否移趾敝处盘恒一二,更多加亲近请教。。”

  他继续发出邀请。

 …

第四十章 彼见

  我想了想还是婉言拒绝了,虽然不知道他和本时空的那个人重合多少,至少这会他还只是我行程中偶遇的一个过客而已。现在还不是高调张扬的时候。

  不过他实在盛情难却,又保证绝计就在附近不会耽误太久,就顺手在寺门前买了两大包茶饼,几包粗细点心,又从素食铺子切了一大盘黄米做的粘蒸糕,跟着他们穿过两条大街,来到了距离辰国寺不远处的复社。

  所谓复兴社稷会的所在,其实是一个旧书铺子的后院,空气中充满了某种油墨和旧纸的味道的颇大院落,门楹上只有一块写着墨书“乐道”的木板,不过收拾的恨干净,最多就的是各种新旧不一的书籍和文抄。

  倚墙的几间房舍,看起来颇有生活的烟火气息,一角攀架的瓜蔓和一小畦花圃边上,

  居然还有一部石版底的手动印刷机,藤筛里撒着不知道是铅还是锡的金属活字,已经被磨得很光,我稍微看了眼印盘,居然是按照现代习惯,左起横版的式样,不用说,又是哪位穿越者前辈——梁公留下的福利了。

  把买来的东西,摆在搬出来的旧案上,烧水冲茶,然后就随意自取自饮,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看起来闲淡率性的多,显然是日常亦是如此。

  有的是拿本书做到角落去,自顾去读的摇头晃脑;有的则是对墙用水蘸毛笔,开始写一些不明所以的东西;或是拿起刀剪,自得其乐的修理花圃,或者干脆打着哈欠走进房里,不一会儿就鼾声大作起来。

  因此,最后只留下蔡元长陪着我继续介绍这里的情形,

  “彼辈颇有竹林遗风啊。”

  我对蔡元长笑笑道,看起来很有些古代版文学宅,加读书同好会秘密花园的味道。

  按照他的说法,这也是一个兴趣颇杂的松散团体。

  作为日常的活动内容,据说除了收罗和传读各种古今书类之外,时常会拿他们自己写的一些心得、诗作之类的东西,拿到这里来供大家品评赏鉴,然后印些小圈子内流行的集抄,作为纪念什么的。

  这部手工印刷机,便是他们最大件的公产了。

  事实上因为数百年前,活字印刷的提前出现的大量推广普及,如今世间出版业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其中:既有传统皇家的内府刻书,也有省台部院的所谓台阁刻书。

  既有传统意义上最高学府——国子监刻书,也有各道州府的地方学校刻书。

  既有地方官府刻书,也有各路差遣使司的刻书。

  既有公使库的刻书,也有公卿显贵,豪门大户,各种名目的家刻和祠堂刻书。

  既有普通大族的家塾刻书,也有专业的书院刻书。

  既有流于民间雅俗滥觞的大小书坊刻书,也有宗教色彩和劝教浓重的寺院刻书。因此像这种手压式的简易印版机制,入手的门槛倒不是太高。

  真正媳的是那些金属活字的来源,要知道这些蝇头阴字的微型铸刻工艺,可不是随便什么五金作坊,都可以做出来的。我不由多他们其中身份的隐藏属性,多了一些猜测。

  依照更进一步的自我介绍,这位蔡元长,乃是人文鼎盛的闽中大族出身,因为族人在徐州地方任官的缘故,得到一个保举的名额,到当地硕果仅存的彭城书院来进学,这处复社的场地,便是他托了关系半买半送弄下来的。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是类似的背景或是经历,最少也是殷实有闲人家的子弟,所以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结交和串联,依靠日常的志趣和同好相互吸引,结成这个小团体。

  然后,在这个乱世大环境里,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维持着士林文风的一点最后传统,或者说尊严和骄傲,宣扬着自己的理念和主张。

  因为可以说这个复社是没有任何收益,反而要大家不断自己掏钱出来补贴进去的,貌似蔡元长是因为投入的最多,所以被推为领头的。

  而特地邀请我过来,不过是某种找到可以讨论高层次话题的见猎心喜,

  只是听说我的现今的职业,只是个郎中,不由露出某种哭笑不得的表情,很有些不大相信,又不好深究的意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嘛。。济世和治病,有时候是一码事啊”

  我轻描淡写的解释道。

  我前身在洛都京学的经历,让我和他其实并不缺少话题和典故,还能扯上一些历史典故和真真假假的野史段子什么的,于是重新聚了几个人过来,就这感兴趣的话题攀谈起来。

  我也多少了解一些当地士人文林的情况,因为徐州当地作为水路交汇的要冲枢纽,却好几十年没有战火直接烧到州城下的相对安稳,因此很是吸引了附近的两淮、两浙、闽中诸道的求学之士,也算是这大乱之世中,难得安宁一隅的人文荟萃之地。

  虽然因为战火打乱了传统科举和官学的上升之途,但无论是求仕于地方守臣,或是将来继承家业什么的,都需要相应的文化知识和眼界阅历。于是也维持了少许游学、进修的市惩空间。

  就好比外藩诸侯,虽然大都对来自洛都的号令,阳奉阴违或是自行其是,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名下的军将官属,将自己的子弟送到洛都的两学三附去修行学业一样。

  不过既然承蒙招待,

  我也给他们出了几个主意,让他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东西和本身专长,稍稍弄点创收门路什么的,虽然不多,但是胜在稳定和细水长流。

  这些人并不是读书读傻掉的穷清高,特别再这个时闻饿殍和兵火的乱世,很容易就讨教起了细节上的可行性和人事安排。

  比如办一个抄局,从小处开始依托辰国寺,印些劝人为善的白话佛经和本生故事,印一些寺院的导览图和名胜点的册子什么,搭售在寺们边上的香火铺子里,绝对不少人来买的,

  再不行,还可以编印一些千字文、三字经之类的蒙读手册,纸张工料都是现成的,所费不过是时间和人工而已,与人方便也于自己有利。

  又比如收罗旧书,重新裱订后,开办对外的租书业务等等,城中偌大的坊间,总是不缺少各种各样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而说到各种学生时代创业和打零工的想念和电子,他们是绝技没有现代人那么丰富多彩的。

  连抄局的名字我都想好,

  “就叫东林抄局好了。。”

  “甚好。。”

  蔡元长眯起眼睛道。

  “取之南山东篱,悠游林泉之古意。。“

  “需要楹联么。。”

  我想了想有乘热打铁道。

  “夏兄有什么佳对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对一出,顿是一片叫好声,其中书法最好的王甫,马上龙飞凤舞的临写了下来。

  我送给他们的其实是,明代东林书院创始人,顾宪成所撰的对子,算是一点点小小的恶意趣味,既然有复社,这么能没有东林党呢。

  我实在很期待未来诸如新东林党的领袖,文人最后的良心蔡元长什么的,如果他真是历史上那个人的话,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崩坏的七七八八,但是在藩镇割据的地方上,还是保留一些学馆和考拔制度,以便提供协助治理地方的官吏之属,毕竟地方政权的运作,可是没法全靠任人唯亲的裙带关系。

  正在说话间,再次听到说话的声音渐进而来,几名有些兴高采烈的士子走进院子来。

  “伯纪。。”

  蔡元长对着领头的高个子招呼道,对方点了点头。

  “这位乃是我的同乡,李伯纪,邵武人士。。”

  赫然也是见过的,辰国寺中那些高调演说的,原来也是他们一群的。

  “这位夏生,虽然只是初识,但却很有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见地。。”

  蔡元长又对那些人介绍道

  “正想引荐给你们呢。。当是好生结交亲近一番呢”

  “夏生有礼了。。”

  李伯纪说话自有一种爽直利落的味道

  然后自我介绍,他们是属于名为讲谈社的另一个小团体。

  在公众诚演说的本非本朝传统,而是在乾元年以后才兴起的,这也算是两学遗风之一,梁公创立诸学而流传下来的善政之一。

  不过相对于闲淡到有些宅的蔡元长这班人,讲谈社的人,就多了一点些锋芒毕露的激进味道,

  因此,可以轻易让人感受到,这些纯粹是游学士子和本地富家子弟构成的,小小的文学圈子里,也有两个山头派系之争。

  不过可以理解,谁都是那个中二的年纪过来,也曾经热血和愤青过。就算是大学时代,也有所谓文、理之争的说法。

  “讲谈社和复社的同年快去助力。。”

  然后又进来一人喊道

  “又和赵元镇、李泰定、胡邦衡他们战起来了。。”

  呼啦啦的院子中就如刮风似的跑出去一群人,连我和抱头蹲也被裹挟了过去。

  然后在辰国寺的某个后门,已经聚拢了一堆戴头巾的脑袋,远远就能听到,大声争论的声音,因为这种场景让我有些眼熟,又有些亲切的味道。

  随着复社众人的加入,声调和气氛也变得有些激烈起来,我边的蔡元长,也告了个罪挤进去调和。

  我听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也站起来招呼一声准备离去。

  “兄台有何见地。。”

  一个声音叫住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