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通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灵鹫后灵隐。常宴坐岩中。号理公岩。今瘗塔在焉。  (戊子)赵改太和(庚寅)后赵改建平(壬辰)燕慕容皝立(癸巳)蜀斑(字世文。雄兄之子。初署南平将军后立为太子。雄疾。斑侍。卒而立。一年复为越雄子杀之。寿四十一)  赵弘(字大雅。勒之闪子。立一年改元建熙。寿四十二)  (甲午)赵石虎(勒弘自立。尽杀勒种。改元建熙)
  (乙未)改咸康○赵改建武蜀期(字世运。雄第四子。立三年改元玉桓。后自缢死。雄诸子皆为寿所杀)
  (丙申)○后赵大旱。斗米直金一斤(戊戌)蜀寿(字武考。骧之子。雄之弟。杀期自立。六年改元汉兴。国号汉)
  (十六)咸康六年。成帝幼冲。庾水以元舅辅政。奏沙门应尽礼王者。尚书令何充等议。不庆致拜。下礼官详议。博士议与充合。而门下承水风旨为驳。尚书令充仆射褚翌诸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肃祖明皇帝。聪圣玄览。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臣等谓。宜遵承先帝故事于义为长。水固谓应尽敬。下制曰。夫万方殊俗神道难辩。有自来矣。达观旁通诚当无怪。况跪拜之礼。何必尚然。当后原先王所以尚之之意。岂直好此屈折而坐遘盘辟哉。良有以也。既其有以。将何以易之。
  然则名礼之设。其无情乎。且今果有佛耶无佛耶。有则其道固弘。无则义将安取。纵其信然。将是方外之事。方外之事岂方内所体。而当矫形体违常度易礼典弃名教。是吾所甚疑也。名教有由来。百代所不废。昧旦丕显后世犹殆。殆之为弊其故难寻。而今当远慕茫味依稀未分。弃礼于一朝。废教于当世。使夫凡流傲逸宪度。又是吾所甚疑也。纵其信然。纵其有之。吾将通之于神明。得之于胸怀耳。轨宪宏谟固不可废之于正朝。凡此等类皆晋民也。论其才智又常人也。而当因所说之难辨。假服饰以凌度。抗殊俗之傲礼。直形骸于万乘。又是吾所弗取也。诸君并国器也。悟言则当测幽微。论治则当重。
  (十七)国典。茍其不然。吾将何述焉。充等重抗。表曰。臣等暗短。不足以赞扬圣旨。宣畅大义。伏省明诏震惧屏营。辄共寻详有佛无佛。固非臣等所能定。然考其遗文钻其旨要。五戒之禁实助王化。贱昭昭之名行。贵冥冥之潜操。
  行德在于忘身。抱一心之精妙。且兴自汉世迄至于今。虽法有隆衰而弊无妖忘。
  神道经久未有其比也。夫议有损也。况必有益。臣之愚诚。实愿尘露之微增润岱岳。区区之况上裨皇极。今一令其拜。遂坏其法。修善之俗废于圣世。习实生常。必致怨惧。隐之臣心窃所未安。臣虽愚蔽。讵敢以偏见疑误圣听。直谓世经三代人更明圣。今不为之制无亏王度。而幽冥之格可无雍滞。是以复陈愚诚。乞垂省察。水犹以为不可。复下制曰。省所陈具情旨。幽昧之事诚非寓言所尽。然较略其大。人神常度粗复有分例用。大率百王制法虽文质随时。然未有以殊俗参治恢诞杂化者也。岂曩圣之不达。来圣之宏通哉。且五戒之才善粗拟似人伦。而更与世之略其礼敬服礼重矣。敬大矣。为治之纲尽于此矣万乘之君非好尊也。区城之民非好卑也。而尊卑不陈。王教不得不一二之则乱斯曩圣。所以宪章国体宜而不惑也。通才博采往往备其事。修之家可。以修之国及朝则不可。斯岂不远耶。省所陈。果亦未能了有之与无矣。纵其了。犹谓不可以参治。而况都无而当以两行耶。充等三上章执奏曰。臣等虽诚愚蔽不通远旨。至乾乾夙夜思循王度。  宁茍执偏管而乱大伦。直以汉魏逮晋不闻异义。尊卑宪度无或暂亏也。今沙门之守戒专专。然及为其礼一而已矣。至于守戒之笃。亡身不恪。曷敢以形骸而慢礼敬哉。每见烧香祝愿。必先国家欲福裕之。备情无极已。奉上崇顺出于自然。礼仪之简盖是专一守法。是以先圣御世。因而弗革也。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臣等慺慺以为。不令致拜于法无亏。因其所利而惠之。使贤愚莫敢不用情。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下有守一修善之人。谨复陈其愚浅。愿蒙省察水议遂寝。何充字次道。庐江潜人。魏光禄大夫宴之孙。少以文义见称。初为王敦掾。敦兄含守庐江贪污。敦尝于坐称之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士人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彼郡人。所闻异此。敦默然。坐客皆为不安。充宴然自若。丞相庾亮尝荐之于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若能总录朝端为老臣副。及充拜尚书令。推能用功不私树恩。世甚重之。初阮裕尝戏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前古。充审其故。裕曰。我图数千户郡。尚未能。卿图作佛不亦大乎。卒年五十有五。其后门世事佛甚精。厥孙尚之及点胤等。并建大义阐明佛法云。  (癸卯)康帝岳。改建元(字世同。成之母弟。年二十一即位。庾亮为相专权。后崩式干殿。寿二十三。葬昌陵)治二年(甲辰)蜀势(字子仁。寿之长子。身长七尺九寸。腰十四围。善俯仰。立五年改元太和。后死建康)
  (十八乙巳)穆帝聃。改永和(字彭祖。康之长子。二岁即位。母褚后临朝。寿十九崩于显阳殿。葬永平陵)在位十七年(丙午)蜀改嘉宁(丁未)凉张重华(字大临。骏次子。立七年。寿二十七)  (戊申)后赵佛图澄。谏杀太子宣。
  (己酉)后赵改太宁。即帝位。寻死而国乱。
  前燕俊(姓慕容。字子英。祖名廆。字奕。昌黎^8□城鲜卑人。其先有能之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晋封燕王迁都龙城。生子皝俊。乃皝之次子也。
  居邺十一年。寿四十二岁)
  (十九)天竺佛图澄至洛。自言百余岁。常服气自养。能积日不食。善诵咒役使鬼神。腹旁有孔以绵塞之。夜读书则拔绵出光照室。又每临溪从孔中出肠胃洗濯还纳腹中。能听铃音言吉凶。莫不奇验。会洛阳寇乱潜伏草野以观时变。时石勒屯葛陂多残杀。澄杖锡谒勒。勒命试以道术。澄取满钵水咒之。俄青莲花生钵中。光色耀目。勒由此神敬。延之军中。未几刘曜求战以决雌雄。左右以为未可。勒以访澄。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戾冈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劬秃当捉也。言军出捉得刘曜。又令童子洁齐三日。取麻油合胭脂。躬自涂于掌中。举手示童子。灿然有辉。童子惊曰。有军马。一人白皙以朱丝缚肘。澄曰。此即曜也。勒遂出战。果生擒刘曜。勒称赵王行皇帝事。敬澄弥笃。每举事必咨而后行。勒殂。弟季龙袭其位。徙都邺城。  尤倾心事澄。下令衣以绫锦乘雕辇。朝会引见。常侍御史悉助举舆升殿。太子诸公扶翼而前。主者唱大和尚。坐者皆起。敕司空季农朝夕问候。时支道林闻之曰。澄公其以季龙为鸥鸟耶。及晋军侵淮泗。季龙怒曰。吾奉佛供僧^5□更致寇。佛无神矣。澄入见曰。陛下前身为商人。经罽宾寺设大会。会有六应真。吾其一也。有圣者曰。此檀越报尽为鸡乃王晋地。今陛下为天子。岂非奉佛供僧而致耶。疆场侵噬有国之常。何为怨谤三宝兴毒念乎。季龙悔谢。因问曰。佛法不杀。朕为天下掌生杀。恐违佛戒。澄曰。帝王事佛在恭俭慈忍。显赞法道不为暴虐不害无辜。民有为恶化之不悛者。其可不罚乎。但杀不可滥。刑不可不恤耳。  尚书张离家富事佛。而所为不法。澄曰。事佛在清净无欲。君虽崇饰寺塔。而贪冒不已无益也。及将去世诣辞季龙。惊曰。大和尚遽弃我。国有难乎。澄曰。出生入死道之常也。修短分定无由增损。但道贵行全德贵不怠。茍德行无玷虽死如生。咸无焉千岁尚何益哉。然有可恨者。国家存心佛理建寺度僧。当蒙祉福而布政猛虐赏罚交滥。特违圣教致国祚不延也。季龙号恸呜咽。澄安坐而逝。后有沙门自雍州来。见澄入关以闻季龙。命发冢视之。唯块石存焉。季龙大恶之叹曰。
  石吾姓也。大和尚埋我而去。其能久乎。未几石氏果灭。澄度弟子数千万人。凡居其所。国人无敢向之涕唾。每相戒曰。莫起恶心。大和尚知汝。其道化感物如此。自大教东来。至澄而盛。  论曰。大觉琏禅师有云。妙道之意圣人尝遇之于易。由生民已来淳朴未散。  则三皇之教简而素。春也。及情窦日凿。则五帝之教详而文。夏也。时与世异情随日迁。故三王之教密而严。秋也。至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亡。迨为秦汉则无所不至。而天下至有不忍愿闻者。于是我佛世尊之教入东土。示以性命之理。教以慈悲之行。冬也。旨哉斯言。观澄公区区西来。当石勒季龙碜暴虓噬之际。而能悯物垂轨。示以玄言德祥。导以慈悲之行。卒使二暴革心道化融洽。於戏天有四时循环。以生成万物。而圣人之教。迭相扶持以化成天下。厥有以哉。
  (庚戌)赵石只(三月即位。襄国改永宁。去帝号。刘显杀只。冉闵以显为大单于。称帝于襄国。引兵攻邺。败还。魏克襄国。杀显及公卿焚宫室。迁其民于邺。至辛亥国除)
  魏冉闵(杀石虎。子孙十八人。及胡羯二万人。壬子克襄国。杀刘显。后为慕容俊所灭。杀闵于遏。径山七里之内草木皆枯。半年不雨。祭之乃雨。国除)
  (辛亥)前秦符健(字建业。洪第三子。洛阳临渭氏人。其先有扈之裔。父洪字广世。为西戎酋长。初住石虎。灭洪。有师十万。自称秦王。生健。背有草付字。改姓苻氏。僣立四年。都长安。改元皇始。寿二十九。而终)○符子朗(坚之兄。英洁不仕。著书二十篇。曰符子多赞释)
  世尊入灭一千三百年矣(壬子)燕改元玺(甲寅)凉张祚(改和平元)
  (乙卯)符生(字长生。健第三子。立二年改元寿光。二十三为坚杀之)
  凉张玄靓立(丁巳)改升平。帝加元服符坚(字永固。洪之子。雄武智略。尽有中原。以百万之众伐晋。为谢石所败。立二十七年。寿四十八终。改元永兴)
  燕改寿光(二十)释涉公。本蜀人也。预言多验。游化至长安。时天大旱。坚命师祈雨。咒龙钵中。其雨沛然。恪加敬事。师不食五谷。日行五百里。是年示灭而岁复旱。坚谓秘书朱彤曰。涉公若在。岂使朕焦心于云汉哉。其思仰如此。
  (己未)秦改甘露(庚申)燕慕容暐(字景茂。俊第二子。僭立十年。改元建熙)
  (二十一辛酉)沙门于法开。兰公徒弟也。善放光法华。尤精医法。尝值妇人在草危急。开曰此易治耳。主人宰羊欲祀神。开令取肉为羹进竟。因气针之。  须臾羊瘼裹儿而出。或问。法师高明刚简。何以医术经怀。答曰。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自利利人。不亦可乎。
  (二十二王戌)哀帝丕改隆和(字千龄。成之长子。即位修身。后断谷服长生药。过度中毒。崩于西堂。寿二十五。葬于安平陵)治四年栴檀瑞像(已上六十八年。在龟兹。此下一十四年。在西凉府)  (癸亥)改兴宁(甲子)凉张天锡立(骏之少子。玄靓委政。与臣谋杀。自立。至丙子。为符坚所虏)
  (二十三)是年哀帝。诏法师竺潜。讲般若于禁中。尝着屐至殿中。人聚观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