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省委大院(I II III3部)-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候,范一弓也学会了别的城市的市长做的,组织一批笔杆子,在《河东日报》上天天树自强不息的典型,号召大家不找市长找市场。让大家自谋生路。

下岗职工到底是怎么样自谋生路的呢?范一弓也知道,年龄大的,身体有病的,是没有办法找到工作的,只好流浪街头,捡垃圾。有的去偷,有的去骗,有的去抢。河东市的市政设施,什么井盖啊、电缆啊,甚至是河边的钢筋栏杆都有人去偷。偷去卖了钱,买米买油,苟延残喘。

有的下岗职工,得了大病的看不起,就从河东大桥上往下跳,一年总有十几个流浪汉,或者对生活绝望的人从大桥上飞身而下,这样的情况,就是“文革”武斗最厉害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

女的呢,实在活不下去,就出卖肉体。在河东市,由于下岗职工,尤其是女工太多了,她们大批量地拥向色情业,导致这个行业非常繁荣。价格也便宜,有的中老年妇女,只要给个十元八元,她也愿意服务一次。派出所的民警曾经在一个山头上,发现了一个公开的卖淫嫖娼场所,在那里,所有的交易就像是集市一样,人头攒动,在那里卖淫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妇女,年龄最大的都有50岁了,还在从事这个营生。她们找到合适的对象,就在地上铺上随身携带的塑料布,或者报纸,就算是交易的场所了。

报纸上曝光后,把范一弓这个市长弄得出去开会也是灰头土脸的,别的城市的市长一见他就开他的玩笑,说你们河东市在这个方面算是走到全国的前面了、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炫··书·¤·网←

后来屡禁不止,惊动了中央媒体,写了内参,中央领导亲自批示,要求严厉查处。省委省政府不敢怠慢,才从省里直接调动警力,把河东市的黄赌毒的势头,严厉地打击了下去。市委书记也因此受了处分,被调回省城里,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厅局的局长。级别虽然还是正厅,但仕途基本上完蛋了。没有了任何升迁的希望。

杨春风这几年,政策摇摆不定,不像谢青松那样大卖特卖国有企业,因为可以卖的,基本上也已经卖完了,再卖下去,连老本也没有了。所以,他就提出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放开搞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开放步伐,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走以资源换产业的路子,只要你来投资,建设工厂,地皮白送,税收减免,能给予的优惠措施,统统优惠。

这样确实吸引了一大批外资纷纷落户西江,从数字上看,成效确实不错,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这样的发展模式表示肯定。

杨春风本人也很得意。

但从长远来看,是福是祸还很难说。或许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或许灾难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对这些问题,范一弓作为一个局内人,参与了所有的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他自己就觉得这是赌博,又一次赌博,是用西江省的家底,千百年来积累的资源赌博。如果这一次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失败,将导致西江省元气大伤,彻底失去翻本的机会。

短短几年,这个苗头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西江省大批的矿产被开采出来了,但由于供应量大增,所以产量上去了,利润却下来了,有的厂子甚至是开工生产就赔钱。有的干脆关门停产,等待行业复苏。

没有工业的兴旺,就没有西江经济的发达。工业目前在西江这个落后的省份也占到GDP的绝大部分了,所以现在的省委书记和省长,说白了都成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他们都在用经营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一个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和干部评价体系内,会不会经营企业、经营城市,成了鉴别你的政绩、能力的标志,这样的指导思想,到底还要制造出来多少人间悲剧,没有人说得清。

王一鸣特意看了看河东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听说在这里登记的下岗职工,都可以得到有关部门免费的就业培训,这里的家政服务、家电修理、配套的小额信贷,都是下岗职工们特别需要的服务。

有的下岗职工,确实经过培训又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解决了生存问题。但是,对于有着十几万下岗职工的河东市,这样的一点力量毕竟是杯水车薪。

王一鸣表示,河东市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这个方面多做些工作,切实解决下岗职工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感觉到,政府没有抛弃他们不管,社会主义还是一个大家庭。

当然,王一鸣自己说话的时候,都感到有点底气不足。社会主义还是一个大家庭吗?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还能切实体会到她的温暖吗?改革开放,有没有破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不起病、吃不起饭,还有人管,有人问吗?一个自己顾自己,不管他人的社会,一个极其自私自利的社会,还会有和谐温情的人际关系吗?

这些问题,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可以不管不问,而像王一鸣这样一个心中有远大的抱负、有为民请命思想的高级干部,是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考虑一下这些问题的,如果像他这样的干部,也醉生梦死、得过且过、回避矛盾,那等待着这个民族的只能是无尽的灾难!

王一鸣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全省走着、看着,他在思考,在准备,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了这片他深深热爱着的土地,他在奔走,他在抗争,哪怕把自己变成灰烬,如果能对国家有益,他将在所不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为了明天,为了自己能发愤图强的那一天,他在准备着,准备着。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第一部完。

2010年4月5日第一稿

《省委大院II》第二部

第一章

一架从北京飞往江城市的飞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已经飞临江城市的上空。广播里传来提示的声音,要大家系好安全带,飞机准备降落了。

坐在头等舱位置的赵经天,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着下面葱绿的山峦和一望无际的森林、平原,感受到这里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意,真是好一派南国风光。

赵经天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扭头看了一下自己的随员们。

这一次来西江省,赵经天带来了一个庞大的考察团队。天伦集团整个董事会的高层,几乎全部出动。下属的四大上市公司的老总,也一个不缺。特别是天伦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天伦有色金属公司,天伦房地产开发公司,不仅公司的主要领导一个不留,连那些业务部门的中层领导,什么策划总监,财务总监,设计总监,等等,也来了不少。再加上各个公司的文秘人员,后勤人员,整个团队加在一起,有上百号人。

为了显示天伦集团的财大气粗,赵经天要求手下的人,干脆包了一趟航班,整架飞机上,除了机组人员,都是天伦集团的人。这样到了西江,也好造一造声势。

他知道,对自己的这趟出行,整个西江省的领导,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

上飞机之前,他接到了王一鸣的电话,说江城机场那边,都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会在机场搞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一切都是按照接待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准备的。

赵经天说:“一鸣弟,过了吧!我又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人,干嘛要摆那么大的排场?你到了不就行了吗!”

王一鸣说:“这不仅仅是我本人的意思,是春风同志和放明同志的意思。他们接到你要来西江考察的消息后,就把原来安排出去考察的日程,统统改变了,现在整个西江省里,全力以赴的事情,就是搞好对你的接待。谁不知道,你是财神爷啊!你们天伦集团,一出手,都是大手笔。几百亿啊,值得这样干!”

王一鸣说的“几百亿”,是两个月前双方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按照协议,在今后的几年里,天伦集团要在西江省做几个大项目,在水电开发,有色金属冶炼,房地产项目上,重拳出击,成立天伦集团西江分公司,把西江的项目,做成整个集团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西江省的各种资源,赵经天早已经是虎视眈眈了,但前些年集团的经济实力还没有现在这样大,在全国、全世界不可能同时铺开那么多的项目。迅速膨胀,资金链就有断掉的危险。对于天伦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一旦资金吃紧,整个集团捉襟见肘,消息传了出去,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几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强烈震荡,一旦市值大幅度降低,那整个集团的形象,就土崩瓦解了。出现这样的恶果,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很快就会演变为政治问题。那些对他的位子觊觎已久的人,就会大做文章,说他经营能力不行,其他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他的政治的拐点,就有可能加速出现,到时候墙倒众人推,谁为他说话,也无法力挽狂澜了,自己只能是黯然退场。

在国企老总的位子上拼杀了十几年,赵经天冷眼旁观,已经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有时候,从伟大到渺小,只是一夜之间。失败的英雄就不再是英雄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对一个国企老总的评价,你要么是非常成功,要么就是非常失败,实在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所以,即使是大权在握,可以一掷千金,甚至是万金,在重大的投资项目上,赵经天是非常谨慎的。虽然最后的决策权还在他手里,但整个董事会的高层领导,大家也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

像天伦这样赫赫有名的大集团,虽然是真正的财大气粗,整个集团,现在的资产,都达到三四千亿元了,但对于上百亿的项目,也都是经过严格的评审的。

还有一条,就是他们特别看重当地政府的配合程度。和省里主要领导的私交好不好,也是一个他们重点权衡的问题。

毕竟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做事情的规矩。你要想做那么大的项目,如果离开了当地官员的鼎立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前些年之所以天伦集团忽视了在西江省的发展,就是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促成的。

在谢青松和钱名贵的时代,他们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省长,都是土生土长的西江本地人,他们积累的人脉关系,都在当地,他们更加信任的是,那些从小就一起长大的铁哥们,好兄弟,即使你是国有大企业,你的进入,虽然可以短期内带来很大的投资效应,但资源这个东西,是谁控制在手上,谁就有无穷无尽的财富的。你一个外地企业,两眼一抹黑,要关系没关系,是很难在当地办成大事情的。

赵经天和他们,也没有什么私人交往,也就打消了立即到西江拓展业务的想法。

到了杨春风和刘放明的时代,天伦集团才开始在西江开展小规模的项目,像收购了当地几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江城市买了几块地皮,搞了几个规模中等的楼盘,这些在赵经天看来,都是小打小闹,这些项目加起来的投资,也只有几十个亿,对于他领导的一个几千亿资产的大集团,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这一次他到西江,是有所准备的,他看重的是西江丰富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相当低廉的土地价格,这里刚刚掀起一轮大开发的序幕,这个时候进入,成本是最低廉的,最关键的是,现在这里有自己的好兄弟。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