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老师,按照齐国“尊师重教”的规定,老师是有独立寝室的,是有专人负责照顾的。
孟子本想按照礼节规定来接待淳于髡,见淳于髡不按常理出牌,也就随便了起来。他一边弯腰施礼,一边伸手示意请淳于髡大人坐。等到淳大人坐下后,这才回答淳大人的问话。
孟子回答道:“淳大人,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是礼制规定的。”
“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束缚吗?”
“束缚?”
“这个世界是男人与女人的组合,你让男人与女人之间保持距离,怎么可能呢?”
孟子回答道:“男女有别,男主外,女主内,分工不同。”
“男主外,你这不是把这个社会交给男人了?女主内,你这不是把女人定格在家里了?”
“男女有别!分工不同,只能这样!淳大人!”孟子摊了摊双手。
“为什么不可以女人也参与社会事务呢?而事实上!女人也参与了一定地社会事务,如果一定要按照礼制来办事,那怎么可能呢?
比如说?战争来了,男人战死沙场,家里就剩下孤儿寡母了,那这个家庭谁来主外呢?”
“怎么没有男人了呢?她们还有同胞、宗族啊?”孟子辩解道。
“同胞?宗族?”淳于髡心里很生气。
心想:你还指望同胞、宗族?他们可能自身难保,谁还顾得了你?就是因为一个“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就把女人给束缚住了。不!就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交往给束缚住了。不!是把这个社会给束缚住了。
不仅仅如此,也把这个家庭的人给束缚住了。因为男女授受不亲,这个家庭没有了男人,而剩下的孤儿寡母就失去了依靠,就必须依赖于同胞、宗族。可以想象!同胞、宗族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谁还会来顾及你?
孟子曰:“只要这个社会按照礼制来约束世人的行为,大家都自律而为,这个社会就没有战争……”
淳于髡打断道:“孟子先生!你就哄鬼去吧!你只能保证你孟轲一个人、自己做到自律,按照礼制去约束自己,你无法保证天下人都这样!你做不到!”
“这是一个很浅显地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只要我们去教化他们,世人会这样去做的。如果我做到了,我身边的人会效仿。如果一地人做到了,那个地方的人一样会效仿。如果一国人做到了,天下人都效仿……”
淳于髡气得笑了起来,打断道:“孟子先生!你是在做梦吧?”
“做梦?”
“你是在说梦话吧?”
“说梦话?”孟子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你只能保证你孟轲一个人、自己做到自律,按照礼制去约束自己,你无法保证天下人都这样!所以!你说的都是梦话。”
第902章 男女授受不亲(二)
“我们可以一国之内推广,让更多地人知道明白这个浅显地道理,并不是难事……”孟子忍着气,一脸认真地说道。
淳于髡又打断道:“刚才说到哪里了?刚才说的是‘男人授受不亲’,怎么又说到儒家学说推广上面了?你们儒家的那一套思想,你就不要在我面前推广了,你可以在君王面前推广。君王要是爱听,愿意接受,你再说你的梦话吧!
我们现在回到‘男女授受不亲’的话题上,我问你!孟子先生!假如?你嫂子掉到水里了,你是救还是不救呢?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
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话题,想用此话来诘难孟子。
刚才扯远了,怎么就让孟子扯到说梦话上面去了呢?
男主外,女主内,假如?嫂子在河边洗衣掉到水里了,你这个小叔子是救还是不救呢?既然男女授受不亲,就不能救啊?救了就违反礼制了。还有!在这种情况下,在水中救人,就有许多说不清的东西啊?
水中救人,难免会触碰到双方身体上的部位,这就更让人说不清了啊?
孟子很生气,回答道:“嫂嫂溺水了不去救,那还是人吗?”
可是?又觉得并没有解释清楚“男女授受不亲”,赶紧补充道:“男女授受不亲的确是礼,但救嫂子,是权宜之计!”
“还不是?命大于礼!”
淳于髡由此辩驳道:“在生命面前,就没有礼了!是不是?要是讲礼,就不能下水救嫂子。下水救嫂子,男女授受不亲了,就没有礼了。可见死不救,你又说那还为人?是不是?还不是?命大于礼,命比礼重要。
所以!你所推广的儒家学说,推广的什么礼制,都是废话!
当今大周天下,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如嫂子溺水,你不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你却来我们齐国的稷下学宫讲什么礼?你这不是说梦话吗?你还为人吗?”
孟子忍着气说道:“救天下黎民要授之以道,所以!我来稷下学宫了。嫂子溺水可以拉她一把,难道?天下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得要我挨个去拉吗?”
“既然救嫂子违背了礼制,而又要去救,那你又何必去谈什么礼制呢?还有谈‘男女授受不亲’的必要吗?”
“礼制是社会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必然要传!而救人,是仁爱之心……”
“那么?仁爱之心与礼制之间是不是相互矛盾?”
“相互矛盾?哪里呢?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你错了!命大于礼!一切以命为主!生命大于礼!礼制要在保护人的生命的前提下,没有人,要礼制做什么……”
淳于髡与孟子两人,就关于礼与命的话题,辩论了起来。
淳于髡认为命大于礼,先救世人于水火之中,再教化世人学习礼仪,遵守社会规范,而不是先教人以礼。
庄子的分身正好路过稷下学宫,无意中撞见了这个场面。见孟子被淳于髡给耍的,不由地偷笑起来。
上次与他辩论的时候,孟子直接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为理由,不与他辩论。而这次!在淳于髡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却是争得面红耳赤。
看来!他是想在稷下学宫发展,在齐国发展,才这样寄人篱下,受淳于髡戏耍。
在历史记载中,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淳于髡又用同样地方式与孟子进行了一场辩论。
可以想象,齐国朝堂之上有淳于髡这种人存在,想稳稳当当地当官,是不可能地。
“不知道这位孟才子他在心里用什么说辞来宽慰自己?”
庄子不由地摇头笑了起来。
“谁?”
听到笑话,淳于髡、孟子,以及现场的所有人都是大惊。
怎么?凭空冒出一个人来了?
这人是谁?
大家相互看了看,一个个都摇头起来。这人谁都不认识,不应该是稷下学宫的人。
“慌什么慌?”庄子笑道:“我不一直都站在这里?怎么?不欢迎?嘿嘿!”
庄子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不是?分身来的齐国?这不是?为了方便打听麦儿的下落,才化身为齐国人的装束?
还有!自己有时并没有以形象示人,自己就是一个隐形人。
刚才!一定是隐形人到了这里,别人才没有发现他。现在!自己这不是开心?有些得意忘形就现身出来了?这不?
“我是谁?难道你不认识?”庄子以本来面目出现在淳于髡的面前。
“你?你?你是庄周!庄周!”淳于髡一见,当场瘫坐在席位上。
“噗!”
下面!放了一个响屁。
“你?你?”孟子见状,也是一头雾水。明明刚才那个人不是庄周,怎么?一眨眼的功夫,这人就变成庄周了?
“你?”
“你?”
“你?”
“……”
淳于髡的众随从、护卫见状,更是一个个大惊。怎么回事?这人会变脸?
刚才不是他啊?衣服不像啊?怎么?他变身成庄周了?庄周?庄子?
他是庄子?
有几个稷下学宫内的老护卫见状,楞了楞之后也就释然了。
对!这人就是庄子!
对!庄子就是有这么神奇!他可以出现在你的大脑里,让你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
他的出现,一定是在大脑幻觉中,而不是现实中。
孟子的鼻子很灵,他不由地吸了吸鼻子。
空气中,有一股尿骚味。
另外!还有一股恶臭味。他敏感地发现,味源来源于淳于髡淳大人身上。
可是?他不敢朝淳于髡看,害怕因此而触怒了对方。
在他来后不久,就有喜欢八卦的人把淳于髡被庄子吓得尿裤子的事,说了一遍。
此刻的屎尿味应该又是被庄子给吓的吧?
淳大人又尿裤子了!
淳于髡为什么那么害怕庄子,没有人知道。
当年在宋国蒙县墨家分坛的时候,淳于髡吓得尿裤子的事,除了他本人外,外人一个都不知道。
庄子见又把淳于髡给吓得尿裤子了,也就没有再停留,从原地消失。
现在的庄子,有些胆小怕事,不敢得罪人。
真的!现在的他,不再是当年的少年庄周,无知无畏。现在的他,是个有家室的人。他不能只顾自己一时之气或者一时之快而得罪人,而给家人带来灾难。
“我有便疾!不好意思!”淳于髡见庄子不见了,自嘲地说道。
“淳大人有便疾!”随从赶紧讨好地附和着,上前将淳于髡淳大人抬走。
孟子起身,朝着淳于髡拱了拱手。
“便疾要多穿衣服保暖啊!淳大人!”
“嗯!多谢了!”
淳于髡见孟子没有揭他的底,心里很满意。
第903章 再见白雪
离开齐国都城,庄子的分身跟着感觉走,往宋国方向找寻。让他失望地是,没有人知道麦儿的下落,更没有人知道黑衣师兄的下落。
从齐国回到宋国后,他又跟着感觉走,去了赵国。
在赵国转悠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麦儿的下落。黑衣师兄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信息都没有。
无奈之下,离开赵国去往燕国。
燕国是个苦寒之地,可以用荒无人烟来形容。在燕国,想找一个人说话都不容易。
燕国人喜欢集体居住在一起,十几里甚至是几十里地才会有一个村落。不过!村落一般都很大。
根据当地人讲,燕国人为什么不像南方人,散居在一个个山凹里,或者湖面上什么地。原因就是因为:北方的游牧人经常骑着快马过来抢夺。
北方的游牧人骑快马过来了,让人防不胜防。他们一旦来了,能够在一晚之间跑几百里地,抢夺了财物之后又能在一个晚上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为了防止北方的游牧人过来抢夺,燕国人只得集中居住在一起。一旦他们来了,整个村子的人都团结起来抵抗。
要是燕国人也像南方的楚国人那样,散居在各地,只会死在北方游牧人的马刀之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北方人比南方人团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北方人都有着野蛮的性格。这个野蛮的性格,都是被北方游牧人给逼出来的。
一日,庄子的分身走在荒芜的草原上,漫无目的。忽然!他看见从北方走过来了一条长长地黑影。
认真仔细地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