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霜全身都哆嗦,脱成这个样子,她并不觉得屈辱,反而是她自己一件一件脱下去的,只为证明一个清白。
“主子,奴婢真的没有得手,是二小姐在说谎!”
砰!
玄天夜抬起一脚就踹了过去,直踹上清霜的心口。
她受不住,被生生踹飞了好远,撞到石壁上,吐了一大口血来。
可还是挣扎着跪爬到玄天夜的脚边,哭求:“请主子相信奴婢,奴婢真的没有得手啊!”
玄天夜很想再踹一脚过去,可看着清霜吐的那一地血,微抬起的脚便又落了回来。
这人留着还有用。
“你是妙手圣仙,世人皆知,妙手圣仙没有偷不到的东西。皇宫大内你都进过,怎的眼睁睁看着放在面前之物,却失了手?”
这也是清霜疑惑的地方,眼睁睁看着,真的是这样吗?——“二小姐的袖袋里……什么都没有。”
“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这话说出来连她自己都不信。
“主子。”清霜趴在地上咳了半晌,忽就想起一个事来,赶紧抬了头跟玄天夜道:“咱们是不是从头到尾就找错了地方?”
第220章 皇上口谕
清霜告诉玄天夜:“奴婢到县主府的时日也不短了,二小姐的房间也进过几次,可是从来都没见到过那枚凤头钗,就只有今日在仙雅楼才看到她又拿了出来。奴婢是想,会不会那东西根本就不在二小姐手上,而是一直由御王殿下收着的?”
这个问题玄天夜也想过,可仍然解释不了今日清霜失手的事。更何况……“阿奴。”他叫着清霜原本的名字,“你跟着本王,多少年了?”
清霜身子一颤,赶紧道:“从四岁那年被殿下所救,到如今,已经十二年了。”
“十二年。”玄天夜看着她,眼里闪过一丝残忍,“十二年的情份,却抵不过一副耳坠子?”
“主子!”清霜大惊,就怕他提这茬儿,可偏偏人家就是往心里去了。“奴婢真的不认识大皇子,见都没见过呀!”
可惜,玄天夜已经然把凤羽珩的话放在了心里,更何况清霜交不出凤头钗,东西又是他亲眼看到人家放到袖袋的,种种迹象都告诉他,这个叫阿奴的丫头,已经生了背叛。
“来人!”玄天夜一声怒喝,外头立即有侍卫进来。“把她锁起来,别死了就行。”扔下这一句话,人转身就走。
清霜眼看着玄天夜离开,不带一丝感情,哪怕她还只穿着个肚兜跪在地上,就任由那侍卫上前拉拽。她大声地喊他:“主子!”对方却头都不肯回。
次日,有一个大消息在京城里疯传开来——未来的御王妃把皇上亲赐的凤头金钗给弄丢了!
这消息传到凤府时,老太太正在喝茶,听传话的丫头一说,一口茶卡在喉咙,差点儿没把自己给呛死。
“阿珩呢?”老太太抓着赵嬷嬷急声道:“快,快差人去把阿珩给我叫来!”
赵嬷嬷应着声,赶紧吩咐丫头往同生轩去,老太太又继续道:“凤头金钗是什么呀?她怎么好把那物件儿给弄丢了?你说,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赵嬷嬷也阵阵心惊,昨儿她从仙雅楼回来时还好好的,难不成是在她走之后发生的事?
“老太太。”她无奈地道:“不管是真是假,外头这样的谣言,对二小姐也不利呀!”
“何止是对她不利!”老太太愁得没法儿,“关键是咱们凤家,原本瑾元是得了皇上赏识与重用才往北界一行的,可是他在灾地为君分忧,咱们家里却又发生了这样的事,你说这……”
老太太急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想说凤羽珩太不争气,太能惹事了,可又不太能说得出口。毕竟这些日子人家尽心尽力照顾着她的腰伤,这眼瞅着都要好了,她再背后说不好的话,总觉得有些过河拆桥。
可是不说,却又在心里憋着难受。
就这么堵着心的等着凤羽珩来,结果回来的却只是一个丫头。
“二小姐呢?”赵嬷嬷一边往后看一边问,“不是让你去请吗?”
那丫头快步上前,行了个礼道:“同生轩的黄泉姑娘说,二小姐丢了凤头钗,正在面壁思过,据说……是皇上下了口谕罚的。”
老太太差点儿没吓瘫了,“皇上口谕啊!什么时候下的?”
那丫头道:“奴婢不知,只知道是直接下到了县主府。”
赵嬷嬷琢磨了一会儿,宽慰老太太道:“丢了那么重要的物件儿,就只是罚面壁思过,想来皇上也没有大怒,不过就是做个样子吧?再者,老太太宽心,口谕下到了县主府,这就说明圣上是明君,这事儿牵连不到咱们凤府。”
老太太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尤自点了点头,虽说还是心不落地,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吩咐着下人:“这几日多出去打听打听,街上有什么谣言也都给我听回来。”
凤羽珩丢了凤头钗被罚的事,不仅老太太这边听到了动静,韩氏那头儿也得了消息。
彼时,粉黛正在两位嬷嬷的苛严调教下顶着一只盛满了水的碗站在院子里,佩儿与韩氏说着话时声音故意扬大了些,刚好够粉黛也听见。
那丫头原本被训得都没了脾气,可凤羽珩丢了东西这话就像是一剂强心针,瞬间就把已经打了蔫的人给催活了。
“你说什么?”粉黛也顾不上头上还顶着碗,一扭头就去问佩儿,“凤羽珩的金钗丢了?”
这一动间,动作颇大,一只水碗“啪”地一声摔碎在地。
王嬷嬷一下就火了,挥着鞭子就走了过来。
可粉黛根本也没去瞧她,只一个劲儿地问佩儿:“你说的事可是真的?”
佩儿点头,“外头都这么传,奴婢也跟舒雅园那边打听过了,说是老太太也派了人去问,得到的消息是,二小姐接到皇上口谕,被罚面壁思过!”
“哈哈哈哈!”粉黛突然暴笑,猛一回身,直指着那两个冲过来的嬷嬷大声地道:“别得意,你们的御王府就要倒大霉了!她弄丢了凤头金钗,那可是皇上亲赐之物,又是能定天下的东西,你们说,那样的物件儿丢了,她的下场会是什么?”
刘王两位嬷嬷到真被她的话给唬了住,特别是王嬷嬷,已经扬起的鞭子生生就停在半空,落也不是,不落也不是。
到是那刘嬷嬷最先反应过来,怒声道:“我等是奉了皇后娘娘的命令而来,御王妃倒不倒霉,关我们何事?”
她这么一说,王嬷嬷也回过神来,马上意识到自己居然被个孩子给唬了住,一时间恼羞成怒,鞭子唰地一下就抽了下来,直抽到粉黛的胳膊上,疼得她哇哇大叫。
“你们别打她!”韩氏一见粉黛挨打,马上就害怕起来,赶紧上前将人护住,“两位嬷嬷息怒,息怒啊!”
可人家哪里能息怒,刚刚丢了面子,这会儿还不得找回来?
就听王嬷嬷道:“凤家老太太也说了,让我们不必留情面,还请姨娘让开!”一边说一边又是一鞭子甩了下去。
粉黛躲闪不及,疼得直哭。
韩氏着急,干脆用自己身体去护,眼瞅着鞭子就要落到韩氏身上,粉黛突然一声大叫:“你们放肆!伤了我凤家子嗣,该当何罪?”
刘嬷嬷一把将王嬷嬷的手腕给托了住,鞭子停在半空,“四小姐说什么?子嗣?”
“没错!”粉黛将韩氏拉到自己身后,扬着下巴冲着两位嬷嬷高声道:“韩姨娘肚子里正怀着凤家子嗣,你们纵是宫里出来的嬷嬷,也没有毒打正一品大员家眷的权利!若是孩子在你们的鞭子底下没有了,皇后娘娘也保不住你们!”
她这一番话到真是把刘王两位嬷嬷给唬住了,扬着的鞭子慢慢放下,再不提抽打一事。
可二人的目光却在韩氏身上转个不停,里头时而透出疑惑,时而转成茫然。
“韩姨娘身怀有孕?”刘嬷嬷看着韩氏,认真地问道。
“对。”粉黛匆忙做答。
“老奴在问韩姨娘。”人家理都不理粉黛,只盯盯地看着韩氏,等她一句回答。
韩氏怔在原地,话就堵在嗓子眼儿,不知道该怎么说。
粉黛瞪了她一眼:“这是好事,你怎的还不敢说了?”
她被逼得没了办法,只好点点头,“是,已经有了身子。”
那两个嬷嬷一听这话,疑惑之色更甚。活了半辈子的人,又是在宫里围着娘娘打转的,那眼睛就跟刀子一样。这韩氏怎么看都不像有孕的样子,何以就一口咬定有了呢?
但人家这么说,她们也不好太强硬反驳,只得悻悻地收了鞭子,再想想凤羽珩的事,不由得也蒙了一层阴霾之绪。
只是凤羽珩那边,单单是被罚面壁似乎还不够,两日后,一直窝在自己院子里韬光养晦的凤沉鱼又接到了另外一个消息——“三老爷那边的人打听到,二小姐近几日派了下人分别往文宣王府、右相府以及平南将军府去过,只是个个府门紧闭,一家也没能进去。”
沉鱼本就悬着的一颗心揪得更紧了些,她知道,这是凤羽珩在走动关系了。这就说明遇到的事十分棘手,必须要求助旁人帮着一起来解决。可惜很明显的,对方并不愿意帮忙。
她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希望凤羽珩能平安无事过。
“如今是几日了?”突然的就问了这么一句话来。
倚林到也了解她,知道这些日子最让沉鱼放在心上的事情是哪一桩,于是赶紧道:“将将半月。”
“才半个月。”沉鱼面色更沉,“你说,她能挺过剩下的半个月吗?”问完,不等倚林答话,便自顾地摇了头,“能不能挺得过谁说了也不算,还得看皇上的意思。我只求凤羽珩那丫头千万不要再犯错事,她是死是活我不管,但一定要等我的事情办完。”
倚林也替沉鱼着急,原本说得好好的事,谁成想一向受尽各种大人物宠爱,走到哪里都呼风唤雨的二小姐,突然之间就出了事。大宅门里的风云变幻她看得太多了,别说半个月,说不定明日一早就能传来二小姐彻底倒台的消息,到那时,大小姐的事又该找谁去办?
“你仔细记着日子。”沉鱼嘱咐倚林,“一天一天的给我算,日子一到,立即拿上银票找凤羽珩,片刻都不能耽搁。”
“小姐放心,奴婢都记着呢。”
沉鱼深吸了一口气,只道这件事情一办完,立即就要与凤羽珩彻底的撇清关系,以免那堵高墙一倒,再压了她的裙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此时的同生轩内,一阵阵让人听一句就哆嗦一下的声音正从凤羽珩的卧寝里传出来——“轻点儿!疼!再动一动!你速度快些……”
第221章 这样才算是良配
黄泉被凤羽珩嚷嚷得出了一脑门子汗,抬手往额上抹了一把,无奈地道:“小姐,咱换个叫法行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屋里在干什么呢。”
此刻,凤羽珩卧趴在屋里的软椅上让黄泉给按肩膀。
“不过说起来,昨儿小姐包的饺子可实在是太好吃了!”黄泉一边按一边感叹,“宫里的御厨都包不出来那个味儿。”
凤羽珩翻了个白眼,“为了给你们包饺子,我可累死了,比打架还累呢!再往上点儿按,用点力。”她难得享受一回别人的按摩,还挺不错。说到那饺子,不过是她偶尔在空间里翻到了一包拌馅料,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拿到这个时代来做着吃,自然味道是不同的。更何况她又另外选取了些药材混到里面,药香与肉菜香混到一处,味道散发得恰到好处。
“小姐,您那些消息一放出去,外头的人都炸了锅,老太太整天的派人往咱们这边来打听,无论是柳园那边的小门,还是县主府的大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