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死,又来了!”
暗骂一声,薛老三猛地坐起身来。
原来,早些时候。薛老三也有此等症状,也就是每到晨曦十分,薛老三整个身体酒会气血翻腾,泥丸宫震动如雷。
也正因此,彼时,薛老三才总是早早从家中出发,来到德江市委大院家属区的瘦湖边上,走上个把小时拳脚。
原本,坚持了几日,这种震动泥丸的迹象业已减弱乃至消失。可不曾想。今日又爆发了。
且来势凶猛,好似泥丸宫都要被这剧烈的震动,震得塌陷开来一般。
刷的一下,薛老三跳下床来。立时拉开架子。原地走起拳来。龙马像,狮王像,寿者像……
一通他新自悟的观妙神拳。如是往复,打了足足两个钟头,方才停顿下来。
立定身子,看着满室的龟裂,和浑身水洗过一般的身子,薛老三暗自嗟呀。
他判定自己身体是出了问题了,要不然以他这副精钢锻造的身子,铁水浇筑的脏腑,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他想不通究竟,但隐隐感觉这具身体,似乎要发生一些不好的变坏。
纠结,真是纠结!
就在他纠结万分之际,轻轻两声,房门被敲响了,“薛向同志,该用早餐了,还有一个钟头,就得准备登楼了。”
薛老三应了一声,便冲进里面的卫生间,拎开了淋浴龙头。
五分钟后,薛老三出现在了用餐大厅,八点十分,礼宾车便出发了,八点二十五分,薛老三隐在人潮中,步入了承天门楼下的大会场。
入场没多久,薛老三方找好自己的位置,忽地,场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薛老三知晓,定时诸位首长们到来了。
紧接着,那边的当家首长们已经开始挨个儿和全国各界代表,各国来宾握手问好。
原本,薛老三就最怕这种场面,他甚至想干脆使用本领,躲避开来。
可此间众目睽睽,无遮无拦,又庄重肃穆,他便是想躲,也躲避不开,只得硬着头皮,原地杵了。
没多久,排头的老首长便移动到了他的身前,瞧见薛老三,老首长似乎很愕然,愣了愣神,才反应过来,握着他的手笑道,“哪儿热闹哪儿有你,还真是个孙猴子!”
的确,老首长根本就没想到回来,这会儿,瞧见他,才想起来早些年这家伙在大地震中,的确立下殊荣,有这个资格。
想到这儿,老首长心中又浮起薛老三过往的桩桩件件,感概道,“做出了贡献,就给你荣誉,你小子可不要翘尾巴!”
平素薛老三舌绽莲花,死人都能说话,可今次一张嘴却似生了锈,半天言语不出一句,无他,纯系场面太大,还竟是高大上的绝顶人物,众目睽睽,他想得都是如何能措辞得体,不闹笑话,哪里还有半分机智。
“首长,我是礼宾!”
憋了半天,薛老三竟憋出了这么一句。
言外之意,倒是直白,我是来观礼的,是客人,您多少得给我留下面子,哪有这个时候,主人家打趣客人的。
“忘咯,忘咯,你是礼宾,是贵客,倒是我怠慢了,好,既然来了,就吃好,玩好,莫客气!”
老首长哈哈笑道。
他老人家行事肆意汪洋,即便是这大场面,老人家也是该乐就乐。
好在老人家笑过之后,便又朝下一位去了。
饶是如此,这边的显眼动静儿还是落在了众人眼中。
待看清薛向容貌,不知多少人心中暗暗艳羡薛家的圣眷。
好在也就老首长特立高标,后边的首长或有和薛向言语两句的,倒是流转得极快。
薛老三机械式地握着手,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忽地,又一只大手握住了他,一张熟悉却陌生的老脸映入他眼帘时,薛老三脸上的笑容忽然凝注了。
许久不见,眼前的这张挂满愁苦的脸,又衰老了不少,虽然经过造型师处理过,那越发清瘦的脸庞,以及怎么也遮掩不住的深刻皱纹,还是昭示着眼前这人的衰弱。
“好好干,别辜负了国士无双!”
说着,那人便从薛向身边抹了过去。
薛老三心中震动极大,直到登上城楼的楼梯道,阳光照来,欢呼如海,才将他唤醒过来。
薛老三这才意识到,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他正在参与着历史。
今天的承天门楼和广场,五彩缤纷,格外壮丽,阳光普照,观礼台和广场上,人山人海,广场的上空几乎要成了红旗和彩球的海洋。
九点四十分是,一众首长终于率领着全国人界代表和各国来宾,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登上了承天门城楼。
薛老三从侧楼垛口望了下去,见到的是他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一幕,人,满眼的人,四面八方,密密麻麻,他头一次见到这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
薛老三正震撼得不行,京城市市长的声音通过四面八方的扩音器,响了起来,“庆祝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大会开始!”
薛老三抬起手表,正是十点整。
终于,国庆庆典,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声和二十八响礼炮声中拉开大幕。
礼炮的回声还在广场上空激荡,薛老三便瞧见了一辆红旗牌黑色敞篷阅兵车启动,驶出承天门,越过银水桥,向着广场进发。
敞篷车上赫然立着的正是薛安远雄壮的身躯,军服尤为显眼。
新换的大檐帽、肩章尤为显眼,帽徽由原来的全红五星换成了带麦穗齿轮的“八一”红星样式,领章上的原两面“红旗”镶上了黄边、缀上了银星,三颗将星闪耀夺目。
阅兵车方驶上广场,京城军区负责人覃将军乘检阅车迎上前去,报告道,“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检阅!”
军乐队奏起阅兵进行曲,检阅车缓缓地向东驰去,驶过一列列等待检阅的部队。
时年六十五岁的薛安远精神奕奕,目光坚毅,在阅兵总指挥覃将军的引导下阅兵,检阅这支自“八一”起义后历经战火洗礼、经历各种磨难又重新迈开大步前进的英勇军队。
伴着雄壮的“进行曲”旋律,首先检阅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仪仗队,尔后依次检阅各方队。
“共和国万岁!执政党万岁!共和国人民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安远气壮山河的呐喊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汇成一股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声浪,响彻十里长街,显示着整个民族无比坚定的信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在检阅过程中,薛安远频频挥手向将士们致意,将士们向统帅行注目礼。
军乐声声,战旗猎猎。受阅方阵像山一样挺拔、海一样壮阔。摄像机镜头转动,照相机快门频响,流动的画面凝结成永恒的历史瞬间。
看着眼前这气壮山河,雄浑慷慨的一幕,薛老三忽然泪流满面。
同样,眼前的这激荡一幕,同时映入了全国人民群众的眼中。
………………
辽东省,一号大礼堂,宽广的会场,几乎坐无缺席。
省委一号陈道林,省府一号冯京率领着省委主要领导,各机关干部,正通过主席台前新搭的宽大无比的银幕,正在收看承天门广场上发生的一幕。
当京城市市长宣布庆典开始,敞篷阅兵车从银水桥开过时,预设的摄像机给了车上的薛安远一个近景特写。
待瞧见车上那人时,满场顿时发出巨大的呼吸声。
陈道林,冯京更是面面相觑,后者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地方。
明珠的胡黎明,铁进,耿福林正聚在一处吃火锅,当镜头上出现薛安远的面目时,胡黎明更是激动得直接一脚将火锅踹翻了。(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耗了我五个小时啊,太难了。激动人心的一幕,还不值得您投票?
第三百四十章 反响
说来,收看大阅兵已然成了时下的一个政治任务,非但官场中人,人人不漏,便是各大工厂,医院,学校也停工的停工,停课的停课,一道共聚这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上午九点半,宝丰一中学生礼堂内,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共聚一堂,一道收看今年的国庆大阅兵。
当薛安远乘坐着阅兵车,驶出银水桥,一个近景正好切到薛安远脸上,小家伙蹭地一下跳起身来,脱口叫道,“咿呀,这是我大伯!”
叫罢,才猛地警觉此间不是自家堂屋,赶忙坐了下来,小心思却嘀咕个不停,“大伯也真是的,这么好玩儿的事儿,怎么也不捎上人家。”
转瞬,小心思便徜徉开了,幻想着自己要是站在大伯身边,不,站在车盖上,小皮鞋,迷彩服,肩扛自动步枪,该是多威风,尤其是,还能出现在电视上,让好多同学看到。
想想,小家伙的小脸儿就胀得发红。
小家伙陷入了狂想,浑然不知道她方才那句叫喊,带给了场间师生多大的震撼。
她小人儿自己生在高门,不怎么明白自己家庭所处的高度,楞将许多事都作了等闲。
浑然不曾想到越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越是懂得对权力的敬畏。
寻常街道办的干部便能让这些孩子,最直观地体察权力,那能登上电视,坐上漂亮小汽车,对着如山似海的国防军叔叔。挥手致意,风光检阅的人物,又该是何等了不得呢。
“那个谁,让薛适同学坐到最前面来,隔这么远,让孩子怎么看得到。”
平素不苟言笑的方脸张校长,脸上盛满了慈爱,微笑着冲小家伙所在方向招手。
浑然不顾小家伙所在的三年一班,已然处在最好的位置了。
旁边的李老师方要动作,小家伙冲他摆摆手。“不用了。我坐在这里看得很清楚呢!”
小人儿倒是有自己的行为逻辑。
李老师无奈,苦了脸朝张校长望去,张校长冲他摆摆手,忽然搬着椅子。朝小家伙这边走了过来。在小家伙左近坐了下来。末了,还亲切地道,“果然。这里也挺清楚呢!”
说着,便要来和小家伙聊天。
薛适小朋友最最受不了这个,却又推脱不得,一时间,一张小脸皱成了棉花,边上的张校长浑然不觉,依旧不厌其烦地表达着自己的关怀。
的确,也无怪张校长势利眼,任谁听说自己学校有薛安远那个级数的家长,只怕膝盖骨都不怎么能直起来。
……………………
德江一号礼堂,同样是济济一堂,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副处级以上市委直属机关干部,皆比集于此。
相对别的行政单位来说,德江的干部显然更有收看的必要和冲动,因为有身边的人,也就是那位薛市长届时有可能出现在镜头上。
这种情绪倒也正常,就好比列位听说了自己邻居家的孩子参加了超级女声,只怕再不愿意看这些选秀节目,也得关注一二。
九点十分,中视的镜头就切换到了承天门广场,每当镜头切到承天门城楼时,所有人的眼睛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城楼上扫描。
奈何,薛市长在德江虽然不凡,但在那个城楼上,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近景镜头几乎全在那一众大佬脸上,远景镜头兼顾的也是那一堆有名的老人。
薛向何人也?摄影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