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轩以前经常跟组,深谙其中的门道,对这种事懒得去管,水至清则无鱼。

    或许是因为他表示要在剧组吃饭,今天的盒饭尤为丰盛,有四个菜,两荤两素,还有碗汤,算是给剧组加餐了。

    林子轩也不说破,和张嘉绎聊起加入公司的事儿。

    “我这次出来就打算在京城长期待下去,厂子里每年就那么几部戏,大家都争着呢,我觉得还是出来好了,自食其力。”张嘉绎坦然道。

    “要不这样,你办理停薪留职好了。”林子轩建议道,“我以前也是从单位出来的,离职的话牵扯到不少事呢,单位分配的房子要还回去,户口保险都要转出来,挺麻烦的。”

    张嘉绎只要办理了停薪留职,原则上就是自由身了,可以和好梦公司签合同。

    停薪留职有一定的期限,不是无限期,一般是两年,两年内不回原单位,就算是离职。

    这相当于有一个缓冲期,如果张嘉绎在京城混的不好,还能回长安电影制片厂上班。

    如果两年后张嘉绎出名了,在京城站稳了脚跟,那离职也没什么。

    这种做法起始于八十年代,一九八三年国家下发文件,鼓励个人经商,也就是个体经济。

    九十年代初期全民下海那会最为兴盛,全国有数千万人从单位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停薪留职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选择直接离职。

    这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自信,不留退路,不过停薪留职这种政策还没有取消。

    “我倒是没那么多的牵挂,工作了七年,厂子里一直没分房子,只有单身宿舍,就是户口有点麻烦。”张嘉绎苦笑道。

    这时候,京城对于户籍管理相当严格,户口想要转到京城并不容易。

    张嘉绎明白林子轩是为他考虑,过上两年兴许户籍政策就放开了。

    等他赚了钱,在京城买上房子,安个家,再想办法把户口转过来不迟。

    “那行,等拍完这部戏,你回去办手续。”林子轩安排道,“眼下在咱们公司拍电视剧的机会多些,演电影的机会不多,不过以后肯定会好起来的。”

    “只要有戏拍就成,主角配角我都愿意演,这些年闲的心里发慌。”张嘉绎表态道。

    “也别太累了,注意适当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林子轩叮嘱道。
………………………………

第四百六十六章 爱好

    八月初,姜闻从法国回来。

    《许三观卖血记》的后期制作基本完成,要送交总局审查,在此之前,这部影片在京城电影制片厂内部进行了首场放映。

    林子轩、冯晓刚和葛尤悉数到场,他们还邀请了李桉。

    李桉在和内地的武术家交流后,又忙于查看拍摄《卧虎藏龙》的外景地。

    他对内地并不熟悉,只知道一个大概的地理位置,需要内地方面的配合。

    好梦公司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按照剧本中提到的场景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

    比如会有边疆大漠、京城的宫殿楼宇、南方的古朴小镇、竹海茂林等等。

    慕姗姗和凤凰卫视合作制作了一档叫做《美丽华国》的节目,现在已经录制了上百期,足迹踏遍华国的大江南北。

    公司员工从节目中选出几十处看起来不错的景点,供李桉选择。

    李桉觉得满意的话,会到实地考察一番,再做出决定,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

    就算如此,想把影片中十几处外景地都确定下来,也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完成。

    尤其是在边疆沙漠,那里交通不便,需要当地的向导领路。

    电视剧可以凑合,电影想要拍出真实的大漠孤烟,一定要到实地才会有感觉。

    电影真正拍摄的时间不会太长,预计只要五个月,主要是前期的筹备工作耗时耗力。

    李桉虽然人在京城,还是会和香江保持联系,处理各种事务。

    到了十月份,香江的制作团队会分批来到京城,和内地的工作人员合作,包括制作道具,搭建场景,招募和培训演员等等。

    争取明年能够开机拍摄,下半年拍摄完成。

    香江的电影人注重效率,效率就是金钱,香江和内地在片酬的算法上稍有不同。

    以武行为例,《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付给武行的片酬是一百万美金,这一百万美金包括整部影片所有的武打场景。

    在内地的话,片酬往往按照时间来算,每个月多少钱,拍摄时间越长片酬越高。

    这是对工作人员来说,在演员的片酬上两地一致,都是按整部电影来算。

    演员在签合同的时候一般会注明影片的拍摄周期,超过这个时间片酬另算。

    否则一部片子拍上四五年,演员还是拿同样的片酬,那就很吃亏。

    当然,有些导演拍片的速度快不起来,像是香江的王家味,演员想拍他的电影就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而且片酬不变。

    这些天,李桉在看《美丽华国》的节目录像,挑选他满意的外景地。

    不过不能光是工作,也需要适当的放松。

    《许三观卖血记》是姜闻执导的第二部影片,有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成功,大家对这部电影抱有不小的期待。

    前来的都是京城电影圈的知名人物,既有导演也有电影评论家。

    故事大家都清楚,林子轩的小说六月底就出版了,销量还不错,到现在刚刚超过十万册。

    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林子轩获得了意大利的文学奖,读者好奇,第二个林子轩在国内就是畅销书作家,具有不小的知名度。

    再加上小说被姜闻改编成电影,各种宣传都很到位,有这个销量是正常现象。

    在眼下纯文学图书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许三观卖血记》的热销让出版社和其他作家看到了希望,重点是如何营销。

    国内的作家往往不知道怎么推销自己,都是把小说交给出版社就不管了。

    出版社对于纯文学书籍没有太多的宣传手段,主要是依靠作家的知名度进行宣传。

    像林子轩这样多方面发展的不多。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是当下的一种热潮,出版社和杂志社愿意和影视公司合作,向影视公司推荐作家的作品,为作家创造收益。

    以《许三观卖血记》来说,改编成电影林子轩能拿到三十万的改编费用。

    其他还有电视剧和各种形式的舞台剧,运作的好,光是改编费用就超过百万。

    所以,怎么推销自己的作品,是国内作家和出版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这点上,《百花》杂志做的很好,他们在八十年代就和张亿谋签订了“首看权”协议,为作家和导演之间牵线搭桥。

    对《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国内的文学评论界基本上是一片好评。

    然而,对姜闻拍的电影,有人不大看好,担心姜闻拍的太过尖锐,会和当年的《活着》一样过不了审查,最终不能在国内上映。

    也有人觉得姜闻会把这部片子拍的和《活着》的风格类似,在艺术性上无法超过张亿谋。

    还有人对葛尤能不能突破表示怀疑,葛尤拍了三部贺岁片,别到时候观众还是看贺岁片的感觉,那样就把这部片子给毁了。

    圈子里各种声音都有,葛尤的压力不小。

    这些天,葛尤虽然一直宅在家里,却也会翻看报纸,和朋友交流。

    他拍的时候觉得挺好,拍完后觉得还能更好,就会有这方面的担心,观众能不能接受。

    葛尤拍贺岁片也有压力,但压力不大,只要把观众给逗乐就行了。

    对待文艺片,他格外的认真,不想被人当成单纯的喜剧演员看待,艺术在他心目中还是相当神圣的,他有着一颗成为艺术家的心。

    “尤哥,忙什么呢?听说喜欢上摄影了?”林子轩招呼道。

    “瞎忙呗,就是觉得好玩儿,买了一台相机拍拍身边的景致,是那种一拍就能出照片的,方便,不用到照相馆去洗了。”葛尤回应道。

    葛尤有不少爱好,不光是玩玩,他喜欢琢磨,能把爱好琢磨成专业水平。

    有爱好的人生活过的有滋味,不会觉得孤独,还能缓解压力。

    “冯哥正在琢磨下一部片子,可能会和好莱坞合作,还是贺岁片。”林子轩提醒道。

    “前两天晓刚和我提了一嘴,他有个想法,我倒是没什么,就怕老外不适应咱们的工作方式,沟通起来麻烦。”葛尤担心道。

    “没事儿,在咱们的地盘,不能太惯着他们,华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林子轩玩笑道。

    两人聊了几句,电影开始放映。
………………………………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剧

    姜闻的这部《许三观卖血记》更像是一个传奇故事。

    影片通过许三观这个人物勾勒出华国底层民众几十年的生活变迁,每一次遇到生活上的磨难,许三观都是依靠卖血来化解。

    卖血成为底层民众谋生的主要手段,电影中的小镇成了一个缩影。

    姜闻着重刻画了许三观卖血时的神情和举动,他把许三观当作英雄进行塑造。

    一个有着各种毛病的小人物原本不具备英雄的气质,然而,在每一次卖血的时候,许三观都像是上战场的英雄。

    他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爱人才去卖血的,这件事本身就有一种悲剧的东西在里面。

    于是,许三观在姜闻的镜头下成了一位悲剧英雄。

    只不过,葛尤的演绎截然不同,他没有把许三观当成一个英雄来演。

    许三观平日里的所作所为没有英雄事迹,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

    姜闻擅长塑造英雄,葛尤善于演绎小人物,两人的合作把各自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葛尤只是演好自己的小人物,英雄的气质是姜闻强加在葛尤身上的,这两种气质在葛尤的身上既矛盾又和谐,还显得有些滑稽。

    这部片子没有太多的悲剧,而是以喜剧的成分为主。

    葛尤就是用这种喜剧的方式来演绎姜闻所要表达的悲剧英雄形象,看似矛盾,其实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大家看来,这就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剧,混淆了悲剧和喜剧的界限。

    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悲喜交集。

    在《活着》中,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带着浓重的悲剧和宿命色彩。

    在《许三观卖血记》里,通过许三观的不断努力,保住了家庭,虽然遇到了诸多磨难,却没有造成悲剧的结果。

    张亿谋用客观的镜头记录下福贵的一生,葛尤在里面的表演很精彩,不过人物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处于被动的状态。

    姜闻的方式和张亿谋不同,他用镜头参与到了故事之中。

    通过镜头的处理让葛尤具有了一丝英雄的色彩,在每次卖血的时候都会有葛尤的特写镜头,突出那种凝重的氛围。

    尤其是最后为了救儿子,许三观从小镇前往沪城,一路卖了六次血,筹齐了手术的费用。

    他自己差一点没有死掉,关键这个儿子还不是他亲生的,而是他老婆和别的男人的孩子。

    许三观卖血养育照顾自己的儿女是人之常情,可这一次就有点英雄的意味了,不为利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