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上名信感到齐王对中南半岛土著的政策十分粗暴。和这些越南人比起来,日本的农民就十分幸运了,日本的农民至少仍然在祖先的土地上耕耘。

  村上名信认为齐王之所以这么区别对待,可能是因为日本人长得和汉人一样,而中南半岛的居民和汉人长得不一样。而且日本人的文字也和汉人一样。想到这里,村上名信突然对灭亡日本的汉人有了些亲近感。

  凡事总要经过对比,才知道好歹。

  对于日本的武士,汉人们也给了一条活路,让武士进山管理越南土著。

  虽然这是个危险而报酬不高的活,但比起在日本完全失去生计靠打杂赚取食物,这工作看上去就显得还可以了。至少在这山区里,武士能昂着头别着刀,做他们引以为豪的“上等人”生活。

  不过要过上这样的生活,首先要压服这些桀骜的越南农民。

  村上名信被文吏宁蓝合大人分到了顺山谷这个村庄,和小早川以及另一个武士“留守为清”分为一个组。三个陆奥来的武士将瓜分这个三百多人的顺山谷村。

  文吏宁蓝合并没有给三个武士任何文书和证明,在这个有些混乱的中南半岛军管区,尤其是在更混乱的越南山区中,实际上没有任何机构控制着越南百姓。三名武士不需要和任何人做交接,他们只是一人带着一大袋行囊,别着自己的两把武士刀就进山了。

  只要山区越南人不爆发大规模的骚乱,虎贲军就不会进山接应武士们。他们三个人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三把打刀和三把肋差。

  而现在,村上名信相信他很快就要拔刀了。

  小早川站在山民的最前面,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试图让越南的山民们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小早川说的是日本话,越南人只听得懂越南语,沟通很艰难。足足用了半个小时,小早川才让越南人明白了他们以后的三成收成要作为税收上交。

  越南的山民们明白这一点后,就发出了各种怪叫声和咆哮声,显然是极为不满。

  他们很快就拒绝再听小早川训话,而是齐齐转身往村庄中走去,朝押后的村上名信这个方向走来。

  小早川看到越南人的举动,明白自己的征税政策被越南人拒绝了。他大喊了一声“混蛋”,大步冲到了村上名信的旁边,指着想离开的越南人大声呵斥。

  “笨蛋!不交税是死罪!”

  留守为清也踩着木屐冲了过来。

  这群越南人有一百多男人。仗着人多,他们并不把只有三个人的武士放在眼里,他们企图越过村上名信和小早川防守的一线,回到村庄中去干活。

  村上名信皱了皱眉头,一把拔出了打刀,将刀锋对准了这些蔑视自己的越南山民。

  “回去!”

  留守为清和小早川也拔出了武士刀。

  “抗令者死!”

  村上名信和小早川对视了一眼,暂时不再纠结于两人之间的矛盾,准备联手对付这些越南山民。

  显然不杀几个人,三名武士是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这个三百多人的村庄的。

  越南的男人们对视了一阵后,也从腰上拔出了镰刀和砍刀,对准了三名武士。

  越南男人去掉老人和孩子也还有七十多个。七十多人对付三个人,越南的山民们无论如何不愿意认输。

  三成地租意味着一百多人的口粮,意味着越南山村要少养活一百多个孩子。在越南人的理解中,这就是一百多条人命。

  武士们举着锋利的武士刀,一点点压向了人多势重的越南山民。

  被三名武士的杀气震慑,越南的山民们有些害怕,竟齐齐往后退了几步。

  但很快他们就回过了神。

  “杀了日本人!”

  七十多山民男人举着镰刀和砍刀扑向了武士。

  村上名信往前迈了一步,猛地一刀砍向了冲过来的一名瘦弱越南山民。他使用了最简单的劈砍方法,砍完这一刀后迅速撤回脚步,将砍出去的打刀收回来,准备砍向下一个目标。

  血花猛地溅开,穿着棉布短衣的越南山民胸口被武士刀狠狠割开,皮肉下面的肠子都爆了出来。

  三名武士开始杀戮这些不懂得如何使用武器的越南人。

  一转眼,三名武士已经杀了八人。

  再杀下去,越南人就要被杀光了。村上名信大叫了一声“收刀!”,往后连跃了几步跳出了战局。

  小早川和留守为清下意识地服从了村上名信的指挥,往后跳出了战线。

  越南人这才发现,仅仅是十秒钟,地上已经有八具山民尸体。

  武士们的战技优势,不是越南人可以用人数优势抵消的。

  还活着的越南人脸色发白,双腿开始颤抖起来。他们是农民,何曾见过这么多人被砍死?恐惧已经完全笼罩了他们的意识。

  村上名信拔出自己的肋差,示范性地将这把短刀扔在地上,大声吼道:“弃刀!”

  越南人完全没有了斗志,他们显然明白了村上的意思,一个个把自己的镰刀和砍刀全部扔在了地上。

  村上名信又示范性地跪在了地上,大声吼道:“跪下!”

  三百多越南男女老少不敢怠慢,扑通扑通全部跪在了地上。

  村上名信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碎步擦干了打刀上的鲜血,将打刀收进了刀鞘。

  “小早川!留守君!我们三人先不要分开,一起管理这个村庄吧。”

  小早川突然间觉得村上名信远比自己强大,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第一千二十二章 聚宝盆

  九月十七,李老四骑马走在暹罗的湄南河平原上。

  李定国骑在李老四的旁边,向李老四介绍山区中的情况。

  “伯爷,如今山区中的日本武士已经基本控制了局势。各地的中南半岛土著都基本被镇压,除了极少数武士失败被土著赶了出来,大多数武士都成功成为了山区中的管理者。”

  李老四好奇地问道:“还有武士打不过土著,被赶出来的?”

  李定国笑道:“总有滥竽充数,武艺不精的武士。”

  李老四点了点头,看向了北方。

  在山区里使用武士作为基层管理者是十分划算的事情:中南半岛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这里的农民也没有汉人那么勤劳,一年到头只能糊口。这里的土地虽然肥沃,但这里的人却得过且过,成年人人均只耕作两、三亩的水田,每人平均只收获五、六石的稻子。算上老人儿童,每个人仅仅有三石左右的粮食做口粮。

  所以武士们虽然能够获得总田赋的十分之一作为俸禄,也不过是获得四个土著的生活资料,十二石粮食而已。这些粮食按照范家庄的粮价来说不过是三十两。

  也就是说,武士们为李植维护大山中的秩序,每个月月钱只有二两五钱。

  而且这些武士们要能文能武,不但要武艺精湛镇得住大山中的山民,还要有算术能力能够收税算账。

  放眼望去,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同时具备这样文武才能的群体也只有日本的武士了。

  每个日本武士每年都要为李植输送近三百两的田赋收入。而且日本武士还往往擅长水利和梯田技术,能够督促懒惰的东南亚土著发展农业。所以说李植未来的中南半岛的田赋收益还会继续扩大。

  李老四觉得,真田信之临死前提出的用武士管理山区的建议当真是一个好建议。

  最关键的是,武士们也喜欢做这件事情。武士们很享受作为基层管理者的风光。把失业的武士从日本运到东南亚,极大降低了日本爆发武士起义和战乱的风险。

  这是一箭三雕的安排。

  李老四觉得随着计划的顺利展开,王爷一定会夸奖自己这个安排。

  未来几年,随着迁入山区的东南亚土著渐渐开发出山谷田地和梯田,中南半岛每年将给一镇九省输送以千万两计的田赋。随着这笔收入的逐渐增加,王爷的实力也会有上一个台阶。

  王爷可以养更多的虎贲军了,听说王爷最近已经有了扩军的计划。

  但是王爷显然不是一个醉心于钱财的人。对于李植来说,更重要的是让汉人在新的土地上孽殖。也就是说,最关键的是安置好从内地迁来的汉人移民,真正把东南亚变成汉人的土地。

  李植大笔地投资于移民的迁移,大量补贴愿意南下开垦东南亚的汉人农民。

  李定国指着前面的一片树林,大声说道:“伯爷,过了那一片小树林,就是湄南河第一百七十九殖民地了。”

  现在齐王在各地广泛宣传移民东南亚的好处,民间的轮船公司像是倾销货物一样将一船又一船的移民,一船又一船的移民物资送到中南半岛来。这些新移民到达的地方甚至来不及取名字就开始建设了,中南半岛的军管政府只能以数字来给这些汉人殖民地命名。

  李老四在马上坐直了,顺着李定国的手指看了过去。

  湄南河平原的绿野葱葱,便映入了李老四的眼中。

  到处都是低矮的热带雨林和树林之间的稻田,地势十分的平坦。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小河流过,让整个平原显得极为富饶肥沃。

  在平原上有很多地方还未开发,树林很多。

  如果单论农业生产条件,东南亚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日照充沛降水充足,平原地区土地平坦河流众多。然而在十七世纪,这里的土著民族却没有大力发展农业的组织能力,白白浪费了这样沃野千里的大平原。

  比如说,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在这个时代基本是无人的沼泽地区。

  不过这样的局面就要被一船一船迁来的汉人改变。

  李老四“驾”地一声,策马冲了出去,朝前面的第一百七十九殖民地驰去。

  越过那片树林,李老四看到了一个五、六十间砖瓦房子组成的村庄。

  村庄的附近有几十个儿童在那里蹦跳玩耍,几个老头老太在那里守着孩子。

  村庄的外面,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水田。那些水田蔓延在一条小河的两侧,不知道有多少亩。小河上已经架起了龙尾车,龙尾车旁边有水牛在不断地转动,河水不断地通过灌溉渠流入水田中。

  李老四看到一些农民驱赶耕牛,在水田里插秧。

  和江南的水田不同,湄南河平原这里的水田位于热带,最冷的冬天温度也有十度以上。一年四季都光照充足,水稻一年可以种三季。所以即便是现在九月,农民仍然在种植第三季水稻。

  李老四对那些蓄力驱动的插秧机有了些兴趣,停马下来看了看。

  那些机器由蓄力驱动,随着水牛不停往前走,机器将一个大铁盘上密密麻麻的秧苗插进了水田里。李老四仔细观察了一番那些田里的秧苗,发现秧苗插得很正,秧苗和秧苗之间的行距保持得很好,看上去十分整齐。

  李老四跳下了马,走到了田垄深处,朝那些农民喊话道:“老乡,你们这机器叫什么?”

  那些农民抬头看了看李老四,见李老四一身血红色军装像是个大官,便恭敬地答道:“官爷!这是王爷给我们发的畜力插秧机啊!”

  李老四问道:“插秧也要用机器?”

  那个老农停了身边的耕牛,笑着答道:“官爷,这王爷的插秧机真是神仙机器。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