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慢慢熄灭,那些部落头人翻过青岩山,准备向北投奔鲜卑西部那些大人,却发现青岩山下已经有数万偃旗息鼓的精锐骑兵等着他们,他们以为是西部鲜卑那些大人们闻讯前来救援,便欣喜若狂地奔了过去。

  等他们到了近前,那些五万精锐骑兵张开獠牙,原来是度辽将军徐晃总领的五万骑兵。

  这五万骑兵除了配有双边马镫、高桥马鞍、马蹄铁的一万近卫骑兵,还有刘豹的四万南匈奴骑兵,但这四万匈奴骑兵早就被魏延用参军制度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刘豹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领,徐晃、太史慈、朱灵三位大将统领下,五万养精蓄锐三天多的骑兵,如同一群饿狼扑向一群羔羊。

  这些部落头人们的战马大多都烧死在青岩山谷里,残存的战马也都顺着栈道逃到魏军的怀抱里,这些部落头人们领着自己的两万死忠兵丁是翻山过去,没能携带一匹马,骑马习惯的他们站在平地上都是罗圈腿,又怎么抵挡过魏军这五万精锐骑兵,一边倒的屠杀持续了没多久,那些原本的死忠匈奴兵纷纷反水,将那些头人贵族斩杀。

  这场战役最为可惜的是那九万多头战马,烧死在山谷里。

  魏延本来是不想这样打战的,但他已经得到了传报,西部鲜卑不知从何得知,自己要领兵图谋他们,他们已经纠合了十五万骑兵,准备南下,跟河套腹地的匈奴联军一起夹攻自己。

  魏延若是强攻那十四万匈奴骑兵,纵然获胜,也是惨胜,战胜了十四万匈奴骑兵后疲惫不堪的魏军很难再赢得过鲜卑的十五万铁骑,魏延实在是没办法,只好放火烧山。

  退一步讲,把这九万多头战马烧死在山谷里,也总好过便宜随后而来的鲜卑人,因为魏延魏军中尚未有那么多骑兵可以驾驭这么多战马。

  对魏军来说,战马易得,骑手难求,一个农夫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就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即便经过魏延魏军的残酷训练,也难以跟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鲜卑人一较长短。

  这场战结束后,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为之一清。

  从此之后,没有任何部落了,只有四类匈奴人。

  魏延又从所有匈奴男子里甄选了两万骑兵,分为战辅兵,自成一师,交给善于统帅骑兵的徐晃统领。

  整个河套地区杂居八十多万匈奴人,在山谷里烧死三万多,剩下的都屈服了魏延的武力。

  魏延了解,这个匈奴人跟羌人不一样,羌人是越压越弹,跟汉人战斗一百年还不屈服,现在的匈奴人有点像后来的高丽棒子、倭国人,畏威而不怀德,对他好是不足以让他对你感恩戴德,必须要把他们打服了,先用大棒子打,然后给胡萝卜,才能驯服他们。

  青岩山一把火,将南匈奴人心中残余的桀骜烧掉,从此之后,他们再不敢在汉人面前横刀立马,而是乖乖地按照魏延的政策,接受彻底的汉化。

  连同被名义上的单于刘豹统治的塞内七十多万匈奴人,大汉境内总共生活了一百五十万匈奴人,除了十几万往北逃亡归附于鲜卑的匈奴人,一百四十多万匈奴人全部归于汉化。

  陆续有十万匈奴精壮男子编入匈奴兵团,组成五个师,为魏军的外编兵团,为魏延效力。

  陆续有八十多万匈奴人不再放牧,转作耕种,开始在河套地区,跟从其他州郡过来的移民一起开发大河套地区。

  许多沟渠开始兴建起来,许多水车修建起来,无数荒地变成良田,塞上江南指日可待。

  对于这些愿意接受汉人耕种文明的匈奴人,只要他们能够彻底地汉化,能够积极地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从汉俗、改汉姓,开始耕田的时候,就可以免费地用魏军的种子、农具、耕牛,只要到时候原样奉还就行。

  魏延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促进匈奴汉化的进程,并没有半点搞民族平等实际搞民族歧视的,因为对魏延来说,天下只能有一个民族,那就是我们的大汉民族,匈奴民族不会继续存在了。

  有三十多万匈奴人继续放牧生涯,但他们都被编订户籍,也按照司州、并州已经实行将近一年的保甲制度,并限定牧场,严禁他们大幅度的迁移。

  为了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至于恶化到后世的境地,魏延特别颁下严格的畜牧政策,严格限制各部落拥有羊、马的数量,因为这两种家畜对草场的破坏性很大,羊是不管啥草都能啃得一干二净,马是嘴太叼非好草不吃,它们还都喜欢连啃带刨,排便的肥力也比较低,这两种家畜养多了的话,草场肯定不堪重负。

  魏延准备把这个限制马、羊的政策继续推广到整个塞北草原,只为了限制鲜卑、丁零等游牧民族侵扰中原,因为他们饲养马羊太多,原有的草场不堪重负,然后家畜吃不饱,那些部落就难以生存,就会为了争夺更多更好地草场打起来,小的弱的打光了,剩下大的强的就该南下打中原了。只要严格限制他们的各部落拥有羊、马的数量,就可以减少他们南下侵扰大汉国土的机会。

  从鲜卑王庭来到青岩山的太仆丞田畴是负责整个畜牧业的最高官员,闻听魏延有这样的动议,在汇报了出使的细节以后,便径直问道:“主公,不让这些草原牧民放牧马、羊,那让他们以何为生呢?我们的战马又从那里来呢?”

  魏延轻轻摇摇头,笑道:“子泰,是限制过度放牧马、羊,不是不放牧马、羊,而是从重视数量、忽略环境上转换为重视养殖质量、保护环境上来。”

  魏延给田畴详细地推论了一下过度放牧的恶果:“本来这一片河套草原,跟漠北大草原一样,草木下面是一层薄薄的土,这层土下面是厚厚的沙石,这块草原上只能种植那么多草,只能供养那么多牲畜,若是放养太多牲畜,特别是放养太多的山羊,后果不堪设想,山羊的蹄子像镐、嘴像钳、角像铲,能把树顶倒了吃叶子,吃草时连根都不放过,养这样的牲畜只会搞得寸草不生,草原上没有草木巩固水土,一场大雨过后,原本薄薄的土壤就会被大雨冲走,露出土层下面的沙子,长此以往,草场退化成了沙漠。”

  田畴本来不以为然,但听魏延这样一说,他的表情凝重起来。

  魏延拿起河套地区的地图,指着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做白城子,二百年前这里水草丰美,草滩广大,河水澄清,曾经是匈奴人王庭所在地,后来匈奴人过度放牧,这里的草全被马羊啃光,匈奴人又不懂得种草巩固水土,以至于就地起沙,形成了现在的沙地。”

  魏延说得白城子,便是后世所说的毛乌素沙漠,在西汉时期,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最原始的沙漠只是处于现在沙地西部一小片,但因为这片草原浅层地表都是由地质时期形成的沙砾物质组成,草皮一经破坏,就成了沙漠,所以,过度游牧后,沙漠终于像一块传染性的牛皮癣,向四周扩散,以至于到了明朝,这里完全都是沙漠。

  魏延领着田畴等负责农牧业的官员到了之前挖的壕沟,让他们去看土层分布。

  果不其然,一层草下面是非常薄的土层,土层下面尽是沙砾,一旦上面的草被马羊啃光,下一场大雨,刮一场大风,这薄薄的土层就会全部被风雨带走,这里便会变成沙地,再恶化下去,一片片的沙地连起来就成了沙漠。

  田畴、韩浩等负责农牧业的官员脸色都不禁大变,他们从魏延展现给他们的鲜活分析中,意识到若不是注重环境保护,现在的草原恐怕就成了未来的沙漠,这样的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魏延又讲了一个非常耸人听闻的后果:“这草原上生活着许多老鼠,有田鼠、沙鼠,这些老鼠一般生活在草木非常低矮、接近裸露的地方,只要草木长得高,根茎紧固,那些老鼠就没办法猖獗,可一旦草被啃光,土层松软,那些老鼠就开始泛滥起来,不仅大肆啃食刚返青的牧草,与牲畜形成争草之势,还会到处挖掘洞穴,老鼠的洞穴多起来以后,土层和牧草根系都被严重破坏了,紧接着就是大片草场退化、沙化,极度沙化的草原又很适合长爪沙鼠活动,一个沙鼠就能挖出上千斤的沙土,而这些沙土被沙鼠翻出地面,数千只沙鼠泛滥在一个草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一个草原变成沙漠。”

  这些官员若是身在四周山水的义阳新城,没有亲眼看到这片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他们无法感同身受,也不会对魏延这些话语有多强的共鸣,但他们随军出征,来到这片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让他们陶醉,陶醉之后听到魏延这番话,都不禁惊吓出一身冷汗。

  田畴、韩浩等人躬身道:“请主公示下,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这片大草原变成沙漠。”。。。


第399章 【草原养鸡】

  魏延先对韩浩说道:“我们开发河套地区,种植粮食,本意是好的,可要是每一寸土地都耕种为良田,不仅不现实,反而会有大祸端。

  河套地区的雨水很少,必须要靠黄河等几条河流的灌溉,尽管我们会兴修水渠,引黄河水灌溉,却也有很多地方距离河流太远,兴修水渠太过耗费人力,对于这样的地方,就不妨先圈为牧场,养殖牛和鸡鸭鹅等家禽,等到以后有充足人力可以兴修水渠,再行开垦不迟。

  每次开垦荒地前,都必须看看土层有多厚,若是太薄,就种上牧草来放牧,或种上果树,不能在土层很薄、一阵风就能把土刮跑的地方开垦田地。

  另外,田间地头能种上巩固水土的草木就尽量都种上,不要让任何一块土地裸露出来,我们要做到每一场大风大雨都不能吹走我们的土壤。

  那些山坡上,土坡上,开垦成田地后,一旦暴雨来临,松软的泥土容易被雨水带走,不利于水土保持,所以那些坡地上尽量不要开垦成田地。如果非要开垦成田地,也要做好加固好地头,做成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之类的坡地田。

  草原缺少雨水,容易干旱,你们派往各地郡县的官吏,也要教导督促各地民众对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沟渠休整一番,组织各地民众做水池、水窖和小型的排水、灌溉设施,对于那些已经露出沙土的地方,更加要严禁耕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造林种草。”

  韩浩、石韬等负责农业的官员们都躬身领受。

  魏延穿越前曾经去过蒙古草原游玩,热兵器时代的牧民跟冷兵器时代的牧民像是没有任何血缘传承一样,热情好客,吉祥三宝,魏延浑然忘了某个混账写的狼图腾就是歌颂这些游牧民族的,也浑然忘了,这个大草原上活跃过的那些游牧民族所谓的民族融合对大汉民族造成了多少的屠杀。当然,现在,吹着197年的风,那些惨痛记忆全都回到脑海里。

  那些后现代的牧民们,在改革开放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草原开始了三十年的过度放牧,造成了一系列惨烈后果,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做一番弥补,那些弥补措施都曾因为魏延的强烈好奇,当时他就记下来了,没想到现在就发挥了用处。

  魏延觉得,那些后现代牧民们的一些对环境的弥补性做法都值得东汉末年的牧民们借鉴,便对田畴等负责畜牧业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