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正德道:“父亲,这幅字可有不对?”
洪敏之摇摇头,道:“并无不对。”
“那父亲为何……”
“只是感叹罢了。”洪敏之收起字,道,“你叫人把字装裱起来,挂在书房。”
“是,父亲。”
洪敏之又道:“你要小心谨慎,看看是否族中还有人仗势欺人,为非作歹。”
“儿子知道。”
洪敏之顿了顿,道:“陛下……是个好皇帝。你要忠心为国,将来匡扶社稷,为君效力。”
“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洪敏之低头看着已经卷起的这幅字,双眼紧闭,眼角满满沁出两滴热泪。
……余柏林结束第一天入阁工作,回家之后,到书房,到处找不到自己昨夜所写那副字。他询问之后,知道是封蔚拿了,便去隔壁王府一问,封蔚居然留宿兵营,说不回来了。
余柏林:“……”
王府总管干笑道:“大概王爷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余柏林:“……或许吧。”
总不能是把他的字弄丢了,躲出去了吧?
字倒是能再写,但那副字是余柏林心有所感时所作,现在再写,就没那必要了。毕竟也不是什么非写不可的东西。
余柏林等了封蔚好几日,到休沐之时,封蔚终于回家。
看着封蔚缩头缩脑的样子,余柏林顿时无语。难道他真的是因为把自己写的字弄丢了,才躲出去的?
“我觉得字写得好,就去宫里炫耀,被哥要走了。”封蔚舔着脸谄笑道,“然后给大宝了。我总不能和侄儿抢吧?”
余柏林苦笑:“多大点事?你就为这件事去兵营住了几日?”
封蔚使劲点头。
余柏林:……好无奈,好头疼。
“你跟我说一声就是了,不过是一幅字,大宝喜欢就给他好了。”余柏林对大宝小宝都很宠溺,虽然这幅字是他准备挂在房中激励自己,但大宝要走了,他也不会舍不得。
至于封蔚乱拿他字画……也不是第一次了。最开始他还有些生气,要和封蔚切磋一二。后来就习惯了。反正是自己写的,封蔚拿出去炫耀,也只会带去宫里,也算是帮他给皇帝陛下刷好感度了。
“不早说。”封蔚傻眼了,“早知道你不生气,我就回来了。”
怪我啰?余柏林乐了:“你问过我吗?”
封蔚开始耍赖,要吃冰,要余柏林给他画画,要余柏林给他弹琴,要余柏林陪他下棋还要让他十个子。
十个子,亏你说得出口。余柏林脸都黑了,伸手就把封蔚收拾了一顿。
结果封蔚提出的诸多要求,就满足了吃冰一项。
更悲催的是,他一时悲愤,吃多了,还吃坏了肚子。
余柏林叫御医的时候,封庭抱着他大儿子小儿子,携夫人一起,来看望吃坏肚子的封蔚,大肆嘲笑了自己愚蠢的弟弟一番。
封蔚:QAQ哥!你是我亲哥!
封庭:…v…我当然是你亲哥。
第65章
内阁主要负责六部递来的奏折的批阅。
在皇帝不管事的时候,奏折先经过内阁,皇帝只需要在阁老批阅过的奏折上画圈圈。
当皇帝要管事的时候,奏折先到皇帝那,皇帝再让内侍把奏折给内阁,内阁阅过后再给皇帝检查。
文宗在位时其实很苦逼,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就是内阁权力过大,奏折批阅形式为前一种,百官为了让奏折快点通过,齐聚内阁,先问过阁老意见。
那时候武辅也被压制的厉害,文臣首辅基本上一半摄政权。
不过文宗在位后期这状况渐渐改变,除了武官地位还是被压制的有点惨,权力已经渐渐集中。不然洪敏之也不会故意制造一个可以让自己家破人亡的把柄,递到文宗手中,就为了让文宗继续重用他,将权力下放给他。
可惜文宗死得早,他所做的努力成了封庭收拢权力的基石。
在内政一事上,封庭对文宗还是有几分认同的。
现在奏折批阅流程,为奏折先到皇帝手中,由太监当着皇帝的面计数之后,再发给内阁。内阁官吏对奏折初步审阅,提炼大纲,把主要内容写成提要,然后交给阁老。如果有错别字和忘记避讳,奏折将被打回去,让其重新撰写。因为这是对皇帝的不尊重。
阁老会对奏折进行批阅,然后呈给皇帝,皇帝看过内容提要和阁老批阅之后,觉得不用更改就写已阅,若有补充说明就写上,然后分发下去。
如果皇帝和阁老意见不同,就会招来阁老和内阁学士,来个内部讨论会议,如果阁老不能说服皇帝,皇帝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做。
余柏林在刚知道自己的工作时,对自己曾经赞同群嘲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而感到羞愧。他的工作不就是做阅读理解吗?
分段写段意写主要内容写中心思想提炼大纲,这不是阅读理解是什么?
好吧,没有分析情感和表现手法……
余柏林等官吏所做的事情很繁琐,就是个体力活。但对于六部九卿而言,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只要是人工操作,总是有可以人为左右的地方。
不只是这些官吏关系奏折初步审阅,可以在职责允许范围之内做手脚,让六部九卿多跑几趟,拉低办事效率。而且他们经手许多奏折,又在内阁消息灵通,可以为六部九卿提供许多内部消息。所以只要进了内阁,余柏林等人就是被六部九卿讨好的对象,冰敬炭敬什么拿到手软。
封庭登基之后,这些行贿之风稍稍收敛一点。但只要单笔数目不大,又没泄露重要消息,基本属于官场潜规则,皇帝和阁老都不会特意查这些。
若谁太过贪心,金刀卫可不是吃素的。
余柏林自进入内阁之后,家中帖子就没断过。
五谷丰登是纹银五两,十年寒窗是纹银十两,海纳百川是纹银百两,余柏林还看到一个“孟津伐纣”,八百诸侯孟津伐纣,那可是纹银八百两。
余柏林吓了一跳,忙看是谁,原来是一被弹劾解职回京的外官。大概是为了打听他被弹劾一事。
“这赚钱可真快。”封蔚帮着余柏林整理帖子,看着那些银票,乐呵呵道,“不过你们文官也真酸,连个孝敬都要弄得文绉绉的。”
余柏林点了一下,对封蔚道:“凡是十两以上的帮我挑出来,犯过事的也帮我挑出来。剩下的我再慢慢挑。”
封蔚一边任劳任怨的给余柏林打下手,一边道:“这么多银子就送回去了?真心疼。”
“你名下那些产业赚的钱还不够你花销吗?你去宫里哭一场,想必陛下会补贴你的。”余柏林知道封蔚在开玩笑。封蔚可是一两银子都不收的。
但他不能。水至清则无鱼。他若是一两银子都不收,太过清廉,就是不跟着官场潜规则走,会被人忌惮针对。
不过收多了就是一条罪名,所以十两银子是分界线。
封蔚挑出大半之后,余柏林手中还有一小堆帖子,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近千两银子。
即使皇帝勤奋,内阁权力收敛,内阁官吏还是很吃香的。
刚才初步分这些帖子挺轻松,接下来就得细细看了。若是敏感部门官员的不收,若是明显不是余柏林一个派系的不收,收下的,只有普通应酬类的。
余柏林又挑了小半出去。
余柏林见冰敬还是挺多的,又筛选了一遍,最后留下的冰敬总额只有三百来两,全是不能得罪的人。
这年头,不收人家孝敬也是得罪了。
退回的这些孝敬,余柏林都一一写了亲笔信,大意是我不收礼,大家别送了,以后也别送了。
最后忙完这件事后,余柏林手都有些软了。
不过也是这一次会这么麻烦。余柏林刚进内阁,这是第一次收到孝敬,大家不知道余柏林脾性,统统送礼试探。他这次一退回,别人就知道余柏林意思了,除非病急乱投医之人,其余人下次送礼就会按照余柏林的意思来送。帖子就会少许多。
封蔚笑话余柏林,收个礼都这么累。余柏林白了他一眼。
这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要有封蔚这么硬的背景,也全挡回去。他本来就不缺这点钱。
不过许多京官都指望着这点孝敬过活了。官吏的俸禄其实不高的。不然皇帝也不会默许。
封庭一次到余柏林家中赏风景喝酒时,听闻这件事,笑道:“每次就收那么点银子,你也不怕别人在背后说你太过清廉不合群。朕金口玉言,准你一月收两千两。”
余柏林无语。奉旨受贿吗?是不是还要分陛下您一半呢?
最终余柏林表示他抗旨不遵。成皇后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
封庭感到很没有面子,讪讪道:“让你收钱你都不收,你知道两千两银子能做多少事吗?”
余柏林面无表情道:“微臣还是有几分商业头脑的。陛下要是担心微臣缺银子,下次出海的船多给微臣留一艘吧,微臣保准赚的盆满钵满。”
说到海运,封庭被转移了注意力,开始跟余柏林细细说海外贸易(zousi)之事。
这奉旨贸易(zousi)才往返一次,封庭的内库就增加了一半。当封庭看到赚回来的金银珠宝时,眼睛都快被闪瞎了。
贸易所赚东西,全按照余柏林所说,换成金银再入库。金子做成金砖,银子制造成官银。封庭瞬间有钱了。
余柏林也分到一层利,再加上冯努将自己所得利给了余柏林一半,余柏林现在也很有钱。比不过世家望族的积累,至少自己可以挥霍一辈子。
冯努分给余柏林的金银,余柏林全给苗苗存了起来,并且登记造册。冯努知道之后明言不需要,他所有的东西都是留给苗苗的。
余柏林笑道:“苗苗是我唯一晚辈了,我独自在官场,未来说不准好坏。至少金银这类东西,要给苗苗存一点。”
冯努想到余柏林身体,叹口气,接受了余柏林的好意。可惜他家也只有苗苗这一根独苗。
封庭给封蔚分了很多好东西。钱太多了,在封蔚眼中就只有数字了。于是封蔚在一次朝会说赈灾之事时,直接说将未来十年俸禄捐掉。
也就是说,接下来十年,他不要亲王的俸禄了,自己养自己。
而且他还强调,这十年皇帝给他所有金银方面的赏赐,他全部会捐出去。
德王这种和周围格格不入的圣人行为,遭到朝野上下、包括所有宗室的仇视。
你特么这么做,要我怎么做?
还好有皇帝陛下给他擦屁股,说准了德王的好意,但是其他所有臣子都不准这么做。现在朕的国库还丰裕着,不需要大家如此牺牲。
有了皇帝陛下这句话,臣子和宗室们也纷纷哭喊着要捐俸禄,无一例外被皇帝陛下驳回来了。
大家放心了,看来只是德王单方面抽风,不是逼着大家捐款啊。
下朝之后,封庭就把封蔚留下来,揍了封蔚一顿。
封庭的武力值不比封蔚,但封庭揍封蔚,封蔚不但不会还手,连跑都不会跑的。这就是家长的威严。
封庭下手不重,就是把封蔚手掌打肿了。
余柏林看着眼圈红彤彤的卖惨的封蔚,实在是无话可说。
这么大的人了,还要被跪着打手掌,实在是有些可怜。他能说还好只是打手板心,而不是皇帝陛下亲自打屁股吗?
那才叫丢人。
封蔚挨打、还是被皇帝陛下亲自打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封蔚还得了几日假,直到手掌消肿才去上班。
文武百官和宗室们终于彻底放心了。原来德王殿下果然是抽风了,连皇帝陛下都怒了。皇帝陛下之所以准了德王的请求,大概也是给他教训吧。
反正德王又饿不死。别说德王手下产业的收益,就说那明面上赏赐没了,皇帝陛下不知道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