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中华-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双方在平静中渡过了七年的时光。

    说是平静,其实也算不上是太平静,双方之间也是小有摩擦,只不过都还算是比较克制,并没有兴起大规模的战事罢了。

    这七年当中,司马懿仍然是坐镇青州前线,领大军威胁着兖州和河北,而吕岱因为年老,告病回家,荆州都督变成了孙韶。

    汉朝方面,善于防守的王平坐镇颍川,面对东吴的荆州兵团的压力,而郭淮则坐镇兖州,直接面对青州的司马懿。

    阿斗将国都迁到了洛阳,毕竟洛阳是天下的中心,虽然距离巴蜀远了些,但是却加强的对中原的控制。

    双方看似是非常克制,局势也很平静,但是大家都知道,私底下可是暗藏汹涌,一旦开战,恐怕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终于,在这平静的第七个年头,事情出现了变故,有人病了。

    生病的人有两个,而且都是东吴的人,一是东吴丞相诸葛瑾,二便是吴主孙登。

    诸葛瑾已经六十多岁了,也算是高龄了,再加上终日操劳,病倒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孙登的病就有些让人意外了,孙登不过三十多岁,正值壮年,按理说正是春秋鼎盛大展拳脚的时候,但是却意外的病倒了,而且还是一病不起。

    对于孙登病倒,无论是东吴官员还是大汉官员,都觉得非常意外。唯一觉得清理之中的大概就是阿斗了。阿斗虽然记不清楚孙登什么时候死的,不过在阿斗的记忆中,孙登也就是活了三十岁出头。

    ……

    寿春,诸葛瑾府邸。

    诸葛瑾已经病了大半年,半年来,无数的官员来探望过诸葛瑾,而孙登也派出了太医为诸葛瑾诊治,但是诸葛瑾的病情依然不见好,反而愈加恶化。到了如今,绝大多数人都看出来,诸葛瑾大限将至。

    半年多来,诸葛恪一直告休在家,伺候重病的诸葛瑾,以尽孝道。

    这日,诸葛恪端着一碗药,走进了诸葛瑾的房间,来到诸葛瑾身旁,轻声的叫道:“父亲,您该吃药了。”

    诸葛瑾微微张开眼睛,看了看诸葛恪,随后轻轻摆了摆手:“元逊,拿走吧,这药苦的很,为父现在一闻到这药味,就觉得难受。”

    “父亲,良药苦口,这药虽然苦了点,但是却能给您治病,而且我还准备了一碗蜂蜜,帮你喂药。”

    “元逊,我自己的身子如何,我自己明白,我快不行了,喝再多药也没用。”诸葛瑾缓缓说。

    “父亲,您千万别这么说,您一定能好起来的。”诸葛恪眼中隐隐的浮现出了点点泪水。

    诸葛瑾犹豫了片刻,而后开口说:“元逊,你去关上房门,为父有事要交代你。”

    “是。”诸葛恪知道诸葛瑾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说,于是关了房门,再次来到诸葛瑾近前。

    “父亲,您请吩咐。”

    “元逊啊,为父知道你有才干,但是你行事作风太过刚愎自用,你之为人,若不大兴吾家,必大赤吾族。为父死后,你要切记,万事多余人商量,万万不可刚愎自用。”

    “陛下已经病了数月,记得早年你叔父诸葛亮曾言,陛下非长寿只相,你叔父精通五行八卦,晓命理。当初他说此言,我并没有在意,现在看来,他所言非虚,陛下恐不久于人世。”

    “若是陛下驾崩,你一定要小心司马懿此人。若论领兵,6伯言与司马懿或许不相上下,但是司马懿此人的心机城府,要在6伯言之上,我料定6伯言定丧于司马懿之手。若是我朝中有变,你马上带着你弟弟,前往洛阳投奔你叔父,否则恐遭杀身之祸。汉主麾下精通水战者并不多,你若是相投,定然会受到重用,可以施展抱负。而且你叔父诸葛亮也会看在为父的面子上,帮你一把的。”

    ……

    一个月后,诸葛瑾病逝。

    诸葛瑾出殡那天,满朝文武皆来吊孝。而吴主孙登犹豫身子未能康复,并没有前来。

    孙登已经好几个月不朝了,就连奏折也是由顾雍、6逊等人代为批阅的,对于孙登的身子,朝中官员多有猜测,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朝臣们不惜重金打探孙登的病情,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得到准确的信息。一会儿有消息说孙登已经好转,一会又有消息说孙登病情加重。

    孙登乃是一国之君,他的病情可是牵动着整个朝局的,为了保密,为孙登诊治的太医早已经被安置在皇宫中,不得外出,而能够近距离接近孙登的,除了周皇后,便只有黄皓了。

    不过这时候,以往很贪财的黄皓却突然一反常态,任凭别人使多少金子,都不透露半点风声。

    孙登的有三子,都是周皇后所生,长子孙番早夭,次子孙希的身子也不怎么样,三子孙英才刚出生没多久。一旦孙登驾崩,这帝位归属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孙登的几个儿子都很年幼,若是孙登现在驾崩,肯定是需要辅政大臣的,而辅政大臣的几个热门人选,无非就是6逊、司马懿、顾雍、步骘等寥寥几人。

    整个江东有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寿春皇宫,此时皇宫中哪怕是流传出只言片语的消息,都会引起大家的猜测。

    ……

    6逊、顾雍等江东一系官员再次聚集在了一起。

    “皇宫里还是没有消息么?”顾雍冷着脸问。

    6逊摇了摇头,开口说:“没有,不过这消息封闭的这么严密,我认为陛下可能快不行了。”

    “伯言,若是陛下真的遭到不幸的话,这新君的人选,确实是有待商榷啊!”顾雍开口说。

    “有待商榷?”6逊微微一愣,历来都是子承父业,怎么顾雍会说有待商榷呢。

    “伯言,陛下长子早夭,二皇子的也是多病,三皇子还在襁褓之中,新君年幼,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顾雍皱着眉头说。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与新君年幼即位有着很大的关系。犹豫新君年幼,权利都落在了外戚手中,随着君主年纪逐渐长大,慢慢地知道了权利的重要性,自然会想法夺回权力,而君主所依靠的,自然就是身边的宦官。就好比当初灵帝即位的时候,外戚董氏掌权,灵帝除掉董氏一族,张让赵忠等宦官从中出力不少,也因此灵帝宠信张让等宦官,方才有了后来的十常侍。

    顾雍这人品行刚直,公正无私,衷心为东吴着想,所以并不希望看到新登基的皇帝少不更事,而重蹈东汉的覆辙。

    6逊微微一想,也明白了顾雍的意思。以6逊的聪明,马上就猜出来,顾雍想要干什么。

    “元叹公,你不是要行那霍光之举吧!”6逊小心翼翼的问。

    顾雍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昔年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另立宣帝,方才有了西汉中兴之势。如今北方那刘禅虎视眈眈,我东吴国君更是应该奋图强,否则这亡国之祸不远矣!”

    “元叹公,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6逊开口问。

    “上虞侯孙绍,品行端正,厚得重仁,而且又是长沙桓王之子,可继承大统。”

    孙绍是孙策的儿子,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孙绍还年幼,孙策便将基业托付给了孙权。不过孙权可不如孙策那么厚道,不但没有将基业还给孙绍,而且还将孙绍闲置起来,不与重用。

    孙策有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6逊,顾雍之子顾邵和朱治之子朱纪,算起来孙绍还是6逊的舅子。

    顾雍提出孙绍即位,除了为了东吴意外,还有一层也是为了自己儿子着想。若是孙绍即位,顾邵便成了皇帝的妹夫,这对日后顾家的展也有好处。

    至于6逊,仔细想来也觉得,自己的舅子当皇帝比孙登那几个幼子要强。至少从感情上,孙绍会偏向6逊一些,更重要的是,6逊可以凭借着舅子这层关系来重掌军权,在朝中压制住司马懿。

 第一三八章 孙登驾崩

    第一三八章 孙登驾崩

    “伯言,实不相瞒,我所担心的始终还是司马懿。司马懿此人的手段高明的很,这才几年,就完全控制了我东吴水师!如今青州几十万水路大军,皆有司马懿统帅,反观你这大将军手下,倒是不如司马懿兵多。”顾雍开口说。

    “也是全琮丁奉两人不争气,好端端的丢了乐陵,反倒被司马懿抓住了把柄,司马懿在冀州打得不顺,却全都推到两人身上。若是这二人给我争气一些,好好看住水师的话,我等有有怎么会如此被动。”

    当初司马懿退出冀州以后,将大军失利的原因都推到了全琮于丁奉二人身上,而后臧艾又带回了歼灭曹爽的消息,相比较之下,一个丢了乐陵,另一个却歼灭了曹爽,两边一比较全琮丁奉可就丢人了,孙登重罚了全琮丁奉二人,将二人调去守荆州,东莱水师全部交到了司马懿手中。

    “伯言,司马懿此人狼子野心,而且又手握重兵,不可不防!我等欲立上虞侯为新君,最大的障碍便是司马懿,所以我想咱们不如趁着这个机会除掉司马懿的兵权,护我东吴江山!”顾雍开口说。

    顾雍这个人为人忠直,顾雍对司马懿印象不佳的原因,除了政见不合以外,司马懿领重兵在外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若是孙登驾崩,而在外面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这对整个东吴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当年董卓之所以能够入主洛阳,大兴废立之事,所依靠的就是手中的兵马。而汉末自立的那些诸侯们,也都是手握重兵的外藩。

    如今孙登还在,司马懿是毕恭毕敬,可是一旦孙登身故,司马懿还会不会一如既往,这可很难说。向来对东吴很忠心的顾雍认为,这个时候,最好解除掉司马懿这个不安因素。

    “解除掉司马懿的兵权?”6逊眉头皱了皱,随后开口说:“元叹公,你可有计策?”

    “伯言,如今陛下身染重病,朝政皆有我们二人处理,你我二人可以拟一圣旨,招司马懿回寿春,然后擒住司马懿,解了他的兵权,等到大局稳定之事,再放司马懿出来即可。”顾雍缓缓说。

    “这岂不是假传圣旨么?元叹公,这可是重罪!”

    “伯言,如今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我等身为臣子,理应站出来铲除奸佞宵小,保社稷平安,这个时候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是值得的。这样吧,日后陛下若是怪罪起来,我顾雍愿意一力承当!”

    就在此时,外面下人匆匆的跑了进来。

    “二人大人,陛下急招二位大人火入宫!”

    顾雍和6逊二人对视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了不详的感觉。

    ……

    顾雍和6逊还是晚了一步,二人刚刚走进皇宫大门,孙登就已经咽气了。

    二人走到内堂中,阴阴能够听到哭声已经传成了一片。孙登躺在榻上,已经没了声息,周皇后在床榻前已经哭得抬不起头来,另外两位年幼的皇子则站在一边,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伯言,你马上派兵看守皇宫各城门,绝对不能让陛下驾崩的消息传出去。我这就去想办法,让司马懿来寿春!”

    孙登驾崩是一个何其震撼的消息,对于东吴来说,孙登得死肯定会造成大规模的动荡,现在顾雍所要做的就是封锁消息,以免出现一些意外出了顾雍的控制之内。

    6逊第一时间封锁了寿春皇宫,任何人只须入不许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