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严主任端坐于办公桌之后,神色意似闲暇好整,嘴角似笑非笑,看不出什么态度。
一点小事就往教导部捅,哪里是什么师生应有的关系了?你姜忆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
宋保军瞬间想好措词,小心翼翼在椅子上坐了半边屁股。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变作满脸诚恳,眼中尽是惭愧与无奈,笑道:“严主任,您好。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下午,我与姜老师因为课堂内容的意见不合而产生争执。我原本以为我说服了她,现在我意识到自己是错的了。”
严从龙看他三好学生般的表情惟妙惟肖,心中先有三分好感,说道:“你们争的是什么?”
“我们争的是白居易长诗《琵琶行》的主题。姜老师讲课别开生面,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琵琶行》,我很是受益。”宋保军偷偷观察严从龙的长相穿着打扮,以及所有能观察到的一切,并使劲回忆从前接触到有关他事迹点点滴滴的只言片语,再汇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印象。
据说严主任与中海市市长是高中同学,曾在中海(直辖市)教育厅任职,对当今教育现状提出过许多精深的见解,还获得过国家政务院老总的夸奖,前途无可限量。
但是在一次事件中,严主任的顶头上司被迫下台,他本人也遭到牵连,被踢到茶州大学当了教导部主任。职务好像挺高,其实权力仅限于本单位而已。出了茶大的门口,谁也认他不得。
宋保军要根据零碎的情报找到入手的处。就算是老鼠咬乌龟,也得有个下嘴的地方!
“嗯,继续说。”严从龙似乎不为所动。
“姜老师从琵琶女的遭遇引入了女权主义的概念,观点很是新颖。她说琵琶女应当超脱社会,自成一代风流,然而琵琶女真正的下场令人同情,她不该出生那个时代。假如在我们现代,琵琶女自然会是女性的典范,坚强独立,不受男人约束。年轻时与贵公子、有钱人们游戏花间,不必担负什么责任,到了年老时必须有个男人来爱惜自己。这才是完美女性的样子。”宋保军把姜忆惠的原话加工了一遍,但大体意思差不多。
严从龙不可捉弄的微微摇头,笑问:“那你不同意姜老师的见解?”
第24章 对胃口的天才学生
宋保军感觉自己这步棋押对了,说:“虽然姜老师的话有些道理,但我认为《琵琶行》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其他任何说法都是穿凿附会。”
“这么说你们仅仅是学术意见不合了?”严从龙渐渐严肃起来,说道:“我怎么听说你在课堂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姜老师?指责她的教学方式误人子弟?”
要知道当老师最怕不是工资低,不是被家长殴打,而是被指责“误人子弟”,这等于否认一位老师最基本的价值。
昨天姜忆惠下课后,越想越气,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便直接给教导部的人打电话,备言宋保军之嚣张恶劣。其中添油加醋在所难免,将宋保军形容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丑陋学生。
既然有老师投诉,教导部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原本打算让一位普通成员前来调查,但严从龙念及姜老师的背景,看看左右无事,是以亲自到场。
“是姜老师误会了。”宋保军坦言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除了利益冲突,更重要的是理念、信仰以及沟通的问题也会引起矛盾。”
严从龙直视着他:“那你认为是你们的沟通有了问题?”
“确实是这样的。”宋保军径自起身,走到办公桌前翻出姜忆惠的讲义,说:“让我们回到《琵琶行》,从根本上看待问题。成诗的年代以男性为尊,是男人的社会。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往后,皆是白居易的自述,这就说明了白居易要写的其实是自己而不是琵琶女。透过琵琶女身怀绝技而遭遇不幸与诗人才华绝代而怏怏失意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腔悲愤在琵琶声里回荡。”
严从龙不禁坐直了身子,道:“说下去。”
“他有的是才华!他的诗作连当朝皇帝也反复吟诵,流连忘返。他的诗流传千古,直至成为大中小学生的课本教材,我们每天都要学习。可是他的才华不为当局赏识,乃至流落江州,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司马!怀才不遇,自古是文人的最大伤心之处。这首诗,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报国无门的悲怆,是生不逢时的孤愤,是历史情怀的寂寞!”
宋保军越说越激动,直到最后一串的排比句,索性挥着手臂,仿佛正在做最后一次演讲的闻一多。
严从龙眼睛猛的一亮,差点要冲口而出一个好字。宋保军对《琵琶行》的阐述实在太对他的胃口了,真真切切说中了他挥之不去的心事。
两厢对照起来,自己的境遇可不是和白居易一样么?是啊,怀才不遇。
白居易满腹经纶遭贬江州,自己也是一肚子学识却被踢到茶州大学当教导部主任。这******说小也好说大也好,就两个字:憋屈!壮志难酬的憋屈!
这学生当真有才,居然能把白居易的诗解得如此通透。相比起来姜忆惠拼命纠缠于琵琶女的旁枝末节,就相形见绌多了。
想到这里,严从龙对宋保军已换了一副神情,温言道:“小宋同学,我看姜老师确实是误会你的。”
宋保军从衣兜里摸出河水牌香烟递给严从龙一支,自己嘴上叼了一支点燃,叹口气说:“本来是小事,姜老师钻牛角尖了,我本人的态度也有问题,在此向您诚挚的检讨。”
意思很隐晦,不过他知道严主任明白的。这句话是指姜老师“嫉贤妒能”,才不能担大任、半瓶水晃荡,误人子弟。
既然姜老师做得过分,他不在乎往姜老师身上泼脏水。
严从龙接过香烟看看过滤嘴前端的牌子,掏打火机点燃,微微笑道:“小宋,你文科理论知识很深厚,以前在哪上的学?知道古代知识分子为什么总是怀才不遇么?”
这话就有点考较的意思了。
宋保军知道成功引起了严主任的兴趣,食中二指夹着烟蒂深深吸了一口,鼻孔喷出两股浓雾,假装思索了许久,在脑子里大叫道:“猥琐!赶紧出来,帮老子解答问题!猥琐!不要当缩头乌龟!我被教导部处分的话你以为你们的日子好过么?”
叫了好几次,终于听见猥琐人格的声音无可奈何答道:“基础理论知识不是我的强项。我能分析对手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从而制定计划。但对于理论知识来说,抱歉,我帮不了忙。”
“那怎么办?感觉严主任已经对我另眼相看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能让它白白溜走啊!”
“那又如何?严主任能给你钱?能让你找到好工作?”
“你懂个屁股!”宋保军在脑子里怒道:“一旦巴结上严主任,我自然就能扯虎皮当大旗,好好收拾龙涯他们,这不是大家都想看到的么?”
猥琐人格说:“有另外的人格适应对付目前的处境。不过以你的情况,尚不足以支撑同时容纳三个人格,恐怕后果很严重。”
“我管他什么后果不后果,我只要眼前!”宋保军怒吼起来。
“那好吧,既然你这么坚决。”
猥琐人格沉吟一阵,隔了一会,脑子里换成了另外一个冷静的声音。
“主体你好,我是哲学人格。就是原先跟你说过话的‘理性’,理性是我的化名。为了与你融合,你必须知晓我的真名。”
宋保军一呆:“哲学?”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也是形容词,形容像我这样理性追求各种知识,而不掺杂主观思想的人格。”
宋保军不知道哲学人格强大在什么地方,也没时间去了解,说道:“好好好,赶紧,快来处理一下严主任的问题。”
“别慌,我正在浏览你的记忆。”
第25章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脑子里从前所学过的知识逐渐清晰起来。原本只是一团浆糊,现在井井有序,有条有理。
以前他学东西总是好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学到的内容零零散散,毫无思绪。仿佛几十本书被撕成碎片,地上满是纸屑,根本看不出本来的面目。
现在,那堆纸屑居然被整理起来了。重新化作一本本完整的书籍,按照内容分类,放置在一具管理有序的书架上。想要查看哪部分的知识,只需翻检书架,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废纸堆里找半天而且不一定能找到。
这些固有的知识不仅仅只是呆在原处,还从中形成了新的想法,有了新的见解。
比如停留在他记忆中的某个人,照往常只会对那个人形成“他好帅!”“他好丑!”“他好穷!”之类简单乏味的印象,如今变为极其立体的观察层次。他的记忆一次次分解重组,开始对那个人从精神面貌、衣着打扮、举止谈吐、人际关系、家庭情况、过往际遇等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得出全新的印象。
他几乎看一眼陌生人就能猜到对方从事何种职业,身居哪个职位,结婚与否,感情生活是不是正在遭受挫折。
感觉真太奇妙了!
宋保军在脑海与两个人格交流,是脑电波直接接触,思想速度极快。看起来似乎过了挺长时间,其实他们之间的沟通不过几秒钟而已。
看见严从龙吸了一口烟,宋保军回到现实,缓缓答道:“看起来几乎都是才子同贪官不合,缺乏伯乐的赏识因而导致怀才不遇。实则还是社会价值体系与阶级利益的原因。我国古代社会重文轻理,发端于春秋末期,至东西汉遂成主流,形成独特的儒家价值观。此后儒家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维系社会稳定的工具,与帝王相互依存,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自于统治阶级的给予。儒家很快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历次修改儒家的学说,就是为了要适应统治阶级的要求。”
严从龙来了兴趣,探身道:“继续说。”
“当才子们的观念不能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相适应时,他们将会遭到淘汰,就此成为怀才不遇。当然具体到个人身上不会这么简单。官僚体系再庞大也不可能完全轮到每个人头上,有的退舍一旁,有的不屑一顾,有的品头论足,有的在权力斗争中失势,有的才情不足。政治的复杂性令大量儒生难以适应,难于在政治活动施展才干,实现政治抱负,甚至还会招致不虞之灾。于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怀利器,无缘颖出的苦闷情绪油然而生。”
严从龙轻轻拍了拍大腿:“说得不错。你现在几年级了?将来有没有兴趣考研究生?”
其实宋保军的话还是笼统了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个大命题,若是详细论述,写十篇万字的论文都不止。现下对着严从龙,自然只能选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也亏他闭嘴得快,不然让哲学人格发挥起来,恐怕会一直分析到严主任的靠山下台的真正原因不止。所谓交浅言深,那就不是想要的结局了。
宋保军很是恭谨的回答:“我是中文系二年级学生,至于考研究生,还没想过。现在考虑这个早了些。”
严从龙呵呵一笑,说:“不早了,人生要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