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处理了审配袁绍似乎还不太满意,他又转而征求逢纪的意见,想听听他的意见。袁绍此举颇有深意,因为逢纪也与审配一直不睦,没想到逢纪的回答很出他的意料。逢纪说,审配“天性烈直”,他的一言一行都“慕古人之节”,像这样一个人不会因为他的两个儿子被曹军抓了而做出“不义”的事情来,“公勿疑之”!
逢纪的回答听起来很公正,与之前对田丰的进言判若两人,那一次更像一个谄佞小人,这回则是一个谦谦君子,连袁绍都觉得出乎意料。他问道:“君不恶之邪?”你不是很讨厌他吗?请注意,袁绍这一问至少说明他对逢纪与审配之间的龌龊早就心知肚明。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断袁绍此时对审配已经起了杀心,所以他才会不征求别人的意见,单单来问与审配不睦的逢纪,大概就是想借逢纪的口说出这个“杀”字,以此来推脱“害贤”的名声,就像杀掉田丰那样。可是逢纪的回答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因此摸不着头脑的袁绍才会有此一问,却不小心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对于袁绍犯的这个低级错误,逢纪假装没看出来,继续回答道,之前我们相争的是个人私事,现在讨论的是国家大事,不能混为一谈。这番话确实说得大义凛然、掷地有声,袁绍不住称善,于是决定“不废配”,虽然解除了审配的职务,但是并没有一撸到底,还让他协理冀州。尽管属于降职使用,但审配既没有下狱,也没有被杀,比起田丰来他算幸运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件事中审配本来就没有任何错误,甚至还为袁绍献出了两个儿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审配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只不过那时的价值观与今人不同,审配的儿子如果阵亡,或者被俘之后就被处决,那审配就是烈属身份,谁也不会怀疑他对袁绍的忠诚,他的遭遇也就大不一样了,可他的儿子只是被俘,按照那时的观念审配即使不是罪人,也成了不能被重用的不可靠分子,所以才会有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审配为了袁绍殚精竭虑,还搭上了两个儿子,结果却落得个如此下场,按说他应该怨恨袁绍才对,可从他后来的表现看,审配不但没有怨言,还一如既往的忠于袁氏,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
刚刚我们分析,认为袁绍有杀审配之心,这都是以小人之心度之。不管怎么说,审配最后得以不死,还躲过了牢狱之灾,只是被降职使用,这不能不说有逢纪的功劳,因此从那以后审配、逢纪放弃争执,成了一对好朋友。如果继续用小人的思维方式来推测,逢纪可太阴险了。他先是除掉了田丰,又拉拢了审配,在这些事情中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田丰、审配在袁绍集团内的地位、声望都高于逢纪,到了此时这两个人一个被杀、一个成了逢纪的好友,这不能不说是逢纪的高明之处。当然了,这只是以小人之心进行猜测,逢纪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由于史书记载太少无法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
袁绍手下大臣争权,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孙盛在评论这件事时认为“君贵审才,臣尚量主”,袁绍在“审才”上有欠缺,他的谋士比如田丰、沮授等却不擅“量主”。田丰、沮授的才能可与张良、陈平有一拼,但却选错了“主”,尤其是田丰,“甘冒虎口以尽忠规”,明知袁绍是什么样的人,还不顾安危冒死进谏。但“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就像《诗经》说的那样“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就是说“诸侯之臣”可以选择“有道”的主公,这从“义”上来说是可以的。大家对孙盛可能还不太熟悉,他是东晋著名的史学家,太原中郡人,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遥古城。孙盛字安国,曾任长沙太守。他一生著作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却很少。被裴松之频频引用的《魏氏春秋》就出自孙盛之手,另外还有《晋阳秋》等也是他的代表作。
孙盛作史以敢说真话著称。他曾为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参军,颇受器重。有一次桓温打了个大败仗,孙盛毫不留情地把这件事记了下来。桓温知道后大怒,但他却没找孙盛,而是找到孙盛的儿子,对他说这一仗确实败了,但也不至于像你老爸说的那样!“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如果敢在史书里实话实说,就灭了你满门!看来桓温是真生气了,以灭门相威胁。当时桓温把持东晋朝政,内外大权,结于一身,他说要杀谁满门可不是吓唬人,确实有这个能力。孙盛的儿子听了之后非常害怕,就回来求老爸把这一段“掐了,别播”,可是孙盛不为所动,仍然把这一段记了下来。还好,桓温也没真的难为他。
孙盛同时还是“名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事物的论述、评论严谨、合理,因此他的评论、分析也经常被引用。以今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看,孙盛的观点未必都正确,但在当时他的评论很有代表性,很能代表古人的普遍观点。项飞这里引用他的评论也是想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时人对袁绍及袁氏集团的看法。
从上面这段评论可以看出,孙盛似乎是认为这些谋臣应该认真“量主”,考虑选择另一个明主。这说起来容易,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古人来说,“跳槽”可不似今人想象的那样简单,仅道义上的束缚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田丰、沮授这样的名士一向“慕古”,以古代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袁绍在某种程度来说还对他们有知遇之恩。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们舍弃袁绍根本不可能。既然选择了这么一个“主公”,是好是坏都只能认命了。不止是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很多名士尤其是知识分子都抱有这种观点,轻易不出山,一旦出山跟了谁,就一定要从一而终。选了个好主公,就可以跟着借光,尽享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如果选了个糟糕的主子,轻者不受重用、才华埋没,重者连性命都保不住。正是由于骨子里有这种高贵的气节或者说迂腐的观念,很多人才都不肯轻易出世,宁可隐居山林、终老林泉,这也堪称是中国特色吧。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三十五节
(更新时间:2007…8…25 14:33:00 本章字数:2228)
官渡之战后袁绍就病了,身体一直不好。谁都知道他的病根在哪里,这是心情压抑引发身体疾病的一个典型例子。其实袁绍大可不必,官渡之战虽然败得很惨,但还不足以对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初袁绍不听劝阻执意渡过黄河,就是这条黄河后来阻断了袁绍败兵逃生的道路,但反过来说,还是这条黄河成功地挡住了曹军的追杀,使曹操的势力不能很快地跨河发展,为袁绍赢得了一定时间。实事求是地说,袁绍在黄河以北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这次虽然大败,可只要他的大旗一立起来,立刻就有人响应,很快他又聚集了不少人马。曹操当然不会给他机会恢复元气,“宜将剩勇追穷寇”,立刻渡过黄河追击袁绍。官渡之战的第二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四月,曹军在仓亭再次重创袁绍军,又一次把袁绍好容易聚集起来的兵马击溃,袁绍只好退回到冀州。
有黄河天险阻隔,曹军过不来,那时的黄河以北还是袁绍的天下,他手下的各地守将也都对他忠心耿耿,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可等曹军一渡过黄河,情形就不一样了。有些心眼活络的守将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了,他们当中有的人是早就对袁氏不满了,有的人则是接受了曹军的策反,现在看到曹军过了黄河以为反戈一击的时机到了,因此一时之间,河北很多郡县反叛。
这些叛军也真不让领导省心,主公都病了他们还一个劲添乱。袁绍一面组织抵抗曹军,一面镇压反叛,倒也有条不紊,没让曹军占到什么便宜。这年的九月,曹操回兵许都,曹、袁之间本回合的较量告一段落,以曹操完胜告终。
这时袁绍的健康情况越来越糟,每况愈下,经常吐血,到了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的五月终告不治,与世长辞。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生卒年份,我们无法得知袁绍的准确年龄,但是他曾与曹操交好,年纪应该差不多,我们可以从曹操的年纪推算出袁绍逝世时的大概年龄。曹操生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即公元155年,到建安七年的时候他48岁(虚岁),袁绍与他年纪相仿,大概也是48岁左右。这个年纪对于男人,尤其是政治家来说正是黄金时段,应该是出成绩、出成果的最佳年龄段,可是天不假年,袁绍却在这时心有不甘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当时的情况分析,袁绍似乎死得非常突然,出乎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意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袁绍留下了一个除他之外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立嗣。袁绍临终前没有立嗣,也就是没有指定继承人,按照常理来说,这确实很奇怪。虽然袁绍的几个儿子一直在为争夺继承人的位置而勾心斗角,这固然是袁绍没有及早立嗣的一个原因,但以河北当时内忧外患之窘境,袁绍如果有时间,他是一定会在逝世前确定继承人的。他的几个儿子明争暗斗,曹操隔着黄河虎视眈眈,如果袁绍不指定继承人,他死之后几个儿子一定内讧,外部曹操趁火打劫,到那时袁绍辛苦打下的江山也就完蛋了。这个道理袁绍当然懂,如果时间充裕,他不会不指定接班人。因此可以推断袁绍病逝得比较突然。
袁绍也曾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他还说要让他的几个儿子“各领一州”借机考察一下他们的能力,然后以此为依据确立接班人。他也确实这样做了,把三个儿子派出去各自管理一个州。可惜考察还没结束,袁绍就病逝了,继承人的位置也就一直空着,这也为后来袁绍三个儿子之间兄弟相争埋下了祸根。
袁绍是死于疾病,而这个疾病又是源于心情压抑,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病根还在于官渡之败,袁绍就是从那时起患上这个病的。我们说“官渡之战从根本上改变了曹弱袁强的局面,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乃至统一全国的基础,是改变历史的一次胜的战役”,但实际上这个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达到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袁绍虽败但还没有立刻就输个精光,他还拥有黄河以北绝大部分的土地,还有冀、青、幽、并四个州,还有几十万人马,元气虽伤,并无大碍,甚至直到病逝他的实力仍强于曹操,在当时割据的诸侯中,他还是排名第一。所以说有着这样强大的实力、资本,却为了官渡一战的失败而懊恼、伤心,并坐下病根,还搭上了性命确实有些不值。
想一想汉高祖刘邦屡败屡战的百折不挠,看一看刘玄德九死一生的创业经历,袁绍这种心态真是差的太远。别的不说,就拿曹操赤壁之败与袁绍官渡之败作个比较,就能看出二人的差距。赤壁之战时,曹操投入的兵力比袁绍多,败得比袁绍惨、也比袁绍窝囊,刚到手的荆州丢了不说,还错失了统一全国的绝好机会;当然,那时曹操的实力比此时袁绍的要强大得多。赤壁战败后,曹操并没有像袁绍那样一蹶不振,虽然他也很郁闷,但能够及时调解心态,没有沉迷于此,更没有抑郁成疾。这也是曹操的一大长处,心胸开阔,“宰相肚里能撑船”,所谓“大笔写大字,大人做大事”,也是这个道理,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量,没有大气量也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