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亲力亲为。    和他合作的是京影厂的工作人员,说实话,双方磨合的并不顺畅。    京影厂作为老牌的电影制片厂,华国电影行业的龙头企业,人才济济,这些人是有真本事,不过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大看得起民营影视公司。    更何况,这是冯晓刚第一次拍电影。    他们觉得民营影视公司就应该去拍电视剧,电影你们玩得转么,知道怎么导演电影么,还不是要靠我们来拍片子。    带着这样的情绪,自然没办法好好的工作。    一个是对民营影视公司的抵触,一个是对冯晓刚能力的不信任,即便冯晓刚能拍出热播的电视剧,也不见得就能拍电影。    这种心态在华国非常普遍,就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对私营企业员工的看法。    他们觉得就算是被厂子拖欠工资,我们还是铁饭碗,你们拿高薪,也只是个合同工。    听起来有点可笑,不过却很现实,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只剩下这么一点骄傲了。    再说,当初为了拍摄《大撒把》,林子轩和冯晓刚光是剧本问题就被京影厂折磨的不轻,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新人呢。    现在,新人当家作主了,要指挥他们拍电影,这些人心里难免会不舒服。    “他们的态度还那样?”林子轩询问道。    “我和他们谈过,已经好多了,只有几个人还是不太配合。”冯晓刚无奈道。    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正在摸索之中,还没有养成导演的霸气来。    国内的影视圈一向是导演中心制,导演在剧组里具有绝对的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    只是这次用的不是他们自己的班底,而是京影厂的人,拍摄《京城人在纽约》的时候用的都是艺术中心的人,那才是他们的班底。    林子轩原本想这是好梦公司的第一部电影,用京影厂的熟手会好一些,没想到这些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在拖后腿。    他虽然一向讲究与人为善,却也不会任人欺负。    “那些不配合的人就让他们回去,明儿不要再来了,咱们从艺术中心叫人过来顶替。”林子轩决定道。    “要不要和韩厂长先说一声?”冯晓刚提醒道。    “把人赶回去再说。”林子轩坚持道。    如果剧组一有事就找韩三评,会显得林子轩和冯晓刚没有能力,连一个剧组都搞不定,还拍什么电影,双方是合作关系,这样会降低自己在合作对象心里的评价。    再说,韩三评刚到京影厂,不一定能掌控局面。    这么做是试探一下京影厂的反应,他们想必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和好梦公司一拍两散,如果真的散伙,那也没什么,再找其他电影厂合作就是了。    冯晓刚可以借机在剧组树立威信,这个剧组是他说了算,少了谁都能找到替补。    这件事让林子轩意识到好梦公司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班底,艺术中心是他的根据地。    拍电视剧的人一般都想拍电影,他们只是缺少一个进入电影圈的机会。    林子轩给这些人提供机会,他要带着这帮人闯入电影圈,打造一个坚实可靠的班底。    冯晓刚回到剧组,又和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谈了一次,结果不太理想。    “你们明儿别来了,咱们这剧组小,容不下你们这些大神。”冯晓刚冷着脸,沉声道。    说完这句话,他觉得心里很爽。    他这些天受够了窝囊气,只因为这是第一次拍电影,怕弄砸了,这才忍到现在,以他敢和姜闻硬碰硬的脾气,早就骂上了。    京影厂的人气冲冲的走了。    第二天,韩三评打电话过来。    他批评了那些人一顿,想让京影厂的职工返回剧组继续工作。    “不用了,韩厂长,我们找到合适的人了,剧组一切正常。”林子轩回应道。    在这部电影上,韩三评是出品人,林子轩是制片人,剧组人员的安排由林子轩负责。    韩三评挂了电话,觉得这件事有点意思,看起来是冯晓刚拿京影厂的人立威,不过背后肯定得到了林子轩的许可。    他一直觉得林子轩的性子偏软,没想到也是个有脾气的人。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韩三评不是那种外行的领导,他在巴影厂从最底层的照明工做起,一路从场记到导演,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现在。

    他熟悉电影行业的每个环节,是真正的内行。

    这正是上面把他调到京影厂委以重任的原因所在,外行领导内行是国有企业的一大弊端,京影厂要摆脱过去的包袱,发展振兴,需要一位有魄力的内行人来领导。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规矩。

    在华国的电影圈,导演是剧组的核心,剧组里的成员要服从导演的安排,配合导演的工作,这就是电影圈的规矩。

    姜闻拍《阳光灿烂的日子》遭到剧组罢工,那是因为他没给人家工资。

    韩三评当过导演,他明白在剧组里导演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在圈子里有句话,不骂人的导演不是个好导演。

    这话有点偏颇,实际上也有不少好脾气的导演,不过这说明了导演在片场的地位。

    在拍片的时候,导演骂你就要听着,不要觉得自己多了不起,有事情可以私下沟通,和导演当场顶撞是圈子里的大忌,以后谁还敢用你。

    韩三评知道这件事是京影厂的人做的差了,坏了规矩。

    这帮人仗着出身京影厂,没把冯晓刚放在眼里,如果换一位京影厂的导演,他们就不敢这么做了,说到底还是欺生。

    韩三评没想到的是林子轩说换人就换人了,干脆利索。

    京影厂不会因为几个人就和林子轩闹翻,他们还没有那么霸道。

    尤其是在目前的困境下,厂子缺少资金,很多片子没办法拍摄,同时也不能让厂子里的职工闲着,总要给他们安排事做,不然这些人又要闹事了。

    韩三评来到京影厂不到三个月,基本上摸清了厂子的情况,只感觉焦头烂额,前路艰难。

    当然,如果不是这么有难度的工作,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副厂长了。

    这次和好梦公司的矛盾只是一件小事,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林子轩挂了电话,同样不再想这件事,他要安排艺术中心的人进入冯晓刚的剧组。

    选择的标准当然是熟人优先,尤其是跟着他一起到美国拍《京城人在纽约》的那批人,他们在美国一起吃住了半年的时间,非常了解各自的性格和特长,配合默契。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这几年的效益很好,不断壮大,目前有接近两百人的规模。

    在怀柔影视基地建设的时候,李虹在影视基地附近找了块地方建了一座三层的办公楼,艺术中心搬出了原来租住的四季青公社。

    影视基地目前已经投入使用,艺术中心的电视剧都在那儿拍摄。

    只是由于怀柔属于京郊,位置偏了点,影视圈的其他剧组不怎么愿意过去,如何推广和宣传是影视基地面临的问题。

    不过这些不归林子轩管了,自然有其他人操心。

    从艺术中心拉人很容易,冯晓刚写了一个名单,都是和他惯熟的人,用着放心。

    李虹批准之后,这批人就会到《甲方乙方》的剧组工作,他们虽然没拍过电影,但都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应该能很快上手。

    “这下行了,咱们自己人做事,进度能快上不少。”冯晓刚放心道。

    “你多操点心,别让两帮人闹出矛盾来。”林子轩提醒道。

    现在剧组里有一半是京影厂的人,一半是艺术中心的人,弄不好就会出事。

    “放心吧,我和他们交待好了,咱们的人精明着呢,想要偷师就要和京影厂的人打好关系,等学会了就用不到他们了,这就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冯晓刚贼笑道。

    “咱们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碰到认真做事的,主动投靠的,能拉拢的就拉拢过来,人才永远不嫌多。”林子轩深谋远虑道。

    “林董英明!”冯晓刚拱手,装作仰慕状。

    “冯总睿智!”林子轩接话道。

    “彼此彼此。”两人同时笑着说道。

    他们互相吹捧一番,觉得差不多了,也就该干嘛干嘛去了,主要是气氛不够,要是加上葛尤,三人能侃上个把钟头。

    法国戛纳,葛尤在酒店里看杂志。

    这是一本法国的电影杂志,上面有国外记者对于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各部片子的评论,还会给电影打分,分数越高的片子越受欢迎。

    杂志是《活着》的投资商拿来的,据说《活着》在放映后分数很高,投资商很兴奋。

    葛尤看不懂外文,就是没事的时候随便翻翻。

    他不爱出去享受戛纳的阳光和沙滩,也不去看每天都在放映的各国优秀电影,其中不乏电影大师的作品,主要是他看不懂,连个翻译字幕和配音都没有。

    也就是《活着》放映的时候他和投资商一起在影院里又看了一遍。

    巩莉不同,电影节是女明星的秀场。

    她就不会在酒店里呆着,要么和投资商一起找片商吃饭,要么就是出席一些展映活动,宣传一下电影,说几句漂亮话。

    要在国外媒体上保持曝光度,这是成为国际影星的基本条件。

    这让葛尤觉得特愧疚。

    自己来戛纳没帮上什么忙,和人聊天都费劲,自个出去怕迷路,又不想麻烦别人,其他人都挺忙的,还是呆在酒店里好了,至少不给人惹麻烦不是。

    他还记着一件事,就是那部叫做《京城的风很大》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自然没办法和《活着》相比,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才是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一种关注”这个单元只有少部分人才会注意。

    葛尤翻遍了杂志也没有找到有关纪录片的内容。

    他虽然看不懂文字,却能看懂图画,如果这部纪录片大受欢迎,在报导上应该会出现林晓玲的照片,毕竟晓玲同学是其中的主演啊。

    看来是没戏了。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在电影节的一个小圈子里流传开来,被认为是华国新时代的电影。

    以前,外国影人看到的华国电影要么年代久远,要么是反映偏远农村的片子,在国内这种做法被批判为“拍摄阴暗面迎合国外的评委”。

    这部纪录片不同,它拍摄的是当下的华国,也不是农村,而是华国的首都。

    它展现了1993年华国首都的真实面貌,让外国人看到了一个正在改变中的华国。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青年们

    这部纪录片给外国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让他们惊讶的是华国竟然有地铁,有豪华饭店,街道上有小轿车,有穿着时尚的女人,人们的精神面貌看起来不错,能看到不少正在施工的工地。

    整座城市既显得古老,又充满了活力。

    看过这部纪录片,有人询问曾经去过华国的电影人,这真的是那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么?

    在外国人的印象中,华国还是七十年代的模样,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共同劳作,唱着革命歌曲,这就是以往华国的电影给他们的记忆。

    华国的第五代导演都喜欢拍过去的时代,对他们经历过的那个年代进行回顾和反思。

    他们还喜欢拍偏远落后地区的电影,认为在苦难中才能展现人性。

    这很容易理解,一个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