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这样。孙权早就有当皇帝的打算,别的不说,早在公元222年,曹魏黄初三年,当时受曹丕封赏身为吴王的孙权就已经不用曹魏的年号了,而是用东吴自己的纪年——黄武元年,此举已经对世人表明了决心。此时孙权虽然名义上还是曹魏的臣子,但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雄踞一方,在自己的王国里他和真正的皇帝所差无几,就差个称呼而已。对于他的雄心壮志,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孙权称帝只是个时间早晚而已。
尽管如此,蜀汉群臣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他们心里,自己才是汉室正宗的代表,现在全国上下正在为灭魏兴汉努力着,可自己的盟友却又称帝当皇上了,这种行为无异于背叛,是坚决不能接受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他们纷纷要求与孙权绝盟,断绝外交关系。可是这件事关系太重大了,谁也不敢做出决定——包括皇帝刘禅在内,于是只好请实际的当家人诸葛丞相拿主意。
诸葛亮作为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孙权有这个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之前与他结盟为的就是互为犄角,互相援助,对抗曹魏。现在如果与他断交,就要在双方边境处派兵驻守,而且为了北伐没有后顾之忧,就应该在北伐前先灭掉东吴,就算我们有这个力量,可双方一旦开战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这等于给了曹魏喘息之机,不利于伐魏大业,太不划算了,当初“先帝”就是考虑到这点才和孙权结盟的。这是指赤壁之战时孙权与刘备的第一次联盟,说到这里诸葛亮仍不忘继续吹捧刘备,他说当时能做到这一点,是“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分者比”,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其实这是诸葛亮往刘备脸上贴金,当时第一个提出孙刘联盟的是他本人,而不是刘备。
诸葛亮继续分析形势。他说,谁说孙权称帝就不能称为我们的朋友?江东才俊甚多,应该明白孙刘联盟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如果继续保持联盟,不但伐魏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东吴还可以牵制曹魏一部分力量,这对我们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最后诸葛亮总结说,联盟这件事“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既然结盟的好处有这么多,那就继续结盟吧!至于孙权僭越的事,就拉倒吧,不用非掰扯明白不可。这就是诸葛亮的决定:继续联盟。
其实这也是个不得已的决定,诸葛亮也不愿意看到孙权称帝,可人家称帝了他也无可奈何,既然没有办法,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拉住这个盟友。江东集团一直是墙头草,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随时与任何人合作,事实上孙权和老曹家、老刘家都曾打得不可开交,又都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如果蜀汉断绝与孙权的联盟,以孙权的一贯作风必然会寻求与曹魏的合作,那就意味着蜀汉不但要独自面对强大的曹魏,还为曹魏奉送了一个盟友,这样一来受孤立的只是蜀汉自己。诸葛亮的政治头脑何等敏锐,他当然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这就是所谓的“应权通变,弘思远益”,“求同”才能“存异”,毕竟在诸葛亮心中剿灭曹魏,复兴汉室才是头等大事,其他的都能容忍。说诸葛亮是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的原因就在这里,他机智灵活的政治手段确非常人所及,也远远高于他自己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力排众议,决定继续与孙权的联盟。既然要做顺水人情,那就做个十足十,蜀汉建兴七年,东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派卫尉陈震为全权大使出使东吴,恭贺孙权称帝。
孙权称帝后一直惴惴不安,吃不准蜀汉对自己当皇帝会有什么反应,他也不愿意丢掉这个盟友,可是又抵不住当皇帝的诱惑。现在陈震前来祝贺这让他很高兴,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高兴之余还有几分感激。孙权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了陈震,当然不只是为了陈震本人,更是为了诸葛亮,为了蜀汉这个盟友。宾主极尽欢洽,吃饱喝足之后,双方在信任、友好的气氛下展开会谈。
会谈的议题之一就是“参分天下”。所谓“参分天下”就是假想,请注意是假想,假想在消灭曹魏后如何分配国土。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最后是这样拆分曹魏的:汉、吴以函谷关为界,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归东吴,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蜀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拆分方案是在未征得曹魏同意的前提下就把人家国土瓜分了。鉴于曹魏一贯不合作的态度,估计这回他们也不会同意,所以这个方案最后只是停留在纸上。
不过尽管如此,一下子得了这么多土地对两国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为了郑重其事,也为了防止对方耍赖,双方签订了一份盟约。盟约不但约定大家“戮力一心,同伐魏贼”,还要求双方要“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就是不但要一起伐魏,还要互相救助,荣辱与共。盟约还说明,“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双方“各守分土,无相侵犯”,还要求把这份盟约“传之后叶,克终若始”,就是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这是一份相当正式的国与国之间的盟约,可奇怪的是,作为国家代表的两国君主并没有出现在盟约里,反倒是诸葛亮一个人被大力吹捧。盟约说“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在盟约里不吹捧国君却来吹捧一个臣子,这种现象很少见。估计是陈震的功劳,但无论他怎样力争,也要得到孙权的认可才能写进盟约。孙权之所以同意加进这一句话,是因为他对诸葛亮力排众议继续结好东吴的决定不但赞赏还很感激。看来诸葛亮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不但为他赢得了美誉,还深深地折服了一代雄主。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六章 诸葛亮 第二十节
(更新时间:2007…4…24 14:53:00 本章字数:2438)
陈震出使东吴是建兴七年六月的事,他回到成都后就受到重赏,被封为城阳亭侯,一下子分来曹魏四个州确实该好好封赏一下。同年的冬天,诸葛亮在南山一带修建了两座城:汉城、乐城。他把这两座城作为军事基地,还是为北伐做准备。
可是还没等他发兵,曹魏大军却先来伐蜀了。原来曹魏的新任大司马曹真认为,这几年小小的蜀汉不断进犯,搞得堂堂大魏很没面子,于是向皇帝曹叡请战,请求进攻蜀汉,教训教训诸葛亮,当然如果能一举消灭这个偏安小朝廷就更好了。这几年诸葛亮不断北伐,也让曹叡心神不宁,都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他早就不耐烦了,现在曹真主动请战,正合他的心意,勇气可嘉,精神可嘉,当即批准。
曹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魏军在曹真的率领下兵分两路讨伐蜀汉。满朝上下对此行寄予厚望,出发前明帝曹叡亲自为曹真饯行,希望他有所作为。
曹魏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曹真出斜谷,张郃经子午谷,司马懿出西城逆汉水而上,大家会师于南郑。张郃部是曹真的分支,所以还是两路进兵,统帅分别是曹真和司马懿。这是司马懿第一次与诸葛亮交锋,从此他介入西线战场,开始了与诸葛亮的对决。
诸葛亮闻讯后立刻作出部署,分别驻军城固、赤坂,准备抵御魏军,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可是曹真选的进兵时机真是不妥,好容易组织的进攻遇到了好容易才能遇到的大雨。大雨一连下了三十多天,堪称百年一遇,道路泥泞,栈道断绝,根本无法通行。曹真的大军就这样被大雨阻住了去路,无法前进,只好呆在原地等雨停。这么多部队就算什么也不做,只在原地呆着,一天下来,人吃马喂得多少银子啊?魏明帝曹叡一看,这样不行,咱干脆别打了,你还是回来吧!于是一道诏书又把曹真诏了回来。诸葛亮时代曹魏唯一一次伐蜀就这样草草收场。大规模的战役没打起来,局部战争却一直没断,这不,魏延抽冷子给了郭淮一下子,在阳谿大破郭淮。
曹真大军前脚刚撤,诸葛亮大军后脚就出祁山,开始了第四次北伐,这是他第二次出祁山。这时是建兴九年二月。
这次北伐准备充分。诸葛亮为了解决一直让他头疼的粮食问题,特意发明了一种运输工具——木牛,在随后第五次北伐时又发明了流马。木牛流马并不是传说中的运输工具,而确确实实是诸葛亮的专利发明,它们的制作方法被记载在《诸葛亮集》里。
诸葛亮在夺得武都、阴平两郡后,施展政治才能,把那里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结好当地少数民族,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忠于蜀汉。这次出兵北伐,诸葛亮特意向当地的鲜卑族首领借兵,结果鲜卑首领轲比能亲自带人前来助战。这个借兵有很大说道,有的人张一回嘴求人,却根本啥也借不来;有的即使碍于情面,勉强借了,也是应付了事,随便派些老弱残兵。再看诸葛亮张嘴借兵,把人家老大都借来了。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确实有一套,不是后人瞎吹的,前文的孟获,现在的轲比能,都是现成的例子。
曹魏也不甘示弱,得到消息后立刻着手应对。这时朝中的顶梁柱大司马曹真身患重病,已经不能出征了,魏明帝曹叡只好派司马懿西征祁山。《晋书》和《汉晋春秋》都记载,在确定司马懿为西征统帅后,曹叡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其实曹叡一直很看重司马懿,只是有曹真在就显不出他。曹真的军事才能并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弱,而且又是宗室,虽然未必有意,但他确实处处压着司马懿一头。还好司马懿当时很低调,也没与他争,倒也相安无事,这种情形有点像当年的法正和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受命西征,却不用皇帝出面把曹真的大将军印拿来,而是亲自到曹真府去取。这一段描写极为传神,通过对话把两人的心态表现得非常到位。司马懿小心谨慎、老奸巨猾,想拿大将军印却又担心触怒曹真;曹真忠厚耿直、一心为国,为了抵抗蜀汉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段文字不长,但却把人物刻画得极为传神,曹真、司马懿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过这个故事虽然精彩,却未见于史书,应该是老罗杜撰的,可以说非常成功。其实这种为了刻画人物需要而杜撰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只不过老罗手法高超,经常把真人真事稍作改动就直接写进小说,说《三国演义》虚实结合就是指的这一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罗贯中同学太偏心了。《三国演义》通篇都“尊刘抑曹”,罗同学在真实历史事件的选择和改编上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就拿前面提到的郝昭、曹真来说,他们确实是病死的,这一点是实写;但罗贯中同学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战绩,把他们说成是在重病中受到蜀汉军的刺激而病发身亡的,也就是把他们的自然死亡当作战功记载了诸葛亮的头上。事实上曹真是病死在京师,根本就不是在军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算无遗策,“多智而近妖”,但最后还是没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对此老罗归咎于另外的一些人、一些事,而不认为是诸葛亮自身的问题。比如《演义》第一百回,押粮官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