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先问一下规矩,可不可以同音和谐音?”
李贺摇摇头:“当然不行了!”
秦昊一伸手:“明白~!先请吧……”
李贺也不客气:“白吃白喝!”
众人对视一眼,这也tm的算成语?不过秦昊没在意……回了句:“喝西北风!”秦昊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指着李贺!第一个回合,双方都没说成语,算是相互讽刺了一下,简单的第一回合过招!
接下来,就该好好说了!
李贺:“风流不羁!”
秦昊:“羁旅异乡!”
李贺:“乡壁虚造!”
秦昊:“造言捏词!”
李贺:“词穷理绝!”
秦昊:“绝代佳人!”说着,秦昊还用手轻轻的抚摸了美子的发丝一下,气的李贺等人够呛,这丫的,是当面挑衅啊!众人再看慕白公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果然大气啊!
李贺:“人模狗样!”这一句,自然是李贺在讽刺秦昊呢!秦昊想了想……
“样样俱全!~”秦昊手慢慢的摊开,示意狗样的人,在这桌面上,已经是样样俱全了……气的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想反桌子揍他了。
“全力以赴!”李贺看着慕白公子,意思是希望慕白公子全力以赴的把美子抢回来!
“赴死如归?”秦昊调侃着,他不知道慕白什么意思,他现在表情很平静,秦昊目前还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归心似箭!”李贺用手指头指了下柳生美子,又指了指万慕白,又挑衅的看了一眼秦昊,谁料到,秦昊还没开口呢!柳生美子不干了:“贱尼玛个头啊!~”
呃……在座众人全都愕然无语了……柳生家的千金大小姐,居然爆粗口了!有人开始无奈的摇头……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唉!跟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儿……某人都被某人带坏了!”
“箭拔弩张!”秦昊和慕白还是很淡定,慕白什么都没说,而秦昊,似乎是想把这游戏继续下去!
现在饭局上火药味儿十足,还真的就是箭(剑)拔弩张了……
慕白也挺无奈的其实,自己的郁闷事儿,被人当作话题,去进攻秦昊,虽然这些人的本意上想帮自己出口气,慕白公子也明白,可是这样做法,有没有问过他本人的意思,有没有顾及到他本人的感受呢?
“张牙舞爪!”李贺在形容现在的秦昊,太嚣张了!年轻人居然这么嚣张……
“爪牙之士!”这一句,当然是秦昊反击给李贺的,意思是李贺不过是慕白的一条狗,一个爪牙而已……
“士饱马腾!”李贺大拇指指着自己这边,很明显,他在告诉秦昊,自己这边士气大盛!而且,还有这么多人,都是他的后台……
“腾云驾雾!”秦昊言外之意,自己本事过人,不惧怕你们这帮小垃圾!
“雾里看花!”李贺在告诉秦昊,他和美子,不过是雾里看花,一场虚幻,不会有结果的……
“花说柳说!”秦昊在讽刺李贺,就会说一些好听的话,表面上是为慕白好,其实就想用那样的虚假奉承,让慕白听信他的鬼话,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说三道四!”李贺鄙夷的看了秦昊一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了……
“四战之地!”秦昊开始该路数了……
“地网天罗!”李贺双手一摊开,大叫着……周围的人欢呼起来……他们都把矛头对准了秦昊,真是地网天罗啊!
“罗钳吉网!”秦昊嗤笑一声……
“网开一面!”李贺指了指地面,如果秦昊跪地磕头认错,他们就网开一面!
“面缚舆榇!”秦昊指着对方,又指了指自己,意思很明显,到这里,对方可以面对自己这个胜利者,放弃抵抗了……
无解了……这个成语后面已经没法在接下去了……李贺嘴角抽搐了一下,冷笑一声:“好!好!好!你小子,够劲儿!成语储备量不少嘛!”
众人面面相觑,李贺输给这小子了。不过看起来,李贺还不甘心:“小子!不如我们继续再来一回合怎么样?这一次,我要和你比试对对子!”
柳生美子有些不明白了,成语她知道,可这对对子,又是个什么东西?秦昊笑呵呵的回答了柳生美子的问题:“对对子你不知道啊!对联知道么?平时春节时候,家门口都要贴的对联,那就算是对子了!”
“哼!肤浅的解释!~”李贺撇撇嘴。
秦昊冷笑:“什么叫不付肤浅呢?呵呵……想知道对对子的由来和详细的诠释啊?好啊……”秦昊缓缓说道……
“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又称联语、楹贴等等。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楹联是与中国传统建筑格式有关,古代时称一间为一楹。楹:指的是厅堂前的柱子,将联语悬挂或贴在柱子上就叫楹联。对子是民间对对联的习惯称谓。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因此,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关于对联的产生年代,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说法是最早的对联始于五代,认为后蜀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对子又叫对联、联语,贴在楹柱上的称楹联……”
对子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上句称上联也叫上支,下句称下联也叫下支。律诗的中间两联即为对偶句,赋与骈体文中也多有对偶句。
千百年来,佳联绝对,层出不穷,成为汉语言园圃中的瑰宝奇葩,受到文人的追捧和民众的喜爱……
对联以单联(即单上联或单下联)的字数为计算言的依据。上、下联各四字的为四言,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也。以此类推,还有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以上可以称多言。更有多达几十言,上百言的称长联,如云南昆明大观楼孙髯所作之天下第一长联,全文180字,90言之多。又如书法家黄济云所书南京长联,共256字,128言。
秦昊说的众人目瞪口呆……他莞尔一笑:“怎么样?还想要我再继续说下去么?”
柳生美子跳起来拍手:“哇!秦昊好厉害啊!什么都知道……”
1002【战火持续升温】
1002【战火持续升温】
李贺撇撇嘴:“你小子,就会说些没有用的废话……哼!到底行不行,还得靠咱们比试过之后才知道,对对子!那可是要有真才实学的!”
李贺大拇指一指自己:“我年轻时候,就是学古代文学的,我李某人不才,只是硕士学位而已,不知道你是什么学位呢?”
秦昊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我是硕爹学位的!”
“硕爹学位?”众人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李贺也意识到,这货居然骂自己:“小子你……”
李贺平复下来,他不想和这小子多做废话了……
“我们来对一下如何?是你先还是我先呢?要不你先吧!看你能出个什么样的对子。”
秦昊打了个哈欠:“我不!你先来吧!老东西,我一向都是很敬老的……”
这话又给李贺气了个半死,这货想了想……
还是在对子上胜过他吧!这家伙来了句:“烟锁池塘柳!秦昊先生,对一下吧?”
秦昊淡淡一笑:“五行绝对是么?”李贺脸色微变,万慕白问了句:“秦昊,什么五行绝对?”
秦昊嘻嘻一笑,解释起来:“传说乾隆年间的一次开科考试中,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考官只好将考卷呈乾隆皇帝钦定。乾隆阅后也难下定论,于是口谕:“朕明日出句,命二生续对,对高者为状元。”此时的乾隆正巡游江南,驾临杭州。次日晨起,眼看那西子湖畔杨柳青青、烟雾凫凫之良辰美景,皇上欣然提笔出句:‘烟锁池塘柳’。”
“二位考生见到这比出句后,反应各异:甲生一看,大惊失色,惶惶而去;乙生苦思,良久无对,怏怏离开。结果,甲生被乾隆钦点状元,众臣不解。乾隆道:“朕这一出句五字均为形声字,且其偏旁恰好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如此难度,当属绝对。甲生能在瞬间断定无对,其才华肯定高于乙生一筹也!”也正因为这一五行出句既奇又绝,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已成多年来少有的传世绝对!”
“直到近代,有人游览广州镇海楼时,才从楼下的炮垒遗迹中偶得启发,以“炮镇海城楼”对之。这一对句不仅尤以“镇”对“锁”传神,而且其五字偏旁也与出句五字偏旁完全一样。不过,出句描绘的是大自然绿柳含烟、池塘生碧的秀丽景色,而对句表现的则是炮楼镇海之浓浓杀气,可见与出句意境殊难匹配!再者,对仗的词性虽然工整,但查其声律则平仄欠合,出句为“平仄平平仄”,对句乃“平仄仄平平”。可见这一对句依然欠佳。”
李贺冷笑起来:“哼哼!既然是绝对,我看你怎么对!”
秦昊问了句:“不知道……你去过松花江么?夜游松花江时……江堰的松树上镶嵌着串串彩色轮廓灯……此情此景,只要一句‘灯镶江堰松’便可描绘的恰到好处,正好五行、词性、平仄、意境,无一不合……五行绝对,流传百年,其实,也不过如此嘛!”
万慕白和众人都沉寂了,想了片刻后,万慕白大叫一声:“好!妙极妙极!真是绝对啊……绝对啊!”
李贺一脸的颓然之色……不过他没有放弃!
“这次你来……”
秦昊也不客气,直接来了句:“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李贺脸色变了……因为这是个绝对,当初明代时……
江南才子解缙与友人同游浙江三塔寺。友人即景出句:“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身为对句高手的解缙为寻求合适的对句,接连数月,近乎彻夜难眠,虽然如此苦思冥想,也仅仅对出半句就再也对不下去了。原来他的对句是:“北京京北,五台山上五层台……”尽管这对出的半句尚且不错,但由于出句之末是以三个连续的“塔”字来描写“三塔寺”,而对句之末若照此办理,就必须连用五个“台”字来讲述“五层台”,这样一来,就与出句无法对仗了。据笔者所知,由于这一出句背景如此特殊,因而该联至今仍为“绝对”。
李贺指着秦昊:“小子!你行……这一局算你赢了,我们再来!该我了……”
“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
秦昊回了句:“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奇画异。”
“好……”万慕白大叫一句……
李贺脸色涨红……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小子,还真tm的有点墨水呢……
“又该我先了……”秦昊想了想:“嗯!来这个……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
李贺傻眼了,这小子tm的知道这么多绝对呢怎么?
据史书记,清嘉庆年间礼部尚书李宗仿曾于贵州遵义城外的乌江渡口撰一上联,联曰:“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出句中的黔、乌两字都含有黑色之意,而在方位上,黑色乃为代表北方的主调色彩,那么地处我国南端的贵州省其省名、江名、神名为何要取北方黑龙江的黑色命名呢?面对这样一出句,若要工稳答对的确非常不易,据说此联曾长期无人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