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渔夫传奇-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单止他,村里还有其他三个家伙干着同样的事情。他们到镇上搞风搞雨,弄得市场上扇贝一时间货源紧缺。加上唐大富等人的原因,连大龙虾也是影子找不到,害得那些海鲜贩一头雾水,到现在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航子,帮我称一下吧!时间紧迫,我还有一半多没有拉回来呢!”那汉子朝卫航大声喊道。

    “你跑到其他地方收购了?”卫航心里暗暗赞赏。与其自己去找,还不如直接到市场上找,赚个差价,也比自己找强,毕竟自己能力有限,三头六臂也捡不了很多。

    “嗯!没错呀!还有几个家伙跟我一样呢!现在,镇上的扇贝都看不见了。不用很久,恐怕都运到你这里来。你没有看见那些海鲜贩的脸色,真是太精彩啦!一开始,那些家伙还想用三块五一斤收购,说最近扇贝涨价。嘿嘿!我们一到,他们一点货都收不到。”这汉子幸灾乐祸地说道。

    他们在镇上的定价是四块钱,别的人一听,甚至连称好的货都变了卦,加上还是本地人,彻底将那些外地的收购商隔离出去。

    卫航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拿出称。秤钩钩住沉重的蛇皮袋,扁担穿过秤杆上面的一个环,挂上秤砣。

    “来,帮帮忙!”卫航招呼那汉子,帮忙抬一下。

    这是古老的称,叫做杆秤,比较麻烦。千百年来,手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

    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

    杆秤匠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杆秤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事物也将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电子秤的普及,则预示着杆秤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民族的符号。

    卫航寻思着,什么时候弄一台磅回来才行,也不用那么累人。电子称更加方便,可惜电子称只能小数量称量,不适合他。磅称也不错,有法码,可以称用手不好拎的东西,直接摆上去就行。能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东西。

    仔细调整好秤砣,使得秤杆两边平衡:“好,就两百七十六斤半。我先记个数,等你将其他的拉回来,咱们再一起算账。”

    那汉子忙点头:“行,最后再算账,方便点。”

    说完,也不叽歪,赶紧骑上摩托车,用脚忙地踩了几下脚踏点火。村子里的摩托车,几乎就没有一辆好点的,电子打火几乎都坏了个透,个个都是用脚踩着火。

    “自己弄太累人了,我去找几个人回来帮忙才行。”卫航开口道。

    卫母跟徐阿姨倒不觉得怎样,卫兰跟张雪茹看着几乎源源不断的扇贝,头皮都有些发麻。以后天天坐在这弄这些,估计会发疯的。尤其是卫兰这丫头,那是极力赞成自己老哥的做法。张雪茹还好点,毕竟到外面入过厂。厂里面的工作也是差不多,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那是很无聊的。

    当然,卫航这么做,其实也是不愿意看到自己老妈那么辛苦。反正请几个人不用花很多钱,乡下其他的不多,就是不缺廉价的劳动力。

    另外,这些工作并不是重活,就算是老人家也能做。村里,可是不少空闲的老奶奶。她们尽管没什么力气,但手脚依旧灵活,论起经验,那更是无可挑剔。

    “嗯!也好,你去找两个人过来帮忙吧!”卫母自然知道儿子为她们着想,心里欣慰,也不违逆他的意思。

    卫航还没走出去太远,就又迎来一个村里的少妇,一手提着半桶的扇贝,一手还拉着一个小丫头。

    这个少妇卫航当然认得,还很熟,可以说是以前的老同学,叫李燕婷,小学的时候一起读书。如今,已经嫁给他一个发小,也算是他的弟妹了。

    农村的孩子一般关系都不差,毕竟大家一起玩到大。不过,卫航自小就比较用功读书,小的时候还被人笑话成书呆子,相对而言会比较少跟人出去玩。然而,同样比较沉默寡言的唐德辉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有次还救过卫航一命。

    唐德辉不善表达,即使跟卫航也话不多。不过,却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别人对他好,他会加倍返还。读书也不多,或许的确是不喜欢学习,初中还没毕业就参了军。退伍回来后便结了婚,后来到市里当了个保安。

    “航哥!你们还收扇贝吗?”李燕婷有点不好意思询问道。

    “收呀!你们家的我就按外面的价格算好了。”卫航当然不会赚自己要好兄弟的钱。他抱起那怯生生的小姑娘,捏了捏那粉嫩的小脸蛋:“贝儿,还记得伯伯吗?”

    “记得!上次大公鸡要咬贝儿,伯伯将大公鸡赶走了。”小丫头声音清脆地回答。

    卫航随意掏出一张二十的,就塞到小丫头的小口袋里:“好啦!自己去买吃的,伯伯现在要出去一会,要乖乖的哈!”

    卫航回来那么多天,也不是第一次塞钱给小丫头了。因此,李燕婷也不再说什么。她也知道,自己老公跟卫航是交命的兄弟,关系极好。平时,都快将这丫头当成自己女儿了。

    “航哥,你要忙什么?”李燕婷略微好奇。这两天,这个大哥兼老同学搞出很大的动静,村里到处都是议论他的。

    “没什么,出去找两个人回来帮忙。”卫航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李燕婷一听,眼睛一亮:“那用这么麻烦?我就有空,家里大嫂也没事做,我喊她一起来就好。”

    经过昨晚的搜刮,海岸边的扇贝已经捡得差不多,所以干脆做个人情,过来帮忙更好。

    卫航心思一转,点头:“也好,那就麻烦了。你将你大嫂一起喊过来,我一百块雇佣一天。”

    李燕婷本是要将酬劳推辞的,但卫航直接跟她说,不要酬劳的话,那就不要过来了。他是诚心要给这个弟妹赚点外快了。

    新书榜又前进了一名,请大家继续加把劲,助老村攻上去,多谢了!

 第十二章 潜水器材

    李燕婷当即赶回去,将自己大嫂也喊过来。陈金凤一听一百块一天,马上放下手头的东西,二话没说就跟着过来了。

    家里的老父老母看着两个媳妇出门,心里极为开怀。他们知道,儿子都没什么本事,二子最大的幸运就是交好卫航。当卫航考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就预测以后他们家必受他的照拂。如今看来,果然不出他所料。

    有了两个手巧的女人帮忙,果然轻松了不少。三个女人就是一台戏,几个女人就不得了了,都可以变成菜市场了。

    卫兰将自己老哥昨天买的小布偶给了贝儿小丫头,外面的人叫它阿狸,女孩子似乎都挺喜欢。

    小丫头自然开心得手舞足蹈,这个可爱的玩具,她以前在街道上见过,但妈妈不给她买,说没有用,还不如买点吃的,还能饱一顿。

    拿着小布娃娃,贝儿再也耐不住,当即找其他小伙伴去献宝。小孩子都是爱炫耀的一群人,都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羡慕。而且伯伯又给了她零用钱,可以去买东西吃。当然,原来的二十块被自己妈妈拿走了,换了一张一块钱的。

    卫母看了眼远去的小丫头,又看看卫航跟张雪茹,含沙射影地说道:“小航,人家小辉比你小两个月,贝儿都这么大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你们也应该努力了吧?

    这话一出,卫航手中的葵扇扇得更加猛烈了些,放佛霎时间热了不少一样。面对这些话,他向来都是装傻充愣的,“认真”看手机,装作没有听见。

    也就张雪茹听了嫩脸变红,低着头不敢说话。她不出声,但她母亲火上加油。

    “是呀!你们也得赶紧了。”

    她这话简直都已经挑明说:你们都不小,是时候结婚了。她比卫母更加心急,自己女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哪有放过之理?另外,她女儿也有二十四岁,在乡下绝对是剩女,再不嫁人家都要嫌弃了。

    卫航还想继续沉默,但自己的小妹很不“识趣”,好意提醒:“哥,徐阿姨跟妈催你跟茹姐结婚呢!”

    卫航差点被这丫头噎死,暗道:你丫头不出声没人当你哑巴!要命!摊上你这么一个小妹。难道我们就没有听明白老妈的意思吗?还用你帮忙翻译?

    张雪茹更加不好意思,都红到耳根去了。

    “啊!什么?”卫航“茫然”地抬起头。

    李燕婷噗嗤一下笑出来,也凑热闹地想要解释。

    这时候,卫航的救命电话响了。原来他昨晚购买的潜水器材已送到镇上,要他收货。

    “我出去一下,到镇上拿点东西。”卫航逃一样逃出去。这里那么多女人,他会被玩死的,是不可能说得赢她们的。

    骑着自己老子的嘉陵仔,一路风尘地来到镇上。这条街道是条十分古老的街道,下面还是铺着岩石条,并不平整。街道不宽,只有三四米的样子。两边是商铺,屋子是三四十年代民国那时候的建筑。边上还摆着地摊之类,使得街道更加狭窄。

    这条街道也就相当于外面城市的步行街,大车是不允许开进来的。

    卫航将摩托车锁在一个角落,然后往地点走去。摩托车可以开进去,但里面人太多,今天凑和是圩日,开车还不如走路,卫航怀疑车子开进去还能不能推出来。

    还好,风岐镇交通管制并不严格,派出所的人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无牌无证的摩托车视而不见。要不然,全镇八成的摩托车都要被拉走,其中三分之一可以直接拉到废弃场回炉。

    卫航来到寄放点,拿出证件领上东西就走。这些器材都是跟车过来,加上发货城市不远,因此才那么快的。如果是快递,肯定没那么快,同城起码都要等到下午,异地更是要两天。快递一般都要经过中转站分好类,才统一发送。

    路过菜市场,卫航顺便要了两斤猪头皮,带着猪耳朵的。如今,猪肉也不便宜,接近十块一斤,排骨更是二十块一斤。所以,在唐家村那样的乡下,要吃排骨估计要等别人结婚等大事才能蹭一顿,很少人会买回去享受。

    可能大家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不就是二十块一斤吗?即使再穷也拿得出来吧?

    不假,大家是有这能力。但是,乡下人小农思想,可能会觉得很亏,不就是一块骨头吗?没多少肉,价钱就贵了一大半,还不如多买两斤肥猪肉。

    看见不远处的卤鸭,也要了一个,让老板娘砍好,省得自己回去麻烦。他还特意吩咐老板,多给点卤汁。

    “老板,香菜要不要多给点?”老板娘问道。

    这些市场的老板嘴巴也不是盖的,看见男的,无论你穿得多落魄,一开口就是老板。见卫航点头,老板娘熟络地多夹了一些香菜。

    做这一行的,老板娘当然知道,有些人不喜欢吃香菜,所以每一个顾客她都会问一问。

    在他们这,香菜其实习惯叫盐荽,或者香荽。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