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说说双方坦克的大概性能。
日军九四式坦克战斗全重3。4吨,是三十年代以来世界上最轻的坦克,一般装甲是6…12毫米,车载武器是一挺6。5毫米口径的机枪或者一挺7。7毫米的机枪,极少数装备了37毫米火炮。
日军九五式坦克战斗全重是七点七吨,最厚装甲16毫米,一般装甲是6…12毫米,车载武器是一门三十七毫米口径的火炮,两挺七点七毫米的车载机枪,最大时五十公里。
日军89式中型坦克,说是中型坦克,战斗全重才12。7吨,最厚装甲17毫米,一般装甲5…15毫米,车载武器是一门五十七毫米口径火炮,两挺6。5毫米的车载机枪,最大时只有二十五公里。
整体性能来说,89式已经落后了,所以日军才开始研制九七式,于37年定型,九七式是日军在二战中最成功的坦克,但是在38年才开始慢慢量产,现在的数量很少。所以出现在天津外围的九七式也没几辆,在这种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作战中,改变不了什么。
再说中**队的德军一号坦克,是以b型为主,战斗全重5。8吨,装甲厚度只有7…13毫米,武器主要是两挺7。92毫米的机枪,部分装备了2o毫米意大利制的机炮,时37公里。
可以一号坦克的性能除了比九四式强点,比日军的其他几款坦克都差,主要是德国人当时受《凡尔塞和约》的限制,只拿这款坦克作过渡期。
魏起东也知道这款坦克过时了,所以也让德军提供的一号坦克数量并不多,还不到一百辆。
中**队坦克的主力是德军的二号坦克,该型坦克装甲厚度最厚也才十二三毫米左右,武器是一门二十毫米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时最快可达六十公里。从这里也可以即便是二号坦克的性能,也是比不上眼下小鬼子除了九四式的其他坦克,还是由于该型坦克也是实验型。
第二二二章 装甲集群的对抗(上)
魏起东自然知道德军的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都有些落后,所以极力要求德国人提供他们的三号坦克。
德国的三号坦克这几年一直在不断的改进,所以还没有完全定型量产,但魏起东需要尽快的给中国军队装备更先进的坦克,在德国工厂考察了一下之后,便定下三号C型为主。
魏起东给德军人提供了一些改进建议,这个型号的坦克要不了多久就会过时,但却让德国人先按照他的要求尽量的多批量生产一些三号C型的供中国军队装备。
这款改进型的三号坦克,总重达22吨,装甲最厚达70毫米,车载主武器有两种,一种是三十七毫米火炮,另一种是魏起东要求的尽量装的五十毫米火炮,外加两挺7。92毫米机枪,最大时速40公里。
从这种综合性能来看,改进的三号坦克就要比日军的几款坦克优异了不少,中国军队一共装备了一百二十辆左右,这才是德国加紧生产的结果。
在知道日军的装甲集群要支援过来之后,魏起东便立即通电装甲师,尽量将两个装甲师的三号坦克集中起来,作战的时候,以三号坦克在前头与日军装甲对抗,另两款型号不要正面对抗,可以迂回两侧进行包抄或者袭扰。
可以说,没有魏起东,中国军队装甲师根本就没办法组建起来,而魏起东的一些战术素养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所以他的意见,各将官都会非常的重视。
所以,日军根本不知道,中国军队需要是调一个装甲师出来,但是,坦克却是经过整合的,两个装甲师的三号坦克几乎都抽调在一起了。
可就在双方的装甲集群要碰撞在一起之时,突然,“噌噌噌”的声音在上空出现,随即一架让日军熟悉的飞机出现了。
“魏起东、唐欣怡……”坐在坦克炮塔上的日军指挥官猛的一惊。
不错,在这阵子中国军队的反攻中,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日本大本营则知道他们两人这阵子就抽空在他们日本的港口布设水雷,却没想到,二人在这关键时刻赶回来支援中国军队的装甲作战。
“打下来,把他打下来……”有的日军指挥官惊恐的下命令,看来魏起东和唐欣怡已经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里阴影了。
噌噌噌,阿帕奇直接明目张胆的从日军装甲集群的上空飞过,好像是故意告诉他们,我飞到你们后面去了。
飞机的速度,自然不是坦克可以比拟的,何况还是这个时候的坦克,日军只看到阿帕奇从他们头顶一飞而过,机枪都还没来得及架起来。
“嗖嗖嗖……”绕到日军装甲集群背后的阿帕奇,二话不说的就开始发射火箭弹。
“轰轰轰……”由于是低空打击,所以命中率非常高,一辆辆日军的坦克仿佛是火柴盒一般直接爆炸开来。
而在此时,中国军队的装甲则是加快速度向日军装甲集群冲来,顿时让日军感觉到他们似乎一下子从进攻变成了被夹攻了,这简直是作弊。
日军本来就善于装甲集群作战,此时被魏起东和唐欣怡一搅和,整个装甲集群的队形就混乱了不少,但中国军队的装甲则井然有序。
“轰轰轰……”靠近过后的中国军队的三号坦克首先发起攻击,他们淡定的瞄准一辆辆如芒在背的日军坦克疯狂炮轰,当场不下有十辆日军坦克被击爆。
日军也不甘示弱,顿时被激起了凶性,开始不顾一切的发起冲锋,他们似乎将装甲作战当成了近身搏战,想贴近些打,一方面可以提升命中率,一方面可以显示他们的勇武。
但是,日军似乎不是很清楚,装甲集群作战,更加需要讲究各种战术。
三号坦克有比较完善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所以指令很容易下达下去,整个装甲师便开始运动了起来。而天空上的魏起东和唐欣怡,更能够看清楚下方双方的阵型,魏起东时时的通过无线电将日军装甲集团的动向上报给下方中国军队装甲师师长戴安澜将军。
本来,戴安澜接任一装甲师师长,资历是有些不够的,但魏起东以戴将军在战术思想上比较符合时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械化理论良材,硬生生的将他推到了一个装甲师师长的位置。
而事实也证明,这段时间戴将军和杜聿明的另一个装甲师,两个装甲师配合,如同一个犄角般,硬生生的从河北一路快速挺进到天津,取得了相当卓著的战功。即证明了戴安澜将军的能力,同样也证明了魏起东的眼光。
戴将军在收到魏起东对日军装甲阵形的报告后,立即调整战术,分别向几个装甲团分配任务,他的战术目的很简单,通过运动的方式将日军的装甲集团的队形搅乱,然后调集优势装甲再分割包围小股脱离日装甲主力的目标,一口一口的将敌装甲集团吃掉。
这样,既可以最大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也能够减少自身的伤亡,至少多耽搁些时间,对中国方面来说,反而是好事,拖到了天亮,对中国军队反而更加有利,因为空军随时就可以参战了。
由于装甲协调比步兵建制单位更加困难,而日军的装甲部队,除了九七式,其他都没有有效的通讯系统,所以很多时候需要靠旗语或者是人力通讯,更多的,各坦克是自已打自己的,也没想过和其他坦克协同作战。
终于,有一股近三十余辆坦克的小集团与日军大部队脱节了,双方隔着七八百米的距离。戴将军在魏起东的指示下,立即派出一个装甲团从日军脱离的衔接处直插而去,一个子将这股日军装甲与他们的大部分分割开了,然后迅速将其包围。
将这几十辆日军坦克包围之后,戴将军迅速下令围歼,当接到被围几十辆坦克的求救之后,日军的装甲主力又开始向这个方向运动支援。
戴将军自然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被打扰,立即命令剩下的装甲去牵制,而唐欣怡也驾驶阿帕奇支援过来,魏起东一枚枚火箭弹向下发射,一架阿帕奇恐怕就能顶上几十辆装甲,而且还是行动非常迅速的那种。
对付日九四式战车,魏起东直接用链炮,对付九五式有时候也用链炮,因为阿帕奇链炮的攻击力也很强大,打到一些要害部位,九五式这种薄皮坦克也扛不住。在对付89式和九七式的时候,一般是用火箭弹解决。
第二二三章 装甲集群的对抗(中)
虽然眼下阿帕奇对付日军的这些坦克很有效,但是,魏起东却不敢让唐欣怡将阿帕奇飞得太低,因为他清楚日军有九七式自动炮,其实就是一款2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枪。
该型反坦克枪的主要目标自然是用来对付装甲的,但是魏起东却不敢保证小鬼子不会突然想到可以对付低空飞机的直升机。虽然以阿帕奇的防御强度,该款反坦克枪还不至于一枪将阿帕奇打下来,但几枪下来,即便阿帕奇恐怕也是受不了。
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突然砰的一声,阿帕奇的左侧机身被狠狠的撞击了一下,巨大的冲击力将阿帕奇冲得一阵震擅,唐欣怡吓了一跳,连忙控制机身不让下坠,并迅速的拉升高度。
魏起东眉头一皱,立即察看了一下受伤的位置,从里面都可以看到左侧机身有一块拳头大小的向内凹陷的鼓包,所幸没有被贯穿。
“没事,继续……”魏起东自然不会有些危险就立即离开,这场装甲集群作战对中国军队很重要,而且小鬼子想一下就将阿帕奇打下来也不大可能,所以这份危险完全值得冒一下。
“嗖嗖……”魏起东锁定两个目标,又迅速的发射两枚火箭弹。
虽然由于敌人火力封锁的问题,魏起东不能降低高度近距离分辨出下方日军坦克的型号,但是通过日军坦克的火力和动力,以他的经验,他就能基本上知道开火的日军坦克是什么型号了。
魏起东会先用火箭弹打击97式和89式,再寻机用链炮攻击九五式,在用链炮攻击九五式的时候,魏起东往往是一阵连射,他不求一发炮弹就可以干掉一辆九五式,哪怕是五发十发干掉一辆都可以。
“轰轰轰……”在魏起东和唐欣怡的空中支援下,最先冲过来支援的十多辆坦克大部分被打爆了,不但阻隔了后面日军装甲的道路,也影响了他们的作战士气。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从开战到现在,他们日军装甲明显的处于下风,中国军队的装甲很多时候虽然看起来是被他们日军的装甲追着打,但是他们的效率其低,反而被中国军队的装甲拖垮了,掉入中国装甲师设下的圈套之中。
就像现在,三十余辆坦克被几倍的中国装甲围起来痛殴。
由于缺少无线电指挥,所以日军的指挥显得很不灵活,下面的各辆坦克和装甲很难及时明白指挥官的战略意图,往往只能自己寻找一个目标一一单挑。
但是,装甲集群之所以成着集群,更大的目的就是互相配合作战,并非为了和对手一对一的拼刺刀。
正因为如此,一些日军的坦克乘员经常怒骂中国军队不讲规矩,明明是一对一的单挑,却突然从侧面或者其他方向蹿出一辆或者多辆中国军队的装甲对他们进行围殴,经常让他们顾此失彼的被击毁。
当收到几十辆被围坦克的求援信息之后,日军指挥官安岗武臣便想调动主力去救援,可由于通信能力的问题,他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