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才算勉强安抚住了蒙古人。济度更是叮嘱脾气有点暴躁的纳海,万万不能和蒙古人发生冲突,免得这帮狼崽子有借口发难。
纳海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现下蒙古兵比满州子弟多,又是困在这里,若是他再如从前一样对蒙古人,说不得真会激起大变。为此,哪怕这帮蒙古兵对他纳都统十分不客气,他也只能忍着一肚子火无奈回到卫堡,而不是试图去驱逐他们,甚至砍上两个蒙古鞑子的脑袋好叫他们知道谁才是主子。
路过一座被用木板死死封住的石屋时,纳海下意识的停了下来,那座石屋内关着的是几十个受了伤的满州子弟,因为食物不够,这些受了伤无法行动的满州子弟只能被残忍抛弃。济度不忍杀死他们,便叫人将他们活活封死在石屋中,由他们自生自灭,这样他简亲王心里会因为没有亲手沾染满州子弟的鲜血而感到安定。
抛弃伤兵的决定得到了满州将领的一致支持,更得到了活着的满州兵支持,因为他们都想得到更多的食物。宝贵的勇士和不多的食物相比,后者的份量显然更重一些。谁都想活下去,谁都想得到更多的食物,这是天性。
石屋虽然被密封着,离得远似乎闻不到什么味道,可是走近了,纳海却能嗅到屋中散发的淡淡臭味。
纳海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屋子里的满州子弟肯定死光了,饿了七八天,神仙也顶不住,况这些人本来就有伤。想到这些人毕竟是勇敢的满州子弟,他们是在进攻的道路上受的伤,虽然因为食物的问题而不得不牺牲他们,但起码,要给他们死后的尊严。
“来人,把屋子打开!”
纳海不想满州子弟就这样在石屋中慢慢腐烂,他想让人将他们的尸体拖到外面去安葬。
纳海的戈什哈们无奈上前砸开铁链锁着的大门,他们以为里面的人早已死光,可当阳光射进屋中时,他们却惊呆了,下意识的往后退去。石屋里竟然有活人在动,他们的手中拿着一块块颜色发黑的肉。
……
科尔多不想死,他想活着回去,可他受了伤,他的腿在冲阵的时候叫在南蛮子的火铳击伤,可他却没有叫痛,自己挣扎着爬了回来。原以为自己会得到救治,得到悉心的照顾,可科尔多万万没想到自己却被主子们抛弃了。
被关进石屋里那刻,科尔多和受伤的同伴们哭喊着、嚎叫着,他们不甘,他们不是懦夫,他们是勇士,他们是因为勇敢而受的伤!他们理应得到救治,也应该得到更好的食物,而不是被抛弃,被锁在这石屋中活活饿死!
起初是愤怒的咆哮,最后则是绝望的哭泣。石屋将这些满州伤兵与世隔绝,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什么。因为没有任何光线透进来,乌漆抹黑的,谁也看不见谁,只能从彼此的呼息声中能感觉到同伴的存在。
一天,两天,三天……
没有食物,也没有水,所有人都饿得没有力气。一个接一个的同伴死去,无声无息的死去,科尔多恐惧的缩在角落里,咽咽一息,等待着死神的降临。迷迷糊糊中,他却突然听到耳畔有咀嚼的声音传来,狼吞虎咽的,声音很大,好像有人在大口吃东西。
食物?
科尔多一个激灵迅速直起身子,可眼前仍是黑暗,什么也看不到,但那咀嚼食物的声音却分明存在,且不是一个人在吃东西,而是很多人在吃东西。
“你们在吃什么?”
没有人回答科尔多,只有那不断咀嚼的声音。
科尔多不敢去想那些同伴到底在吃什么,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惧从心底深处往脑海中涌,他害怕得全身哆嗦,双手无意识的在身边划拉了一下,却碰到一具不知什么时候死去的尸体。手指的触感告诉他,这具尸体似乎不怎么完整。
科尔多其实早就知道答案,除了人肉,这石屋里还有什么食物!他大声的呕肚着,肚子里却什么也吐不出来,胃子好像空的一般,连苦水都吐不出一滴。
“不想死,就吃吧。”
不远处有个闷沉的声音传了过来,科尔多沉默了,求生的欲望告诉他只有活下去,才可以见到他的额娘。而活下去,只有……
也不知过了几天,当阳光再一次照进石屋后,科尔多却没能看到什么,因为他的眼睛被耀眼的阳光剌瞎了。
科尔多艰难的从地上爬过发臭腐烂的尸体,一步步挣扎着往外爬,摸到门边时,他突然尖叫起来:“为何抛弃我,为何抛弃我!”
第457章 来降者不纳
三月二十九,蒙古兵也好,满州兵也好,再也等不到每日都会发下的口粮。
清军断了粮,饿极了的蒙古人不顾济度的禁令开始杀马充饥,满州兵在忍了一天后也开始杀马充饥。为了生存,哪怕马肉根本不能吃,饿极了的他们也要去吃,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要么饿死,要么胀死。在生存面前,济度的禁令不过是个屁。
济度知道了杀马的事却没有阻止,更没有大怒。25岁的简亲王早就没了南下时的意气飞扬,在贝勒杜尔佑眼里,简亲王现在不过是具行尸走肉般的皮囊,这位爱新觉罗家的亲王已经是在等死了。
望着一脸死意的济度,参领宜尔图很不甘心,他拿出了最后的法子,趁现在士卒还有力气赶紧组织突围,从玄武山往揭岭方向突围,然后再往江西跑,能跑多少算多少,这样总比在碣石卫活活饿死好。
玄武山往揭岭这一路都是深山老林,没有向导,也没有粮食,走这条路不比强攻太平军来得容易。数千大军放弃所有辎重,放弃战马一头钻进人生地不熟的深山老林,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
宜尔图的这个法子于其说是突围,不如说是拿几千满蒙子弟性命保济度一人活命。
“本王还有什么脸面回去?”
济度默默起身,一言不发,形神枯萎的走了出去。他不可能这样回去,他不可能就这样独自一人回去,那样比杀了他还要让他难受。他不想回去看到顺治小儿的讥讽和嘲笑,更不想被八旗上下蔑视。
宜尔图见济度不听劝,急得只能跺脚,却是没有办法。杜尔佑嘴角一动,望着济度的背影欲言又止,轻叹一声,退了出去。
杜尔佑并不希望济度逃回北京,那样对大清,对满州都是耻辱,若是济度死在这里,对战死的满州子弟和他们的家眷是个最好的交待,对朝廷对皇上也是个交待。毕竟亲王都战死在这了,还有什么好指责的。
济度决意求死让杜尔佑宽下心来,他倒是很怕济度会贪生怕死,做出有辱满州的事来。现在他更担心的是蒙古人,苏日勒已经几天没有来见济度了,带着他手下那帮蒙古军官不知在商议什么。杜尔佑很怕苏日勒会突然反水投降太平寇,所以他叫纳海紧紧盯着苏日勒,若是蒙古人有什么异动,便要立即弹压,若事不可为,也绝不能让济度落在他们手中。
耿继茂那个汉藩降了太平寇并不可怕,尚可喜死在太平寇手中不可怕,甚至于李率泰这个爱新觉罗家的额驸死在太平寇手中也不可怕,可怕的满州亲王落在他们手中。
杜尔佑很难想象一个活着的大清亲王落在太平寇手中会对明朝、对清廷产生何等影响。
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济度活着落在任何人手中。
……
额尔德木尼从茅坑回来后,脸憋得通红,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会捂着肚子,一会摸摸屁股,十分的难受。
那木图是和额尔德木尼从小一起长大的,那木图的姐姐就是额尔德木尼的母亲,所以看着这个和自己一样大的外甥十分难受,那木图不由上前关切的问他怎么回事。
“拉不出,肚子胀得难受。”
在舅舅面前,额尔德木尼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他告诉那木图,自己肚子里好像塞进了一个铁砣砣,沉甸甸的,很想拉出来,可在茅坑蹲了半天,硬是什么也拉不出来。好几次用力过猛,感觉整个屁眼都拉出来了,低头一看却是什么也没有。那难受劲,当真是要命,把个蒙古汉子折磨得死去活来。
外甥的描述让那木图沉默了,半天,方告诉额尔德木尼,其实他也三天没拉过屎了,这会腹中明明有便意,却怎么也拉不出。
“早说过那马肉不能吃,佐领非叫俺们杀来吃,这下好了,全胀在肚子里。”额尔德木尼不怪自己贪嘴,死命的将马肉填进肚中,这会却埋怨佐领叫他们杀马了。
那木图苦笑一声:“没吃的还能怎么办,饿死不成?”
额尔德木尼叹了口气,忽道:“听说满州人那里有油水,要不咱们去借点润润肚子,有了油水,拉着总要轻巧些吧。”
“满州人有油水能借咱们?”
那木图很怀疑那帮满州兵会将不多的菜油分给他们,这节骨眼,能润滑肠胃的油水可是比金子都宝贵的东西,这可是能救人命的东西!
“他娘的,俺们蒙古儿郎替他们满州人卖命,借点油水怎么了!”
额尔德木尼不岔,从前他很害怕那些满州兵,现在却是什么也不怕了,自己性命都要不保了,还怕那些满州兵?
那木图有些心动,但他却没有冲动,而是对外甥道:“你听说了么,阿赤他们前两天偷偷到陆丰跟南蛮子换了些米面,听他们说,阿勒塔投了南蛮子后活得很滋润,现在是个参将了……阿勒塔叫阿赤他们也投南蛮子,阿赤没敢,拿着米面回来了,不过好像旗主并没怪他。”
“那木图,你想说什么?”额尔德木尼看了眼舅舅。
“要不我们也投南蛮子吧。”
那木图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外甥,他不想再在这等死,也不想再吃马肉,他想去投降太平军,和阿勒塔一样改换门庭替汉人卖命,这样他们就能活下来。
额尔德木尼愣了愣,却一点也没有惊讶和生气,他根本没有多想就支持了舅舅的想法,当晚他二人就从佐领那谋了出堡巡视的差事,结果出堡后便直奔北面的太平军防线。
“我们是蒙古人,我们是来投降的!”
那木图和额尔德木尼远远看到太平军的堡楼就大声叫唤起来,害怕对面的太平军会误杀他们。很快,对面就有人出来,将他二人带了过去,不必二人说些什么,就取出了两大碗米饭和一碗肉汤给他们。
米饭吃进肚子,肉汤喝下去,那滋味让那木图和额尔德木尼有种上天堂的感觉。那碗肉汤让腹中也好受多了,鼓胀感减轻不少。
那木图很想再吃一碗,可想到腹中积下的马肉,便不敢再吃,起身问那太平军道:“我们如今降了,却不知贵军如何安排我们?”
那太平军笑了笑,突然拿手指了指那木图他们来的路,道:“回去吧。”
“回去?”
那木图和额尔德木尼一惊:他们是来投降的,怎么太平军还要赶他们走的?
那太平军脸上的笑容已经不在,换了一幅冷面孔道:“我家大帅有令,来降者一律不纳!除非取济度人头来!”
第458章 爱新觉罗没有孬种
那木图和额尔德木尼垂头丧气的回到了碣石卫,路上他们发现有人和他们一样往北投太平军,可无一例外都被人家撵了回来。其中有两人是满州人,额尔德木尼很肯定那两个家伙就是满州人,在福建时因为抢汉人的财货,他曾挨过其中一人的鞭子,所以印象很深刻。
连满州人都想投降太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