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数三国豪杰-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妥协,一概杀无赦。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当时的贵人后来的皇后阴丽华的家人被匪徒绑架,索要财物。阴丽华与光武帝刘秀夫妻恩爱,感情颇深,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模范夫妻,所以她的家人是一门显赫的皇亲,按说地方官员在处理这起绑架事件时应该谨慎从事才对。可是没有,地方官以律法规定“不得拘质”为由拒不妥协,采取强硬措施,发动强攻,利用武力解救人质。结果行动失败,阴贵人的母亲和弟弟被绑匪杀害。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官府根本无暇考虑治安,因此像这种绑票案件时有发生,一般交了赎金也就拉倒了。但尽管如此,不向绑匪妥协的法律条文还是存在的,所以韩浩才会说“这是国家法律,我也没办法”。说完这话,韩浩就下令部队准备战斗,摆出一副准备强攻的样子。
  这几个绑匪一看韩浩态度强硬立刻就熊了,当即释放夏侯惇,缴械投降,“惶遽叩头”。他们说,我们就是想要点钱,然后就走,没打算伤害谁。(怎么看这几个人也不像职业恐怖分子,吕布能派这样的人来?)韩浩可没因为他们的投降而放过他们,历数了这几个人的罪状之后“皆斩之”。
  在这次事件中,韩浩处理得当,颇有章法,不但绑匪被消灭,而且夏侯惇毫发无伤,堪称挫败恐怖分子突然袭击的典型案例。要知道韩浩是夏侯惇亲自出面从袁术那里挖来的,又一直是夏侯惇的下级,他能不顾夏侯惇的死活下令强攻,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是担着很大干系的。曹操知道事情经过后非常满意,特意把韩浩找来对他说,你的做法“可为万世法”,随即下令推广。在命令中,曹操要求从今以后只要有绑架人质的,“皆当并击,勿顾质”,不用考虑人质的安全,一概武力解决,决不谈判。《三国志》特意说明一句,从那以后“劫质者遂绝”。
  其实以夏侯惇对曹操的重要性来说,大概无论绑匪开价多少曹操都能接受,但是曹操不愿意开这个先例。如果这次夏侯惇被绑架,曹操付了赎金,那以后别人被绑架怎么办?还付不付赎金?所以坚决不能开这个头。这道命令看似无情,其实是对大家的保护。它从根本上断了绑匪的念头:如果绑架人质不但拿不到赎金,还必死无疑,这样的买卖还有没有人愿意做?
  现在的以色列就是这种方针。无论劫飞机还是绑人质,以色列政府的态度就是不妥协、不谈判,一概武力解决,在这个前提下才考虑人质的安危。当然以色列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不过这个方针一直没变。虽然这与国际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有些出入,但也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以色列公民在境外被绑架的案子确实很少。这与韩浩解决绑架案的方法不谋而合,看来曹操说韩浩的做法“可为万世法”一点不错。
  这里还有个问题:如果当时绑匪没有投降,韩浩会不会真地不顾夏侯惇的死活下令强攻呢?大概没人知道。
  项飞看到这里忍不住以小人之心揣度,这事过后夏侯惇会不会给韩浩穿小鞋呢?要知道置上司的死活于不顾可是为官大忌,更何况是在军中,这已经不是影响仕途那么简单了。在战场上如果上级要除掉一个看不上眼的下级简直易如反掌,随便给他个不可能的任务就行了,就算他没战死沙场,也可以各种借口把他“以正军法”。
  《史记》记载,“飞将军”李广在被免官后呆着没事,到处射猎。有一天李广路过霸陵亭,天已经很晚了。当时正好有宵禁,霸陵亭尉就把他拦住了。霸陵亭尉大概相当于派出所干警,李广被免官前是将军衔,那把小小的亭尉放在眼里?他的从人就对霸陵尉说,你看好了,这是“故李将军”,就是前任将军。偏巧这个霸陵尉那天喝大了,醉糊涂了,就顶了一句,“今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你“故将军”呢!硬生生把李广留下,让他露宿一夜。没多久李广又被重新启用,封为右北平太守,抗击匈奴。没啥说的,李广立刻把这个霸陵尉征召入伍,一起上前线,然后找了个机会“斩之”。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在战场上上级对下级有着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和便利条件,还好只是在战场上。所以俗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上战场,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上战场,因为那里是地狱。
  那么夏侯惇到底给没给韩浩小鞋穿呢?项飞查了一下书,没有。这一方面是因为夏侯惇为人敦厚,不是那种鼠肚鸡肠的人;另一方面,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曹操没过多久就把韩浩调到自己身边了。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章 吕布 第一节
(更新时间:2007…5…10 14:36:00  本章字数:2237)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豪杰并起,英雄辈出,既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谋臣,也有大马金刀、快意恩仇的武将。他们的故事流传百世,脍炙人口。听故事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情上的好恶,对他们有着不同的分类和定位,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加工,每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虽然都有着鲜活的形象,但多多少少模糊了本来面目。比如吕布,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善变的性格和高超的武艺,那么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和传说中一样呢?且看本章。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五原现属今天的内蒙古,当地的蒙古同胞一直以骑马善射著称,所以吕布很可能从小就受到熏陶,加上他的个人努力,最终成为三国第一猛将。《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的时间很长,也有了好几个版本,尤其是关于武将战斗力的排行榜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在这N个版本中,吕布几乎占据了所有排行榜的冠军,由此可见其勇猛绝非虚传。《三国志》也说他“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吕布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人也长得很英俊。《后汉书》和《三国志》都引用《曹瞒传》的记载“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确实是吕布的坐骑,在传说中堪称三国时期第一神骏,是马中的佼佼者,这句话把吕布和赤兔马相提并论,其中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就不解释了。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上面画的吕布让人印象深刻。吕布身材修长、健硕,不是其他武将那种肚大腰憨的造型,“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这是老罗写的,不是项飞写的,不过小人书确实是按这个造型画的;最引人注意的是他头上的雉鸡翎,高高挺立,甚至伸出了画面之外。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看了这幅画就想到公鸡,当然是不下蛋的公鸡,可能是吕布身上花花绿绿的战袍在颜色上接近公鸡,也可能是他气宇轩昂、俾倪群雄的神态像极了公鸡昂首阔步的样子。
  五原靠近并州,所以吕布一开始就近投靠了并州刺史丁原。史书上关于丁原的记载很少,查了一下《后汉书》,也没有他的传记,只是《三国志》在介绍吕布时简单提了一句。丁原字建阳,也是苦出身,但是“有武略,善骑射”,而且有智谋,讲诚信,别人交给他的任务无论多难,他都会想方设法来完成,“受使不辞难”。丁原从县吏干起,直到后来能当上刺史,可见其个人能力也算出众。丁原对吕布很好,不但任命他为主簿,还“大见亲待”,私人关系也很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以至于民间传说吕布拜丁原为义父。此事的真伪已经不可考,但丁原和吕布关系极为密切却是千真万确的。
  后来汉灵帝驾崩,朝权落到大将军何进手里。何进想要铲除把持朝政多年的宦官集团,但是当时的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是何进的妹妹,所以何进不愿意直接逼迫她。于是何进就招各地心腹将领带兵入京,并制造混乱,想以此胁迫何太后就范。这批被招来的都是何进信得过的人,这里有董卓、王匡、桥瑁、丁原。丁原来的很痛快,这让何进很满意,立即升职他为执金吾。虽然只是升了半格,从两千石升为中两千石,但职权变了,执金吾的工作是负责皇宫外围警戒、治安,是心腹人才能担当的工作。丁原不负何进的厚望,上任后在洛阳的孟津放了一把大火,为何进造势。
  何进的本意是让这些将领以不满宦官专权为由制造混乱,借此逼迫太后批准铲除宦官集团的行动。可没想到计划泄露,宦官集团抢先发动,杀掉了何进。何进的手下立刻复仇,冲入皇宫诛杀宦官。一时间京师大乱。董卓、丁原等人虽然就是为了制造混乱而来的,但洛阳乱到这个程度却大出他们的意料,尤其是何进被杀更让他们措手不及。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这些人的军阀本质暴露无遗,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争夺何进留下的权力空白。大家都想当老大,于是军阀内部的火拼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最后的胜出者是董卓,他引诱吕布杀了丁原,吞并了他的军队,成为新任大哥。
  《后汉书》和《三国志》都没记载董卓引诱吕布的详细经过,不过无非就是功名利禄、金钱美女,应该和《三国演义》差不多。吕布没能经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背叛,手刃丁原,拿着他的人头投靠了董卓。这是他第一次反水,也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
  董卓早就听说吕布武艺高强,对他的归降很是高兴,更何况人家还拿着丁原的首级做见面礼呢!于是董卓厚待吕布并拜他为骑督尉。没多久,又晋升吕布为中郎将,封都亭侯(请注意,这时吕布还不是传说中的温侯,温侯是用董卓的人头换来的)。董卓和丁原一样对吕布“甚爱信之”,而且还“誓为父子”,也可能真像民间传说的那样,两人是义父义子的关系。这也是《三国演义》中,虎牢关前张飞同志亲切地称吕布为“三姓家奴”的由来。吕布先后跟随过两个主子,这两个主子与他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这一方面是因为吕布武艺高强,长得也招人喜爱;另一方面大概也是他刻意结纳、曲意逢迎的结果。
  董卓掌权后,倒行逆施,残暴贪婪,引起了广大诸侯的不满,没多久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倒董”武装暴动。不过虽然参与的有十几路诸侯之多,但真正动手的没几个,大多数人都想着找机会扩充势力,没打算真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只有孙坚这一路人马实打实地和董卓军见了几仗,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英雄记》记载,董卓于是命陈郡太守胡轸为大都护带大军五千抵挡孙坚,此战吕布作为骑督随行出征。这是吕布第一次出征,虽然是作为副将,但他在这一战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真正左右了战局,说得更准确一些,他的表现与传说中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章 吕布 第二节
(更新时间:2007…5…11 17:56:00  本章字数:2331)


  胡轸字文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性子急。在出发前,他发现部队的军纪很差,而且由于刚刚接手,胡轸发现自己的调度有些不灵。这怎么能打仗?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整顿军纪,树立自己作为主帅的权威。一般来说,主帅树立权威最好的途径就是恩威并施,可现在大战在即,没时间“布恩”,只能“施威”了,“施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